2个月3位年轻医生猝死,妻子一封信戳痛千万网友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2月24日 15点42分 PT
  返回列表
85498 阅读
13 评论
看看新闻

近两个月来,

上海接连失去了3位优秀的医生

其中12月16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杨立峰医生

突发疾病猝死,

年仅39岁。

根据公开消息,

离世几天前,

杨立峰医生还在网络问诊平台

回复患者咨询,

帮患者加号看病。

刚刚去世的杨立峰肤色白净,长得胖胖的,性格又很温和。平时大家都爱叫他“大白羊”,他从来不恼,(碰到事)总是一笑而过,杨立峰的同事和同届校友、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的另一位医生表示:

我们医院的几个兄弟一直在全力抢救他,但很多时候是真的没办法,还是替他感到可惜吧。

杨医生妻子在微博发文悼念亡夫

「永失吾爱」

戳中千万网友的心

时间定格在2019年12月16日 16:54,空气凝固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监护室。

“2019年12月16日 16:54,这才是改变我命运的时刻!!猴子给我发的微信,让我浑身发抖六神无主——“杨立峰心跳停了在抢救”。监护室病床上的你,大家拼死抢救的你,其实早就没希望了,我看到你散大的瞳孔,看到你发紫的末梢,我贴着你的胸膛,在呼吸机的帮助下起伏着,但是已经没了温度,我知道,我已经没有你了,永远的没有了。

天堂变成了地狱,往后没有你的日子,我要怎么过,我要怎么笑,现实是黑色的,梦也变成了黑色,哦,梦终归还是好过现实吧?因为梦中的黑色里我能依稀听见你喊我“老婆”,虽然我还是看不见你的脸…….我们太粘了,我们牵手,我们拥抱,我们亲吻,无论在家还是在外,每次经过彼此,一定会感受一下彼此的温度。为什么要给我这么多温度,为什么!!!?????为什么现在一点点温度都不给我???为什么啊!!! 为什么你现在要躺在冰柜里???你现在是-20℃?还是-30℃?为什么爱我的时候那么那么爱???为什么抛弃我的时候这么残忍决绝???!!!是我们太爱了吗??把份额都提前用完了吗?!上天就把你收走了??

你最爱的毛豆,跟你长的一模一样的毛豆,已经会帮回家的你拿拖鞋的毛豆,天天想着爸爸呢。你还是偏心闺女,太偏心,怎么哭闹耍赖皮,你都还是抱着亲,她才20个月,你怎么忍心走,你是因为舍不得她出嫁吗?你一直说不想她长大,舍不得看着她出嫁,你舍不得她出嫁,你就不看她长大了?永远不看了吗???往后,谁牵她的手入礼堂,谁保护她长大?还有芋艿,我们可爱懂事敏感的芋艿,我还没跟他说他没有爸爸了,芋艿马上5岁了,可以当个小男子汉了,他是我们家唯一的男子汉了。芋艿说你出国了,要去很久很久,芋艿说奶奶每天都很伤心,芋艿说要跟你视频,我该怎么办?我要怎么说?我自己都没法接受的现实,要个孩子怎么接受?

宝贝,你6:00的闹钟又响了,该起床上班了吧?六点多出门六点多回家,这就是上海啊,要拼的太多,拼了命,没了命。学医真的很苦,本科硕士博士,一轮一轮的读;当医生真的很累,每次我让你休息休息,你说和病人有约,你说今天病房事情多,你说今天定位忙不完;病人感谢的小纸条,你总是拿回家给我看,细心的收好,这是你最在意的吧,看着他们一天天的好起来,给别人家带去那么多希望的你,为什么不留一丝希望给我??我总是忍不住去看看你的日程安排,有你在家的周末才是周末。我们一起过的周末越来越少,一个月有一次就满足,就像你医院的同事说的,他和你一起开会去过的地方肯定比你和我去的地方多,跟他们在一起的周末,比跟我在一起的周末多都多。

马上过年了,我早就定好了买票的闹钟,说好一起回福建的,你说我好久没回老家了,你说陪我回去,你说要去吃清汤面,你最爱的尤溪小吃啊,老丈人说要带你吃一家正宗的泥鳅粉干,你肯定会很爱。你最喜欢带我去吃了,北京最好吃的驴肉火烧,云南的新鲜出炉的鲜花饼,成都角落里的串串,同事推荐的丰盛胡同,我都记着呢,你一个都没带我去!!你从不对我和孩子食言的,这次我知道你没得选,我也只能原谅。

宝贝宝贝,今晚梦里能抱抱我吗?让我看到你的脸吗?你对我要求好高好高,这么短的时间就要我适应新环境,你一直都夸我各种好各种有能耐各种鼓励我,我知道,终极考验来了,这是你给我的大BOSS啊,我要全力打,这次我更不能让你失望啊。别担心,两个孩子有我,爸爸妈妈们有我,家还有我,放心呢,你安心走啊。我们早就约好的下辈子,你要等我啊,要等的时间可能有点长,别半路被别人拐走了啊。下辈子你不要这么累了,下辈子,我养你啊!!!

