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个打工人能逃过预制菜 甚至年夜饭也被包围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月30日 0点12分 PT
  返回列表
80052 阅读
30 评论
智谷趋势

糟糕!年夜饭要被预制菜包围了?

最近天猫做了一则预制菜年夜饭的广告,引起了很大争议,看下图:

有人说,“我不排斥预制菜,可是这广告又是一个人过年,还要吃预制菜,太社畜了,引起不适。”

或许网友们反感的不是预制菜,而是预制菜像一个反讽,意味着我们正在放弃那些曾经温馨、充满人情味的烟火气。

也有人反驳,“人世参差多态。多数人全家团聚,也有人一个人过年,过年吃预制菜又不是商家造成的,相反商家让人在他乡也能吃到家乡的味道,不正是商业的温情抚慰吗?”

吵来吵去,其实还是那些老掉牙的争议点,没吵出什么新意。

本质上,还是因为国标和权威性行业标准的缺位,导致对预制菜的定义被狭义理解为“料理包”,在这个逻辑上社会层面的偏见与误解频出。

不过,预制菜口水战的“终结者”出现了!

最近,#预制菜国标要来了#登上热搜,参与制订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表示,预制菜国家标准报送稿已经出炉,最快半年内会有结果。

其实这次国标还挺真诚,直接回应了“预制菜进校园”的相关舆论,或许还真能颠覆我们对预制菜的看法。

毫无疑问,预制菜未来一定会大范围占领餐桌,绝大多数人都逃不过与预制菜为伍,那有国标的预制菜至少可以让我们少些恐惧和担忧。

1

一大堆我们刻板印象中的“预制菜”,可能会被踢出“预制菜”之列。

我们为什么那么讨厌预制菜?

因为在我们心目中,它就是一袋加了重度防腐剂的五块钱料理包,微波炉一叮就搞定的事,放到餐厅里还要卖我们好几十块钱。

这是嫌我家没有微波炉吗?

不过其实,这种廉价料理包只是预制菜产业前期野蛮生长下的一类产品,而这次的国标直接把这种靠防腐剂维持的料理包踢出预制菜范围,明确告诉我们最标准的预制菜应该是什么样子。

根据参与起草定制该国标的专家透露,首先它是禁止添加防腐剂。

有机构统计过微博上对预制菜的负面评价关键词,其中“健康”“添加剂”“防腐剂”成为最热门的关键词。

而且在之前的“预制菜进校园”事件中,也有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预制菜中含有防腐剂,吃了对身体肯定会有影响。”

国标禁止添加防腐剂,意味着预制菜不再是“科技和狠活”的近义词,将更加天然、健康,更加符合我们对新鲜菜肴的想象。

可是没了防腐剂,预制菜岂不是要烂掉,更不能吃了?参与起草的专家透露,国标强调预制菜必须冷链运输。

啥叫冷链运输?就是在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的全过程中让预制菜始终保持低温,来抑制坏细菌滋生和食材腐败,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安全。

就像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秀丽说的,从根本上来说,决定食品保质期的并不是防腐剂,而是坏细菌的滋生情况。

其实咱们平常喝的鲜牛奶就是冷链运输,而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乳制品抽检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也就是说,冷链运输真的可以保障预制菜的品质。

不过,也要注意到,我国的冷链建设目前存在许多不足,比如我国在果蔬、肉类、水产品上的冷链流通率分别是35%、57%、69%,与美国、日本等预制菜产业发达的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农垦乳业联盟专家组组长宋亮也表示,目前在一二线城市,我国基本上做到了冷链全覆盖,但在三四线城市,冷链水平参差不齐,而不少农产品的源头产地就在三四线城市。

