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驳虎:日本撤侨报告,透露了病毒根本秘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2月4日 0点21分 PT
  返回列表
74649 阅读
48 评论
唐驳虎

1. 武汉疫情,背后有一个被忽视的重要背景

2. 如何全面完整看待武汉疫情?

3. 病毒极其狡猾,但因此存在巨大弱点!

4. 病例继续暴增过万,有点慌?恰恰相反!

关于当前的唯一大事——疫情,从基础知识开始讲起,已经是四篇了。这里终于到了阶段性总结、并展望战“疫”前景的时候了。

外省拐点暂未确认,但曙光在前

今天是2月3日,星期一,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上班。

全国病例总量达到令人忧虑的1.7万,病亡人数突破360人,一个个令人忧虑、焦心、叹息的数字继续传来。

但在大量庞杂的数据中,需要敏锐地捕捉到希望的亮光。

事实上,经过了13天的发展,经过严防死守的排查、隔离,防控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省外数据终于开始进入了转折阶段。

2月1日外省新增病例668例,比起1月31日的752例首次出现明显下降(其实31日的增量也下降了9个)。

但是很不幸,2月2日,外省病例增量又达到了722人,重新回升。

要知道,武汉500万人回乡过年,是从1月初开始的,持续到1月23日(年二九)武汉封城结束。

而nCoV病毒的潜伏期一般是2-9天,平均7天。再加上入院就诊+核酸检测确认的平均4天时间,一共11天。而武汉封城至今也已经12天了。

病例扩散动图,由“中国气象爱好者”制作,获授权使用,特此感谢。

也就是说,此前离开武汉并已被感染的输入性病例,绝大部分病情已经显现,并得到确诊。

后面外省还将新增的,将主要是密切接触者的被传染病例了。可以预言,增量数字将会继续下降。拐点很快就要到来。

而且外省的数据报告真实充分,调查详尽,感染传播路径清楚。被感染的主要是亲属,属于家庭聚集式传播。还有一些是朋友同事。莫名其妙在本地被感染的例子很少。

其中一份密切接触警示公告

与外省6028名确诊患者相关的13.3万密切接触者(比例约1:21),均进入或结束了医学观察;武汉返回人群也大多处于居家隔离状态,显示疫情高度可控。

前所未有的特殊春节

今年的防控形势,全然不同于2003年,当时大部分省份并未出现多少“非典”病例。疫情主要集中在原发地广东和因求医被输入的北京。

大部分地区只需要隔离观察由京返回的人员,很少见到有人戴口罩。

而经过17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前所未有的高铁、高速公路、自驾、航空旅行的普及,让中国人的流动性翻了几个台阶,也大大加速了病毒的扩散速度。

国内飞机和火车旅客增长情况,目前的铁路客流量是2003年的4倍以上(单位为每年10亿人次)

尤其1400万管理人口的武汉,恰好是中国人口的1%,作为中国经济地理的中心,是真正的九省通衢,交通枢纽与十字路口。

再碰上春节,多达500万可能被感染的人口分散到各地,带来空前的防控压力,这是2003年不可想象的。

而好的一面,是可以借春节长假,让14亿中国人都留在家里,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消除社交接触,让所有的人都尽可能的“自我隔离”,这是有效降低病毒传播的超级大招。

传统意义上的“遥远的祖国边疆”,处处都有输入性病例,也让各地政府调集大量资源防控(动态统计地址:https://news.ifeng.com/c/special/7tPlDSzDgVk)

目前在外省,疫情已经大体得到控制,外出者也普遍都自觉带上口罩(也大幅增加了口罩需求),传播路径被全面控制。

同时,京沪广深等大城市将开工时间延长至元宵节,留下春运返程后的隔离时间,许多上班族也迎来了空前绝后15天完整的春节长假。

亟待救苦救难的武汉

如前所论,受制于医疗资源过载和诊断物资不足等技术因素,湖北、武汉目前的数据统计严重滞后。

由于医疗资源严重不足,陆续曝出有重症者,因缺乏床位无法收治,只能痛苦向社会求救。有的患者去世,没来得及进入疫情统计。

目前,可以接待病毒性肺炎(同时含流感与新冠的重症)的定点医院,6754张床位已经处于超饱和利用状态(实际6808人)。

昨天(2日)晚上,武汉宣布新征用一批医院,陆续开辟2183张床位,合计近9000张床位。估计仍显不足。

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通过中国奇迹建设出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将提供700~1000张床位,雷神山医院将提供1000~1500张床位。

从昨天下午起,武汉火神山医院交付部队管理,今天开始接收病人。解放军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承担医疗救治任务。

到4日,雷神山医院也将交付,5日起开始接收病人。这些所有医院加起来,可望提供约1.1万张呼吸科专用床位。

那么,一个不解之谜就是,武汉现在究竟有多少被病毒感染者,有多少重症肺炎患者?

