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电动车被世界抛弃,中国成孤岛?现实异常残酷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3月15日 9点30分 PT
  返回列表
84442 阅读
56 评论
叶檀财经

用常识思考,不人云亦云,在当下成为一种奢侈。

信 息越来越多,变化越来越快,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要通过纷繁复杂的信息,厘清一些东西,还原一些客观,很不容易。

最近,电动车消息满天飞,烦恼的,喜悦的,无厘头的,都有。

理想是烦恼的那个。

2 023年财报出炉之后,理想股价大涨,就在李想畅想美好未来的时候,理想新品MEGA遭遇滑铁卢,公路高铁变成了惊悚画,退订数量超预期。

蔚来是喜悦的那个。

尽管业绩一般,该乐呵的时候还是要乐呵一下。

3月14日,蔚来官方公布达成4000万次换电,是蔚来的里程碑事件,李斌开心得合不拢嘴。

开心也好,糟心也罢,蔚小理这些中国电动车企在为新能源汽车事业打拼。

但国际上,似乎在逆电动化,中国似乎在变成电动车孤岛。

苹果解散代号“泰坦”的电动车项目,上百亿美元变成沉没成本。

几乎同时,奔驰宣布暂缓 2030 年全电动化的战略,未来十年将继续燃油车的研发和生产。奥迪在去年年底宣布放缓电动车推出速度;福特今年年初宣布,关停所有电动车生产线;通用汽车推迟了新工厂的开设计划。

国家层面,媒体披露欧盟考虑延迟“禁油”政策,美国也在考虑放宽对汽车排放的限制。

一时间,国内风声鹤唳:电动车即将被世界抛弃,中国成了电动车孤岛。

真想到底如何?

01

电动车被抛弃?假象!

剥开迷雾,真相才能浮出水面。

世界不是抛弃电动车,而是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他们无法按照预期达成所愿。

脑子发热做的抉择,冷却下来,还得回归实际。

俄乌之前,没有通胀困扰,欧美各国争当世界减碳领袖,制定目标,一个比一个激进。

英国特朗普——鲍里斯·约翰逊,两度更改“禁油”时间表,硬生生把终止线提前到2030年。

英国当时就有不少人批评鲍里斯,这目标不现实,根本完不成。

爱面子的英国人,里子很现实,做不到的事,没必要硬挺。

2023年9月20日,鲍里斯的继任者苏纳克,就诚恳的告诉民众:

“燃油车禁售时间将从2030推迟至2035年,改变政策是为了留给民众更充分的过渡时间及自主性。

电动车的成本正在降低,续航里程得到改善,充电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发展,照此趋势预测,到2030年,市面上绝大多数汽车都将是电动车。”

不得不说,西方国家里,英国确实老辣,它总能先于其他发达国家做出调整。

图源:文心一格

近期,欧盟和美国的表态,其实都是步英国后尘,不是不做新能源,而是考虑现实,把进度表延后。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看到中国在新能源领域高歌猛进,欧美各国眼红之余,开始冷思考。

想要不被中国卡脖子,让消费者买本国生产的汽车,就得在供应链上下功夫,在基础设施上做准备。

2024年1月29日,保时捷首席财务官梅施克就说,欧洲电动车销量放缓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

欧洲当地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电动汽车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据远川科技评论,欧美消费者的用车通勤半径远大于中国。

以德国为例,2023年大约有390万人通勤距离在50公里以上,往返超过100公里,纯电动车需要更高的充电频率才能满足用车需求。

在电池续航能力没有颠覆性提高之间,这样的充电频率,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才能让电动车像燃油车一样顺滑。

但目前,欧美在充电设施方面是比较迟缓的。

今年1 月,美国交通部宣布拨款 6.23 亿美元,扩建美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这笔资金来自 2021 年两党的一份拨款计划,其中用于充电和绿色燃料有25 亿美元。

美国能源部表示,目前拥有近 16.1 万个充电桩,计划到 2030 年安装 50 万个电动汽车充电终端,美国有26 家工厂能够生产这些产品。

用于基础设施的钱着实不多,而且去过美国的人能够体会,这片大陆上的人对节能没有概念,美国车跟日本车的耗油量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拜登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时,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的一半。

