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妈沉迷手机 比你还可怕 处处被骗 太心酸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0月10日 21点27分 PT
  返回列表
69943 阅读
3 评论
浪潮工作室

短暂的十一假期,“嗖一下”就快过去了。

 

放假回家前,你特意屏蔽了工作群,关掉了外卖软件,卸载了网络游戏,准备好好和爸妈聊聊天,谈谈心。

 

结果这七天,你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

 

陷在沙发里沉迷网络小视频的老父亲,可以保持4个小时坐姿不动摇,直到你听完了一年份的抖音神曲。

 

早上六点起来全民K歌的老娘亲,一边在微信群里和姐妹们火热讨论昨天那谁发在朋友圈的下午茶照片,一边给你发来了“在吗?帮我砍一刀,一起领红包!”

 

你直呼:“妈呀,我就坐在你身边啊,到底几点开饭啊!”

 

不知不觉,这一代中老年成了沉迷手机的新一代。

 

爸,妈,手机就那么好玩嘛?!

爸妈手机怎么这么好玩

微信是他们沉迷手机的开端。

或沉迷养生谣言:

或沉迷心灵鸡汤:

或突然插播一则神秘重磅消息:

微信群外的网络世界,爸妈也从未错过。

 

如果你没有一个每天沉迷糖豆广场舞、幻想成为广场之王的妈:

那你可能有一个沉迷全民K歌、高唱《我和我的祖国》的爸:

不只是你爸妈,还有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一届中老年人,早已开始满腔热情地在互联网上冲浪,而且还比你勤奋。

 ▲湖北襄阳,一位妈妈明明是陪孩子却变成了陪手机

因为他们和手机在一起的一天,是从早上六点开始[1]。

 

当你还在甜蜜的梦中酣睡,你爸已经早起精读完了一篇:“早上男女一起做十分钟这件事,竟能……”。

 

当你为了玩游戏、卸载了各种新闻APP,微信公众号的新消息提醒早就超过了三位数,你爸你妈仍会坚持每天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

 

超过一半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微信公众号坚实的流量砥柱,微信群里的分享链接,都是他们的每日精选[2]。

 

中午十二点是爸妈玩手机的高峰。

 

小时候他们教育你吃饭前别看电视,现在吃完饭,他们喜欢划拉一会儿抖音。

《2019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报告》显示,过去半年内,40岁以上用户对短视频应用的使用率上升了12%。

阿里巴巴40万年薪招聘中老年kol,不是没有理由的。

 

60后虽然不爱自拍,但喜欢拍自己的孙子孙女[3]。

 

说不定哪天你在APP上刷到了自己的娃,up主可能就是你老爹。

 

到了下午,捡便宜的午后时光到了,拼多多和淘宝是他们的最爱。

▲浙江嘉兴乌镇,一位80岁的老太太最近迷上了看网络直播,还时不时地网络购物

夜幕降临,手机的荧光依旧照亮父母不愿睡去的面庞。

 

以前都是8点上床、9点打呼,现在60岁老汉老姨夜里11点依然沉迷手机,不睡觉。8.7%的老年网民每天上网超过4小时[1]。

▲2015年7月30日,广州市荔湾区家中,老人在家中看着ipad,浏览微信群里大家分享的新闻和资讯

要治咱爸妈的网瘾,你总不能送去电击吧?

爸妈玩手机,我操碎了心  

不只是沉迷玩手机,小时候爸爸妈妈担心你被人拐卖,长大了,终于轮到你了。

 

互联网上,总有人想要“拐卖”你爸妈的钱包。

▲2018年10月9日6点半,在济南实验初中校门外的,有位接学生放学的家长站在路边看手机

走进家门,沉迷霸道总裁小说的妈妈不厌其烦地点击“澳门葡京赌场”的广告。

 

为了活到一百岁,爸爸转发完”老人撞树可以疏通经络”、“塑料黑心大米的阴谋”,随手下单了可以延年益寿的高价保健品。

 

闯荡社会多年的爸妈,在互联网世界里就好像来到了新手场,什么都信,什么都点。

▲2019年4月12日,郑州,一位老人在等公交时,一直埋头玩手机

在成功学鸡汤里插播”天天爱消除,转发得体力”,末了还要专门发消息,“每天帮我点一点”。

 