曾经最早预言武汉至少有4700感染者的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最新的估计是3万人。

香港大学医学院1月31日在《柳叶刀》发表一篇数学模型研究称,估计武汉在1月25日感染者已高达75815人。

这篇论文,根据从武汉到境外的人数量(每周平均国际出境航空旅客数量 3633人,一个月约10万)和发病率(至28日共78例),

另外还算出基本传染数RO是2.68(恰是各国学者主流意见均值),无干预下每6.4天数量翻番。

然后假设出国的武汉人和留在武汉的人感染率一样,推出至25号武汉已经7.58万人感染(95%置信区间为37304~130330人之间)。

武汉去年最后3个月(左)和头2月(右)的的境外航空旅行量(从武汉飞向目的城市)

当然,他们的数据把武汉视为一个1900万人口的都市圈,这明显不符实际。武汉实际常住人口1100万,管理人口1400万。

按香港学者的比例估算,到25日900万人口的武汉已感染人数应为4.38万人。

而一个署名“清华AI”的团队则预计,疫情的累积确诊人数最高值将达4.2~6万人。

有人说,学者的估算仍太显粗略。但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个足够精确的的估算样本。

外国撤侨,证明大量无症被感染者的存在

各国从武汉撤侨后,均进行了最严格的全面检查。这些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也是最详细的、最完整的,具有很高的参考性。

韩国撤侨368人,核酸检测确诊5人携带病毒

德国撤侨124人,核酸检测确诊2人携带病毒

新加坡、韩国、日本、德国共撤侨1149人,查出16人感染病毒,比例高达1.39%。

如果只是一个国家的侨民如此,那还可能是聚集性或偶发性病例,但东西方多个不同国家侨民的被感染比例都差不多,这就相当程度能说明问题了。

日本分三批撤侨565人,是撤侨最多的国家

其中撤侨人数最多的日本,厚生劳动省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报告。

第一批包机1月29日,206人中8人咳嗽和发烧。但第1次检测均显示阴性;第2次检测测出3人阳性,但只有1人有明显症状(入院时体温37.9℃,后上升到38.7℃),2人无症状。

还有1位侨民,26日在武汉出现咳嗽,抵达时低烧(37℃以下),前2次检测均显示阴性,第3次才检测出病毒阳性。但此时症状已迅速改善。到2月1日,仍然有一点咳嗽,但发热已不明显。

总共是1人较明显症状、1人轻症、2人无症状。

第二批包机1月30日,210人中13人咳嗽和发烧,但测试显示这13个人均为阴性。

而在此之外的无症状群体中,反而有2人经检测确诊阳性,但均无明显症状;

第三批包机1月31日,149人中10人咳嗽和发烧,但其中只有1人确诊,为轻症(中等程度发烧,38℃以下),另有1人无症状,却被测出携带。

也就是说,目前日本总共撤侨565人,有咳嗽发烧症状31人(比例约5.5%),其中只有3人测出携带病毒(比例约10%)。但在此之外,却另有5人无症状却携带病毒。

共计确诊病毒携带者8人,5人无症状、2人轻症(1人低烧37℃以下并自愈、1人中度发烧38℃以下)、1人有较明显症状(38℃以上)。

大部分人没有症状的病毒,这是什么疫情?