估计很难。电动车价格高,基础设施不发达,就算电动车排名第一的特斯拉,占据美国汽车市场总份额也只有4.2%。

欧洲的充电设施比美国稍好,但也是拖后腿的猪队友。

截止2023年4月,欧洲拥有61万个充电点,单月增长2万个,同比增长60.8%,环比增长3.46%。公共充电桩占比达到55.31%。

欧洲充电设施中84.23%的设备功率低于22kW,充电点集中在荷兰、德国、法国等较发达的地区。

反观中国,充电的基础设施要好得多。充电桩的保有量是900万台,是美国56倍左右。

数据来源:中国充电联盟 公安部 单位:万桩

再看换电设备。

在全 国高速网络上,至少200公里就有一座换电站。截止3月13日,蔚来已在全国布局2382座换电站,超过80%的用户在3公里范围内至少有一座换电站。

根据蔚来官方公布的信息,蔚来换电站平均每天换电7万单,平均每1.23秒有一辆蔚来从换电站满电出发。

仅仅从充电、换电的基础设施数据,就可以看得出中国的电动车推进有多疯狂、多成功。

面对中国电动车挤压,欧美非常难受,如果大量进口中国电动车,以西方的成本之高,利润为正难于登天。

02

西方电动车产业 正在剥离中国造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降低成本,自主可控,西方正在供应链上大做文章。

3月13日,美国财长耶伦特意去了智利,关注锂矿,耶伦认为:

包括清洁能源在内,美国的部分关键供应链“过度集中于中国”。智利拥有全球最大的锂矿储量,美国可能会增加从智利进口矿物。

耶伦智利行,用西方媒体的话说:

随着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领导人正试图剥离中国锂供应链,想要在关键原材料供应方面摆脱对地缘政治对手的依赖。

去年5月,美国与锂储量第二大的澳大利亚签订了一项协议,以确保关键矿产的供应。

现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电动车进度表普遍延后了5到10年,有意思的事,这个时间维度,也是西方媒体认为建立摆脱中国,建立自己的清洁能源产业的时间。

宁王确实很强,但美国欧洲扶持的LG新能源实力也不弱,2024年两者的差距微乎其微,甚至增长幅度都一样,通为28.5%。

奋起直追需要时间,回归当下,在成本没下来之前,欧美国家的企业能够做的,就是顺应现实,做出调整。

比如福特,采取的策略就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集中火力在能盈利的电动车上,提高投入产出比。

据中国经济网2月19日援引《欧洲汽车新闻》的报道,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表示,“电动车市场发展瞬息万变,这让车企的规划、部署变得更加困难。但对于福特汽车来说,接下来的发展重点将是着重开发、销售,成本更低、并能更迅速盈利的小型电动汽车。”

福特汽车电动车连年亏损,预计2024年,福特汽车的电动化板块将亏损50亿至55亿美元。而此前数年,这一板块的亏损都达到每年数十亿美元。

作为应对策略,吉姆·法利日前表示,福特汽车正着手开发一个针对更小、更实惠产品的电动汽车平台,并致力让该平台投入使用后迅速盈利。

西方要防止中国产业和技术超越。

美国新能源车补贴新规,明确指出,自2024年起,享受税收减免政策的消费者,购买的电动汽车不得包含任何“受关注外国实体”(FEOC)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

到2025年,如果想要享受税收补贴政策,消费者购买的车辆中不能使用由FEOC,提取、加工或者回收的关键矿物,例如锂、钴和镍等,从原材料一端强硬限制。

法国要在2024 年 1 月 1 日之后补贴金额增加,但限制亚洲地区进口电动车。

不是不想发展,而是以退为进,要剥离中国制造。

面对西方电动车的变化,原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巿场渗透率和规模扩张速度可能大大超出跨国车企的预期,有可能加快消融他们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全球竞争优势,必然会引起他们的警觉。

跨国车企在合力延展燃油车市场的同时,有“让子弹再飞一会”的战略考量,最现实的考虑就是不赚钱的业务先放一放。

至于中国方面,更加不可能抛弃电动车。

理由非常充分:

一是有了弯道超车的苗头,眼看着,可能成为下一个高铁项目;

二是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较为领先的电动车大数据;

三是形成一条完善的产业链,从智能到制造形成了闭环,占据了全球70%的产能;

四是在各产业生态节点上,形成了有竞争力的企业,如比亚迪、宁德、天赐、华为等企业;

五是形成了全球从矿产到技术的布局。

仅仅谈生存策略,我们也不可能抛弃电动车。

中国有14亿人口,中国汽车保有量大概在3亿多万辆;美国3亿多人口,汽车保有量将近3亿。

如果中国人的汽车保有量跟美国一样,起码增加一倍以上的汽车,根本没有那么多传统能源,污染将不可想象。

中国电动车还会继续投资,如果未来还要增加2亿辆左右的电动车,那么,电站、充电桩还要指数级增长,智能电网不可或缺,这是庞大的系统工程。

03

中国电动车 风险来了!

