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在地狱模式里还能坚持多久?巴以冲突的钥匙在哪?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19日 17点11分 PT
  返回列表
90648 阅读
47 评论
凤凰卫视/玉渊谭天

当人们满怀求生渴望进入医院,却因为一场轰炸而命丧于此,这正是加沙不久前上演的一场惨剧,数百人殒命。而从以色列针对哈马斯7日的突袭展开报复后,加沙每天都充满死伤悲剧,逝者已有数千。

以色列扬言踏平加沙的全面地面战何时会打响?死神还将卷走多少平民?加沙已是处处悲歌,但加沙的苦难远非始于这次战争,加沙人一直以来在经历着什么?

Part.1

当地时间17日晚间,加沙城的加沙浸信会医院遭到空袭。加沙地带卫生部门报告,袭击已造成至少700人死亡。并称这场悲剧的所有死者都是平民,大多数是妇女儿童。

事件发生后,震惊了国际社会,引发了中东地区的愤怒。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宣布全国哀悼三天,并下半旗致哀。约旦宣布取消与美国、埃及、巴勒斯坦的四方峰会。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事件发生后,哈马斯、杰哈德,以及几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几乎所有的穆斯林国家都指认、认定、断定这个事就是以色列干的,所以对以色列进行了言辞激烈的愤怒谴责和声讨。甚至表达了要向以色列复仇的心理。现在面对这个情势,以色列也急于否认。以色列军方表示加沙地区每处交火或者是发射火箭弹的情况,它都可以提供视频,自证清白。”

随后以色列公布视频,配文称是杰哈德火箭弹发射失败后击中了加沙城的浸信会医院。之后又公布音频,表示是两名哈马斯特工讨论杰哈德火箭发射失败的谈话录音。但视、音频的真实性目前还无从证明。

18日,美国总统拜登到达以色列,他表示对加沙地带医院爆炸事件深表悲痛和愤怒,并称据他所看到的情报,爆炸是“另一方而不是以方所为”。

关于以色列的指控,杰哈德18日发表书面声明称是“虚假和毫无根据的”,其没有将医院等公共设施用于军事目的。

18日晚间,联合国宣布将尽快对这次医院遭袭事件进行调查。这是新一轮冲突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事件。医院内,除病患外,还有大量因流离失所前来避难的加沙难民。以色列要求加沙北部的巴勒斯坦人南迁,但大量加沙人已经无处可逃。

加沙,这片浸透苦难的土地,如今聚焦在全世界的目光下。曾有媒体这样描述,在世界最大的监狱生活是怎样的?你不必犯罪,你只需要出生在加沙。

整个加沙地带,长约41千米,宽约10千米,土地面积365平方千米,西面是地中海,最南面与埃及相邻,东部、北部被以色列紧紧包围。

加沙全域被高达10米的厚重水泥墙包围,以色列士兵荷枪实弹驻守岗楼监控。埃及出于对哈马斯的忌惮,也修建了隔离墙。离开加沙有3个口岸,其中2个在以色列的掌控下,需要以色列许可方能进出,而许可极难获得。另外一个拉法口岸在埃及的管控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由于哈马斯在加沙夺权,从2007年开始一直到今天,以色列对加沙进行了严格的封锁,这个封锁不断地加剧了加沙的人道主义危机,也就是使加沙的民众生活越来越艰苦,同时也使得民众对以色列的仇恨不断增长,双方之间不断爆发暴力的冲突。”

2007年开始,加沙人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铁桶般的牢笼里。以色列还在墙的周围设置了“武装观察哨”,配备机枪和士兵。

Part.

2

不仅仅是陆地,为了杜绝加沙地带通过地中海和外界沟通,以色列还封锁了加沙40多千米的海岸线,建立了离岸6海里的海上缓冲区。即使这里最传统的产业——渔业都被严控。渔民出海捕鱼,在加沙北部最远不得远离海岸线11千米,南部最远不得超过28千米,实际执行起来要求更为严格。

根据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在《奥斯陆协议》中达成的协议,以色列还对加沙地带的领空拥有专属控制权。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殷罡:

“加沙人要离开加沙,出国需要签证,除了投靠亲属关系、结婚、得到外国大学录取通知书等等,他们怎么可能得到签证?不会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接收,不要说欧洲国家,阿拉伯国家也不会,和加沙相邻的埃及也不会。”

除了封锁外,加沙境内所有基础设施都在以色列的掌控之下。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这38年来,以色列已经把加沙经营了个透,加沙所有基础设施都是以色列经手的,它对这些东西非常熟悉,一些原始的图纸甚至还都还在。水电这些市政供应,全部掌握在以色列手里,也就是说水龙头卡在以色列手里,想开多大就开多大,想关就能关。60%的水源、80%的电力都得依靠以色列。”

