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你已经买不起自行车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6月29日 14点8分 PT
  返回列表
193606 阅读
28 评论
三联生活实验室

2022 年,在北京没有一辆自行车,意味着你已经被踢出京圈生活方式群聊了。

这个夏天,京圈谈朋友的三大件:自行车、飞盘和露营。图源:黄对对 / 小红书

夜幕降临的长安街,骑行队伍堪比下饺子,绿灯一亮,百八十辆自行车瞬间冲锋。

中年老哥们挺着啤酒肚,裹着紧身骑行服,组起纯爷们儿车队嗖嗖刷街,堪称移动的京城兄弟会。

据说,现在名媛最时兴的晨练方式不是瑜伽,而是跨上一辆酷炫公路车,猛骑 30 公里,在朋友圈发个骑行轨迹图:" 早安~早起的人已经燃烧 700 大卡咯~"

骑行真的太火了,火到已经跃升成为最有潜力的理财产品。

有英国血统的折叠车Brompton(俗称小布),如果颜色稀少,2 年过去在闲鱼上还能几乎原价出手。老哥们 5 年前 5 万购进的进口公路车,品相新的能炒到 10 万。

穷玩车、富玩轮、巨富玩套组。如今,全北京都买不到车,就是因为日本进口的 " 禧玛诺 " 牌套组零件进不来。有的成套零件售价 1-3 万不等,真真切切的零件比车贵。

图源:Specialized 建国 & 碧云店 / 小红书

就连最亲民的捷安特,店里的现货大多标价 1.2 万 -2 万。店里墙上挂着一辆标价 4 万的车,都已挂牌售罄。

实在没货的,等待周期从两周到俩月。原本买车是为了不错过这个春天,结果夏天来了,车都没来。

在这个行情下,店员在你试车之后会友情提示:您最好下个定金,不然出了这个门,这辆车可能就没了。

谁能想到,2022 年生活方式圈最先通胀的,竟然是自行车。

2022 年买辆自行车能有多贵?很贵。

今年 3 月,我的朋友 @Lee 怀揣 5000 块的预算,想买一辆入门级别的公路车。

他本想,5000 块买辆车,怎么着也够了吧?没想到,2 个月过去了,他还是没买到一辆车:有货的、尺寸合适的,都买不起。

捷安特店内一辆标价 16800 的公路车

他走遍了北京几乎所有品牌的自行车店,最便宜的现货都是 7K+。" 连捷安特都有人在定 7 万的车,还得等。"

逛了两个月他明白了:在车圈,万元级别的自行车,恐怕才是玩车的入门门槛。

自行车已成为奢侈品:请勿触摸

88 年的北京男生 @晓林 从 5 年前开始玩车,到今年,他一共买了 3 辆自行车,花了 12 万。

5 年前第一次时,他本来觉得楼下邻居 3000 块的美利达牌公路车,就挺帅挺够用了。结果到了车店,被更轻更酷的碳纤维材质自行车迷了眼。

最终,他花了 1 万 6 千元喜提一辆 Trek 牌的入门级碳车,并在 8 个月后换了一套 13800 元的碳纤维轮子。

就是这辆

这套轮子差不多是他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但 @晓林 觉得值。" 为了颜值,也为了能跟车圈大佬多聊几句。" 比起铝合金耐用但厚重的车架,用两根手指就能抬起来的碳车,是某种高阶品味的代言。

后来,@晓林还买过价值 2 万 5 的暗黑色小布,和一辆车架价值 4 万多、整车总计超过 7 万的复古钢架车。后者的车架子,@晓林等了 10 个月。

就是这辆

他对于其他方面的生活品质毫不在意。" 牛排我可以去吃连锁的‘豪享来’,工作餐去便利蜂买份盒饭就解决了。" 但碰到喜欢的车,他可以不计成本地投入。

最近,他还看上了被称为 " 折叠车中的劳斯莱斯 " 的品牌 Alex Moulton ( AM ) 。英国血统,纯手工打造,光是车架就要 8 万 9,而且 @晓林 被告知要付一半的定金,还得等 18 个月。

某售车网站上的 AM 折叠自行车,这一辆折合人民币约 20 万元

习惯了等车的他都觉得离谱:"18 个月?18 个月之后这个地球是什么样我都不知道。"

@晓林 见过最豪的车,是某个骑行群里一位中年老哥的钢架公路车,价值 20 多万。

一辆车上到这个价位,可能反而与上路无缘了。" 他那个车就不是用来骑的,就是摆着看的。大哥给配的是限量纪念版的套件,万一磕着碰着了,就不是一个完美的品相了。"

那,2 万车主和 20 万车主之间有壁吗?

