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加笔篡改传位遗诏?“千古疑案”破案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2月5日 19点7分 PT
  返回列表
72613 阅读
34 评论
观察者网

一直以来,雍正帝的背后总是笼罩着“杀父篡位”的阴影,在诸多影视文字作品的影响下,更有不少人质疑雍正为了顺利登位篡改了康熙的遗诏。

直到最近的一场展览,这个“千古冤案”终于有了明确答案。

《康熙传位遗诏》(复制品) 图自北京晚报

“九子夺嫡”一直是清宫剧永远绕不开的重头戏。康熙六十一年,69岁的康熙皇帝还没来得及宣布皇位继承人,就在北京西郊的畅春园猝然离世。

在他驾崩7天后,皇四子胤禛凭一份《康熙遗诏》登上皇位,成为雍正皇帝。但由于康熙生前没有明确指定谁是皇位继承人,有关“雍正篡位”的各种传说悄悄流传开来。

之所以引发多方猜测质疑,是因为《康熙遗诏》是清朝历史上第一份书面遗诏,这在当时的人们来看简直是不可思议,连皇子们也非常惊讶,没想到在争储中最不积极的胤禛成了笑到最后的人,而原本胜券在握的十四阿哥却惨败。

在诸多相关的影视作品中,胤禛继位的过程都极具戏剧性。

其中有一个版本最为流行,故事称雍正改了康熙留下的遗诏,把其中的“传位十四子”加了一笔,改成“传位于四子”,才挤走了十四弟成功当上了皇帝。

图自央视《国家宝藏》

这个桥段在影视作品中出现频率极高,无论是香港亚视的电视剧《满清十三皇朝》、台湾的《雍正小蝶年羹尧》,亦或是内地的《步步惊心》都有过相应的演绎,导致不少观众对此深信不疑。

《步步惊心》中四阿哥被质问是否假川遗诏

据中国新闻网5日报道,近日一份《康熙传位遗诏》(复制品)现身北京市档案馆的《中国档案珍品展》上。关于雍正加笔将“传位十四皇子”篡改为“传位于四皇子”的民间传说,遗诏给出了准确答案。

这份遗诏用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在一幅长1.5米、宽0.8米的卷轴式黄色宣纸上。

遗诏中汉字有1700余字,内容共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康熙在位60年的丰功伟绩。据考证,这部分内容是在康熙五十六年时就已经书写好的。

有趣的是,康熙在上述遗诏中总结自己的一生,还不忘吐槽一下“皇帝不好当”:“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劳苦’二字所能概括耶?”“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

第二部分是遗诏的核心,宣告了皇位的继承人。

关于传位是这样写的:“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图自中新网

因为这份遗诏是用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的,压根也不存在“传位十四子”或“传位于四子”这样的字眼,即便是有人改了汉文,也无法改满文和蒙文。

更何况,古时的“十”子和“于”字都与现代的简体字不同,不是简单加个笔画就行的。

北京市档案馆展览陈列处处长王贞表示,这份遗诏可以证明,雍正暗中加笔篡改遗诏只不过是民间传闻而已,他的继位是合法的。

古时“于”写作“於”

谜底终于揭开,雍正“洗清冤屈”。

有网友表示,影视作品瞎改“害死人不偿命”,把雍正“魔改”成了个不光杀父篡位,还天天只会谈恋爱,误导观众的同时,更是不尊重历史。

除了《康熙传位遗诏》,在《中国档案珍品展》的有趣展品远不止如此。

比如孙中山题词手迹——“博爱”和中山陵档案;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形成年代最久远、尺寸最大的一幅古代世界地图——《大明混一图》,它还是最早描绘非洲的世界地图。

还有相当于皇家族谱的“皇室玉牒”,清军入关前的满文木牌,以及清代相当于“身份证”的绿头牌、红头牌等等。

在这些珍贵档案的背后,也和《传位遗诏》一样,暗藏着一段又一段尘封的故事和历史。

大明混一图 图自北京晚报

“根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7亿5千余万卷件。”王贞说,这次选择的展品包括唐、元、明、清、近代的珍贵档案。

它们或记载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或印证某一历史史实,或记录一段鲜为人知的秘闻轶事,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代人的生活也仿佛跨越千年时空,展示在人们面前。

展出的50余组200多件档案来自全国30余家档案馆,均收录于《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有的还入选了《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世界记忆名录》,件件堪称无价之宝。