这些数据都证明,病毒感染的比例比学者们最大的想象还要高。只是统计的标准不同。

在病毒携带者中,大部分人(超过60%)毫无症状,根本不知道自己曾经感染过这个病毒。25%的人症状很轻,基本能够自愈。

只有约15%的人病情较重(体温超过38℃)。

另外,国内也报道了多起连续3、4次检测,才发现病毒存在的案例。

目前来看,日本对撤侨侨民的检验,是检核最全面的样本。

日本撤侨

按流行病学的统计推算,每10万武汉流出人口中,无症、轻症、明显症状的人数分别是885人、354人和177人。

当然,用小样本数据去反推大样本,会有一定偏差。但以千人规模的样本出发,已经不会出现量级上的颠覆。

再参考检验较为严格的国内、省外各地区,可以推算出每10万武汉流出人口中,重症、病亡的人数分别为31人、0.6人(仍在发展,预计会有所增加)。

以此回推到目前900万在城人口的武汉,可以估测,携带病毒、且有明显症状需要治疗的人数在1.5万人左右,其中重症人数应在3000人左右。

因此,武汉的医疗资源在当前调配下仍显紧张。

昨天晚上,国家层面已经指出,保障湖北特别是武汉疫情防控需要是重中之重。国家已集中人力物力支持。

会议确定,要加快湖北医院和床位建设,组织更多呼吸、重症等高水平医护人员支援湖北。

还需同时考虑冬季流感疫情基数

当然,还需要考虑基于流感的冬季基本疫情。按公卫核算,一座1000万人的城市,每年流感季正常要有80~120万人患流感,其中至少1.2万人需要住院。

目前疫情紧张繁乱,武汉的统计数据显然空缺,但可以参考紧邻武汉城市提供的情况。

在西北方向包围着武汉的孝感,与东侧的黄冈同属武汉都市圈,联系极其紧密。目前疫情人数规模仅次于武汉,分列全国第三、第二位。

根据孝感市长介绍的情况,从1月22日到至31日,全市普查了506万人(孝感2018年底户籍总人口517.54万),其中重点是39万武汉返乡人群。

凡是发热门诊留观的,和收治入院治疗的疑似病人,都纳入检测对象。

在初期,受制于检测能力,能做核酸检测的程序和门槛较高,就是发烧在37.3℃以上,再做胸部造影,完成其他病原体的检测,最后还要专家组来讨论确定。

如此严格的标准,当时从疑似病例到确诊病例之间的比率,也只是38%。

湖北卫健委曾经公布过3天的各地市发热门诊接诊量、留观数

后期,随着日检测能力增加到近400份,扩大了检测对象范围,最近几天从疑似到确诊的比率,只有18%左右。

至1月31日,孝感10天一共摸排了11524例发热病人(接诊量n倍于此),判断了1059例疑似病人(留观量n倍于此),核酸检测了3085份,最后才确诊了628例新冠肺炎(到2日增加到918人)。

地级孝感市(含云梦、应城、安陆、孝昌、大悟、汉川等县市)行政区划范围与武汉的位置关系图

同样还可以参考一下日本撤侨的精确测量样本,可以互相对照。

从31位咳嗽发烧的人员,到实际的核酸检测,确诊携带病毒的比例仅有10%。

1月22日凌晨,同济医院发热门诊,许多患者在通宵排队等待叫号。新京报记者 向凯 摄

也就是说,即使在现在的情况下,武汉都市圈内80%~90%的发热病人,都只是普通感冒和流感,而不是新冠。但他们都同样需要得到治疗,尤其是重症患者。

继续深入理解流感

流感(flu)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它每年冬季的12、1、2月都会到来。

科学家猜测有几个因素:1、冬季风寒,容易失温着凉,降低免疫系统抵抗力;

2、空气干燥,人喷出的传染性飞沫中的水会迅速蒸发,飞沫因此迅速缩小,于是就形成了能够长时间滞留在空气中的小“核” ,不会轻易落地,显著增加了病毒的传播机会。

前面几篇都讲述了流感的巨大规模,但由于时间紧促,仍较为散乱,尤其是对感染人数、住院人数、因并发症病亡人数,缺乏系统、直观、清晰的展示。

因此,这里专门制作了更系统化的表格。

可以看到,流感每年在全体人口中感染发作的概率是大约1/9,高峰年可达1.5倍,平均下来大致是1/10。

在美国,一般有不到一半(约45%)的患者到医院就诊求医。由于流感本身一般不是多大的病症,只有约1.6%的感染者(占全体人口约1/700,也就是每700人当中有1人)需要住院。

但若走到了住院这一步,就比较风险了——最终病亡的概率大约是1/11,也就是每11位住院者里,有1人最终会因叠加基础疾病而去世。

当然,由于需要住院的流感患者本来就很少,光从人口比例来看,流感的死亡率也很低,一层层筛选下来,大约是1/8000的概率(从患流感人数算起是1/900)。

一般人正常很难碰见,也难以想象,更不会引发恐慌。所以才有《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引发的巨大讶异——“感冒也会死人?”