据联合国估算,加沙地带超过70%的巴勒斯坦人每天只能获得非常有限的水和食物。大部分的食物、水和电需要由以色列提供,物资需要以色列许可方能入境,这些物资只能是基本生活用品。一项研究表明,巴勒斯坦人普遍缺乏营养,17.5%的儿童患慢性营养不良,53%的中青年女性以及44%的儿童患贫血症。近一半加沙人居住在难民营。

长达16年的封锁困境,让加沙人无处可逃。加沙的苦难已经持续了近百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思潮的兴起,到了一战初期,英国外交大臣提出《贝尔福宣言》,鼓励犹太人返回到自己的家园,正式启动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当然加沙地带和这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是紧密相连的。”

二战结束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要为幸存的犹太人建立一个新国家,作为“补偿”。由此,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1947年联合国分治方案》,批准了建立一个犹太人与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共存的国家,并要求英国托管至1948年5月14日为止。这项决议遭到了巴勒斯坦的坚决反对,因而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当时,加沙在埃及的控制之下。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殷罡:

“如果问加沙人记忆里什么时候的日子比较安静,就是在被埃及占领的时期,因为那时候不打仗,1948年到1967年的时间里没有战争,埃及对加沙实行军事统治,也有自治政府。加沙的学习成绩好的青年还可以到开罗去上大学。”

1967年,以色列通过第三次中东战争夺取了埃及控制的加沙、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约旦的西岸及东耶路撒冷。以色列随后在加沙驻军并开始在这里建立居住点。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从1967年一直到2005年,加沙地带就在以色列的控制之下。哈马斯成立以后,不断地对以色列展开暴力反抗,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有驻军,有犹太定居点,也就是说安全成本、管理成本、经济成本都越来越大。”

2005年,以色列总统沙龙宣布以色列撤出加沙地带,还权给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但不到两年,哈马斯就武力夺取了加沙的控制权。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哈马斯自成立以来,它一直不承认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存在,要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益,它的前提是要让以色列这个国家消亡,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巴勒斯坦国,实现巴勒斯坦人民的各项权益。”

2007年哈马斯上台,以色列开始对加沙地带实行了严格的管控和封锁。16年的封锁中,加沙民众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Part.

3

封锁下的加沙经济凋敝,超过216万巴勒斯坦人被困在3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密度位居世界前列,每平方公里就有5933人,人均GDP约1514美元,8成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据世界银行2022年底报告,由于封锁,加沙的失业率高达45.3%。在过去的15年,加沙的社会经济状况逐步下降。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殷罡:

“到这一次哈马斯发动战争之前,加沙每天还有将近2万人到以色列去打工,这2万人代表着2万个家庭,大约占加沙人口的10%。他们拿回来的工资是在加沙内部可能得到工资的10倍。”

加沙的年轻人从记事起就生活在严格封锁下了。塔莫尔是一名加沙少年,他在集市上经营儿童推车,一次收费20美分。

加沙居民 塔莫尔:

“我需要帮助家里,也需要让自己的未来更有保障。这样我可以给家里买点基本生活所需。我们有权力活下去,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像其他孩子一样。我想要活下去。”

靠着儿童推车的生意,塔莫尔可以补贴家用,还有一份活干。但在加沙还有大量的“阳台青年”失业,无所事事,在阳台喝着阿拉伯咖啡,抽着烟。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人活着得有口饭吃,相当多的失业青年,又找不到工作,联合国那也没有工作给他们,也不能到以色列境内去打工,整天游手好闲,在街上游荡。找不到工作,他们怎么还能活下来?这些年来,加沙的老百姓主要是靠国际机构的救援维持生命,至少阿拉伯大饼是可以吃上的。”

国际援助,成为加沙人不可缺少的生活支柱。

加沙居民 米里恩:

“这里没有工作机会,没有联合国发的食物,我们就会饿死。我们根本买不起这些东西。如果我缺任何东西,如果我缺面粉,我连一袋子都买不起。”

物资的短缺,封锁的限制,让地道在拉法和加沙之间不断挖通,高峰时,两地之间的地道多达1400条。很多巴勒斯坦人靠在地道中运送物资谋生。

这样一条地道大概造价100万美元,负责运送物资的巴勒斯坦人每天可以赚到28美元,算是当地一份不错的工作了。

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储殷:

“它这叫地道经济学,地道数量很多,埃及也管不过来。另外这种走私又带来了一个很畸形的情况,就是有能力走私的就发财,就导致了加沙地带出现了利益分化。肯定是和哈马斯有关系的人可以走私,哈马斯可以分发援助物资,分发捐款,这些全都会经过它的手里。”