优势,有时候也是劣势。

跟其他商品一样,电动车面临两大风险。

外部有围追堵截,现在全球的政策对中国电动车出口都不友好,从资源、贸易到技术,几乎是盯着打。一旦国内市场出现动荡,企业性命堪忧。

内部补贴越降越低,加上无底线的低价竞争,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谁也 别想赚钱。

2024年2月10日,博世中国区总裁徐大全向《晚点 LatePost》透露,多个中国汽车品牌在供应商大会上提出将零部件采购价格降低 20%。考虑到美国对零部件企业出口方面有更多限制,国内对年降(每年和车企协议降价5%左右)又有超额,未来整个产业链的盈利会不断受损。

汽车企业之间大打价格战,对中国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大。

天风证券最近做了一个测算,以目前价格战的情况,2024年CPI交通工具同比增速可能下滑至-8%左右。

如果加上手机价格的下滑,汽车加手机合计会让CPI下跌0.45%。

图源:pixabay

中国CPI低迷很久了,消费不振是一方面,企业之间的过度厮杀,影响也不容小覤。

成本够低,是竞争力,但过度竞争,害人害己。

持续下去,汽车产业既无法完成资本积累,产业升级,更无法始终保持优势地位。

中国并不拥有足够领先的技术优势,如果不把握时机及时突破,电动车优势可能化为乌有。

原通用汽车高管刘小稚说,中国电动车有成功经验,如清晰的补贴政策,庞大的消费者群体、敢于开新能源车敢吃螃蟹的勇气,教训多数据大叠代快,但任何事情都有临界点,拐点并非越多越好,技术该突破而不突破,会在低层次打转。

比如,中国的电机、执行器、传感器等领域,赶不上特斯拉,在一些技术领域和器件上,也远远赶不上丰田。

原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则担忧,陷入恶性竞争,在产业快速成长过程中无法实现企业有效的资本积累,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时将缺乏后劲。

他建议,各家企业自己做自己的优势特色产品,不要一窝蜂扎堆到下游做汽车,增加竞争的恶性程度。

有实力的头部ICT企业,可以在电动智能化的核心技术如固态电池、产品和工业软件、高端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大投入,夯实电动智能汽车的基本盘。

跨国车企在电动智能化领域正在加速技术和产品的创新步伐,我们不能被电动车孤岛的概念束缚,自己捆住自己。

左延安说,如果我们有几家赛道上的企业是认知和实践汽车工业4.0的世界级企业,中国市场怎么会成为“电动车孤岛”?

固然,中国市场快速培养了一批企业,也培养了一批适合于电动车产业的工程师,更培养了一批忠诚的消费者,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图源:文心一格

中国的电动车行业跟高铁一样,到目前为止是成功的,朝气蓬勃,继续相信这些企业,不要捆住他们的腿,让他们展翅。

从一些迹象看,在新能源领域,西方国家不仅没有止步,反而在加快,绝对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西方国家会退回到石化能源为主体的时代。

