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经济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非正式指标,叫“巨无霸指数”,简单理解,因为麦当劳巨无霸汉堡在多个国家均有售卖,可以当地的价格来衡量某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这个说法最早出自《经济学人》。类似地,《经济学人》在2004年还推出过“拿铁指数”,概念一样,只是将巨无霸换成了星巴克的中杯拿铁,算是经济学上见微知著的一个典型例子。
(虽然今天是疯狂星期四但这是麦当劳)
而现在,美国五角大楼也迎来了自己的“巨无霸指数”——五角大楼披萨指数。
其背后的意思是:美国有什么重大军事行动前,五角大楼的工作人员肯定要疯狂加班,那么周边的披萨店就会收到大量订单。
究其原因,大概美国的披萨连锁就像我们的沙县大酒店:便宜,简单,快捷,更棒的是还不用动筷子,完全可以一边加班一边吃。
所以,要监控美国的军事行动,并不需要依赖卫星图像、截获通讯、AI分析.....只需盯着五角大楼周边的披萨店即可。
当然,也可以潜入国防部长的Signal群(划掉)。
推特上,一个叫“五角大楼披萨报告”的账号热度不减(Pentagon Pizza Report,简称PPR),目前已经有了超过20万粉。
顾名思义,它一直在追踪五角大楼周边披萨店的谷歌地图数据,据说背后是一位匿名网络工程师。
PPR每天都会多次更新数据,指出披萨店的活跃高峰,惹得20多万粉丝遐想:
五角大楼是不是又在背后策划着什么......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帖子揭示的都只是当地的就餐高峰,没什么实际作用。
但偶尔,披萨店的高峰会来得毫无预警,暗示着五角大楼高层在军事行动前彻夜工作,办公室堆满了油腻的披萨盒。
比如美国时间6月12日晚7点左右,PPR发帖说五角大楼周围的披萨店流量突然暴涨。
仅一个小时后,以色列袭击了伊朗...
6月21日晚7点13分,PPR指出,距离五角大楼最近的Papa Johns快餐店生意火爆;另一边,Freddies Beach酒吧却一反常态地没什么生意。
此时正是下班时间,五角大楼的工作人员不去酒吧喝酒,反而订上了快餐?
果然,不到一小时后新闻传来:美国袭击了伊朗的三个核设施。
自去年8月成立以来,PPR在Bluesky、TikTok、Threads和Twitch等多个平台开了账号,但最终还是在推特获得了最大的关注。
其粉丝包括了军方成员、开源情报社区、教授、播客主持人、记者,甚至Dan Caine将军——CIA的前军务副主任、现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自然,五角大楼内部对PPR的存在也是知情的,前五角大楼官员Alex Plitsas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披萨指数”只能算是个玩笑,把它当真的人其实完全不明白五角大楼内部是什么样的。
想想也对,五角大楼官方肯定不可能承认“披萨指数”......
甚至PPR的创始人也没有很把它当回事,接受(线上匿名)采访时他表示:
“我创建这个账号的原因很简单:这很蠢,也很搞笑,但你又忍不住觉得这里面也有点道理。”
据说早在冷战时期,类似“披萨指数”的监控手段就被发明了,苏联特工们曾监控着美国政府最高层的外卖订单。
不过这只是传闻,没有证据表明克格勃曾使用过这类手段。
有外媒采访到了杜克大学的历史系副教授Simon Miles,他研究过冷战时期的间谍活动,在他看来,“披萨指数”是无法证明属实的那种东西。
Miles看过东德情报机构Stasi的记录,没有任何地方提到过监控外卖,不过克格勃确实用过类似的手段,比如观察政府是否会将重要文件从国家档案馆转移至地下安全掩体;在工作时间外,白宫外面是否停了过多的车......
“基本上,你需要创建一系列的观察指标,如果其中有足够多的部分开始‘闪红灯’,就说明可能真出事了。但披萨,并不是指标之一。”
“(披萨指数)是那些永远有人传的冷战故事之一,但我从未见过相关的文档。”
无论如何,“披萨指数”几十年来仍一直吸引着人们,媒体报道更是层出不穷,以至于90年代,在华盛顿拥有43家达美乐披萨门店的老板Frank Meeks成了各大媒体的座上宾——大家都指着他的“披萨指数”挖掘大新闻。
1991年,Meeks对美联社透露,自1月7日以来,五角大楼和白宫的深夜订单均在稳步增长......