@晓林 点点头:" 阶级还是不一样。"

这可以体现在大家骑完车之后的目的地。" 我们遛车之后会找个小馆子或者脏摊,大佬最后的归处可能就是酒庄品酒。"

1 个月前,@Lee 到北京某家自行车店买车时,老板告诉他:我们这儿只有 3 万以上的车。

不是老板高冷,虽然 1-3 万的车最受欢迎,但他确实没货可卖。" 现在都是卖期货,一辆车你想要先交钱,我再跟厂家定车。厂家如果有配件、能生产,就做好了再寄过来。" 这一套流程下来,一辆车要等几个月甚至大半年。

是的,一个车架就接近 5 万了

那都没车卖,店家怎么活?老板指指进门处十几辆从英国整车运回的小布折叠车。" 我们现在都卖这个。"

2022 年,可谓是小布元年。@晓林 18 年买小布时,还很难碰到车友。" 现在只要一出门就能看到骑小布的人。大家还会因为都拥有小布,很自然地搭上话。" 他加入的一个小布微信群原本只有 6、70 人,今年也猛增到了 300 多人。

一辆小布根据配件不同,单价在 1 万 3-1 万 8,店里的十几辆都是别人提前几个月预定的,没有现货,非常紧俏。

尽管靠小布维持业绩,但 @Lee 明显能感受到,玩儿公路车的店主并看不上这款畅销货。" 这玩意儿就是拿来谈恋爱的。"

在店主看来,买了这辆车,就像宝马车主群一样,手握进入某个圈子的入场券,是社交场上的硬通货。这代表你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英国手工工艺有相似的审美,同时又热爱运动," 所以非常好脱单。"

@晓林 很理解一些公路车主心里的这种 " 不对付 ":

公路老哥们追求速度与激情,吃过苦、受过伤。在他们眼里,骑行是一趟苦旅,不是喝咖啡、探店和拍照。

晚高峰的路口,左边的小布与右边的大车们,此刻不分你我

有时候,甚至小布内部也有一套鄙视链。

@晓林 曾见过有人花 9 万块钱,给小布换了更轻的零件,为了让整车再轻 10 斤。前段时间,他的同事花 5000 块,给爱车换了某个钛合金材质的零件,马上跑来向他炫耀。" 换了零件,他的车就比我轻了 1 斤。"

虽然觉得大可不必,但他知道,在追求轻的道路上,车圈人可以无限 " 鄙视 " 下去。

作为一手公路车一手小布的车主,@晓林 其实很享受在两种状态中转换。" 过去很喜欢嗖一下从别人旁边骑过去时,路人的那种惊呼,都觉得我的车很帅。"

而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开始享受骑着更便携的小布,在城市中慢慢穿行的感觉。

骑行中的 @晓林

骑车是一个起点。通过骑行,@晓林 在这座城市认识了不少朋友,大家一起骑车,一起飞盘,一起解锁老北京的胡同,古老的护城河,见识北京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有时候下了班,为了缓解压力,他会直接夜刷 90 多公里,跟车友吃吃喝喝,尽兴散场。

" 骑车的时候,你要全神贯注在路线、方向上。不会再庸人自扰,作一些无用的思考。只会非常放松地去感受风景,去看看树、看看天安门,看看路边的人生百态。"

在 @Lee 眼中,骑行是一种刚刚好的速度:坐车太快,走路太慢," 骑行能让你慢下来欣赏风景,但又不至于沉溺其中。"

在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他终于买到了一款心仪的公路车,标价 4399。

不到 5000 的车,带给他的快乐完全不输万元豪车。提车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他特意从北三环的家出发,骑车 20 公里去西二旗的公司上班。" 那天天特别蓝,云也很白,能听到风的声音。我真的特别开心,特别开心。"

他告诉我,早在大学的时候,为了追求某种艰苦的浪漫,自己和同学曾经骑公路车穿行川藏线," 去追求某种非常大的能量包。"

但越是长大,他越发现,远方带来的刺激、亢奋和肾上腺素确实很好,但人不能每天只想着远方活着。" 城市骑行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让你发现,就在生活附近,也有很多小的能量包,一样能让人快乐。"

@晓林 说,自己有个哥们儿,以前对车的投入也挺高。但现在忙孩子、忙工作,好好的车就在家里吃灰。" 还是向社会低头了。"

但哥们儿舍不得把自己的车卖掉,一直留着。" 他想兴许哪天就又想骑了呢?也许有一天,他还会回来,我们还会一起骑车。"