这意思是预制菜做不到国家标准吗?相反,这意味着达到国家标准的预制菜有足够高的品质。

参与起草的专家就指出,冷链作为食物保存的最有效手段,而国内冷链体系还不健全,所以才有了作为筛选标准的价值和意义。

另外,被踢出预制菜国标的可能还不止是廉价料理包,还有即食食品。

此前预制菜被分为四大类:即食(如八宝粥、即食罐头);即热(如速冻汤圆、自热火锅);即烹(须加热烹饪的半成品菜肴);即配(如免洗免切的净菜)。

但据参与起草的专家透露,未来即食类可能要被拿出预制菜。也就是说,预制菜≠成品菜,仍需要二次加工。

据说,这个概念范围的缩小也和去年“预制菜进校园”舆情有关。

在去年9月,湖北有大学食堂使用预制菜料理包,甚至不用锅来加热,直接热水烫一下就倒进饭里端给学生,引发了巨大争议。然而学校却宣称:这是允许的。

国标强调预制菜二次加工的属性,或许就是不容许商家如此草率地应付消费者,只当菜肴的搬运工就别想掏消费者的钱包。

不允许使用防腐剂又要求冷链运输,还不能算上即食食品,这说明国标确实在提高预制菜的行业门槛,想改变大众对预制菜是廉价料理包的印象。

毕竟国家标准意味着强制定下了这个行业的底线。当底线提高了,我们才能谈下一步的信任。

可是,光靠国标就可以吗?

2

除了预制菜的品质问题,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答。

比如消费者对商家使用预制菜的知情权,这是很多人强烈反对预制菜的关键,但目前还没有像国标一样的明确规定。

去年六月就有#六千的喜宴7成是预制菜或只要一千多#登上热搜。从话题来看,这个新郎郁闷的与其说是酒店使用预制菜,倒不如说他们用了预制菜却不告知,拿着现炒菜的价格卷走自己那么多的冤枉钱,“还不如回农村办,新鲜又实惠”。

甚至还有不良商家直接欺诈消费者,像之前被曝光的“袁记云饺”,明明每个门店都在跟顾客表演”现制现煮“,结果馅料是提前制作好的冷冻制品,甚至连饺子皮都是保质期长达半年的冻品。

还有记者探访了近40家连锁中式餐馆,仅有5家服务员表示餐厅里有部分菜品用了预制菜,其余都没有正面回答这一问题。好笑的是,有一些没有正面回答的餐厅还在销售自己家推出的预制菜礼盒。

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说法,“消费者享受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确实有知晓商家使用预制菜的权利。

但也有律师公开表示,如果以这一条例来维权,消费者存在举证困难的问题,应建构预制菜提前告知制度,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除了民间呼吁,其实也有政协委员为此鼓与呼。上海市政协委员黄少星在前不久的2024上海两会上提交了《关于规范预制菜标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提案》,并获评优秀提案。

黄少星把预制菜生动地比喻成升级版的方便面。一家餐厅煮的是方便面、还是手工拉面,一目了然,但预制菜是半成品,具有混淆性,因此需要注明。

预制菜消费的知情权要制度保障,预制菜生产时的监管也需要执行到位。

作为新兴行业,预制菜的企业发展水平和监管力度并不一致。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超过7万家,但中小预制菜企业占据多数。市面上的预制菜相关企业,既有规模大、流程标准化程度高的企业,供应着海底捞、正新鸡排、锅圈食汇这些大牌子,也有一些鱼龙混杂、管理混乱的小规模企业。

虽然也有些地方开展预制菜监管,比如2022年的《长三角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指引》、重庆的预制菜生产经营《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二十条》,2023年的《上海市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等等。

但总体上来说,相关部门对预制菜生产各个环节的检查力度还比较弱,也缺乏国家级别的监管体系。

就像中国烹饪协会有关负责人曾表示的,预制菜在目前实际操作过程中,食品安全风险仍然存在,时常出现使用劣质食材、生产不规范、卫生不达标、菜品高盐高脂肪、包装材料不安全、菜品变质等情况。