这是因为五角大楼正在策划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只不过世人此时还不知情。
当时CIA的发言人还含糊其辞:“这绝不意味着我们不忙,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这边确实在非常努力地工作。”
仅10天后的1月17日,美军发动了“沙漠风暴”行动。
而Meeks的达美乐门店所见证的美国历史还远不止这些。
1995年,美国政府曾经停摆,国会山创下了达美乐披萨的订单记录——他们整整吃掉了9100美元的披萨。
有趣的是,就是因为这次停摆,时任总统克林顿邂逅了白宫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为日后的“拉链门”埋下伏笔。
到1998年1月“拉链门”曝光,白宫又忙了起来,在三天之内吃掉了2600美元的达美乐披萨,创造了白宫的记录。
而以上这两个记录,都在1998年年末被打破了。
因为当时英美两国针对伊拉克发起了“沙漠之狐”行动,白宫和国会山分别在三天内吃掉了3100美元和11600美元的达美乐......
甚至发明“巨无霸指数”的《经济学人》,也是“披萨指数”的粉丝。
最近,《经济学人》的数据新闻主管Alex Selby-Boothroyd在领英上发了一张PPR的截图,写道:
“从80年代起,‘披萨指数’一直是预测全球重大事件——从政变到内战——的可靠指标,准确率令人吃惊。比如1990年8月1日,CIA一晚上订了21张披萨,创下了新纪录,第二天伊拉克就入侵了科威特。谁说‘饼’图没用来着?”
不过,五角大楼方面可就不这么说了。
外媒也希望在五角大楼官方得到一些“披萨指数”的证实,但不出所料,没能得到什么有用的回复。
一位接受采访的五角大楼前员工表示,现在早就不是八九十年代啦,五角大楼、白宫、国会山,都可以用外卖软件了,谁会局限于披萨?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公开信息,如今五角大楼内部的“食堂”选择相当丰富,你能想到的连锁快餐基本都有,包括麦当劳、塔可钟、熊猫快餐、Five Guys、赛百味、Panera Bread......
不过这些餐馆基本下午就关门,主要服务于5点就下班的普通员工,可能加班时期,人们还是得订外卖。
一位经常在五角大楼工作的军人对记者说了些套话,比如领导们未必愿意停下来吃饭:“我们就是被训练成这样的,我们只想努力工作,完成任务。”
接受采访的工作人员均表示,自己从来没在单位订过披萨,也从没在垃圾桶里、会议室桌子上看到过披萨盒,其中一人甚至说,大楼内的手机信号是出了名的烂。
话说回来,五角大楼真允许订外卖吗?送个外卖岂不是要过百八十道安检?
五角大楼拒绝发表评论,但其安保机构五角大楼警卫局透露了一些内幕,说五角大楼的安检相当严格,所有访客都要事先通过背景调查,还必须带着授权证件,到了大楼还要过一道人身检查。
哪怕递送物品,也需要先送到五角大楼北侧专门的远程递送设施(世界最高端的传达室)进行扫描和检查,任何易腐烂物品都会被没收或丢弃,披萨显然算是其中之一。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绕过去。
因为理论上,员工可以携带直接从餐厅购买的食物,他们完全可以让外卖员等在五角大楼地铁站,然后下去取,进门时再过一道安检即可。
但这个说法也被人否认了,在五角大楼办公12年的律师Philip Greene表示:“我能想象有人从外面取披萨,但我不记得有人这么干过。这听起来很像传说,但还蛮有道理的。‘我们要加班了,点个披萨或者中餐吧?’”