作为骑行爱好者,摄影师 @吴依然 也很喜欢骑车时那种不紧不慢的节奏,可以慢慢观察别人——和他们的自行车。

这里是她在北京捕捉到的骑车人的小乐趣,希望你也有被治愈到。

看,其实不需要多好的自行车。

无论是二八大杠,还是顶级豪车,从跨上单车的那一刻起,属于骑行的快乐,是等价的。

渤海
1 楼
"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共享单车哪里去了涅?
生菜001
2 楼
玩车就要玩山地车,公路车没车技可言
周8皮
3 楼
"有时候下了班,为了缓解压力,他会直接夜刷 90 多公里" ---------------------------------------------------- 不考虑路口等待红绿灯时间,不考虑中途休息时间,算他一直保持时速20公里,6点下班,不吃饭,他也得一口气骑行到22点半才有可能。如果算上中途时间损耗和不可能一直那么高的骑行速度,他得到半夜才能完成这个任务。 这个有点装X吹牛了。
相信事实
4 楼
此自行车非彼自行车,要是仅仅用来代步,至于吗?
M
MovingTarget
5 楼
回答一楼。 ——— 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共有1950万辆,覆盖全国360个城市,注册用户数超过3亿人次,日均订单数达到4700万单。蓝皮书认为,未来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还将会持续增加,时长交易额将保持持续上涨的趋势。   目前,我国共享单车行业已经进入新阶段,在前期的野蛮生长后,进入稳定发展、有序竞争的格局,下一步的发展,还有赖于生存环境的优化。同时,这一行业也需要更多的合作和配套。   未来,我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还将会持续增加,时长交易额将保持持续上涨的趋势。从长远看,预计到2025年城镇人口将达到9亿,共享单车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v
vincentsjtu
6 楼
中国人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心态,确实让进口品牌乐翻天了,不过全球富豪都差不多的心态,毕竟钱太多花不完
R
Radianz
7 楼
渤海 发表评论于 2022-06-28 18:30:09 "新四大发明"之一的共享单车哪里去了涅? --------------------------------------------------------------------- 不知这公司创始人是谁,共享单车想法绝对不是中国创新,创始人心里应当清楚。 早在1999年左右,不会超过2001年,纽约曼哈顿开始有CITI银行和市政合作的蓝色共享单车,信用卡付款。遍布曼哈顿多个重要旅游点。本人一直在曼哈顿上班。 偶尔地铁停摆,也用过。 中国共享单车至少是十年后的事,也就是2010年后?。
t
tiger001
8 楼
凤凰和永久去哪里了?
共-产-党
9 楼
谁要说中共国的经济不好,呵呵,这些骑自行车的人和你急。
c
ccpnemesis
10 楼
呵呵,看来中国富豪和资本主义社会里的富豪差十万八千里。文学城多少网友的月收入可以买几辆Brompton, Alex Moulton. 至于Shimano,Giant这些是大众品牌呀。 再说,自行车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是日本玩过以后台湾山寨的东西。墙国就这也让台湾品牌独占世界自行车市场鳌头,追捧英美日台等敌国自行车,让人笑话。 ~~~~~~~~~~~~~~~~~~ vincentsjtu 发表评论于 2022-06-28 19:04:00中国人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心态,确实让进口品牌乐翻天了,不过全球富豪都差不多的心态,毕竟钱太多花不完
P
Panda-2020
11 楼
哈哈哈 什么时候连球鞋都买不起了
S
Sam大树
12 楼
单车软广告而已。 要健身,五百一千的车同样骑上三十公里,效果更好
z
znggg
13 楼
骑车是挺爽,不过就北京那空气质量,不觉得是个好的锻炼方式
不懂装懂
14 楼
钱多人傻
欧洲知青
15 楼
对对对,中国人都是傻逼,就城里这些1450,轮子和民运最先进时髦
m
milkywayguy
16 楼
出于健身而骑车的自行车真没必要贵,踩一脚就能跑1公里有意思吗?不如更便宜买助力车。
横流沧海
17 楼
普通的一样骑,打肿脸充胖子
b
bluewave99
18 楼
越贵的车越省力,和健身的目标正好相反 。。
i
iori
19 楼
不是国人傻,这个东西就是很贵啊。品牌车碳架+ultegra或者Force价格就是4-5万rmb新车。如果再加上是碳轮+DURAACE组配就差不多7-8万
z
zzbb-bzbz
20 楼
全世界都一样
争争日上
21 楼
北京那地方人车太多,骑车不是好地方 再说既然是为了锻炼健身,那就得起破车, 骑28大杠啊! 文中的好车就是又快又省力的, 越贵越省力, 那就违背了锻炼健身的初衷, 那不是为了锻炼, 那是为了炫耀!
s
shamrock100
22 楼
人生第一辆车80块钱买的。连三分钱冰棍都卖五块钱了,比起三十年前国内至少通胀100倍,万元自行车没毛病。
s
shamrock100
23 楼
“他会直接夜刷 90 多公里” 市内骑到房山再骑回来,年轻时这么干过。
胡同巷
24 楼
内卷吧! 卷完了事。
生意不错
25 楼
还理财,一纸红头文件,五环内禁止变速车就让它变垃圾,出手都没人要,比炒币还风险大
C
Campylo
26 楼
不就是玩车吗,顺便能健身。绿色环保。入门碳纤维的比玩相机省钱
走遍北美的小猫
27 楼
真心不觉得需要这样儿的自行车。我刚刚收了UPS运送的两辆电动山地自行车,替换跟了我们六年的普通山地车,背在我们的房车后面,陪我们走过全北美的所有美景。有环境有计划有能力才有意义。有能力可环境就是无可救药的拥挤,嘈杂,污染,加上没有正常露营设施和专用山地自行车道的地界儿,买多少钱的车也是摆设或者更甚,就像那个北京二环深夜跑了两年就肺癌了的主儿一样,锻炼是为了健康和享受,不是为了显摆加追新。好些话我知道说了这些货色也不懂,那就顺他们的意,就当买不起好了。
U
US_Lion
28 楼
中共国的人什么都是为了攀比才购置的,十年后也许又盛行坐轿子呢,抬轿子最少要俩人,比请一个司机的人更有面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