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展争议:历史与现代中国国家叙事的碰撞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10月20日 8点20分 PT
  返回列表
17111 阅读
22 评论
BBC


成吉思汗是13世纪蒙古统一和蒙古帝国的缔造者,被许多蒙古人当作民族英雄和祖先来崇拜。

法国一家博物馆因“不满中国政府干涉”决定推迟举办一项有关成吉思汗的展览,这家博物馆指责中国试图“改写历史”。

位于法国城市南特的布列塔尼公爵城堡历史博物馆说,他们将把展览推迟到至少三年之后。

据报道,这家博物馆同中国官方的争议包括使用“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等措辞。

成吉思汗被现代蒙古国奉为民族英雄,同时作为元太祖被列为中国的历史人物。

内蒙“敏感时期”

博物馆馆长吉利特(Bertrand Guillet)解释,“我们为维护人性、科学和道德价值决定停止展览筹办”。

吉利特在接受法国广播公司采访时透露,他们同位于呼和浩特的内蒙古博物馆合作了三年,“展览的一切工作都已就绪,已经开始准备运输展品。”

吉利特介绍,他们需要内蒙方面的实物展品“印证、彰显”历史,解释蒙古帝国和草原地区在中西方联系、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吉利特说,问题的起因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对博物馆施压,要求他们改变原来的展览计划,代之以符合中国设想的展览,令他们难以接受。

英国《卫报》援引吉利特说,中国要求法国展览馆在展览中加入“带明显偏见改动蒙古文化、以更符合中国新的国家叙事”。

博物馆说,中国当局要求展览取消一些用词,包括“成吉思汗”,“帝国”和“蒙古人”,随后他们还要求审查展览的介绍、地图和图例。

不过,布列塔尼公爵城堡历史博物馆的馆长也对媒体说,他认为,争议正好发生在内蒙古双语政策引发争议的敏感时期,“或许再过几个月,这件事就不至于发生”。

目前,该博物馆仍在和欧美国家的博物馆合作,期待找到合适的展品,计划在2024年向公众开放。

中国官版“草原文化”

不久前中国在内蒙古推行新的双语教育政策,招致蒙古族民众的不满和抗议。他们认为新政策危及到蒙古语言的生存,违反了中国关于民族平等的法律。

旅居德国的蒙古族政治流亡人士、“内蒙古人民党”主席特木其勒图说,中国国家文物局干预法国蒙古题材的展览,和最近对境内蒙古族推行语言同化的政策背后的动机都一样,就是要通过淡化蒙古人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认同,达到加强同化的目的。

特木其勒图认为,多年来中国当局在内蒙古宣传所谓的草原文化,以此偷梁换柱,取代蒙古文化,淡化蒙古民族意识。他认为,这次中国官方不愿意展览使用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的字样应该也是这个动机。

法国博物馆展览风波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报道采用标题--“中国不许成吉思汗展览使用成吉思汗的名字”。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蒙古退休文化官员对BBC中文网说,内蒙古的确有宣传草原文化、打造草原文化自治区的说法。把草原文化视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符合官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说法,而强调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会涉及国际因素,这可能是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

批评人士说,中国当局在内蒙古宣传作为中华文化一部分的草原文化,而不刻意强调蒙古文化和历史

不过,这位蒙古族的前官员还说,蒙古文化是草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官方提倡并资助草原文化的研究和其他相关活动,在客观上也有促进蒙古族文化活动的积极意义。

成吉思汗的象征

从1950年代开始,中国以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为指导进行的民族识别确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中国在其中的5个少数民族地区成立了省级民族自治区。另外在许多省份内部也有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中国国务院在2005年发布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中说,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3。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从20世纪初一直到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从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蒙古国、到内蒙古和中国东北地区都先后存在过不同的以统一蒙古为目标的泛蒙古主义运动。

近现代的泛蒙古主义运动都以蒙古帝国的创立者成吉思汗作为民族统一的象征,成吉思汗仍被视作蒙古民族的祖先,现在仍然受到不同国家蒙古民众的崇拜和祭奠。

在德国的特木其勒图认为,成吉思汗和他缔造的蒙古帝国到现在仍被许多蒙古人当作民族统一的象征,这可能是中国不希望法国展览强调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的原因。

中国“民族熔炉”模式

多年前,有中国学者向当局献策以解决中国的”民族分裂“问题。胡鞍钢在2011年撰文提倡学习美国的”民族熔炉“模式,”不允许任何族群有自己的历史地域范围和特权“,加强对少数民族的同化。

2011年,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胡联合刊登在中国科学院内部刊物《国情报告》中的文章“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明确提出,要与时俱进推动民族政策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的转型,“不断淡化公民的族群意识和56个民族的观念,强化中华民族的身份意识和认同。”

文章推崇美国处理民族(种族)的方法,认为美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实行的大熔炉模式比较成功,而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大拼盘模式比较失败。

这个被称为”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思路将过去苏联的民族自治模式作为反面经验教训,建议取消依据苏联模式建立的民族自治区制度,淡化民族和地域的传统联系,改变以民族划界的自治实体,达到弱化民族标识、强化国家公民观念的目的。