之前网络上就有一些曝光出来的预制菜公司乱象触目惊心:食材乱放、器具发霉……

政协委员黄少星就曾建议,有关部门对预制菜生产各环节加强监管,真正做到从原材料、生产加工、保鲜速冻、运输仓储、标识规范及尾端销售全链条监管。

这一点或许可以参考预制菜产业发达的日本,他们通过追溯系统建立起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追溯系统会记录并公开产品的原材料来源、生产过程和质量检测等信息。消费者扫描二维码进入系统后,就可以查阅这些信息,实现实实在在的消费者监管。

其实国内也有相似的团餐二维码追溯系统,不过并不普及。但这也说明,国内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总的来说,预制菜国标的高门槛固然很好,但要想抵达消费者信任的彼岸,还需要知情权和监督权来填补距离。

预制菜再怎么扩张,但至少应该把这些本就属于消费者的权利还给我们吧。

3

随着国标的面世和落地,可以确定的是,在现实中已经随处可见的预制菜,得到政策的肯定和助力后,一定会继续扩张和推广。绝大多数人,都将与预制菜命运交缠,难舍难分。

未来,现烹菜将变得越来越像私房菜,贵且稀缺。

像前阵子网上流行的“年轻人去老年饭堂蹭饭”,既是因为老年饭堂便宜实惠,也是因为这里的饭菜都是为老人们精心设计的,清淡但充满家常味道,让忙着工作只能吃外卖的年轻人们感动不已。

或许我们着迷的不只是现烹菜,而是它背后的家常味道,饱含烹饪者的真诚和用心,安抚了我们在平日工作生活中疲惫的心灵。

标准化的预制菜很难学到现烹菜的精髓:真诚和用心,这才是最打动人心的东西。

不过,预制菜和现烹菜,本就是不同功能的产物。就像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底层是温饱,标准化的、工业化的预制菜,无疑是效率最高的温饱型食物;

再往上一层是美食,它可能与乡愁的味道有关,可能与创意和烹饪技术有关。就像电影《饮食男女》里,厨师老朱每周日独自准备满汉酒席,就为了在这一天和三个女儿团圆。

最高层级的,就是文化了,好吃与否不重要,就像豆汁再难喝,也代表了北京特色,到北京的游客非尝一尝不可。

《熟女正青春》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不对用餐认真,就等于不对人生认真”。

其实,吃预制菜不是我们不认真对待人生,而是我们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我们终将和预制菜握手言和,与缝缝补补的人生和解。