反正不管五角大楼怎么否认,PPR的20多万粉都不是假的——大众还是愿意相信“披萨指数”,哪怕只是以半开玩笑的方式。
毕竟除了披萨,咱也没有其他方式能窥探到五角大楼内部了......
ref: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food/2025/07/01/pentagon-pizza-tracker-orders-military/
话说经济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非正式指标,叫“巨无霸指数”,简单理解,因为麦当劳巨无霸汉堡在多个国家均有售卖,可以当地的价格来衡量某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这个说法最早出自《经济学人》。类似地,《经济学人》在2004年还推出过“拿铁指数”,概念一样,只是将巨无霸换成了星巴克的中杯拿铁,算是经济学上见微知著的一个典型例子。
(虽然今天是疯狂星期四但这是麦当劳)
而现在,美国五角大楼也迎来了自己的“巨无霸指数”——五角大楼披萨指数。
其背后的意思是:美国有什么重大军事行动前,五角大楼的工作人员肯定要疯狂加班,那么周边的披萨店就会收到大量订单。
究其原因,大概美国的披萨连锁就像我们的沙县大酒店:便宜,简单,快捷,更棒的是还不用动筷子,完全可以一边加班一边吃。
所以,要监控美国的军事行动,并不需要依赖卫星图像、截获通讯、AI分析.....只需盯着五角大楼周边的披萨店即可。
当然,也可以潜入国防部长的Signal群(划掉)。
推特上,一个叫“五角大楼披萨报告”的账号热度不减(Pentagon Pizza Report,简称PPR),目前已经有了超过20万粉。
顾名思义,它一直在追踪五角大楼周边披萨店的谷歌地图数据,据说背后是一位匿名网络工程师。
PPR每天都会多次更新数据,指出披萨店的活跃高峰,惹得20多万粉丝遐想:
五角大楼是不是又在背后策划着什么......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帖子揭示的都只是当地的就餐高峰,没什么实际作用。
但偶尔,披萨店的高峰会来得毫无预警,暗示着五角大楼高层在军事行动前彻夜工作,办公室堆满了油腻的披萨盒。
比如美国时间6月12日晚7点左右,PPR发帖说五角大楼周围的披萨店流量突然暴涨。
仅一个小时后,以色列袭击了伊朗...
6月21日晚7点13分,PPR指出,距离五角大楼最近的Papa Johns快餐店生意火爆;另一边,Freddies Beach酒吧却一反常态地没什么生意。
此时正是下班时间,五角大楼的工作人员不去酒吧喝酒,反而订上了快餐?
果然,不到一小时后新闻传来:美国袭击了伊朗的三个核设施。
自去年8月成立以来,PPR在Bluesky、TikTok、Threads和Twitch等多个平台开了账号,但最终还是在推特获得了最大的关注。
其粉丝包括了军方成员、开源情报社区、教授、播客主持人、记者,甚至Dan Caine将军——CIA的前军务副主任、现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自然,五角大楼内部对PPR的存在也是知情的,前五角大楼官员Alex Plitsas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披萨指数”只能算是个玩笑,把它当真的人其实完全不明白五角大楼内部是什么样的。
想想也对,五角大楼官方肯定不可能承认“披萨指数”......
甚至PPR的创始人也没有很把它当回事,接受(线上匿名)采访时他表示:
“我创建这个账号的原因很简单:这很蠢,也很搞笑,但你又忍不住觉得这里面也有点道理。”
据说早在冷战时期,类似“披萨指数”的监控手段就被发明了,苏联特工们曾监控着美国政府最高层的外卖订单。
不过这只是传闻,没有证据表明克格勃曾使用过这类手段。
有外媒采访到了杜克大学的历史系副教授Simon Miles,他研究过冷战时期的间谍活动,在他看来,“披萨指数”是无法证明属实的那种东西。
Miles看过东德情报机构Stasi的记录,没有任何地方提到过监控外卖,不过克格勃确实用过类似的手段,比如观察政府是否会将重要文件从国家档案馆转移至地下安全掩体;在工作时间外,白宫外面是否停了过多的车......
“基本上,你需要创建一系列的观察指标,如果其中有足够多的部分开始‘闪红灯’,就说明可能真出事了。但披萨,并不是指标之一。”
“(披萨指数)是那些永远有人传的冷战故事之一,但我从未见过相关的文档。”
无论如何,“披萨指数”几十年来仍一直吸引着人们,媒体报道更是层出不穷,以至于90年代,在华盛顿拥有43家达美乐披萨门店的老板Frank Meeks成了各大媒体的座上宾——大家都指着他的“披萨指数”挖掘大新闻。
1991年,Meeks对美联社透露,自1月7日以来,五角大楼和白宫的深夜订单均在稳步增长......