公共卫生视角与个人视角的差异

但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巨大人口组成的复杂系统,特别是在人口大国、在特大城市,1/8000的比例乘以巨大的基数,就会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美国年平均死亡4万人,流感高峰年死亡6万人。一座1000万人的城市,平年死亡1200人,高峰年可能会达到1800人。

这就是公共卫生统计与个人视角的重大差别。

毕竟,武汉是一座人口数量超过希腊、葡萄牙、捷克、瑞典、匈牙利全国人口的千万人口特大城市。而一个人的日常亲友交往圈只有100~300人,但互联网则能极大地放大这一点。

公共卫生主要是关注群体的预防,临床医生和普通人主要关注的是个体的治疗。

公共卫生的视角是群体,临床医生的视角是个体;公共卫生不可脱离临床,临床也不可脱离公共卫生。

全面审视flu(流感)和nCoV(新冠)

衡量病原体的危害,包括传染性(Infectivity)、严重性(Severity)和致命性(Lethality)这几个维度。

从各方学者主流接受的传染性来看,nCoV的传染数RO是2.6~2.8之间,比flu的6要低。

被感染人数、控制难度也相对低于flu。在当下巨大的人力物力努力之下,疫情总体上的确也做到了“可防可控”。

从严重性来看,nCoV从携带病毒到需要住院的比例在15%左右,从表现病情到需要住院,更是达到了约40%。

而flu在实践中只有1.6%(多为老人)。nCoV明显高于flu,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对流感完全无感,而对nCoV感到恐慌的原因。

但从致命性来看,flu从病情发作到最终去世,比例达到了1/900;

nCoV从病情表现到最终去世,目前外省比例是1/530,未来随着病程会有所增长,但预计不会超过1/400。nCoV的致命性实际仅是flu的2倍,当然两者都很低。

武汉的建筑教师万谦就是一个居家隔离治疗6天即可全家痊愈的轻症例子

可以再从临床的治疗难度上看,flu入院后病亡率达到了7%~10%,而nCoV的住院重症率才是10.5%,住院-病亡率是0.2%。

既然绝大多数中国人对流感(flu)完全无感,熟视无睹,甚至一无所知,那为什么要如此恐慌从临床角度仅比流感凶险一点的新冠(nCoV)呢?

nCoV的真正棘手之处,在于对病床资源的挤兑

流感不但很多人觉得不可怕,在公共卫生视角下也不觉得很棘手。很大程度都是因为严重程度不强。

流感本身住院率低,发作又是贯穿整个流感季的。

流感季高发,在每年的12、1、2月,一共3个月、12个星期。本来就属于少数的流感重症病人,再分摊到12个星期,对病床资源的冲击就相对较小了。

但在临床实践当中,每年冬季的流感季,呼吸科的床位依然是一床难求(没有亲身经历的,可参见《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而综合日本撤侨、各地实际搜集的数据来看,nCoV发病-需住院(难以自愈)率——也就是严重性达到了40%。

传染性虽然不如流感,但在覆盖面扩大的情况下,传染人数也很多,当基数上来了,需要住院的人数随之剧增。

这样在叠加本来就高度紧张的流感高发季,顿时构成了对医疗系统的严重挤兑,床位根本不够用。

综合来说,nCoV是一种传染性中等、严重性较高、致命性较低、治疗难度不太大的新发传染病。

麻烦就出在疫情扩散对病床资源的大量突发需求上,现在武汉需要上万张床位,而且是符合“三区两隔离”的传染科床位,这对公共医疗资源构成了极大挑战。

武汉疫情,更需关注对社会资源的冲击

鉴于一般读者都缺乏对传染病和公卫视角的了解,可以顺带介绍一种正常病亡率不到2%,却与恐怖的鼠疫同列唯二甲类传染病的——霍乱。

这是一种中国人极其不熟悉的疾病,唯一听过它的机会只有从那本小说的名字上。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一般长1.5-3微米,宽0.3-0.4微米,末端有一根长长的尾巴(鞭毛)。

这是起源于印度恒河三角洲,随雨季地方性流行的传染病。病发高峰期,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一度死亡率高达75%。

19世纪,这种疾病方随海船传播到印度之外。时至今日,全世界每年约30万霍乱病例,在现代医学关照下,病死率仅1%。治疗简单到主要只是补液。

在非典、艾滋、狂犬病、炭疽、疟疾这些“乙类传染病”等面前,霍乱甚至给它们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如果只从临床角度,真是想破头都想不通,这种超级“弱鸡”的病症,为什么能列名唯二的甲类传染病?

