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联合研究发布:近3亿中国人处于心衰前期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9月24日 18点1分 PT
  返回列表
68010 阅读
16 评论
生命时报

心脏像一个永不停歇的泵,负责将供养组织的血液泵出,同时将周围组织的废液吸回心脏。当泵发生故障或老化时,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是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最终战场。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我国近3亿人处在心衰前期,是影响国人健康的一大隐患。

受访专家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蔡安平  □ 主任医师  冯颖青 

中国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陈伟伟 

0

心力衰竭有4个阶段

心衰是一种“蓄谋已久”的疾病,一般根据病情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

A期

心衰风险期

此时,患者的心脏尚未出现器质性改变,也无任何心衰症状和体征。但存在发生心衰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酗酒史等。不论符合哪一项,未来发生心衰的风险都会增高。

B期

心衰前期

这个阶段患者虽无任何心衰症状和体征,但心脏已出现器质性改变,如左心室肥厚、陈旧性心梗或无症状心脏瓣膜病等。此时,心衰的种子已经埋下,只是患者还没有察觉,要通过相关检查才能发现。

C期

临床心衰期

患者不仅心脏出现器质性改变,心衰症状和体征也已出现。比如,出现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会伴随运动耐力下降、水肿等。

D期

终末心衰期

这属于心衰的终末期,患者的器质性心脏病不断进展,虽然经过长期反复的治疗,但休息时仍有症状。而且,此时心衰会变本加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0

我国近3亿人处于心衰前期

近期,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戴卫·格芬医学院等联合研究发现,中国估计有2.45亿人有心衰风险,2.93亿人处于心衰前期。

研究团队还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处于心衰B期和C期的人逐渐增加;与男性相比,女性心衰风险的比例较低,但处于心衰前期的比例较高;农村地区居民中有心衰风险的比例低于城市地区,但处于心衰前期的比例较高。

我国大量人群处于心衰前期,与人口老龄化、人均寿命延长、超重/肥胖患病率不断上升,以及高盐、高脂、高糖饮食等导致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都有着密切联系。

而且,现代人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缺乏运动,出现身体不适时如果就诊不及时,都会导致心衰的发生和发展。

0

心衰的6个早期信号

想拖住“心衰”的脚步,要及时发现它的“蛛丝马迹”:

!

俯身气短

坐着弯腰系鞋带、穿袜子时,经常出现短时间(30秒)内胸闷气短或头晕、腹胀等症状,停止弯腰动作起身坐着时,症状就能稍微缓解,这种情况要警惕心衰。

!

疲乏无力

平时走路正常的人,若出现走得稍快或轻微劳动就气喘吁吁,全身不明原因的乏力,甚至要停下来歇息,也要引起注意。

!

胸闷胸紧

心衰患者常会感觉胸口有重物压迫,就像溺水了一样,喘不过气。

!

身体浮肿

心衰患者身体水肿比较有特点,一般从身体低垂部位开始,早期表现为衣服越来越紧、鞋不合脚、下肢沉重感。严重时会出现下肢、腰背、尾椎骨周围水肿。

!

咳嗽咳痰

早期心衰患者夜间会出现频繁干咳,坐位或立位可稍微缓解;若病情加重,会咳出白色浆液性泡沫痰;急性心衰发作时,会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

夜间憋醒

部分心衰患者睡觉时会被憋醒,坐起来数分钟后症状可缓解。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不能平卧入睡,否则就呼吸不畅。

一旦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就医筛查心衰,以免延误治疗,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0

医生给出7道“护心符”

心衰重在预防,具体可以用以下7个方法给心脏“减龄”:

监测三高

建议老人平时在家勤测量血压、血糖等,如果经过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血糖、血脂、血压仍未达标,需尽早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启用药物治疗。

定期体检

一般人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即可,40岁以下且有心脏病家族史,以及75岁以上者,建议每年做一次体检。

戒烟戒酒

吸烟者心血管病发病率是不吸烟者的2~3倍。研究显示,戒烟对预防心血管病复发的作用占40%。戒烟24小时,心血管系统就开始受益,血压下降、心跳变缓,发生心肌梗死等心血管意外的风险随之降低。

多做运动

规律的运动可降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与不运动的人相比,每周做中高等强度运动的人,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死亡风险分别下降64%和63%。

即便是心血管病患者,每周运动时间增加3小时,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就能下降31%。

“三高”人士或其他有潜在心脏病风险的人,要注意运动强度。最好在开始规律锻炼前咨询专业人士,根据自身情况,评估运动强度和安全性,以防运动不当发生意外。

低盐饮食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全世界每年有160万人死于高盐饮食引起的心血管病。

建议烹调时少用盐和酱油,可试着用香料或其他天然调味品代替,例如大蒜、姜、百里香、柠檬草等。

多吃水果

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对我国50万人群的调查表明,与不吃和很少吃水果者相比,每天吃水果的人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低40%,糖尿病发病风险低12%。

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表明,身体质量指数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呈显著正相关。

控制体重,特别是青少年肥胖,可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本期编辑:张冕  田新宇

热血青年2
1 楼
有习包子吗? 中国人民都盼望着呢。 [1评]
醉千年何妨
2 楼
你妈也要多学习习思想,接客不累!多接多赚
C
Cuisiner
3 楼
外压作用于内压,心理压力过大,颓废,生活质量整体下降。
大春哥
4 楼
毛時代是被鎮壓精神壓力,江湖時代是車匪路霸搶劫治安壓力,習時代是經濟壓力
M
Monalisa
5 楼
爛尾新中國另外的十一億已經心死絕望
郑长仁
6 楼
肥大美帝国务卿昭告世人:“我们撒谎,我们造谣,我们偷窃。。。” =》 我们无恶不作啊!
不说假话
7 楼
👍包子在,还想不心衰,做梦呢?
飞哥
8 楼
宽油,咸鲜,超爽重口味都要付出点健康的代价的
m
markhammer
9 楼
全民普遍营养过剩,据官方统计每年浪费的粮食够3亿人生活。 [1评]
m
markhammer
10 楼
2022年,中国人均消费肉类约69公斤,韩国58.4公斤,日本52公斤; 蔬菜我们人均383公斤,韩国人那么爱吃泡菜,人均才197公斤,日本人更惨,只有91公斤,不到我们的四分之一; 水果中国人均98公斤,韩国59公斤,日本33公斤; 蛋类中国人均23公斤,日本20公斤,韩国10公斤。 [1评]
超级虫子
11 楼
那只能改心衰标准
y
youmyyou2016
12 楼
不是买不起茶叶蛋了吗, 不是要崩溃的呢,怎么还有这么多吃点???
y
youmyyou2016
13 楼
活摘了你们这反中傻杂, 心脏还可以废物利用?
灯塔路
14 楼
四十年的“激素疗法野蛮发育” 的确会有很多副作用 “得失取舍” 历史选择 加油吧
a
airchina
15 楼
又想推销什么药具之流的?
w
wenxiang
16 楼
能活到80岁就好,看过养老院的老人,那是长寿罪 - 身体不死,大脑衰了,眼睛弱了,耳朵聋了,腿脚瘸了。唉,这是人造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