这是因为五角大楼正在策划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只不过世人此时还不知情。
当时CIA的发言人还含糊其辞:“这绝不意味着我们不忙,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这边确实在非常努力地工作。”
仅10天后的1月17日,美军发动了“沙漠风暴”行动。
而Meeks的达美乐门店所见证的美国历史还远不止这些。
1995年,美国政府曾经停摆,国会山创下了达美乐披萨的订单记录——他们整整吃掉了9100美元的披萨。
有趣的是,就是因为这次停摆,时任总统克林顿邂逅了白宫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为日后的“拉链门”埋下伏笔。
到1998年1月“拉链门”曝光,白宫又忙了起来,在三天之内吃掉了2600美元的达美乐披萨,创造了白宫的记录。
而以上这两个记录,都在1998年年末被打破了。
因为当时英美两国针对伊拉克发起了“沙漠之狐”行动,白宫和国会山分别在三天内吃掉了3100美元和11600美元的达美乐......
甚至发明“巨无霸指数”的《经济学人》,也是“披萨指数”的粉丝。
最近,《经济学人》的数据新闻主管Alex Selby-Boothroyd在领英上发了一张PPR的截图,写道:
“从80年代起,‘披萨指数’一直是预测全球重大事件——从政变到内战——的可靠指标,准确率令人吃惊。比如1990年8月1日,CIA一晚上订了21张披萨,创下了新纪录,第二天伊拉克就入侵了科威特。谁说‘饼’图没用来着?”
不过,五角大楼方面可就不这么说了。
外媒也希望在五角大楼官方得到一些“披萨指数”的证实,但不出所料,没能得到什么有用的回复。
一位接受采访的五角大楼前员工表示,现在早就不是八九十年代啦,五角大楼、白宫、国会山,都可以用外卖软件了,谁会局限于披萨?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公开信息,如今五角大楼内部的“食堂”选择相当丰富,你能想到的连锁快餐基本都有,包括麦当劳、塔可钟、熊猫快餐、Five Guys、赛百味、Panera Bread......
不过这些餐馆基本下午就关门,主要服务于5点就下班的普通员工,可能加班时期,人们还是得订外卖。
一位经常在五角大楼工作的军人对记者说了些套话,比如领导们未必愿意停下来吃饭:“我们就是被训练成这样的,我们只想努力工作,完成任务。”
接受采访的工作人员均表示,自己从来没在单位订过披萨,也从没在垃圾桶里、会议室桌子上看到过披萨盒,其中一人甚至说,大楼内的手机信号是出了名的烂。
话说回来,五角大楼真允许订外卖吗?送个外卖岂不是要过百八十道安检?
五角大楼拒绝发表评论,但其安保机构五角大楼警卫局透露了一些内幕,说五角大楼的安检相当严格,所有访客都要事先通过背景调查,还必须带着授权证件,到了大楼还要过一道人身检查。
哪怕递送物品,也需要先送到五角大楼北侧专门的远程递送设施(世界最高端的传达室)进行扫描和检查,任何易腐烂物品都会被没收或丢弃,披萨显然算是其中之一。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绕过去。
因为理论上,员工可以携带直接从餐厅购买的食物,他们完全可以让外卖员等在五角大楼地铁站,然后下去取,进门时再过一道安检即可。
但这个说法也被人否认了,在五角大楼办公12年的律师Philip Greene表示:“我能想象有人从外面取披萨,但我不记得有人这么干过。这听起来很像传说,但还蛮有道理的。‘我们要加班了,点个披萨或者中餐吧?’”
反正不管五角大楼怎么否认,PPR的20多万粉都不是假的——大众还是愿意相信“披萨指数”,哪怕只是以半开玩笑的方式。
毕竟除了披萨,咱也没有其他方式能窥探到五角大楼内部了......
ref: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food/2025/07/01/pentagon-pizza-tracker-orders-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