非常经典的就各种震惊体的XX秘闻、各种衣不蔽体的美女视频封面,隐秘戳中了他们内心的躁动,点开却是正义凌然的成功学鸡汤……

 

看完你爸完全忘了封面女郎没穿衣服,随手就转发到家族群,你一看那劲爆的身材,陡然脸红心跳、燥热无比……

 

当然,这都是比较初级的骗局,高级一点的当然就能打开他们的钱包了。

 

网上看到“某某堂”小广告,说是某个著名老中医能治糖尿病,三个疗程十万块,讲讲价就只需要几千块,还有老中医在线服务……

 

突然收到儿子的微信消息,说要借两千块急用,还附上一条微信语音。心急火燎就给儿子发了红包,结果发现是微信盗号+声音合成。

▲2019年8月31日,一位老人仔细阅读宣传手册,学习预防网络诈骗内容

初走入互联网,爸爸妈妈处处踩雷。点进“免费领红包”页面,被骗(69.1%),搜出一个“赠送手机流量”网站, 被钓鱼(52.3%),更不用提那些形形色色的微商三无产品、优惠团购(48.6%)。

 

贪便宜,是中老年人被骗的核心原因。而朋友圈、微信群、微信好友成为了中老年人被骗的主要渠道[2]。

▲2017年03月29日,江苏省南京市,83岁的老人在新闻现场用手中的镜头捕捉新闻。当他们学会怎么辨别新闻真假时,他们也就不会上当受骗了

被骗了咋办?

 

要面子的他们往往还不好意思求助。

 

在调查中,接近70%的中老年人,要么就这么算了,吃一堑长一智,要么会在事后轻描淡写地说一声,“我被骗啦!”[2]

 

只有1/4会认真地告诉子女,寻求解决的办法。

 

但爸妈被骗了,你也不能没收他们的手机啊!

 

从科学的角度说,比起弹钢琴,老年人玩游戏,海马区的灰质显著增加,改善了短期记忆的能力[11]。

▲2018年11月12日,新北市,70岁的“口袋妖怪猎人爷爷”骑着自行车在他家附近玩手机游戏

没办法,你只能接受“教爸妈玩手机”的地狱任务。

 

和伺候甲方爸爸比起来,可能还是教爸妈玩手机更难一点,前者至少讲道理,后者和你讲伦理。

 

但凡教学过程里出现了,“你就这样”,“没有为什么”,“这么简单你怎么不会”中的任意一句,你都会收到“怎么连当初我教你认字的十分之一耐心都没有”这样的伦理攻击,杀伤力一万点。

▲2017年4月5日,浙江宁波,在鄞州区镇安社区一些志愿者为老年人传授智能手机使用方法

再不耐烦,还是得教,因为爸爸妈妈只有我们了。

 

研究显示,老年人使用微信遇到困难时,儿女(67. 5%) 、孙儿女(7. 4%) ,或亲戚朋友(6. 7%)是他们最主要的求助对象 [10]。

▲2015年3月6日,广西柳州举行免费智能手机培训课,吸引了上百名老人参加。让他们可以及时和自己的子女亲人沟通

如此看,数字反哺才是新时代的“24孝”。

玩的不是手机,是寂寞

“你人在北京,又不生孩子,我在家闲得无聊啊!”

 

无事可做,这才是爸爸妈妈选择手机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身为一个老年人,要在没有子女或其他亲属陪同的情况下生活多久?

▲2019年8月9日晚,广西南宁西乡塘区一小区广场上,阿姨们风雨无阻的每晚准时来跳广场舞 。除了手机,没有儿女的陪伴,只能出门跳跳广场舞了

2011年到2013年,北京大学开展了中国养老与健康追踪调查,覆盖了全国150个县、区的7334名60岁以上的老人,对他们的空巢预期寿命进行估算。

 

中国人在进入60岁后,平均余寿是22.7年,而在这二十多年时间里,他们有近14年时间,要么是夫妻俩不和孩子一起生活,要么自己一人独居[5]。

 

如此计算,当你的父母退休,和朝九晚五的工作、吵吵闹闹的同事告别,在剩下的人生进度条里,他们将要面对的是60%只有两人相伴,或一人独行的漫长时光。

▲2019年3月20日,河南洛阳,为了给老伴的生活增添乐趣,专门跑去买了一部智能手机

沉迷手机的爸爸妈妈也许是最孤独的一代老人。

 

