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撤出中国” 有了结局!汇丰银行宣布接盘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28日 1点42分 PT
  返回列表
84986 阅读
14 评论
上观新闻

随着汇丰宣布收购花旗在中国内地总额约36亿美元的个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后者所谓“撤出中国”一事有了结局。一边是出售退出,一边是加码入场。看似矛盾之间,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市场到底是何态度?首先,部分业务和机构调整,不具趋势性和长期性。

过去三年,疫情等因素令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加,许多行业日子都不好过。外资银行母行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战略调整作出一些商业选择,再正常不过。

花旗就是如此。不只中国内地,该公司早在2021年就宣布寻求出售其在澳大利亚、印度、韩国、泰国、波兰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个人银行业务。目的很简单,通过削减表现不佳的零售银行网络来压低成本、提高盈利。

具体到中国市场,部分外资银行网点少、数字化投入相对落后,零售业务竞争力不足,早已不是新闻。但出售个人银行业务的同时,花旗强调此次调整不涉及国内对公业务,并会继续投入。这也体现了其并无“退”意,而是把有限弹药集中到更具优势的领域。

说白了,花旗等部分外资银行近年来调整在华机构和业务,是特定时空背景下出于自身“健康”考量的“瘦身”。把这种商业逻辑简化成“撤出中国”,脑补太多、思考太少。

其次,外资金融机构有“出”的,更有“进”的。

今年来,迫不及待要在中国市场施展拳脚的机构不在少数。前9个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外资银行增(注)资总计19.6亿元等值人民币,批复2家外资银行分行筹建、6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开业,其中包括全国首家“双牌照”银行香港大新银行深圳分行开业。

拉长时间线看,从2020年至2023年9月末,在华外资银行增(注)资总计高达187.3亿元。这些真金白银足够说明,外资金融机构还在不断加码在华投入。

作为全球第一大银行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中国依然是各大金融机构重要的“基本盘”。尤其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居民财富积累,中国民众对投资理财、跨境资产配置等金融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任何头脑精明的生意人都不会愿意远离消费者,忽视这种巨大市场潜力。

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何汇丰在接手花旗内地个人银行业务后强调,中国市场是其在亚洲地区成为领先财富管理机构的关键所在。

最后,中国对外资的磁力,还会继续增强。

市场开放的磁力是其一。

这些年,监管部门大幅放宽了外资市场准入标准,首家外方控股理财公司、外商独资保险控股公司、外商独资人寿保险公司、外商独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相继登场。在华外资机构类型和业务更丰富多元,有利其自身经营,也有利中国发展。

中国资产的磁力是其二。

尽管汇率短期有所波动,但对外资来说,人民币资产有分散化投资价值、有实际资金配置需求、有基本面支撑,这种判断并未改变。且随着国际化程度提高,人民币资产还将继续向全球投资者提供持续、稳健、长期的投资机会。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9月末,已有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202家银行在华设立了机构。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数895家,覆盖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这些数字未来或仍有调整,但外资机构看好中国、“加仓”中国的趋势,不会轻易动摇。

曾祖爷爷
1 楼
想拿钱的愤青
2 楼
汇丰不是很大一部分业务撤出美国了么,跑到中国接盘了?🤣 [1评]
曾祖爷爷
3 楼
汇丰也被挤出加拿大了
s
solosky
4 楼
在北美汇丰也是小业务都卖给其他银行了。就保留大客户。
大神棍
5 楼
汇丰卖了华为没事儿?后台硬? [1评]
t
tiger500
6 楼
花旗银行撤出中国, 香港上海银行公司宣布接盘
t
tiger500
7 楼
回 1 楼: 私生子把生父被打压的照片拿出来分享,是一个爱生父的私生子,还是血浓于水啊!
流浪的风
8 楼
估计利益交换吧 美国和加拿大汇丰多被赶出去了
b
bc007
9 楼
花旗银行因为美国加息太高, 现在是吃紧了。 卖资产回去救主!
简单人
10 楼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S
Sinoroc
11 楼
花旗银行撤出澳洲, NAB宣布接盘
老麦2019
12 楼
快点滚蛋
d
dragonman699
13 楼
汇丰臭名昭著,出卖华为的事还没了,又要来赚中国人的钱,中国为什么不出手?靠!
d
dragonman699
14 楼
汇丰臭名昭著,出卖华为的事还没了,又要来赚中国人的钱,中国为什么不出手?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