除了贫困和物资短缺,更让加沙人痛苦的是不停的空袭。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而根据巴勒斯坦中央统计局数据,少年儿童人口占到了加沙地带人口总数近一半,这里的人们年龄中位数只有19岁,他们没有起码的安全保障,很多人,都有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心灵创伤当然大了,自己家人死了,爷爷被炸死了,奶奶被炸死了,妈妈被炸死了,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些事,谁炸死的,以色列炸死的。仇恨就培育下来了,仇恨入心要发芽的,随着孩子们长大,自认为掌握了一些反抗以色列的战斗技能,就一定会运用到同以色列的战斗当中。”

Part.

4

阿卜杜勒·拉曼的父亲是一名哈马斯士兵。在一次的轰炸中,阿卜杜勒·拉曼家里的17名成员一起被杀。年仅12岁的他,就看到了毁灭和死亡。

加沙儿童 阿卜杜勒·拉曼:

“我们会用更多火箭弹打他们,他们的努力就白费了,无论他们摧毁多少东西,他们消灭不了我们,这样对吗?全世界的孩子都能过得舒适安全,我们却活在死亡和毁灭中。”

有人说,加沙是没有明天的地方。因为明天,会有更多的苦难等待着他们。如今,2023年的两方冲突,又进一步加深了这份苦难。

10月13日,以色列发布撤离令,要求加沙人24小时内撤离到加沙南部地区。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殷罡:

“加沙干河以北土地占加沙面积大约40%,以色列要求这片土地上的人到南边60%的土地上去,这样以色列可以进入加沙清理这40%的土地,这40%的土地下面地道网比较密集。以色列军队毫无疑问会进入这个地区,摧毁所有的地道,摧毁的面积会非常大,由于很多地道的上面是老百姓的住宅,所以这些住宅也难保,局面会很悲惨。”

这项“撤离令”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以色列发布“全面撤离令”后,哈马斯随即呼吁加沙民众留在家中。哈马斯方面称,以色列发布的撤离令是“令人厌恶的心理战”。

北部,是加沙相对富裕的区域,加沙首府设在此处。这里拥有较为充裕的水资源,农田,以及大量的商业、工业、农业和教育机构。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这片区域。以色列的撤离要求会造成110万人的大迁徙,这其中甚至包括北部22家医院。

席塔是无国界医生组织来加沙援助的外科医生,这轮冲突他感到超出想象。他表示,“2009年,2014年,2021年的战争,我都在,都没像这次这样,甚至2014年的战争都不像这次这么严重,轰炸得这么密集。伤者的数字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孩子被送到医院。”

这家医院电力被切断,只能靠柴油发电机供电,但能源也很快会被耗尽,他担心,除了电力供应,医院的医疗资源也将被耗尽,医疗系统濒临崩溃。

15日,以色列宣布对加沙南部恢复供水,以促使更多人撤离北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现在加沙城有70多万老百姓,已经撤离了60万,现在加沙城内就剩下10万老百姓了。以色列希望未来的两三天内就可以把这些老百姓赶走,客观的讲,现在加沙城里断水断电这么多天,已经不存在支撑老百姓继续生活下去的任何条件了。所以把这10万老百姓逼走,估计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

为了报复哈马斯发动的“阿克萨洪水”行动,以色列已经在加沙附近集结了几十万重兵,宣称要把哈马斯从地球上抹去。兵临城下之际,数十万加沙人离开了北部家园,逃亡到沿海地带的南部。拉法口岸附近有大批难民在等待援助,口岸对面,上百万的援助物资依然无法进入加沙。

18日,联合国安理会15个理事国,就巴以冲突“实行人道主义暂停”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由于常任理事国美国行使了否决权,草案未获通过。

哈马斯和以色列的冲突再次加重了加沙的悲剧,主导加沙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的联合国官员说,“加沙再也没有安全的地方了”、“违反国际法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各方的努力,人们的祈愿能否让加沙从人道灾难中得到解脱?何时解脱?

巴以冲突的钥匙

在加沙城一所医院被空袭之后,位于加沙地带的一所学校也遭到轰炸。目前,冲突已致双方超4900人死亡。

10月16日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发起了两份关于巴以冲突的草案,美国都投出了反对票。最近的一份,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反对,再次导致草案未获通过。

这些草案在呼吁的,都是停火和保护平民。

为了缓和局势,中方已经与相关国家和国际机构打了超过10通电话,中方也派出中东问题特使前往中东。

对于这片战乱不止的土地怎么办,中方明确阐明了立场:

巴以冲突反复上演,根本原因是中东和平进程偏离正确轨道,“两国方案”基础不断受到侵蚀,联合国相关决议没有得到切实执行。

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两国方案”,就是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样才能实现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共存,阿拉伯和犹太两大民族和谐相处。

和平的轨道为何偏离?“两国方案”如何被侵蚀?巴以的未来又该向何处去?

