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aiming for the 2024 Vancouver marathon in May as well. Keep up the good work. It is pretty impressive you can squeeze in 40 km of bike and 2k of swim with your marathon training schedule. [1评]
:
I run 65-80km per week, depending on how much basketball/ Cycling/swimming I do that week so I don't get injured.
I tried 100k/week before, can't handle it. Either PF or IT band or illness. Hence replacing easy run with non impact cross training of swimming: Cycling. [1评]
6月14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2023兰州马拉松赛让非洲选手优先国内选手50米起跑,极不公平。视频发出后,迅速引起网友热议。据南国早报报道,兰州市体育局竞技体育科工作人员对此事回应称:安排在最前面的选手都是特邀的国际精英。根据相关要求,为了防止国际精英受到干扰,需将其与业余选手保持一定的缓冲区。
“这样安排符合要求”
视频显示,在一个写着“2023兰州马拉松”几个大字的蓝色龙门架下方,20多名非洲选手排成一排站在蓝色起跑线边上,随着一声枪响,他们向前冲。在他们后方几十米远处,有很多国内选手快速追上来。
视频截图
据南国早报报道,兰州市体育局竞技体育科工作人员对此事回应称:他们已关注到网传视频。实际上,兰马已上升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根据相关要求,为了防止国际精英受到干扰,需将其与业余选手保持一定的缓冲区。此次兰马赛中,安排在最前面的选手都是特邀的国际精英,成绩在国际田联名单中位于前100名,当时国际田联也派观察员检查了此次赛事,这样安排是符合要求的,而国内没有排在前100名的选手。
自2011年创办以来,兰州马拉松已经成功举办了9届。2023兰州马拉松于6月11日上午开赛,起、终点设在兰州奥体中心,有来自17个国家、地区以及全国34个省市区的4万名选手参赛。男、女前八名奖励4万美元至1000美元不等,破世界纪录奖励10万美元(只奖第一名),破全国纪录奖励5万美元(仅限中国籍选手,只奖第一名),破兰马纪录奖励1万美元(只奖第一名)。
最终,三名埃塞俄比亚选手摘得男子项目冠亚季军,其中冠军以2小时08分57秒的成绩打破该项目赛会纪录;两名埃塞俄比亚选手斩获女子项目冠亚军,一名肯尼亚女子获得季军,前三名均打破了该项目赛会纪录。
男子半程马拉松项目,中国队选手张学康以1小时9分24秒的成绩获得亚军,队友张国富以1小时12分42秒的成绩获得季军。女子半程马拉松项目,中国队选手李美珍以1小时18分56秒的成绩获得亚军,队友王巧霞以1小时20分55秒的成绩收获季军。
为何要邀请外国选手?看到非洲选手赚得盆满钵满,于是有人质疑:国内马拉松比赛为何非要邀请外国选手?更有甚者将其调侃为“援非”。事实果真如此吗?6月15日,兰州日报一篇报道对此做了解释。
报道称,本次“兰马”,组委会共邀请到19名高水平男女选手参赛,其中,仅男子全马报名个人最好成绩2小时04分的就有两个。而女子全马个人最好成绩位居榜首的也在2小时18分11秒,均比“兰马”赛会纪录要高出一大截。
兰州作为全国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2011年起,依托独特的山水景观和多元的文化特色,打造了兰州马拉松这一环母亲河奔跑的亚高原黄金赛事。
凭借深厚的城市底蕴、真切的人文关怀、一流的赛事组织和服务,“兰马”迅速跻身国内七大国际金标赛事之列。
兰州日报报道称,成为国际金标赛事,就意味着更要严格按照金标赛事的标准办赛。按国际田联金标赛事邀请国际高水平运动员必须“男女至少各有5位顶尖国外选手参赛,其中男子选手最好成绩在2小时10分以内、女子选手最好成绩在2小时28分以内”这一规定,“兰马”邀请非洲选手参赛完全是照章办事,也合情合理。对于这一点,国内马拉松选手更愿意将其称之为“双赢”。
“首先我要恭喜外籍选手,他打破了兰州马拉松的赛会纪录。赛前也知道我们邀请了很多高水平的外籍选手,能和外籍选手同场竞技,也能彰显出国内马拉松选手的水平。”说这话的,是位居本次“兰马”全程男子组中国籍选手第二名的兰州本土选手王涛。在王涛看来,虽然外籍选手拿走了奖金,但和他们一起比赛的过程,恰恰给了国内选手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
和王涛一样,获得此次“兰马”中国籍男子组第三名的高成亮也是本土选手。他表示,这次能够和很多外籍选手同场竞技共同交流,是自己的荣幸,这不仅体现了“兰马”的开放包容,也彰显了马拉松精神没有国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