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吵越凶?!叫南方人“小土豆”怎么就乱伦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月8日 18点12分 PT
  返回列表
69151 阅读
23 评论
雷叔写故事

网上关于小土豆这事,吵得越来越凶了。

原本话题还在讨论北方人叫南方人小土豆是没有边界感的表现,拿身高和体型玩梗没礼貌。

没过几天,小土豆又成了受虐狂的代名词,是SM情结的具象化,是恋童癖的隐秘狂欢。

还有文章专门打着哲学分析的旗号,力图证明小土豆这称呼多么十恶不赦、其心可诛。

“是身高上的自我矮化,

是精神上的自我贬低。”

我去看了全文,发现他们的逻辑很诡谲。

直接给南方小土豆赋予了性别,让其成为“被凝视的女性”,又把“小”关联到“幼女”,于是延伸出“性化视角”,定义为“幼女审美”。

从这个角度出发,后续变得不忍直视了。

北方人对南方人的热情好客,被解释为一种不动声色的驯化;而南方人对北方的向往,同时上升到了对父权的向往,对男子气概的臣服。

结论就是小土豆的本质就是“乱伦”。

而且这也不算非常小众的观点,蛮多人支持这看法的,还跟着一起搞严肃批评。

左一个不能全员自我矮化,右一个抗议无底线谄媚,中间还拉起了警惕潜移默化的横幅。

反正看来看去,一个比一个扣的帽子大。

知道的明白这是在反对南方小土豆这个称呼,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抵制土豆当哈尔滨市长呢。

咋说呢。

你确实无法保证每个人都是善意的,但是非要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一切,挑最有恶意的人来举例,那就没啥意思了。

归根究底,小土豆最早只是一些博主去了北方,看了这类情景,油然而生发的称呼。

很多时候,这个词是去北方的南方人用来打趣、自称的:“我们好像一个个小土豆啊。”

说实话,看这帮南方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戴着帽子,裹得严严实实地玩雪,我一个南方人也会情不自禁地感慨一句——好多小土豆啊。

就算不像小土豆,也挺像小黄人的。

估计和我想法相似的人也挺多的,所以这个词也慢慢流传开,并且逐渐和哈尔滨旅游的热度关联起来,形成了一个互联网热词。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提到这个概念时,是没有恶意的,纯粹就是觉得好玩。

真要说的话,东北话里听起来寒碜人的称呼多了去了,什么小地缸子小铁蛋子之类的。

这么一比较,就能看出来小土豆挺可爱的。感觉就是另一种对“小孩”的昵称。

以前不是还会用I potato you来表示我喜欢你吗?这时候又不嫌弃土豆了?

而且土豆本身也没啥坏的啊。我身边有人不吃香菜,有人不吃辣椒,有人不吃羊肉,但所有人都爱吃土豆,可谓是统一南北口味的食材。

怎么看都不觉得小土豆这词不怀好意啊,而且谁说这土豆特指女性了。

说的人没有恶意,听的人也没恶意。

法律上我们还讲究一个主观恶意呢。

即使经过了这么多媒体批判的声音,今天发投票,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这事没啥。

当然,有人不喜欢这个称呼也可以理解。

一来自己好好一个人,莫名其妙就突然被拟物贴标签了,好像确实有点被冒犯到。更别说有些南方人也确实不矮。

二来这次一开始也是南方人的自称,那就是一种自我打趣,换了其它人来说,总有点奇怪。

但不喜欢归不喜欢。不喜欢和用一堆大词来扣帽子是两码事。

实在没有必要无限度的上纲上线。

明明网络很多热词都是这样的,就是一个机缘巧合下开始流传起来的称呼,根本没什么深意,纯粹是因为大家觉得有趣好玩,还亲切。

非要把这称呼和性、和乱伦扯上关系,不就是弗洛伊德那套“万事万物都和性有关”的逻辑?

可问题是现在弗洛伊德那套都已经在心理学界被喷成筛子了,他的理论也不受业界认可,怎么还那么多人跟着他玩这套虚无缥缈的呢?