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巴以问题的钥匙,“两国方案”说起。

“两国方案”如何演进?

“两国方案”的最早版本,可以追溯到1947年。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分治决议,即联大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一个阿拉伯人的国家和一个犹太人的国家,对巴勒斯坦实行分治。纷争较大的耶路撒冷,由联合国来管理。

只不过,一开始的“两国方案”,将巴勒斯坦超过56%的土地划分给仅占当时巴勒斯坦总人口三分之一的犹太人。

这个方案,阿拉伯人没有接受。而这个方案的设计,与当时巴勒斯坦的殖民者英国有很大关系。

英国在几乎所有重要的殖民地,如印度、尼日利亚等,都推行“分而治之”,人为制造矛盾,以利于殖民控制。一旦殖民时代结束,便会在当地留下没完没了的纷争。英国对巴勒斯坦的政策也如此。

矛盾确实出现了。“两国方案”确立后,阿拉伯人并没有在巴勒斯坦建国,但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宣布建国,也就是以色列。第二天,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就出兵巴勒斯坦,第一次中东战争正式爆发。

因为美国介入等原因,在兵力和装备上都占优势的阿拉伯国家,最终以失败告终。

战后,“巴勒斯坦”土地的五分之四都被以色列占领。自此,数十万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这也成为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产生的开端。

而这,还只是随后几十年流血的开端: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对埃及发动战争。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等。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攻击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

||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出兵黎巴嫩,打击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势力。

五次中东战争,与以色列抗争的,既有埃及、黎巴嫩、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也有巴勒斯坦人自己组织的武装和政治力量。

其中一个,是1964年在耶路撒冷成立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它是后来联合国承认的巴勒斯坦方合法代表。

以色列依靠美国的强大后援,以及先进武器装备,在五次中东战争中取得了多次胜利。

其中,在第三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就已经把当时联合国决议中划分给巴勒斯坦的领土全部占领。

但也就是在那一年,1967年,联合国安理会以15票全票通过了第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撤离占领领土,回到战前状态,即不承认以色列1967年后占领巴勒斯坦的土地。

1967年战争前的巴勒斯坦,包括约6000平方公里的约旦河西岸,和360平方公里的加沙地带。

这是巴勒斯坦和阿拉伯方面所能接受的巴勒斯坦国土面积的底线。而第242号决议也成为了目前为止凝聚了最多国际共识的“两国方案”:

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为了推动这个“两国方案”落实,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后,联合国安理会又追加通过了第338号决议,再次要求以色列归还1967年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

只不过,以色列没有完全归还,虽然撤出了加沙地带,但还在持续围困这里,以色列也没有撤出约旦河西岸,还不断扩大在西岸的定居点。而巴勒斯坦这边,对于被占领土的抗争也一直在进行。

但“两国方案”,已经开始发挥出和平解决巴以问题的作用。

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这就是巴勒斯坦国的由来。

而后,以色列时任左翼领导人拉宾等人,也意识到长期对抗对两个民族都不利,只有通过和平和政治解决的方式,才能为双方带来长治久安。

面对双方难得的共识,被称作和平协议的《奥斯陆协议》签署。

根据协议,以色列从加沙撤军,关闭在加沙的定居点,加沙地区为巴勒斯坦人所控制,成为一块巴勒斯坦人自治的巴勒斯坦领土。

最好的结局,当然是巴以之间的和平进程继续沿着“两国方案”走下去。

但事态发展到今天,显然,发生了变故。

“两国方案”被谁破坏了?

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先从一个细节说起。

2012年,联合国提出了接纳“巴勒斯坦国”为联合国“非会员观察国”的决议,最后,联合国成员国中,138票赞成,41票弃权,仅9票反对。

反对票中,美国和以色列都在列。美国和以色列当年明明都支持了“两国方案”,为什么变卦了?

