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孩子哭着要:中国玩具,凭什么让美国低头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7月3日 22点18分 PT
  返回列表
27403 阅读
14 评论
正解局

我相信,在大部分人眼里,玩具好像没什么了不起,没什么技术含量。

但,真是这样吗?

今年,美国发动的关税战,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一面。

在美国原本好卖的中国熊猫玩偶,价格从32美元飙升至80美元,一位玩具店主就诉苦:“谁会花80美元买一只熊猫玩偶?孩子们会哭,家长们会愤怒,而我的店铺可能撑不过这个圣诞节。”

美国玩具业的惨状,比比皆是。

因为全美没有一家工厂能生产娃娃头发,美国玩具企业主拉里安,焦虑地感慨:“我能怎么办?难道要卖秃头娃娃?”

企业与商家的不满,被美国的政客们当成了争夺政治话语权的重要道具。

‌加州州长加文·克里斯托弗·纽森‌(Gavin Christopher Newsom)就公开表达对关税政策的不满。

一个重要依据,就是自己儿女的玩具架上,有90%的都是“Made in China”。

加州州长加文·克里斯托弗·纽森‌

儿童玩具,是制造业生态中一个不起眼的细分赛道。

2024年,美国进口商品总额达‌3.35万亿美元,70%-80%是制造业商品。

而中国玩具对美国的出口总额,有大约105.5亿美元,占了美国玩具进口总额的76.3%。

也就是说,美国的儿童玩具市场,长期依赖着中国。

关税大棒,打的不是中国商品,而是他们自己的脸。

最近,中国潮玩LABUBU火遍全球,各国爱好者加价疯抢,最火爆的时候,99元一个玩偶被炒到了3000元。

LABUBU

中国玩具形成垄断,中国文化在国际上一步步夺取话语权。

这一局,中国凭实力赢。

而参与玩具生产、消费的各个国家,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谈到美国玩具市场被中国承包,很多人会觉得有点难以置信。

毕竟美国的大IP们,宝可梦、小熊维尼、玩具总动员,都曾跨越时空影响几代人。

而它们的衍生品,更是以超出内容本身10倍的能力疯狂赚钱。

比如《小熊维尼》,截至2021年,总收入达到了803亿美元,仅次于宝可梦和Hello Kitty。

但《小熊维尼》玩具的生产方,并不是美国公司,而是一家中国企业“青岛澳捷尔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另一个全球领先的玩具企业,美国品牌“孩之宝(Hasbro)”,它的变形金刚、小马宝莉,以及众多儿童喜爱的玩具,大部分都是中国公司生产。

而且是从选料到打包发货,全流程服务。

小马宝莉

在中国汕头,澄海玩具产业带上,兼容乐高的积木,从设计制图到上架美国超市,最快只需要15天。

中国玩具制造业,正反向统治着美国市场。

美国的被动,真不能怪我们。

随着劳资矛盾、人力成本上升,西方企业开始在全球物色成本更低的工业基地。

因为曾被殖民,“亚洲四小龙”有着较先进的制度条件,率先承接了美国的电子组装业务。

而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工厂、玩具工厂们,就陆续从美国本土,转移到中国大陆及周边的东南亚国家。

截止到1980年代,美国经过一波凶猛的去工业化,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攀升至73%。

这为一部分美国人制造了高人一等的美丽幻梦,也炮制了另一部分人温饱难求的绝望人生。

资本家,当然擅长选择性失明。

然而当他们看着儿女因为想要玩具而哭闹不停,回旋镖的痛感若隐若现,很难不由衷感慨,自己当年走了何等失败的一步臭棋。

跨国产业的底色,往往是野心勃勃。

但在玩具制造领域,大部分国家必须承认,仅凭他们自己的能力,根本就上不了桌。

先来看日本。

日本动漫有着强悍的文化输出能力,高达、龙珠、火影忍者,都曾在全世界风靡。

甚至有人沿着日本动漫的创作线索,梳理出他们国民生活的发展脉络。

比如《铁臂阿童木》中的超级机器人,隐喻着日本国民对“科技救世主”的期待。

在《多啦A梦》中,22世纪机器人穿越时空照顾废柴少年大雄,也影射出日本家庭对孩子过度养育的社会问题。

这些直击人性的大IP,每个都是印钞机。

2025年,日本的11个头部IP,创造了约429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其中仅《龙珠》一部,收入就有94.4亿。

如此来看,日本玩具产业的策略,跟美国如出一辙:

牢牢掌控着IP创意的顶层设计,并把玩具的生产制作,尽数包给中国。

日本的万代、三丽鸥等企业,其手办、玩具,很多都在中国的深圳、东莞、惠州等地生产。

我们有日本玩具业赖以生存的制造工厂,日本动漫却只是我们众多客户中平平无奇的一个。

谁更有主动权,不言而喻了吧。

再看越南。

除中国外,全球少数几个能批量出口玩具的国家中,越南拥有一个小小的位置。

2007年,越南凭着低人力成本优势,承接了美国玩具巨头“美泰”的外包业务。

所以无论金发碧眼的芭比娃娃,还是《玩具总动员》里帅气的巴斯光年,都有可能是“越南籍”。

《玩具总动员》里的主角之一,巴斯光年

2022年,越南玩具出口额达37.4亿美元,其中70%流向美国市场。

搭上了美国消费的快车,越南也想做一场大国梦。

但越南的梦,自己做不了,还要拉上中国一起。

因为他们的玩具工厂,原本就是从中国转移出去的。

“美泰”在中国最早的合资工厂“中美玩具厂”,早在1984年就成立了,产品全部出口欧美。

中国最后一家“美泰佛山工厂”,在去年底刚刚停产。

将产能转移到越南,只是因为中国的人力成本也变贵了。

而与中国接壤的越南,可以在3天内收到来自中国的塑料原料和电子元件,即使产业链条多处残缺,仍能凭着中国的供给,完成低成本生产。

所以,与其说越南有玩具制造业,倒不如说它是中国玩具的“越南组装分部”。

跟越南类似的,是泰国。

近几年泰国玩具产业增速飞快。

但仔细一看,最重要推手之一,竟是中国的泡泡玛特。

泰国旅游与体育部部长瑟姆萨·蓬帕尼,曾亲自为泰版LABUBU接机;泰国公主思蕊梵‌,也被拍到随身携带LABUBU挂件。

一个中国潮玩品牌,仅用两年就席卷了泰国玩具市场,只能说明这个国家的玩具产业,实在没什么排面。

更惨的是印度,自诩世界大国,却要忍受劳动力素质低下、电力供应不稳定、交通运输效率低等诸多问题,即使口号喊得再响,也只能接到少量低端产品订单。

既要仰西方大国之鼻息,还要受隔壁邻居的压制。

所以在玩具生产领域,邻国们最正确的姿势就是躺平,千万别跟中国争。

北方邻居俄罗斯,就是聪明听劝的优等生。

去年,俄罗斯从中国进口儿童用品25.14万吨,占其进口总量的79.8%‌。

中国生产的俄罗斯套娃

即使当地生产少量玩具,他们所用的注塑机,也大部分进口自中国。

相比于俄罗斯,大洋彼岸的阿根廷就是一个反面案例。

当地政府为了推动民族制造业发展,强制玩具国产化。

结果本国生产只能覆盖市场需求的40%左右,利好政策,反倒造成了玩具供应紧缺,让黑市里的中国玩具,价格翻了5倍。

现实总是残酷的。

没有强悍的制造实力,所有的市场手段、政策助攻,都只能沦为一纸空谈。

要彻底回答“中国为何能垄断玩具市场”这个问题,那就要回到故事的源头。

当年,美国将制造业向外转移,为什么选中了中国?

因为当时的中国,还不那么强。

经济起飞较晚,让中国成为难得的成本洼地。

第一,是土地成本低。

1978年前后,放眼整个亚洲,菲律宾和印尼都实施土地私有制,前者地主掌握话语权,后者根本不允许外资买地,只能间接申请使用权。

而在泰国,最值钱的土地被王室占有。

大部分亚洲国家,外企想要入驻,审批流程都很复杂。

但在中国,自1979年正式实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后,企业刚可以有偿使用土地,一些地方政府就开始用极低的地价,招商引资。

当时的地价,低到什么程度?

有些地方只“象征性收费”,还有的地方直接对重点企业提出“零地价”。

量大管饱,跨国选址的资本家们,真的是吃爽了。

第二,是人力成本低。

利好中国制造的另一项重大举措,是“家庭联产承包制”。

它不仅提升了全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还解放生产力,制造了1亿多名进城务工人员。