不得不说,有时候也挺感慨的,我国网友上纲上线能力真的一如既往的强。

看到个小土豆能想到乱伦。

看到个苹果女员工能想到辱华。

看到个英语课文说外国人征服珠峰的能想到中国人不行。

这联想能力,让人叹为观止。

看到某个符号,就运用一连串百转千回的逻辑,给它附加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价值观和额外解读,再自动化走完从评判到抵制的全流程。

这和饭圈靠加减乘除磕CP有什么区别?

至少人家磕CP还不打扰人呢,这上纲上线的还天天不知疲倦地追着人家骂。

觉得叫南方人小土豆就是恋童癖、受虐狂的人。

和觉得用苹果就是不爱国的人。

其实是同一类人,特别热爱用各种大词上纲上线。

奈何这两种人还互相看不上。

大可以想象,要是这种上纲上线的风气毫不节制地流传开来,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

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被贴上标签。

你听父母的话,是被家庭驯化!

你不听父母的话,是被社会洗脑!

你遵守交通规则,是被社会驯化!

你不遵守交通规则,200元扣3分!

你战战兢兢上班,是被资本家驯化!

你不上班,是自由主义过了头!

。。。

还有。

你出门打扮一下,是性缘脑!

你和异性吃饭说话,是性缘脑!

你看恋爱剧小视频,是性缘脑!

。。。

乃至于。

你不看主旋律电影,就是不爱国!

你不喝中药,就是不爱国!

你不开国产车,就是不爱国!

。。。

用放大镜盯着别人的只言片语、独立行为,无限引申,无限放大,然后“审判”这个人思想是否先进、立场是否独立...既幼稚,又不负责任。

而且频繁用某些小事,关联这些“大词”,容易导致思考上的倦怠。结果就是,等到真正需要这些大词出场的时候,人们反而不敏感不积极了。

那不是更糟糕吗?

这两年东北乃至全国经济都不好。一个数据是虽然M2一直在增加,但因为大家对未来预期一般,不太敢花钱,所以消费一直起不来。

哈尔滨由于年轻人口外流严重,如今的经济更无所依仗,发展不上去。

这种状态下,当地旅游能热起来,很不容易。

这中间,哈尔滨付出了很多。

他们用最快的时间,建立起最恢宏最有特色的冰雪世界,筑起了最长521米的14条冰雪滑梯。

在冰封的江面上修了个“大摆锤”,坐上去能像旋风一样刮过地面,想想就觉得刺激。

还有气垫床,可以载着大家风一样飞驰。

松花江上腾空飞起的热气球,街头传统又浪漫的打铁花表演,都直接把氛围感拉满了。

更别提这颗直接升起在圣索菲亚大教堂顶上的月亮了。确实很有“天涯共此时”的风味。

不止如此。

他们还请来了久不下山的鄂伦春族老人,穿着民族服饰,在中央大街巡街。

让鄂温克族人带着驯鹿潇洒出街。

借来了鹤岗唯一一只丹顶鹤,充当吉祥物。

特意给去旅游的朋友们搭了取暖的温室,支起了暖手用的大火炉,甚至有配套的BGM,生怕冷下的温度浇灭了大家一颗颗火热玩耍的心。

交响乐团都被薅出来当街演奏了,这样的表演原来是大家不花钱就能看的啊。

以前都说东北买菜全部按斤算,你单买一个大红薯,人家都不乐意做生意。

现在不同了。

马路上的小摊贩,不仅愿意买单个的水果,还能给游客细心地切成小份,配上单独的餐具。

这场面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没见过。

感觉他们全省上上下下都在想办法,想要留住这些来旅游的客人,想要当地重新好起来。

游客玩得开心,文旅也发展起来了,两全其美,大家都开开心心不好嘛。

或许这其中有一些不合时宜的地方,也有一些缺少边界感的行为,但这好像也是东北文化的一部分,在豪放粗粝中带着亲切。

也因为这些看似用力其实贴心的行为,游客玩得开心,哈尔滨旅游业创收,完全是双赢。

所以网友们何必大词一个接着一个,帽子一顶接着一顶,非把对方批成十恶不赦的混蛋呢?