先说以色列,积极推动《奥斯陆协议》签署的拉宾,1995年就被以色列保守势力刺杀了,而后以色列右翼势力上台,新任领导人基本撕毁了协议。

当初促成和平协议的美国,也纵容以色列,并且越发暴露出“拉偏架”的姿态。这背后,是美国与以色列特殊的关系。

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11分钟后,美国就正式宣布承认以色列政府,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

事实上,美国历任总统都曾在公开场合表达过与以色列的“特殊关系”。在“巴勒斯坦国”决定组建的1988年,美国和以色列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两国正式结成战略同盟关系。

这种特殊关系也体现在了美国在“两国方案”的姿态当中。

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直接放任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采取极端强硬手段,将巴勒斯坦人民的反抗视作恐怖主义行为,将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视为反恐行动并予以支持。态度已经格外鲜明。

这种拉偏架的姿态在上届美国政府达到了顶峰,“两国方案”也基本被美国破坏。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做了这么几件事:

||宣布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刻意在巴勒斯坦“灾难日”前后将美国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到了耶路撒冷;

||支持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领土扩建定居点;

||断绝对巴勒斯坦的财政援助,压缩对巴勒斯坦难民的人道拨款,关闭巴解组织驻美办事处。

这些行为,对特朗普来说,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选举私利。根据开源数据统计,犹太裔富翁谢尔登·阿德尔森及其妻子以个人名义给共和党捐赠了7500万美元。

而这些行动,也让“两国方案”走进了死胡同。

尤其是使馆迁移问题。美国的这一举动,相当于承认了耶路撒冷属于以色列,事实上已经放弃了“两国方案”。

不止如此,美国还把这样的认识落字,形成了美国的中东战略——“中东和平新计划”,又称“世纪协议”。

这一协议,不仅否决了巴勒斯坦对东耶路撒冷城的主权要求,也限制巴勒斯坦难民回归权,还否决了巴勒斯坦国的外交、国防自主权,巴勒斯坦国实质上沦为以色列国境内的自治实体。

这样的协议突破了巴勒斯坦政治底线,使得中东和平进程完全停滞。

直到现在,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仍在耶路撒冷。在美国的纵容之下,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区域的犹太人定居点,仍在扩建、新建,巴勒斯坦的领土被公然蚕食、吞并。

如此情景,巴勒斯坦如何能看到真正建国的希望?巴以的冲突又怎么可能消弭?

眼下巴以冲突的催化剂,正是今年以来双方在耶路撒冷圣地以及约旦河西岸加剧的冲突。

然而,冲突之后,美国依然选择一边倒地支持以色列。

18日中午,拜登访问了以色列。此前,美国不仅派出两艘航母前往地中海,也第一时间给以色列提供了军援。

美国,选择继续火上浇油,不论这样的行为是否会助推局势向更加失控的方向演进。

局势走到今天的局面,源自于巴以之间复杂的历史经纬,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停火止战,找到眼下和未来的解决方案。‍‍‍‍‍‍‍‍‍‍‍‍‍‍‍‍‍‍‍‍‍‍‍‍‍‍‍‍‍‍‍‍‍‍‍‍‍‍‍‍‍‍‍‍‍‍

“两国方案”又何去何从?

既然“两国方案”是解决巴以冲突的最佳方案,那面对眼下的局势,“两国方案”还要如何施行?

实际上,为了推动停火降温,回归和平,从这轮巴以冲突一开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同一系列相关方进行了沟通对话。

10月13日,王毅在和来华访问的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共同出席记者会时,明确阐述了中方立场:

||问题的根源在于巴勒斯坦独立建国的夙愿迟迟未能实现,在于巴勒斯坦人民遭受的历史不公一直未能得到纠正。

||推进“两国方案”的正确路径是尽快恢复和谈,各类促和机制都要发挥积极作用。

||呼吁在联合国主导下,尽快召开更加权威、更有影响、更大范围的国际和会,凝聚国际促和共识,推动巴勒斯坦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紧随其后,王毅先后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土耳其外长费丹通电话,商讨“两国方案”如何实现。

与此同时,为推动停火止暴、局势降温,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已经与中东各国展开了一系列交流互动:

||10月10日,同埃及外交部巴勒斯坦事务部长助理通电话。

||10月11日,同巴勒斯坦外交部第一副部长通电话。

||10月12日,同以色列外交部副总司长通电话。

||10月12日,同沙特外交部次大臣通电话。

||10月13日,应约集体会见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和阿盟驻华代表处负责人。

||10月13日,同阿联酋国务部长通电话。

||10月13日,同联合国中东和平进程特别协调员通电话。

||10月13日,同欧盟中东和平进程特别代表通电话。

从沟通时间线来看,中方并没有首先与冲突双方沟通,而是和埃及对话。为什么是埃及?