西南大学的研究者绘制出了一张中国老人孤独感变化图[13]。

▲图:闫志民, 李丹, 赵宇晗, 余林, 杨逊, 朱水容, & 王平. (2014). 日益孤独的中国老年人: 一项横断历史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2(7), 1084-1091. p2-3

分数一路上扬,“越长大越孤单”在爸爸妈妈身上也是一样。

 

老年抑郁也因此更为常见。中国科学院在全国七大区域对老年人的抑郁情况进行了调查,生活在城市的老年人有近四成被检测出存在抑郁情绪[6]。

 

2015年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中国有40%的老年人(7,400万)有较高水平的抑郁症状[7]。

▲2017年9月17日,成都,已经82岁的老爷爷手机,电脑都玩得特别溜

那些不空巢的老人,同样难掩寂寞。“孩子在哪儿我在哪儿”,有这样想法的父母不在少数。

 

2000年到2015年间,中国老年流动人口增长了一倍。年过半百他们依然选择迁徙,接近一半是为了带孙子孙女,1/4为了和子女一起生活,或者异地养老[8]。

▲2019年3月21日,海南省海口市,一位老人用手机哄自己的孙女,为了帮自己子女分担,也为了能多一点陪伴

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城市,除了孩子的家哪里都不认识,就算是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爸爸妈妈依旧孤单。

 

社交情感选择理论认为,老年人需要更多亲密关系的温暖[13]。

 

你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也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爸妈。放你自由飞翔去了遥远的大城市,要面对的就只剩下空荡荡的房间。而在调查中,比起常回家看看,年轻人更倾向逢年过节发个红包“经济尽孝”,父母需要的情感满足更加难以实现。

 

抱不上孙子,看烦了老伴儿,见不到孩子,爸爸妈妈的小世界里的社交关系极度萎缩,实际拥有的人际关系和想要拥有的产生了巨大的落差,这种落差就是“孤独”[12]。

▲2016年1月21日,西安市灞桥区社区,一位老人学会用手机给好友发新春短信

手机是他们缓解失落的代餐。

当孩子不能够提供父母渴望的精神支持,这种需求和欲望只能被转移到更容易获得快乐的地方。与“谈恋爱不如跳舞”类似,等孩子不如玩手机。

 

在微信用户数据里,55岁以上的活跃用户2016年还只有768万,到2018年,已经增长到6300万。

▲2019年10月5日,辽宁沈阳,父母已经不再满足单纯的玩手机,还有把看到的美景用手机拍下来发送到朋友圈

热爱打电话的爸妈换了微信依旧如此。2018年,微信的音视频呼叫里,大部分都是爸爸妈妈们拨出的热线[3]。

 

在使用频率上,86%的老人每天都用微信,42%的老人觉得自己每天无数次的打开微信[10]。

 

与年轻人动辄成百上千人的朋友圈相比,中老年人的朋友圈相对集中,在一项基于深圳老人的调查中,老人们平均的好友数是68人[10]。

▲西安一位近80岁高龄的老太太在微博上“红”了,对微信上聊天已经轻车熟路

和老战友在微信群聊聊天,转发转发养生鸡汤,邀请好友拼单买水果……这些都是爸爸妈妈珍贵的业余生活。

 

陌生城市,独自一人,手机是我们假装不孤独的避难所,也是他们的。

l
lids
1 楼
老人玩手机不可怕,可怕的是什么都不懂,一玩就玩进传销去了。
遗精的美好
2 楼
还有各种养生保健的文章,看了一篇之后对此就深信不疑,整天各种神神叨叨,这不能吃,那不能吃。
e
emily11
3 楼
老人玩手机不可怕,可怕的是位老独尊,谁的建议,劝告,帮助都听不进去,固执,愚蠢还高高在上 中国老人不独立,退了休就丧失了自我,其实靠儿女也可以,问题是总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一会瞧不起儿媳妇,一会又插手儿孙的教育,到底是想依靠子女,还是继续奴役子女? 相比之下,西方的老人选择多,跟子女关系好的,住的近一点,互相帮衬一下,平时旅游,发展自我的爱好兴趣,住住老人院,相互尊重体谅,谁也不嫌弃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