希望预制菜国标是一个好的开始,但不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G
Griller
1 楼
也就中国的华人还在追求健康的食品和可持续的美好的生活方式。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奢侈品。 在伪善文化里,超市里食物是预制的或者加工半加工的,是当地的默认。 中国还在要求添加剂标注,已经比fda的无要求,靠道德要求(很多伪善文化下企业为了利润很难有道德的),对中底层普通人负责了很多。因为伪善文化里的普通人是劣质食品(都算不上好的预制菜)的最可能的受害者。 [1评]
戒律暗牧
2 楼
只有百分之2点几的人在意被骗,这是麻木了吗?
G
Griller
3 楼
有时候,无添加剂或少添加剂的预制菜,都是伪善文化里普通人,最为奢侈的要求了。 中国的华人还在追求这之上的更高标准的美好的生活。 中国的文化不仅对让自己的道德要求标准高,对生活的追求标准也很高。这或许是好事。
w
wushang
4 楼
整个发展都是资本和赵家人早早布局推动,等着韭菜入局了。老百姓的意见不重要的。 [1评]
G
Griller
5 楼
中国还有一种研发出来的一种名为锁鲜装的预制食物,只给了十几天的保鲜期,因为没有添加剂,还非常的可负担。 反而在伪善文化影响的社会里,很多号称高档的法式,意式餐厅里,很多预制食物,并且由于当地不要求标注添加剂,厨师也是随便用,因为很多也不知道美式食品工业的黑暗。 然后很多华人可能被伪善欺诈,不知道有些菜会吃到当地的垃圾食品。当然这比更劣化的超市给普通人的开架食品还是好很多的。
w
wushang
6 楼
笑死了,又一个墙里的大发高论。https://www.fda.gov/food/food-additives-and-gras-ingredients-information-consumers/understanding-how-fda-regulates-food-additives-and-gras-ingredients [1评]
G
Griller
7 楼
最差的结果也就是伪善文化里最高的追求,有标注添加剂,有可负担可选择的无添加剂或少添加剂预制菜。 所以,我能理解中国的文化里对道德的更高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 目标设立的高一些。即使最差的结果,也会使其他地区,比如伪善文化地区很难达到的最高的标准。
G
Griller
8 楼
你有细看么?举个例子,你知道玉米糖浆并不是纯玉米糖浆么,是允许有添加剂的一种混合物,但是在fda标准下,只用写玉米糖浆就可以了。 各种激素和抗生素肉类例子就不用说了。 因为fda要求很松懈,并且不要求标注原料或半成品的添加剂。 但是中国的食品标准有些领域比欧洲标准更高。 当然,中国和欧洲的食品标准比美国高很多,这是必然的。普通人对生活标准的追求比美国普通人的期望要高。 btw,你不知道这些,你是不愿意了解没好奇心,还是伪善文化对你的洗脑让你丧失了探求甚至有了扭曲现实的美好臆想?比较好奇。 [1评]
w
wmqjsgg
9 楼
作死 卫生脏 地沟油 鼠头鸭
君均臣诚
10 楼
所谓预制菜,就是把菜的各种配料,菜种都烧到五层熟,等客人要时,再烧最后五成,节省时间。这与摘菜洗菜没啥两样。你还指望大厨去地里摘菜,回来马不停蹄地给你烧一个小菜,那生意就别做了!你成王爷包厨了
w
waterproof
11 楼
其实只要材料OK,生产流程有保证,看上去挺好的,这些我自己做也要做半天了。
w
wushang
12 楼
年度最佳笑话归你了.中国普通民众都知道的常识你就别别装天真了.
涸泽而渔
13 楼
中国和欧洲的食品标准比美国高很多?五毛阉狗舔共匪这么无下限! 全世界都知道食品安全最差的就是中国,很多国家的食品包装上都注明非中国制造,让大家放心食用。 去年海天酱油出口和内销双标准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出口的酱油不敢添加防腐剂,对内销售的就大量加 五毛阉狗舔共匪真无耻!
C
Cadia
14 楼
国标强调预制菜必须冷链运输 谁来保证???
B
BOBOLI
15 楼
预制菜惹到谁了?傻逼作者有病啊 [1评]
G
Griller
16 楼