曾去往中东调研的学者李绍先给谭主分享:

在巴以冲突中,埃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埃及能对哈马斯、以色列双方都产生实质性影响。加沙地带三面被以色列包围,仅有南端和埃及接壤,可以说,埃及掌握着加沙地带的唯一出口。同时,埃及是阿拉伯地区人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国家。因此,在巴以历次冲突中,埃及都在扮演调解的积极作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方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分别进行了沟通。

随着局势升温,中方同中东各国的沟通频率在明显加密。到10月13日,一天内与三方通话,还集体会见了阿盟驻华代表处负责人。

这些越发频密的行动,代表的是中国实实在在为当前冲突的局面担忧。

中国没有像一些国家一样,咄咄逼人,偏向一方,也没有像一些国家一样,尽管知道巴以冲突的根源所在,却看美国的脸色行事,畏畏缩缩不敢提出公正的解决方案。

中方的表态呼应了各方的诉求,既注重历史经纬,也关注人道灾难,把劝和促谈作为头等大事,更注重长远的“两国方案”实施。

中国在巴以问题上负责任的态度是一贯且坚定的,谭主想起2021年亲身经历过的一个细节。

2021年5月,巴以爆发大规模冲突。当时,正值中国担任联合国安理会的轮值主席国。在冲突爆发时,王毅外长刚刚在西安主持完“中国+中亚五国”外长会晤,为了尽快推动局势降温进行努力,就地在西安组织筹备联合国安理会巴以冲突问题紧急公开会。

谭主当时也在现场,全程见证了从起草发言稿到调试设备等一系列紧张的协调、准备工作,有的工作人员连轴转了好几天。

最终,16日晚上10点,紧急公开会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会议持续了3小时15分钟,直到第二天凌晨才结束,包括巴以代表在内的各方充分发表了意见。

正是基于中国一贯负责任的态度,在如何实现巴以问题的和平解决上,越来越多目光正投向中国。

这次冲突发生后,就有一通来自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电话。布林肯在通话中明确表示,美方支持以“两国方案”解决巴以问题。

为什么美方要和中方主动强调“两国方案”,熟悉中东问题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刘中民教授告诉谭主:

尽管美国支持以色列行使自卫权,但这次冲突的规模和造成的伤害超出了美国的想象,美国也不愿意冲突扩大造成局面失控。在巴以问题上,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合作不断加强,也是世界主要国家中对“两国方案”最为重视的国家,未来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美国现在想回归到“两国方案”,也必须与中国协调。

中东一直是全世界地缘政治最复杂的区域之一。

而中东迫切需要的安定,在中国的斡旋下,有了可能性。今年春天,在中国努力下,作为区域大国的沙特和伊朗实现和解,带动了中东一系列和解潮。

之所以中国可以做到,是因为中国可以在中东国家之间维持一个公正客观中立的立场。

相反,对美国来说,中东国家,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分得很鲜明。

和解,从不能只惠及一方。

明白这句话,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两国方案”会被侵蚀,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解决愈演愈烈的巴以冲突,中国会向世界发出这段呼告:

以色列有建国的权利,巴勒斯坦同样有建国的权利。以色列人已得到生存保障,巴勒斯坦人的生存谁来关心?犹太民族已不在世界上颠沛流离,巴勒斯坦民族何时才能重返家园?这个世界存在各种不公,而对巴勒斯坦的不公已经延宕了大半个世纪,承接了几代人的痛苦,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T
TCVD
1 楼
还能坚持多久?哈哈也太小看绿教的繁殖能力了,加沙被以色列封锁成这样,生育率都是全球最高的地区之一(也只输给了几个阿拉伯国家)。对于无耻的绿教,就得以色列这种心狠手辣的主才行 [1评]
E
Ewq123ewq
2 楼
共匪国抗以援哈
m
m301nn
3 楼
其实在西方世界不是如此吗 犹太老板愿意发多少工资给你就发多少给你 [1评]
懒熊
4 楼
阿拉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有啥说 的早晚那块地方都是以色列的 自己不行还能怪别人
p
pickle
5 楼
因为那些人如同住在监狱里,除了生孩子根本没事可做。 以色列把该地区所有资源都占据, 除非做出重大让步否则根本无解
文强
6 楼
HAMAS是恐怖分子吗
b
bluebluehihi
7 楼
看似文明祥和的21世纪竟然有这么一个人间地狱,可怜的加沙人民真是含着苦命符出生
临时来玩
8 楼
哈马斯占领了加沙,纲领是消灭以色列,你说人家封锁你有没有道理?
今日雨果
9 楼
⚠️ 巴以冲突的钥匙在哪? 。 ◉ Frontispice | Frontespizio | Frontispiece | 卷首 . Yes. 从现在起,到2050年,只有仅仅1代人的时间了。 . 政教分离,推动伊斯兰教的革新。 . 政教分离,政教分离,政教分离,这是唯1的可走之路。 . 当年,欧美的政教分离,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 政教分离,穆斯林政教分离之日,则穆斯林人民幸甚,世界人民幸甚。 . 同样, 政教分离,中国政教分离之日,则中国人民幸甚,世界人民幸甚。 . 您可询问1下您的爷爷奶奶,1949年GCD执政以后,"政教分离"这1关键词,这1重要的政治原则,是如何从汉语教科书里,从汉语中外历史书里渐渐"被消失",最后完全绝迹的。 . 同时,建议有关的研究人员,以此为课题,做1个详尽的统计分析,看看"政教分离"关键词出现率的曲线,是从哪1年起,急速陡降的。这将是很有说服力的。 . T详见: 🌴🌳🌲 https://HugoAujourdhui.org/blogs/hugoaujourdhui/hugo-creaders-archive-index ☞ 🌲政教分离 x 55 ☞ 🌿 ☞ 🍃 🍃 🍃 . . Victor Universel Labo - VUL - 飞鸥实验室 V1.000.2023-10-16, 1989-06-04, Paris .
今日雨果
10 楼
⚠️ 巴以冲突的钥匙在哪? 。 ◉ Frontispice | Frontespizio | Frontispiece | 卷首 . Yes. 从现在起,到2050年,只有仅仅1代人的时间了。 . 政教分离,推动伊斯兰教的革新。 . 政教分离,政教分离,政教分离,这是唯1的可走之路。 . 当年,欧美的政教分离,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 政教分离,穆斯林政教分离之日,则穆斯林人民幸甚,世界人民幸甚。 . 同样, 政教分离,中国政教分离之日,则中国人民幸甚,世界人民幸甚。 . 您可询问1下您的爷爷奶奶,1949年GCD执政以后,"政教分离"这1关键词,这1重要的政治原则,是如何从汉语教科书里,从汉语中外历史书里渐渐"被消失",最后完全绝迹的。 . 同时,建议有关的研究人员,以此为课题,做1个详尽的统计分析,看看"政教分离"关键词出现率的曲线,是从哪1年起,急速陡降的。这将是很有说服力的。 . T详见: 🌴🌳🌲 https://HugoAujourdhui.org/blogs/hugoaujourdhui/hugo-creaders-archive-index ☞ 🌲政教分离 x 55 ☞ 🌿 ☞ 🍃 🍃 🍃 . . Victor Universel Labo - VUL - 飞鸥实验室 V1.000.2023-10-16, 1989-06-04, Paris .
c
cyue88
11 楼
以色列在自己的国土上修建边境墙保护自己的国土,还没理了?南面的埃及对加沙的防范远比以色列强烈。人家修建了两道边境墙。加沙人自己好好反省一下,怎么埃及约旦都不接纳他们,为什么会受到这种空前的孤立!
催你明白交粑粑
12 楼
哈马斯就是钥匙,不要再拿加沙的屁民做肉盾。
R
Riordan
13 楼
联合国答应他们建国,领土面积55开,现在是91开,谁都知道这样下去是10 0开 别鬼扯没用的,地图不说谎,哈哈 [1评]
8
88108081
14 楼
把以色列搬到没过去,就完美解决所有问题了。
8
88108081
15 楼
他们还会制定一个行业薪资标准。。。哈哈哈哈哈哈哈
媚眼瞟瞟
16 楼
等到人人都能造核弹, 问题马上迎刃而解。
8
88108081
17 楼
不可能的,以色列早就计划好了,绑架着西方国家的经济和媒体。 以目前以色列的实力,不是缺地方生存,犹太人遍布全球,就算是在美国搞个犹太州,也是轻轻松松的。 他们要的是耶路撒冷,和他们所谓祖上的地域和荣光。胃口绝对不是小小那点地方能满足的。 最近两年把加沙给并了,未来20-50年内把黎巴嫩,叙利亚并了。50-100年内把约旦和伊拉克给并了。 之后就是看沙特,埃及和伊朗。 进程很多时候得看时机,反正找到漏洞就开始搞事情。 以色列统治下的中东更符合欧美利益。