由于档案的特殊性,展出品并非原件,而是复制品。每周一至周六,市民可凭身份证免费参观,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枫中的男子
1 楼
雍正爱民不敢说,勤政那是实实在在的,连死都被说成为吕四娘所杀,被诬陷了这么多年有够憋屈的了
e
entang1egeogeo
2 楼
之前为啥没拿出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c
coreychang
3 楼
这是影视创作 很好 但是没人信是真的吧
猩猩叫
4 楼
真个N年前就演过了,但如果整个遗诏都是伪造的呢?
c
coreychang
5 楼
嗯 据说一年休息一天 为公为私 弄了个军机处 基本就是卧室门口就是办公室的感觉 清朝的皇帝和任何朝代比 勤政上都不错
l
luting
6 楼
破个屁案,这个从一开头就是民间炒作,史学家根本就不屑的传闻。
e
evereal
7 楼
一句话的事非得写点又臭又长
T
Tamama
8 楼
尼玛就一个段子,别说但凡认真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都具备的常识和思考辨识能力,就连针对这个段子的“科普”都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你刚h会认字的小编今天加个标题“破案了”,就成新闻了?!
r
realreal
9 楼
: 套超了好多贪官的家,又不杀, 让那帮人活着抹黑他
燕超尘
10 楼
因为这份遗诏是用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的,压根也不存在“传位十四子”或“传位于四子”这样的字眼,即便是有人改了汉文,也无法改满文和蒙文。 --------------------------------------------------- 对!
顽童在线
11 楼
意思就是袁二上位是正当的,绝对没有阴谋诡计。
p
playatom
12 楼
不是隆科多趁群龙无首替换了原诏书搞得鬼嘛
s
sea2sky
13 楼
现在才拿出来,说明是假的
d
duacha
14 楼
古代用「于」的很常見,于不是異體字,不是簡體字。康熙字典裡就大用「于」,而不是於。
d
duacha
15 楼
更正:古代用「于」的很常見,于是異體字,不是簡體字。康熙字典裡就大用「于」,而不是於。
没有错
16 楼
这种遗诏书肯定不是皇上执笔,最多是皇上口述,很容易作假。从各种民间史料包含红楼梦里的各种隐喻都说雍正换诏篡位,包含高龄雍正上位后强力打压各兄弟,不愿入家族东宫祖坟,非要另造陵地,自己亲生儿子也不愿死后同陵地等等一系列问题。他的继位确实是可疑的
疯一样的南纸
17 楼
千古第一黑锅帝,世宗可改为锅宗。。。
a
aqw
18 楼
鸡巴毛、狗屁帖!台故宫,有遗昭。满汉文,怎么改?繁不识,更乌龙。
拿大家
19 楼
听说乾隆就是雍正和吕四娘的私生子🙄
g
glaxitar
20 楼
雍正篡位与否根本不重要 但他是个好皇帝
i
iritit
21 楼
包总改宪法与否根本不重要但他是个好皇帝。:)
C
Chainhortz
22 楼
这是一篇没有文化的科普文章。皇帝的遗诏,在很多时候都是皇帝去世后由嗣皇帝和顾命大臣拟写的,所以历史上才有那么多罪己诏,除非有证据证明是康熙的御笔。从截屏看,字体是很象康熙的字,但是康熙是学的董书,康熙朝的董书高手多得很,选个这样的人写或者誊写遗诏并非难事。如果有康熙御笔的长篇遗诏,正大光明匾后藏遗诏就成了多余,而事实上,清室确实有正大光明匾后藏遗诏的传统,只是后来的皇帝没有雍正那么多争议,没有成为大问题,而这个传统始于康熙,很难想象他自己做这么一件画蛇添足的事。至于“于”字,明清时期“于”“於”两个字是并有的,只是后来有简化字了才归于一个字。所以“传位于”这个故事是真是假,这要看康熙平时的诏书中“於”字有没有写成“于”字。我并不认为雍正是篡位得的皇位,只是这篇文章中说到得的证据并不充分。
d
demu
23 楼
据说康熙是因为乾隆才选的雍正。。。
佳里敦小子
24 楼
小时候,听历史老师讲过这个野史故事。后来才知道那时候的"于"写作"於","十"写作"拾"
沙漠之狐
25 楼
同问。 歪曲了那么多年,坑害了无数小盆友。为毛不早拿出来以正视听
千年之前
26 楼
清朝算是伟大的封建朝代了
夏扬州
27 楼
雍正在位时推行的政策得罪了拥有财富和文化的王公贵族和大地主,例如“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使贫雇农解放大地主遭殃。富贵阶层便对雍正恨之入骨,利用手中财权和文权大造舆论、编故事、泼脏水。有点象文化大革命,触动了当权派的利益并殃及握有文权的高级知识分子,所以现在文化大革命的形象和雍正差不多。歌德说过,在历史上只发生一次的事情是没有的。
f
funpark
28 楼
一个老谋深算篡位的人,在诏书造假上,难道智商会像老百姓和这帮史学家们这么低么?为什么搞文史总喜欢拿些不经严谨考证来源的东西的就把别人当傻子?这段历史其实很难破解么? 解了一个套就变真理了? 思维简单的程度,真懒得说。
u
uscliff
29 楼
回去问你妈就知道了,说不定 你其实是姓(隔壁)王的呢。
可乐微笑
30 楼
是真是假,这个时候怎么不见方舟子了呢?方傻逼
深海守望
31 楼
最勤奋的应该是朱元璋了吧
顽童在线
32 楼
: 哈哈,你问过你妈了呀?没错,我就是隔壁老王,可是我不想认你这个畜生五毛!!!
h
hans177155
33 楼
康熙是89挂的,写历史的文章能不能校对一下!
u
uscliff
34 楼
: 你妈跟隔壁老王的事不要拉上我,我没兴趣,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