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油管上一个美国人“火锅大王”视频中的观点和一位外国网友的评论。他的观点大意是他不在乎耐克如何看中国,他在意的是耐克开始做政治代理人,这是危险信号。网友的评论大意是他是哈萨克斯坦的穆斯林,他认为西方的说法纯粹是宣传,美国和西方啥时对保护穆斯林感兴趣了?他家在新疆的亲戚过得好好的,他们有一个中国政府给建的新房子。凡是客观介绍中国的,都会被反华垃圾贴上“五毛”标签,这位火锅大王也不例外,他知道很多人攻击他是“洋五毛”。他的视频也常常被油管“言论自由”,限流、标注、推后。
I don't care what Nike thinks about China, but I do care if Nike starts acting like a political agent, because to me that is a very dangerous sign.
Mat Salleh
Good propoganda... since when the US and the West is interested in protecting the Muslim rights?
I am a Muslim from Kazakhstan my relatives are doing well in Xinjiang. They have a new house built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中国抵制洋货的敏感时刻,中国总理李克强走访为耐克、阿迪达斯品牌提供原材料的中德合资化工厂巴斯夫等其他外资企业引发议论。官媒对李克强此行遮遮掩掩的报道尤其引发关注。
许多国际大品牌因拒用新疆棉花连日在中国引发抵制浪潮,在此背景下,李克强到聚集了不少外资企业的江苏省视察,特别是3月26日走访位于南京的中德合资化工厂巴斯夫 (BASF) 就显得与众不同。这件事,官媒并未直接报道,新华社等官媒报道李克强江苏之行,强调26日在南京举行的经济形势视讯座谈会,只有国务院的『中国政府网』披露了李克强走访江苏的部分行程,但也很模糊,目前看不到任何提到李克强走访巴斯夫化工厂的细节,但是有网民在微博上贴出了李克强访问这家工厂的照片和视频。
官媒为什么如此暧昧,对身为中国总理,名义上二号人物李克强的出行报道都掐头去尾?而李克强明知抵制海外品牌风头正健,为何偏偏要在这时候走访一家为耐克、阿迪达斯提供原材料的合资工厂?耐克、阿迪达斯目前均已被卷入抵制风暴,李克强这样做是在与习近平拉开距离,或者暗示什么?
瑞典服饰零售商H&M去年10月曾在官方声明,对有关新疆强制劳动的报导“深感关切”,岂知中国共青团中央和官媒“旧账新算”,把过去并未引起丝毫反应的一段声明翻出来强烈抨击,中国团中央官方微博点名H&M,怒呛说:“一边造谣抵制新疆棉花,一边又想在中国赚钱?痴心妄想”;随即又发图文强调:“新疆棉花不吃这一套”。有人在微博上贴出“火烧耐克球鞋”,以及“剪H&M衣服”泄愤的视频。
有趣的是,团中央抵制洋货使用的语言与中美阿拉斯加那场失败的会谈中中方负责人杨洁篪使用的语言几乎巧合,杨洁篪在会场上对美方怒吼:“中国人不吃这一套!”在这里变成“新疆棉花不吃这一套”,而团中央的 “一边造谣抵制新疆棉花一边又想在中国赚钱”,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升华”为“现在中国老百姓不允许一些外国人一边吃着中国的饭,一边砸着中国的碗”。
自由亚洲报道说,李克强对巴斯夫管理人员表示:“你们投入得越多,税收抵扣越多,我们就越高兴,这会有效激励企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李克强还说:“我们就是要通过税收优惠、市场化的办法,公平普惠地撬动企业和全社会增加研发投入。不光要四两拨千斤。”
关于李克强的举动,网上有评论指李克强是在显示“自己与那些抵制H£M的人不同”,也有网民指“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而已。
台湾中央研究院政治所研究员蔡文轩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用分歧这个字来看的话,有些高估李克强的实力,他没有办法跟习近平有什么分歧,他不如朱镕基、不如李鹏,甚至连温家宝的权力都不如,他有什么权力去跟人家分歧?”
也有分析指,不可能想象李克强不会维护中共的统治,但是他的一些平实的举动,平实的言论,比如去年两会记者会上说的有关中国还有六亿人月收入不过千元等等,比如在抵制洋货风暴中走访为洋货备料的合资厂,这些细节与僵硬强硬的习近平比较起来,可能让民间感觉到一丝透气的空间。这在目前一个十分重压的社会里,是有一定的意义。这或许就是李克强的某些举动和言论总会激起涟漪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