大家都要挣钱,但僧多粥少,这让当时的企业雇工成本极其低廉。

跨国企业的制造工厂们,就浸润着中国人的汗水,拔地而起。

第三,是电力成本低。

制造业工厂,每一座都是吞电巨兽。

如何为工厂提供充足的电能,这在很多国家都是大难题。

但这题,我们真会。

因为我们有矿。

截至2017年底,中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为1.67万亿吨。

丰富的煤矿资源,让我们的年发电量,从1949年的43亿千瓦时,增长到1978年的2566亿千瓦时,30年翻了近60倍,当时排名世界第五。

我们还尝试各种办法,为电厂搞钱。

比如中国首个集资电厂“‌山东烟台龙口电厂”,就是烟台地方政府出资70%,水利电力部出资30%,解决胶东地区缺电问题。‌

上海闵行电厂,则是首个不用国家拨款,而使用银行贷款建设的发电厂。

通过这些办法,到1996年时,中国的年发电量就已经在全球排到第二名,并在2012年跃升至全球第一。

截至去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超过9万亿千瓦时。

综上几点,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算得上根基卓越、态度积极,孺子可教也。

但打江山容易,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城池。

但是,中国能在玩具制造领域形成垄断性优势,靠的却不是成本低。

而是技术,是信念,是中国人骨子里的要强不服输。

在设计方面,中国团队的快速打样能力,直接卡住美国超90%玩具企业的脖子。

紧接着的生产环节,一系列黑科技轮番登场。

3D打印、可编程机械臂、0.01毫米精度微钻针……

汕头的玩具厂,在2018年试点工业4.0,截止到去年底已经建成多个黑灯工厂,一个每天生产4000万块积木玩具的工厂,误差能控制在0.02mm左右。

机械臂制作玩具

浙江嘉兴的一家乐高工厂,占地面积比阿里的西溪园区都大,承担着整个亚太地区80%的生产任务。

除此之外,玩具生产制造要用到塑料、化纤等原材料,在过去这都是会产生污染的。

但中国企业在长期的技术迭代中,开发出一系列环保技术。

比如超声波焊接技术的规模化使用,让玩具生产流程避免了含重金属废水的产生。

激光雕刻技术的逐步展开,让胶水再也不是玩具的必要组成部分。

激光雕刻技术

污染防治这个让发达国家谈之色变的重大难题,被中国一次次的技术迭代所攻破。

更让他们感到忧虑的是,中国人善于举一反三。

无论是高效设计,还是环保黑科技,早就不是玩具业的独享,而是深深嵌套在中国制造的方方面面,让中国产品的成本更低,也更环保和便宜。

回首当年,美国的资本家为了留下更多剩余价值,到中华大地玩了一手“借鸡生蛋”。

却没想到,中国不仅生出了金蛋,还在自己的努力下羽翼渐丰,实现了制造业的独立自主。

现在,小小的儿童玩具,映射出的不仅是发达国家的傲慢,还有全球贸易闭环中,中国不容忽视的地位。

不尊重中国,那就要委屈自己。

这不是威胁,而是产业博弈的现实。

当中国制造从“跟跑”变为“领跑”,西方大国的选择只剩两项:

要么在供应链断层的焦虑中硬撑,要么放下身段拥抱共赢。

历史从不等人,这一次,他们真的该醒醒了。

d
dhy1998
1 楼
厉害国童工给米帝小孩做鞋缝裤子做袜子,挣啦几毛米元还都进啦买办和正负腰包,这事早该改改啦
南方兔儿爷
2 楼
不是中国玩具好又便宜,是美国父母懒又疏离。给物质是最容易的搪塞,不陪伴不一起度过时光不动手,塞一个玩具就是好爸妈。
a
abe868
3 楼
[1楼]评论人:dhy1998 噗,对对对,应该像台巴子支蛙那样把蛙积电打包送到霉国去,大殖子坚决不为这点蝇头小利弯腰 🤣🤣🤣🤣🤣🤣🤣🤣🤣🤣🤣🤣
t
tiger500
4 楼
请不要让美国孩子哭泣!
d
dhy1998
5 楼
abe 868你妈东莞卖逼收入都交啦派出所罚款,这事也该改改啦
灯塔路
6 楼
美国市场上的所有“儿童读物” 都是中国制造
中坚力量
7 楼
哈哈哈 知道为什么吗? 玩具的一切东西 都是中国制造 各种塑料,化纤毛绒,颜料,金属,电池。。。。。 所有所有 既然美国连钢铁厂塑料厂都关门了 那更生产不出来任何玩具材料了 成本高到吓人 欧美的灭亡指日可待了 西方不仅离不开中国 还会被中国弄死 哈哈哈 电池才是问题 现在全世界的无人机电池 都是中国生产的 包括电车电池 磷酸盐,钠镁锌铝,铁,所有的金属都是中国产量世界第一 中国不给稀土美国就会直接亡国 美国有没有稀土无所谓 投降好了 或者改变政治制度 明显是落后的体制造成 美国的衰败 后知后觉的也太晚了吧 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 还用的着说吗? 不要再对欧洲美国有任何希望了 白痴才不回中国 欧洲美国哪一样可以自己生产??? 各种型号各种硬度的塑料 各种各样的化工产品 全部都从中国进口 你就算开工厂制造没有基础化工产品 你的成本怎么可能赢过中国??? 一个例子造船需要钢材铝材,欧洲美国有吗? 就仅仅这起步的都没有 后面的一系列 还能搞个啥? 以后别说船 连飞机也没办法造了 火箭更没办法制造 科技再好没有工厂生产 也是个屁用没有 还是回中国才是到了未来最有希望的地方 打仗就是打生产力,欧洲美国早已经完蛋了 脱钩???? 脱钩难呀 欧洲美国基础工业全部外移 没有钢铁铝材石油化工能源,连医疗原料都无法保证 因为商人嫌赚钱少都转移到了国外 哈哈哈哈哈 这些傻逼国家还想怎么脱钩??? 没有中国就没有欧美的生产 中国才是世界第一层的基础生产力 有了钢铁,车外壳才能便宜,刹车片才能便宜 甚至机床才能便宜。。。。。有了化工工业, 布料才能便宜,医药才能便宜,篮球鞋才能便宜,手机外壳才能便宜。。。。 有了能源,有了不环保的环境中国才能用廉价的电力汽油。。。 欧美自以为自己享受一切还自诩保护地球 却不知道自己正在失去地球 这个地球是中国的地球,你们这些唱高调的失去了生产力 就是待宰割的牛羊 欧洲美国还做梦呢吧 还脱钩?????做梦吧???? 欧洲美国都没有产业链了 啥都不能生产,当然完蛋了 有没有武器无所谓 保护大自然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就算你能做核导弹 中国做一千个你才能做一个 有屁用 中国造一万架飞机欧洲造一架质量肯定差呀 因为基础工业不行效率低下呀 欧洲日本也是一个龜样儿 产业链已经在中国了 完全无所谓 欧美日想和中国玩? 哈哈哈哈哈笑话一样 现在中国就是用低价压死欧美日企业 压死其他相关企业 等欧美工厂都死了 中国就产品就可以涨价 想涨多少就涨多少 只要有个欧美工厂出来生产 立即用最低价打死这个欧美工厂 等欧美新工厂死了 再来新高价 和中国打仗生产坦克大炮飞机炸弹的速度根本比不了 哈哈哈哈 欧美想玩 哈哈哈哈啊哈哈 玩死欧美 欧美已经丢失了产业链了 还想找回去??? 有工人吗?那些失业工人怎么培训? 能学会新东西吗? 学会要多少年?熟练需要多少年? 质量差,价格高,谁会买 中国马上会用高质量低价格产品打死欧美工厂 再重新定高价 还想和中国玩???? 玩不了了,欧美大势已去 去死吧 中国工厂真的无所谓 傻逼欧美已经被自己玩死了 现在中国甚至可以主动涨价 欧美一样不能不买 欧美已经没有产业链了 欧美正在忙着分辨男女 让同性恋和智障在军队达到哪种比例的 这种高深的问题 正在保护罪犯和非法移民 让他们投票选政府 哈哈哈哈哈 欧美加税已经晚了 中国不在乎也无所谓 现在在欧洲美国不回中国的人是白痴 在欧洲美国还有什么工作????? 屁都没有
f
frastar
8 楼
一个代工的玩具都能扯到中国文化,应该去国内的城市乡村看看,中国的下一代有多少成了西化的奴隶,这文化渗透从小编幼年就开始了,而且已经根深蒂固!
马甲A
9 楼
在美国原本好卖的中国熊猫玩偶,价格从32美元飙升至80美元 ...美国超市熊猫玩偶从来都不如维尼小熊好卖。。。可惜中国不能生产,嘿嘿
s
slimane
10 楼
在美国原本好卖的中国熊猫玩偶,价格从32美元飙升至80美元 也就監獄畜相信,進貨價3美元,加稅後也就最多7美元,航費大幅下跌,最終零售價提價到40美元已經到頂了
随遇而安888
11 楼
倒霉孩子没出息,玩什么中国玩具, 拿起枪!打死那些个狗粮
独孤苍狼
12 楼
谁都不愿意做苦工,中国也必须警惕不要被不良资本家搞得失去工业生产的能力,必须保有一定的国营企业作为产业支柱!
混沌世界
13 楼
台巴子又开始造谣。
媚眼瞟瞟
14 楼
问题在于, 虽然90%的美国人用中国玩具, 却也有90%的美国人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