密码忘记了
1 楼
本来合作就是要双方同意的。条件谈不拢意见不一致不办就完了,没什么大不了的事。生意不成仁义在。
我冇醉
2 楼
成吉思汗绝对是人类最大的魔头!
t
tintin9999
3 楼
法国方面不理解蒙古国对中国提及成吉思汗的敏感性。
王剑
4 楼
现在办展览,yeah right
b
baydad
5 楼
成吉思汗绝对是人类最大的魔头! ———————— 也被许多人认为是战神。 老毛称他为一代天骄。
w
wx3000
6 楼
历史上的霸主基本上是违反人性,靠烧杀抢掠称霸,多少年后必定解体。
歪脖老魏
7 楼
老祖奶被操, 太丢人, 咱必须得认那强奸犯为老祖...必须的...
喜得利
8 楼
包子是蒙古族的种吗? 满人入关屠城的时候,他又是满族了? 如今的大清皇帝,恢复汉族了?偏偏喜欢跪的女又才。
p
pop4
9 楼
“成吉思汗绝对是人类最大的魔头!” 西方很多人十分感激成吉思汗,因为他事实上摧毁了当时如日中天的阿拉伯势力,让西方基督教照实缓了口气, 阿拉伯在打败十字军后开始反攻西方地盘,结果成吉思汗一来,老窝被抄了。这一下就缓了足足一百年。直到蒙古人自己分裂,土耳其才成事重新西扩。
p
pop4
10 楼
成吉思汗只是烧了点欧洲皮毛,却结结实实把中亚到巴格达的伊斯兰势力烧成焦炭,剩点余烬后来复燃。
D
DoctorXI
11 楼
把那个硬捏出来的内蒙古撤销就完了,要不把外蒙古吞并了也成
没头没脑
12 楼
吉尼斯上的屠杀记录是蒙古入侵中原时发生的。一亿人口被屠杀,剩下一千多万的都是妇孺居多。游牧民族有把对方的成年男子和老妇全部杀掉,年轻的妇女和孩子都是当成战利品掳会去的习俗。当年成吉思汗的未婚妻被别的部落掳去,后怀孕,成吉思汗打败对方迎回他的正式妻子时,已经时待产状态了。但是成吉思汗依旧善待他的妻子,和这个非自己的骨血。这不是他有多高尚,而是部落的习俗。男子打仗多有夭折,好战的部落仅依靠自己部落的女人壮大人丁是不现实的。所以当今中国的汉族中蒙古基因的比例是非常明显的,即使外蒙古的蒙古族她们也是有很多汉族基因的,毕竟抢了这么多女人和孩子。事实就是这样,你就是不高兴听到这样的事实,但是改变不了你血液中基因成分。所谓的国家就是文化基础上的概念,而文化这种东西又是思维的继承和发展。所以有一个好的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日本大和民族目前的文化在亚洲是发展的最文明的文化。前满族国的东北三省没有并入日本文化,这是东北人民没有这个福分。一个愚昧族群真的是分辨不出福分和灾引的。
D
DoctorXI
13 楼
西方文化非常推崇成吉思汗,当时基督教被穆斯林从陆地到海洋隔断在欧亚大陆一角,后来听说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君王打得穆斯林屁滚尿流,赶紧拍使者商议合作大计,甚至劝成吉思汗入教。后来欧亚大陆打通之后西欧商人可以到中国畅通无阻,大量的中国科技就是这个时候传入到中世纪已然落后的西方。
D
DoctorXI
14 楼
其实成吉思汗那时的蒙古人对中原和江南毫无兴趣,又不能放牧,攻打金国仅仅是为了报父仇,所以打下来后并未占领,只是屠杀了绝大部分人口让金国没法回复元气,相形之下他们对中亚的钦察草原兴趣大大滴,国家重心都在那。
d
dengzc1971
15 楼
回复没头没脑 复旦大学的基因研究表明北方汉族中Y染色体呈现很强的一致性,极少有蒙古带入的Y染色体。
梦遥2016
16 楼
@pop4 有趣的评论! 成吉思汗只是烧了点欧洲皮毛,却结结实实把中亚到巴格达的伊斯兰势力烧成焦炭,剩点余烬后来复燃
梦遥2016
17 楼
@我冇醉 人类进化与大自然的万物息息相关。 成吉思汗只是个契机点。考虑一下当时的人们在干什么?
O
OldPortland
18 楼
一罐湖边
青衣侠
19 楼
成吉思汗无论其出生地还是其墓葬,都在中国境内的内蒙古地方。所以,成吉思汗被认为是“中国籍”的蒙古族人,嘻嘻。何况绝大多数中国人认为,外蒙古迟早是要回归中国的,届时,“叙事的碰撞”就不存在了。
I
Interread
20 楼
我在准备进入阅读关于罗马。知道一点成吉思汗,很少一点点。知道得太少了。
U
US_Lion
21 楼
党的政策有变了?2017年不是逮捕了一位据说侮辱民族英雄撑鸡死含的小青年么?撑鸡死含是哪个民族的英雄呀?
来自加勒比海
22 楼
蒙古应该打进西欧,这些法国人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