相反,通过“电动车孤岛”传递出的信息是,各方竞争已经白热化。

猪肉佬
1 楼
所以全世界就是欧洲和英文国家, 其他国家是在外星
L
Laoseguiman
2 楼
这是清场式的遥遥领先,祝贺!
g
ghana001
3 楼
我一向認為智能化是電動車下半場,等智能車普及了,燃油車就只能駛向墳場
N
NBC111
4 楼
到2030年,市面上绝大多数汽车都将是电动车。 ==================== 没的事 就拿中国自己来说好了 被抛弃的电动车坟场触目惊心 就拿比亚迪来说连韭菜都警告,千万不要买比亚迪 [1评]
m
michi1119
5 楼
电车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对国家的基础设施的考验,亚非拉穷兄弟国家电都不够用,他们不可能大量买中国电车,相当长时间内还是会以油车为主,另外俄乌战争导致能源飙升,物价大涨,也是欧美国家考虑延迟发展电车的因素。其实电动车本身也是个过度产品,制造过程大量的污染以及作为发电主力的火力发电过程的高污染都预示着人类终极目标只能是氢能源。 [1评]
茶聊
6 楼
一边大力发展环保电车一边加大投入烧炭发电
s
siliufeng
7 楼
狂暴小绵羊
8 楼
建議美國可以像電動車一樣放棄AI研究,讓微軟,OpenAI ,英伟达退出AI領域,這樣可以讓中國成為AI孤島。
N
NBC111
9 楼
进入2024年,忧虑浮现——2024年1月,中国乘用车国内市场实现零售203.5万辆,环比下降13.9%; 新能源汽车降幅更大,1月卖出66.8万辆,环比下降近四成,一些知名大品牌,包括比亚迪、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环比下滑甚至超过40%。 这次销量突然跳水,发生在农历新年前首购群体购车的黄金期。 提档加速 电动车开启春秋战国模式 在此境况下,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企业开始率先降价,其他厂商不得不跟进,使本已稀薄的利润近一步被压低,经营压力陡增。其中比较受人瞩目的是,2月18日,豪华电动车品牌高合汽车宣布停工6个月,落到寻求并购重组的地步。 2月18日,春节假期后的开工第一天,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向全员发出内部信称,“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 专家认为,中国经历了汽车产业的三年高速增长,现在机遇期过去,产销两旺的三年过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厂商林立,竞争激烈。 三年机遇期后的瓶颈 疫情前,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在2017年触及2888万辆的规模后,开始连续三年下滑至2500万辆左右,再加上2020年疫情来袭,车企叫苦不迭,不少经销商倒下。 疫情还没过去,中国汽车市场就开始快速反弹,又用了三年,不仅“收复失地”,还继续增长,2023年销量突破3000万辆。 从数据来看,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的狂飙突进,过去三年的销量增长率分别超过160%、90%、35%。另一方面是出口做出的贡献,长期以来中国出口汽车在100万辆左右徘徊,但在过去三年,连续突破200万、300万、400万的台阶,去年全年出口达到近500万辆。 产销两旺的中国汽车,经历了三年高速增长后,开始放缓。 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表示,疫情期间,全球汽车产业缺少芯片供应,各大厂商把芯片集中装配高附加值的车辆,中低端车以及新兴国家市场出现空档,中国车企趁势进入这些市场。 在此之上,又叠加了俄罗斯市场的爆发。因为俄乌战争,俄罗斯被欧美日等国制裁,汽车品牌也纷纷撤出,使中国车在俄罗斯市场大行其道,2023年,对俄罗斯出口汽车暴涨5倍。 但这些机遇期的增长效应正在放缓,中汽协预期2024年汽车出口550万台,增长仅10%左右,而过去三年这一数字动辄超过100%。 电动车降价潮 这些市场变化反映到车企一端,就是寒意——今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66.8万辆,而此前一个月还有119万辆。 北京的安邦智库向BBC表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各新能源车的生产扩张不断加剧,产业内的竞争“烈度”也在迅速抬升,这个新兴的、规模不断扩张的市场,竟然开始出现了一些“过剩”现象。对于新能源车这种规模化的大宗消费品来说,竞争加剧的结果必然带来市场降价。 春节前后,中国新能源车涌现“降价潮”——特斯拉的Model 3焕新版由之前的26.14万元降至24.59万元,降幅1.55万元,Model Y起售价调整后为25.89万元,降幅0.75万元;比亚迪推出秦PLUS DM-i和驱逐舰05两款车型的荣耀版,起售价均为7.98万元,相比冠军版分别降价2万和2.2万元,与同级别的燃油车几乎相差无几。 