一起乐乐呵呵地等着过年,不挺好的吗?

最后说一句。

网友乐呵乐呵就算了。

建议官媒们还是好好说话,有些话网友说是一回事,你们说是另一回事

孤独不苦2
1 楼
什么逼事都能火,人是越来越闲么,生活质量真好。
r
rootrootroot
2 楼
我前几天就说了,这样叫愚蠢而且不妥,白痴群体就是后知后觉
k
kan_english
3 楼
外号有爱称与蔑称之分,这回这个该属于爱称,人家没啥坏心思
谁主沉浮?
4 楼
2楼: 你个傻逼还是少操心中国的事。 啥称呼都轮不到你,除了“小蠢猪“以外
沙发
5 楼
南方小土豆北方大地瓜墙内五毛墙外狗粮大陆韭菜台湾岛蛙香港蟑螂美国香蕉,没毛病,华人一家亲
j
jjjohnson
6 楼
反华狗逼又来制造对立了,跟踪Ip人肉出来,一个都不要放过,都是行走的50万啊家人们!
一分为二好
7 楼
南方小土豆应该对仗东北大白菜,两者类似,还很亲密。毕竟土豆炖大白菜好像是过去北方冬天常见的吃法。
l
laohu667
8 楼
以前路过工地有一个标语:“真抓实干”,我同学里那个坏胚笑个不停。凡事看你往哪想。
s
sixporka
9 楼
讲道理,钱赚到了,流量吃饱了就是王道。其他的不在乎了。
m
myporn001
10 楼
粗鄙不是中国传统,但粗鄙是中国目前的主流文化。 见人就叫大哥大姐的,东北人最多,听上去就跟骂人一样,TMD我有那么老吗?但大众没有反抗,跟着叫的还不少。
阳光俊男
11 楼
早就说,那个地方嘴贱人坏,连当地人都呆不下去,你还跑去送钱,这不是犯贱吗?
s
szacy
12 楼
這些人是故意在這種和諧溫暖的氛圍中摻沙子、吐口水,惡毒炒作帶風向。 地球上永遠不少這種垃圾。
金三
13 楼
底层人矿为了流量也拼命了。
x
xuerengui
14 楼
去哈尔滨出差过20次左右,一次夜里从机场坐taxi去老5星级融府酒店,后座突然冒出另一个司机同伙,刻意停在离酒店100米以外阴暗处,那同伙从后备箱拽了我的行李就往小巷子走,司机逼我给500人民币,结果被敲诈了400.告诉酒店前台,前台好像无所谓。我印象东北人就是中国的Black Life Matter。他们有迷一样自信。
8
88108081
15 楼
老百姓开心快乐就好,就是有些人看着老百姓安居乐业,心生邪念,希望过的都和加沙人一样。自己才能有优越感。
s
sagehawk
16 楼
习大傻这个称呼算啥 [1评]
m
msshhdkd
17 楼
这要是在战争时期 1天就被灭了
m
mmjsh
18 楼
朋友、熟人之间可以这么称呼,陌生人这么称呼极不礼貌 。。。。。。 [16楼]评论人:sagehawk [品衔R2☆] [个人频道] [个人动态] 发送时间: 2024年01月08日 11:30:55 【回复】 习大傻这个称呼算啥
w
weitoke
19 楼
在中国用小字称呼和身高没有关系。在上海把小字放在地方名字前称呼人是非常普遍的,小东北,小新疆,小福建,小山东。。。。和贬低身高没有半毛钱关系。
f
frastar
20 楼
“小土豆”挺cute的,哪里不好了?这在哈尔滨是昵称,如果骂你就叫“地缸”了!
独孤苍狼
21 楼
有啥? 不过是第五纵队的汉奸二狗子们在挑事儿而已!!!
h
haosei
22 楼
这尼玛心里有多阴暗?那80-90年代喊人都是叫,小张,小李,小王呢?
y
yuanfangzhi
23 楼
据我所知“南方小土豆”一词最早来自于南方旅游博主的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