这个禁言他人却可以回复我的涸泽:)不意外。 中国对食品的标准和欧洲差不多,都比美国高很多。如果这都对你意外,你可以真的考虑一下伪善文化对你的洗脑作用了。 中国的酱油是有标注的。价格高和价格低的产品原料不一样。但就是对使用的添加剂和种类是必须要有标注的。你可能举的例子是,有些价格低的产品,标注里有添加剂。只有价格相对高的产品,没有添加剂。 这不是比不用标注强很多么? 同样美国的华人很多收入高,买中国酱油的时候,是可以用中国的消费者一样选择低价的有添加剂的和高价的无添加剂的产品。 另,中国的食品添加剂标准和欧洲的标准类似,不像美国,添加剂量可以很大。 如果你真的注重自己的安全。或许只有中国和欧洲的食品,才能让你知道里面含有的物质是什么。。 要不然这也不会成为新闻。因为华人的道德和对食物的要求更高。 伪善文化里有这样的新闻么,华人的要求都不是美国普通人的奢求要求写明添加剂了,而是要求低价产品里也不能有添加剂。 后者真的是见仁见智了。 [1评]
G
Griller
17 楼
你为什么不能有些独立思考呢?另,伪善文化的特色就是不求真善,不在乎自由。 你可以看看我写的。希望对你帮助。
G
Griller
18 楼
这种讨论其实有好处。说明华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很多,每个人都有出于自己理解的思考。 如果中国的华人对食物的安全的追求更高也不是没坏处。最差的结果也就是伪善文化里最高的追求,有标注添加剂,然后标准更严格一些,有可负担和按自己经济情况选择的,无添加剂或少添加剂预制菜。所以,我能理解中国的文化里对道德的更高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目标设立的高一些。即使最差的结果,也会是其他地区,比如伪善文化地区很难达到的最高的标准。
涸泽而渔
19 楼
看来你对海天酱油出口内销标准不一样的事件一点点都不了解 海天酱油,出口内销的完全的同款的酱油,国内售卖的海天酱油含食品添加剂有一堆化学名词:谷氨酸钠、三氯蔗糖、苯甲酸钠……而出口的同款海天酱油的标示却是“干干净净”,只有水、大豆、食用盐、砂糖、小麦。原因是日本,欧洲,美洲等国家严禁在调理里添加那些添加剂。事件被网友曝光后,海天酱油急急忙忙把国内的那些酱油添加剂也去除了。 我建议你去看看辛吉飞视频,你就知道中国的食品科技狠活有多么可怕了,所有的食品,无一例外,全部都有危害极大的添加剂和化学制品,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当官的,有钱的,都争相把子女送到国外的原因之一
G
Griller
20 楼
因为价格不一样和产品系列不一样。如果你在中国,你需要多花一些价格。我当时还专门查过,含添加剂的海天酱油,特价是可到1.9人民币一瓶,你在美国也买得到,就是1.9美元一瓶的华人超市的那种。 然后无添加剂的海天酱油,中国特价卖可到3.9人民币一瓶,就是3美元一瓶的华人超市的那种。 但是这两种中国都卖,并且都是真实标注原料的。 你有没有发现,美国华人超市已经没有廉价酱油了。因为美国华人相对社会平均收入高。同样,对低收入的华人普通人也很不公平。 感觉你不是那种融入伪善的华人群体,可以交流,理性讨论。 你可以去华人超市看看,特别是货架更新不高频的超市,或许你还能看到这两个不同的产品。 我当时很好奇,自己去找的。确实一种低价的就真实标注有添加剂。 我觉得很多不满,不只是真实标注,是希望低价产品也是无添加的,究竟做不做得到,真的见仁见智了。
西
西安以东
21 楼
省委市委食堂吃什么,我们就找熟人找同样的供货商就行了,跟着党走 不会吃亏 [1评]
G
Griller
22 楼
你要跟着扎克伯格走,可以吃一年需要3万刀养殖费用的牛肉,绝对不是你平时吃的抗生素和激素牛肉。 这何必呢。
吃斋念佛大灰狼
23 楼
懒的自己不做饭,又没钱下馆子,有个预制菜吃就不错了。
W
Welly
24 楼
没在饭店后厨打过工
s
siliufeng
25 楼
墙国监狱里的是预制菜么
B
BOBOLI
26 楼
嗯,最近很多黑预制菜的带节奏的文章,开始没细看这篇文章,这篇讨论还算可以。要知道那些带节奏的人,并不是为了行业进步,而是为了扰乱毁掉行业,要甄别着看
天使与恶魔
27 楼
当中共高层通过了民典法夫妻可以不赡养对方父母的法律条款,就意味着被别有用心的人掌权了,中华传统百善孝为先,可现在处处在消亡中华民族的传统,还都立法通过,都不藏了,迎中国传统春节公然的挂白灯笼,日式的传统替代中国的传统,
B
BOBOLI
28 楼
    嗯,最近很多黑预制菜的带节奏的文章,开始没细看这篇文章,这篇讨论还算可以。要知道那些带节奏的人,并不是为了行业进步,而是为了扰乱毁掉行业,要甄别着看
涸泽而渔
29 楼
你说的有道理,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点不能否定 你看过辛吉飞的视频吗?你能想象出中国食品的科技狠活那么厉害吗?完全不把人命当回事
G
Griller
30 楼
对呀,有好的标准,也要执行。同样收入要提高,才能负担更好的食品。 我很看好中国的食品安全进步,至少体质构架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