小纸条我给你附上,你收好啊......

杨医生妻子的悼念感人肺腑

让人落泪难过

网友纷纷为她鼓劲

值得关注的是5天内上海两位医生先后在疲劳中离开了人世

12月16日,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医生杨立峰因过度劳累引发室性逸搏猝死,年仅39岁。

12月12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肛外科主任医师陈培因“爆发性心肌炎”医治无效去世,终年49岁。

再加上1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医生江金健突发心脏骤停,不幸离世,终年30岁。短短两个月,上海就有3位年轻的医生在岗位上猝死。

陈培因、杨立峰,这两位校友接连猝死,在复旦校友群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海上柳叶刀”微信公众号的刀先生

发文悼念陈培医生时写道:

陈培医生这样描述自己的状态:“工作繁忙时,出差、移植、上班、值班连轴转,周一上午上班,到下周一晚上下班回家。有时候老婆会拿着换洗的衣服,带着孩子来医院看我。”陈培医生在微信中说:“我现在几乎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刚刚过去的这个月,连着写了4份标书,节前的周五,连开3台手术。结果就是,元旦假期我彻底趴下,腹泻3天,腿都软掉。”

即便是累成这样,他依然深爱医生这个职业。追悼会上,陈培爱人回顾他临去世前的日程表,更是让人痛彻心扉——

周一,腹泻,陈培医生跟往常一样坚持飞赴厦门;

周二,腹泻,上午坚持出门诊;

周三,腹泻,上午坚持出门诊;下午,支撑不住回宿舍休息。

有调查数据显示:近八成医生周工作时间超50小时

根据《2017年中国医生生存现状调研报告》,77%的医生一周工作超过50个小时,其中,还有近四分之一的医生一周工作时长超过80小时。近6成门诊医生每半天要看30个以上的病人;超过4成的外科医生日均手术时间超过8小时;在白天正常工作的情况下,36%的医生遇到过一周值两次夜班的情况,近八成医生有睡眠困扰,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报告指出,这8年间,共有29位医生先后猝死,90%为男性,平均年龄仅为40岁,其中有25人在三甲医院工作。麻醉科和外科是医生猝死率最高的科室,其中麻醉科猝死医生14人,外科10人,两者合计占比超过八成。

工作强度大,作息不规律,缺乏休息和锻炼,这一切都直接指向了猝死的根源。其实是今年6月和7月,见诸媒体的医生猝死就有8例,遍及浙江、河南、北京、湖南、辽宁、上海等地,他们大多是所在医院的精英,猝死前无一例外地从事过高强度劳动。

相比哀悼更需要的是

纾解医生的“累”

正如网友所说

医生都照顾不好自己的身体

又怎么能管理病人的健康呢?

长期处于亚健康的忙碌人士

请收好这份抗疲劳手册

年关将近,

最近也是流感爆发期

医院都是人满为患

希望每一个医者都能

善待自己,珍爱家人

s
summerheater
1 楼
我每周工作60到70小时 还以为很有能耐 看来要小心了
s
summerheater
2 楼
我每周工作60到70小时 还以为很有能耐 看来要小心了
x
xibigbig
3 楼
本身有病,别拿劳累说事,挖煤烧砖的苦力比他们劳累不?
8
88lot52
4 楼
脑力劳动的其实比体力劳动的累得多
W
Wooweei
5 楼
还有人敢继续做好人吗?
我来说一句
6 楼
你是真能耐。
曾祖爷爷
7 楼
多招医生,大家把工资拉低一点,医生不答应; 增加医疗费用,多招医生,工资不变,病人不答应; 把那劳什子一呆一撸停了,国家补贴,共产党又不答应了。
对不起我是警察
8 楼
国内这种事越来越多 用所谓的中国速度鼓励年轻人不要命的为某集团长久执政献身 其心可诛
对不起我是警察
9 楼
纯体力倒无妨 最怕是精神压力
D
DLGJZD
10 楼
一周80个小时。
m
mcfuzhou
11 楼
每一年毕业那么多医生到底在干什么?医院体制是否有问题?
勇娃
12 楼
高强度脑力劳动和精神压力, 不是简单体力劳动能比的,心脏病最容易找上门。
美籍評論員
13 楼
R.I.P. 默哀中。。。醫生是我最敬重的人。( 不論國界 ) 他/她們平時救死扶傷,每天都奮戰在最前線。有時由於人手短缺,更是時常超時加班。累死累活都沒人知!但我理解。在天堂再也不會這麼累!這麼睏!每天都悠遊自在,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