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中国一幅古画 放大10倍,竟然发现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0月12日 20点35分 PT
  返回列表
88473 阅读
14 评论
北京画室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幅名画《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描绘的是北宋时期的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繁荣景象,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后来在明代的时候,著名画家仇英画了一幅《南都繁会图》,描绘的是明朝旧都南京的市井繁荣景象,被誉为是南京的《清明上河图》。

然而这幅500年前的古画中,放大10倍后却发现了一个戴眼镜的男人,真够诡异的,难道是穿越了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幅画的历史。

作者仇英出生在一个贫寒之家,没怎么上过学,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漆工,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明代著名的绘画大师。他与沈周、文徵明、唐伯虎并称为“明四家”。

仇英画《南都繁会图》的具体时间不明,但是根据仇英的生平,可以推断出这幅画大约是在1520年左右画的,已有大约500年历史。

明代画家仇英

这幅画长350厘米,纵44厘米,被珍藏在国家博物馆,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但是这幅画因为时间久远,磨损得很厉害,很多地方已经模糊的看不清楚了,所以博物馆就把它保存起来,一直没有展览过。

直到南京为了开发秦淮河文化资源,两次前往北京求此画,在国家博物馆的帮助下,才获得了这幅画的扫描件,我们才得以看到这幅古画。

《南都繁会图》中生动地描绘了明朝永乐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商业兴盛。

画面中出现了郊区、农田、城镇、街市以及皇宫等地。画中的建筑也非常多,寺庙、衙门、戏台、民宅、牌坊、城门等。商铺也多,比如茶庄、金银店、药店、澡堂、肉行、粮油店等。

此外河中还有运粮船、龙舟、渔船等,并且画面中还有100多个商店门面以及牌匾,共出现1000多个身份不同的人物,商人、渔夫、戏子、男女老少等。展现出明代南京繁华、富庶、热闹的市井生活画面。

仇英《南都繁会图》局部

但是将这幅画放大10倍后,却在画面的局部发现了一个戴眼镜的男人,这让人感到匪夷所思。《南都繁会图》是500年前画出来的,那个时候怎么会有眼镜这种高科技呢?难道是画家穿越到古代了吗?

《南都繁会图》放大10倍后

带着这个疑问,笔者翻了几天资料,终于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眼镜这种高科技竟然是中国最早发明的!

南宋的作家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中这样记载:“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这里说的“叆叇”指的就是老花镜。

赵希鹄生活在1170年至1242年之间,这属于13世纪前半叶,而西方关于眼镜的最早记载则是13世纪后半叶。

而到了明朝,眼镜就比较常见了,明朝的文学家田艺蘅在《留青日札》中这样写道:“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节,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

而西方有关眼镜的记载时间,恰好比中国晚了四五十年,那有没有可能是由中国传到西方的呢?

既然我们在南宋的时候就发明眼镜了,那么在明朝画家仇英的画作《南都繁会图》中,发现戴眼镜的男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画作上"穿越"的事情,其实挺多的,在1860年的一幅油画中,人们却惊奇地发现,画中的一位女孩手拿“苹果手机”边走边玩。

皮特拉塞尔是英国格拉斯哥市的一位退休公务员,有一次他前往德国慕尼黑某家美术馆观看画展。

这家美术馆收藏了大量18、19世纪的油画作品,其中一幅油画《被等待的女子》(19世纪画家瓦尔德米勒创作)引起了皮特的注意,画中的女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两手握着一个黑色的长方形物品,并且边走边低头看着手中物品。

皮特惊呆了,这女孩手里拿的不就是苹果手机吗?于是皮特发表了一篇推文:“瓦尔德米勒《被等待的女子》中的女孩似乎正在使用她的iphone!”这篇推文在网络上引起了疯狂的讨论,很多网友认为画中的女孩是现代人穿越回去的,她手里拿的正是苹果手机。

不过后来美术馆的一位专家对此作了解释,这幅画是19世纪奥地利著名画家瓦尔德米勒所作,画名为《被等待的女子》或《礼拜日的清晨》。

画中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女孩正在乡间的窄路上走着,而男孩则单膝跪在地上,手捧鲜花等待女孩的到来。而女孩手中所拿的并非苹果手机,而是一本圣歌集。

原来在19世纪,很多人都会随时携带这种便携式圣歌集,有点类似现代小学生们经常买的“口袋书”。

而画中的女孩边走边看圣歌集的场景,与现在边走边看手机的“低头族”非常相似,所以网友们会看错。

皮特感叹说,科技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们对19世纪油画作品的理解。在1860年的时候,人们一看这幅画就能认出女孩手中拿的是一本圣歌集,而在如今,人们普遍都会认为女孩是在玩手机。

无独有偶,在美洲的发现的一幅壁画中,也发现了一部穿越的手机。

在画中可以看到,有几个西方人和一群土著人在一起,当中还有被绑在木桩上的奴隶以及耕牛。

大概可以猜到,这幅画描绘的是西方人与当地土著人做某种交易。而其中一个土著人手里正拿着一部“智能手机”,那神态和我们平常刷朋友圈时一模一样。

虽然没有专家出来解释,但是我们也能猜到,土著手里拿的肯定不是手机,毕竟那个时候连信号和网络都没有,手机又有何用呢?

出土文物石铲

上面讲的故事都发生在国外,其实在我们国内,也出土了一部10000年前的“手机”。

它的外形和智能手机非常像,并且背后还有2个摄像头,所以有网友说这是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然后不小心把手机丢了。而专家则解释说,这个“手机”是一万年前原始人使用的石铲,而那两个孔是用来固定木棍的,因此手机穿越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出土文物

不过关于穿越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比如《被等待的女子》中,专家解释说女孩手中拿的是小本的圣歌集,但是有网友指出,虽然19世纪确实有小本的圣歌集,但是尺寸却要比这个大的多。况且如果把一本书制作的这么小,那么书上的字是不是更小呢?当时有这样的技术吗?即使有,那女孩在看这么小的字,头是不是应该更低一些呢?

在笔者看来,专家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些地方也解释得不太合理。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到底未来能不能实现穿越时空,我想这是很有可能的。

t
tosefun
1 楼
那么一黑坨能看出是苹果的手机
d
dudulac
2 楼
我告诉你穿越的事情不一定是真的,但一定不是假的😂
填写基本资料
3 楼
按摩棒
章鱼脑袋
4 楼
那个欧洲油画还有美洲的壁画里手上拿的东西看大小应该是毛主席语录
看你那B样
5 楼
这是华为的鸿蒙系统的手机。
m
melbguy
6 楼
傻逼 吹什么 你看看你上网手机互联网谁发明的 人家也没吹
我爱北京的秋天
7 楼
《南都繁会图》是500年前画出来的,那个时候怎么会有眼镜这种高科技呢?难道是画家穿越到古代了吗? 画家就是古代人。
我爱北京的秋天
8 楼
薛刚反唐里面有一集用了“女娲玄明镜”,应该就是凸透镜。
洪达
9 楼
为什么不是华为的?
洪达
10 楼
为什么不是华为的?
N
NYer
11 楼
偏远山村多了去了!老辈人叫石头镜。好像是石英磨成片用铜镶框,纯手工制作,老人戴着护眼的。
红豆骰
12 楼
留园小编又脑抽了
栗战书
13 楼
全世界都是中国发明的啊
安达
14 楼
别再吹牛逼了 让人反感 这是多没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