从公共卫生的角度,那就一望即知——水是霍乱最重要的传播途径,通过污染水网和饮用水,霍乱弧菌能实现极为迅速的传播。

患者在发病期,可连续排菌5~14日,这样在发觉疫情流行之前,就已经有大量的感染者。

在短期内迅速出现成千上万的的病患,短时间内对医疗物资、清洁水源以及医疗人员、救治场所等救援力量的需求,出现爆炸式增长,基本上都会直接瘫痪这个地区的应急能力。

在前现代社会比如古代印度,这完全无解,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秩序的崩溃,造成更多的死亡。即使现代社会也需要从外地调集极大力量的资源。

这就是为什么霍乱能与鼠疫相提并论的原因。

最后,我还要顺带吐槽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只有整天拉稀拉到脱水,严重呕吐到虚脱,哪有什么鬼的爱情!扯淡!

传染病的危害,其实并不仅仅在于患者个体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难度,更多的,其实是一种宏观层面对社会的威胁,这也就是公共卫生出现和存在的意义。

小结

在最近一段时期,保持全民防范、从严防范的态势是必要的。对绝大部分非疫区个人来说,既要注意个人防范,也不必过度恐慌。

目前的举措都是为尽快控制病毒源,切断扩散途径,这既是增加全社会的信心,更是保证湖北以外的境内30个省市区的社会秩序和疫情稳定,从而能挤出宝贵的医疗资源。

宁夏医疗队在襄阳

而在非疫区基本可控的情况下,各种医疗和社会资源应该大幅度向湖北、武汉疫区倾斜,尽快降低疫区人民的苦难。

疫情当前,情绪重要,每一个个体的苦难都值得同情关注,但更重要的是基于可信信息的理性思考,更全面地考虑到统计数字之外的真实。

以上就是,对当前疫情最全面最根本的解读。

8
88108081
1 楼
看了第一段,一切貌似都是基于官方数字推断。 如果数字不准确?
c
ctaf
2 楼
杀伤力比起09年墨西哥猪流感远远不如
c
ctaf
3 楼
: 就算严重十倍,灯塔也不会封城,枪击案死伤无数,灯塔禁枪了吗?
c
ctaf
4 楼
你把500人挤到飞机里面去,只感染8个算运气很好了
h
hellorabit
5 楼
流感有走着走着倒地就死的吗?
雨打扶桑叶悲散
6 楼
7楼的前半段话,我非常认同,以日本的撤侨人数的属猪来断定的话还是有一些欠缺,日本人交际肯定不会像春节期间的国民那样走动频繁。 但是也能作为一些参考,今后日本地区发病数量也能看出病毒的传染性到底有多强。 第一张表格图片里的 {追踪接触者人数}还是值得参考的吧。
金三
7 楼
不严重中国政府为毛连封两个城?世界各国为毛撤侨?小红粉,你们是想骂中国政府傻吗?
贯军
8 楼
不是共军无能,实在是“病毒太狡猾”; 不是病例继续暴增,“恰恰相反!裆中央领导屁民转进集中隔离营。”
贯军
9 楼
所以你一家比猪都远远不如。
c
ctaf
10 楼
: 你妈逼猪都不如
C
ColdFire
11 楼
原来其他国家政府都是傻逼,没事把从中国来的飞机都取消了。政府也是傻逼花了那么多钱和精力造医院。。。麻烦不要蹲在家里玩数字游戏,没事去灾区走两步。
魔王
12 楼
美国澳洲都封航线了,傻B狗粮是说谁傻B?
x
xxmmtls
13 楼
: 小编确实太磨叽了,他的本意其实是日本撤侨中,有症状的带病毒的少,反倒是没有症状的很多带病毒。
苏浩
14 楼
: 法国撤侨的班级里,感染率还高过日本。
小激鸡
15 楼
看了以后就是说不,啥也别防了,回家洗洗睡吧。还没flu厉害,死了活该。傻逼作者
苏浩
16 楼
武汉肺炎应该正名为“禁评肺炎”。
M
Mac_QQ
17 楼
“从各方学者主流接受的传染性来看,nCoV的传染数RO是2.6~2.8之间,比flu的6要低。” 很好奇文章作者从哪里得来的数据 flu 的R0=6?
u
uscliff
18 楼
洋洋洒洒,全是一堆复制粘贴的数据,要说啥?自以为总结,其实是再天马行空。
M
Mac_QQ
19 楼
The search yielded 567 papers. Ninety-one papers were retained, and an additional twenty paper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references of the retained papers. Twenty-four studies reported 51 R values for the 1918 pandemic. The median R value for 1918 was 1.80 (interquartile range [IQR]: 1.47–2.27). Six studies reported seven 1957 pandemic R values. The median R value for 1957 was 1.65 (IQR: 