l
lalawu2014
18 楼
凤凰卫视的堕落显而易见
什么人
19 楼
人只不過是各種分子元素的結合體,沒有那麼神聖。要解決現在世界的諸多難題,首先就要廢除西方左派走入極端的人權理念。
C
Cuisiner
20 楼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敞开国门吸纳巴勒斯坦难民
山药
21 楼
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出路就是像新疆人民顺从中共一样听从以色列的领导一起消灭哈马斯建立以色列共和国。
开心小黄人
22 楼
美国霸权随着那一票否决烟消云散了。一个被犹太集团绑架的美国已经没有资格代表全世界连“自由世界”都代表不了
i
in-salah
23 楼
1946年的才是,现在的大部分是抢的
全通
24 楼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巴勒斯坦人是人见人嫌的狗…… 亲爱的埃及弟兄也参与了严密的封锁,围墙建得不比以色列矮,不比以色列窄! 原先接纳难民的约旦也被整怕了… 周围阿拉伯兄弟一个个虽然同宗同种同源,但 觊觎领土的多,支持建国的少; 打嘴炮的多,真正帮忙的少; 反而是不同族不同教的波斯人为了把世界搞乱在不遗余力…… 可那些黄俄孝子们却在为八竿子打不着的巴勒斯坦操尽了心……只有巴勒斯坦好了,恒大就能把钱还上了,沪深股市指数就上扬? [1评]
r
raymond68
25 楼
        草 经济观察版也沦陷了 完全被乡巴佬台巴子搞成了反华政治版 比之阴还下作
p
pk6034
26 楼
说到同情阿拉伯世界都争着发言,说把巴勒斯坦难民接到各国都反对,对比乌克兰难民的差别真是讽刺
春风吹
27 楼
美国人领导世界是一炸一路、中国人领着全世界做生意一带一路
f
frastar
28 楼
哈控区是地狱,法塔赫控制区小日子就强太多了,同为巴勒斯坦咋那么大差距涅!有正常脑袋都看得出来,全是哈马斯信奉的恐怖主义闹得!把哈马斯消灭后,加沙应该交给正牌的巴勒斯坦政府-法塔赫管辖! [2评]
g
givetome
29 楼
不可能有解
春风吹
30 楼
你也知道在西方国家有正治不正确的话?言论自由是假的?打脸了吧!所以一不要认为西方国家政府多么高大上、在言论自由方面和中共做得差不多、在中国也不是你在微博、微信上说了政治不正确的话就抓你、有可能只是删除下架
春风吹
31 楼
如果在日本侵略中国期间、你是中国领导人你肯定是汪精卫、现在中国就是日本的了
春风吹
32 楼
你老婆女儿被人强奸、你叫她们享受吧
随意岁月
33 楼
中东的王爷和酋长们哪个敢制裁以色列,醒醒吧
f
frastar
34 楼
不小心踩你的尾巴了,“哈狗”说得就是你吧!直挺挺地站台恐怖组织,你可真有出息! [1评]
开心小黄人
35 楼
你支持新疆穆斯林的东突不 [1评]
f
frastar
36 楼
你支持东突? [1评]
钟馗捉妖
37 楼
我觉得还是美国把200万巴勒斯坦难民全部接回美国才是最好的解放方式。做老大就要有做老大的气度,而且200万人平均年龄19岁,送去工厂搬砖都能让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了。😁😁😁
开心小黄人
38 楼
美国支持。我知道
M
Meller
39 楼
必须滴!
M
Meller
40 楼
恁忘了有近20亿穆斯林!
M
Meller
41 楼
nmb! 大傻逼! 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是血亲兄弟!只是宗教信仰不同而已。 你麻痹你这么弱智你妈的隔壁老王知道吗? ri你先人!
M
Meller
42 楼
对。而且是永远不可能有解,除非灭了一方,但这又不可能,所以,冲突会永远持续下去的。这不仅仅是领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有宗教的问题。
a
anywho
43 楼
以色列会步步残食,逐渐将巴勒斯坦人圈禁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一点一点把圈羊的圈勒紧。这几十年就是这样。所以。所谓哈马斯不会消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消灭不掉的。 犹太人从原先的受害者变成今天的施害者,历史悲剧再次在巴勒斯坦人身上上演,多行不义必自毙,如果以色列一意孤行地实行种族灭绝行为相信终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脑袋!一个无法从过去的痛苦中学习并成长的民族,现在的风光亦是暂时的,相信历史肯定会再次告诉它,没有宽仁胸怀的民族,悲剧一定还会重演!不错,我说的就是犹太人。
m
mike3
44 楼
我觉得还是中国把200万巴勒斯坦难民全部接回中国才是最好的解放方式。做老大就要有做老大的气度,而且200万人平均年龄19岁,送去新疆工厂,兵团,或再教育营,又解决中共人口老化问题,实现习大帝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量子纠缠
45 楼
中媒煽情什么?想获取谁的同情心?什么加沙人爷爷死了,奶奶死了,爹妈死了,一家人都死了?死了活该,自找的。谁挑起这场惨烈战争的? 还长大了又是一个哈马斯分子,等长大了,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