此后,阿维塔、零跑汽车、一汽丰田、哪吒汽车、欧拉、领克在内的多个汽车品牌开启花式促销,形式包括限时保险补贴、限时定金抵现等。 奇迹还是虚胖?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AB面 安邦智库分析,这种降价竞争的策略可能会对电动车市场的长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随着价格的下降,利润空间也将受到挤压,这将给电动车的研发和生产带来更大的挑战。同时,这也将影响到汽车制造商的电动车战略和未来的市场份额。 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撰文预测,今年是新能源车企站稳脚跟的关键年,竞争注定非常激烈。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传统燃油车市场规模逐步缩小,庞大的传统产能与逐步萎缩的燃油车市场矛盾带来更激烈的价格战。 出路:海外市场? 国内市场趋于平淡,与宏观经济形势不无关系。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对春节期间汽车市场的萎缩分析,春节前通常是首购群体购车的黄金期,由于楼市、股市不旺,居民消费心态相对保守,入门级燃油车市场表现偏弱,春节前消费意愿尤其不强。 在不少车企看来,海外市场依然是增量所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在一场公开活动上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和海外市场出现比较大的差异,一些在中国市场业绩不佳的企业在海外市场大获成功,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转型早,海外市场转型速度还比较慢。 比如,比亚迪在德国最畅销的Atto3(即中国市场上的元PLUS)车型于2022年9月在欧洲开始预售,当时起售价为38000欧元(30万人民币)。目前,同款车型在国内最低仅为14万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在比亚迪近期在德国降价15%后,其海外市场价格
j
jptv
10 楼
莫非要回马车时代?
狂暴小绵羊
11 楼
可是製氫產業也是高耗能產業,最終還是需要火力和新能源發電然後提取氫能源,從環保的角度來說是本末倒置了啊。
a
ak47a
12 楼
电动车被“世界”抛弃?中国5G被世界抛弃?中国光伏也被“世界”抛弃?中国高铁也被“世界”抛弃? 当西方世界都抛弃了这些,中国才高兴呢!
镜湖柳
13 楼
挺难的,非洲基础建设太差了,而且到处都是战乱。南美洲也差不多,那个基础设置也好不到哪去。中东自己产油,对于转型电动兴趣不会很大。 PS:我觉得未来的驱散是混动。
f
frank1818
14 楼
特斯拉直奔100
m
masseyboy80
15 楼
是西方,不是世界!
W
Wayne6park
16 楼
有Tesla在带领产业,中国电动车群雄就等着看西方笑话即可。 . 斯文的地主,你个二百五 . 小学生水平,每天发八股 . 自诩高级黑,以为人不懂? . 人嫌狗也烦,问候你老母!
a
abe868
17 楼
噗,脱钩黄皮犬粮现在开始咬新能源了,狗屁证据拿不出来就自说自话 🤣
天天打渔不晒网
18 楼
是欧美资本家感觉按目前的规则玩下去,搞不过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想推翻既定规则,增加谈判筹码,可是我们不像日韩那样就被拿捏了,欧美要让出实实在在的利益进行利益交换的…
大象漫步
19 楼
叶檀、马光远两口子,一对狗男女!
E
Ewq123ewq
20 楼
黄俄贼只能制造污染,屁都干不成
d
djtg
21 楼
感觉很多人觉得买车和买手机一样,买车要贷款,和本地银行谈妥了吗?汽车要维护维修,你车子出问题要送去经销商修,你的经销网络建好了吗?我在没有维护网点的城市或乡村车坏了,找拖车拖到最近的维护网店要多久多少钱?本地没有厂没有零件的话要修多久?还要考虑安全问题,里程问题,严寒问题,残值问题等等。这也是mg在欧洲卖得不错的原因,至少他们已经建好了网络。还有,文章忽略了美国很多家庭自己就有充电桩,这也减少了公共充电桩的利用率。充电油电混合的电动车并不被禁,很多地方也比纯电车要更有优势。
灯塔路
22 楼
天要下雨 欧洲蛮子要耍无赖 就随便吧 —- 想一下 如果在120年前 是不是就要打过来了呢 现在的情况看起来很不错了 没有被欧洲蛮子围攻的风险 —- 欧洲人的历史 是沿着“贸易”的脚步发展过来的 贸易是什么 贸易的本质就是冠冕堂皇公开“公平”地贪婪劫掠剥削 贸易的终极就是战争 —- 只不过 这一次 欧洲蛮子“打不赢” —- 走自己的路 “野蛮其体魄”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统一战线 亚太非阿拉伯中东美洲甚至欧洲一些国家 “农村包围城市” …. 革命法宝 都要保持并且发扬光大 —- 未来半个世纪 至关重要 加油 华夏准文明智慧人