1.53–1.70). Four studies reported seven 1968 pandemic R values. The median R value for 1968 was 1.80 (IQR: 1.56–1.85). Fifty-seven studies reported 78 2009 pandemic R values. The median R value for 2009 was 1.46 (IQR: 1.30–1.70) and was similar across the two waves of illness: 1.46 for the first wave and 1.48 for the second wave. Twenty-four studies reported 47 seasonal epidemic R values. The median R value for seasonal influenza was 1.28 (IQR: 1.19–1.37). Four studies reported six novel influenza R values. Four out of six R values were
M
Mac_QQ
20 楼
https://bmcinfectdis.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1471-2334-14-480
天舞风霜
21 楼
新冠2019是战斗机中的垃圾这没什么问题 问题是普通人连把枪都没有
w
wasabi777
22 楼
1.5%×900万=1.5万? 尼玛!
白萝卜
23 楼
没有,美国的死亡人数是估的。按照他们的比例18万人住院就有1万人死亡,武汉一城1.2万人住院就有600多人流感死亡,全国武汉这个级别的城市有多少?
V
VBO
24 楼
确诊和死亡人数非常不准。只能看疑似数据,疑似增加降下来是好事。
燕超尘
25 楼
好像感染的比例比美国和加拿大高很多啊。加拿大一架大飞机,长途飞机,时间应该不短,可是除了那两个人好像别人都没有被传染
C
CNl00j
26 楼
不用看官方疫情数据,把一月份武汉所有死亡人数或户口注销人数报下呗。包括车祸和吃饺子噎死的。敢吗?
r
rotc
27 楼
猪流感的确死的人更多。但是猪流感就是一次更加恶劣的流感,当时并没有区分猪流感和季节性流感。季节性流感今年已经导致8200+美国人死了,但是流感只有发作时才传染,其次不是那么致命,三是4月到了就慢慢没了(我去年今年都得了流感,在家吃药休息三天)
s
slimane
28 楼
你可以因为害怕政府报复而不发言,但是昧着良心说假话,草泥马唐驳虎
m
ming1000
29 楼
这回武汉的好像是R=2.2,影像中高福论文中是这个结论
k
kingcaesar
30 楼
日本那个样本小,而且没有代表性。可能只有2个日本人感染了,在飞机上感染了另外6个。只有随机从武汉抽取10000人检测才可能比较准确
m
ming1000
31 楼
CDC的数字都是估值,他们应该取高的,更有说服力。 我0809年的记忆除了金融危机和Obama就没这茬。
k
kingcaesar
32 楼
可能比去年同期死的还少
食色乃性也
33 楼
指导层问:疫情备受世界各国瞩目,发表数字要准确属实。地级领导答:是的,我除10了。
茄子辣椒西红柿
34 楼
这是什么狗屁标题
C
CNl00j
35 楼
真心希望如此,也真心希望看到数据。不过估计是看不到了。
海藻
36 楼
非常好的文章,有理有据,分析透彻!
m
madskiller
37 楼
法国撤侨的数据呢? 也可以讲讲呀
b
bubu1234
38 楼
昨天在微信群里看见一人讲他同学的独居亲戚被传染上肺炎医院让他在家里隔离 连药都没有 社区也联系不上 前两天呼吸困难了实在难受 托人才拿到医院绿色通道的免费药 但是还要自己或者亲戚去自取 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S
Sinoroc
39 楼
如果认为官方数字不准确,那就可以自己编数字自己随便写~~~~~
k
kulou13
40 楼
如果你认真看完全文的话,会发现日本查出得案例证明,相当一部分感染者甚至是在无症状或明显无症状的情况下感染病毒并自愈的,你如果想知道武汉究竟有多少人感染病毒,那只有让每个武汉人都去医院检查一遍咯,所以在家自主隔离才是最正确的,不要瞎乱跑
k
kulou13
41 楼
各国侨民的数据显示比例幅度不大,应该还是蛮准的,而且考虑侨民生活圈子小一点的可能性,真实感染率可能还会更高,但是同时侨民的数据也反映出大多数病毒携带者因为自身免疫力的原因都不会呈现严重症状,且能自愈,所以武汉绝大多没有明显症状的携带者也能在没有确诊感染的情况下康复
江南游侠
42 楼
大外宣数字是假的,狗粮数字正确,狗粮的数字是武汉天天死几万人,几十万人已经被土共火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