A
AceOp
23 楼
目前最大的地雷是特斯拉,马斯克还没反水就还有机会。另外中国内部价格战官方要管一管了,工厂赚不到钱工人更赚不到钱,那大家都没钱就更没人买车。恶性循环,咱工资做不到特斯拉也不用做另一个极端啊
灯塔路
24 楼
百年变局 说的是这样的局: 500年 欧洲的局 300年 盎撒的局 100年 美利坚的局 — 这个全世界 就是欧洲视野盎撒视角美利坚中心 其他都是被欺凌霸凌剥削掠夺割韭菜 —- 必须变局
w
wasabi20071127
25 楼
共享单车的今天就是电动车的明天,毫无疑问。
f
firepoint
26 楼
在西方眼中,中国只可以产石器时代的东西,只要是铁器都是对世界的威胁!但是西方的核弹大炮都是和平民主的,广岛长崎就是对日本最大的恩赐,小日本一定要感恩一千年! [1评]
小凡人
27 楼
这不是事实吗?技术靠偷,毫无自主性。市场靠骗,完全依赖性。不卡你墙国卡谁?……还是乖乖地,为全世界提供纯棉的内衣裤吧!只有新疆尽在掌握中🤣
G
GQNS
28 楼
看这群垃圾狗粮叫的越欢那就越对,什么油车电车,省钱的车不就好了
媚眼瞟瞟
29 楼
操你妈逼以为恢复燃油车就那么容易吗? 政治干预经济留下的恶果非常严重。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回不去了。
u
urawa
30 楼
美国已经有40多家保险公司和租赁公司联合抵制电动车。1是贬值太快,2是坏了以后无法修理。电池同样是大问题,续航充电都有瓶颈。连造手机的都造电动车,没什么技术含量。 欧美人是绝对不会干不赚钱的生意的。美国为什么不搞新干线?是没钱吗?是没技术吗?美国是世界科技的领跑者。就是因为不赚钱。
出自网络
31 楼
这不是事实吗?技术靠偷,毫无自主性。。。 ======================================================================================================================================= 个翻墙大鹜蝥,暗戳戳指西方科技样样领先,唯独防盗科技却是连智障都不如。
S
Sinoroc
32 楼
叶檀财经~~~还是好好治病吧~~~别还没等到全球EV普及就又扩散了...
出自网络
33 楼
2.台湾省?你不签证能去台湾?。。。 ======================================================================================================================================= 大陆人去台湾要签证? [1评]
J
Jetta
34 楼
不是签证,是港澳台通行证。
C
ChinaTruth
35 楼
美国不光很多家庭有充电桩,许多大公司也有充电桩。开车去上班可以免费充电,也算是公司的一个小福利。
B
BOBOLI
36 楼
拼不过就躺平,哈哈哈
射刁英雄
37 楼
西方公司领先时,可以将巨大的研发包括养懒人的花费通过卖技术的方式转嫁到后来者头上,滋润着呢。现在电车玩不了这一手,造价下不去,投资风险陡增,头疼着呢。何况中国当年买的所谓技术,不少是BlaBla的废话,最后还得自已动手干。
d
dtpl
38 楼
想过没有 人家ai 云计算 手里一堆牌 墙国现在只剩个电车。。。
天天看报
39 楼
如同当初的数码相机对胶片相机,柯达和富士的倔强。
B
BTY2684
40 楼
但凡对科技新闻有了解都说不了这么酸
出自网络
41 楼
领先的时候说要环保,不要燃油车,要电车,现在看到中国车企起来了,技术能抗衡了,就不要环保了,所以环保不是真环保,生意却永远是生意 。。。 ========================================================================================================================================== 那个生意人是流氓啊,全世界都知道。
胡马
42 楼
电动汽车,终生被别人掌控生死命运,让你熄火就得熄火,让你车祸,你逃不掉。因为被后台控制,傻逼,和弱智和普罗大众可以买,因为命不值钱。
红橙黄绿
43 楼
酸葡萄心理,无能+落后,别跟风。不管他们嘴上怎么说,电车这一关是躲不过去的。
恶意灌水1
44 楼
德国竞争不过了,以后德国下一代汽车基本没戏了,智能驾驶,你用燃油车,不是二逼吗?以后德国也就是卖情怀了
C
CBBU
45 楼
还有要观望一下电车的保值问题,正常使用十年相同公里数下入二手考虑电车还是油车
g
givetome
46 楼
中国成孤岛? No No No, Stupid Canada never give up
g
givetome
47 楼
全球华人支持习近平? go hell,
X
XXyourOO
48 楼
今天的中国,成了世界眼中的过街老鼠!请问,这是谁造成的?
轰轰
49 楼
电动汽车在2027年会崛起。继续只有特斯拉股票,虽然已经跌掉2/3,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