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刚!
这一次,是普京把特朗普逼进墙角,特朗普的10天停火通牒,普京坚持的“俄罗斯不会退让”。
美俄这次的正面硬刚对垒,特朗普却是先慌张?
7月29日,“空军一号”上的特朗普突然宣布将给俄罗斯的最后通牒期限从50天压缩至10天,要求普京在8月8日前结束俄乌冲突。
听起来极其威慑,当特朗普在7月28日宣布“对普京非常失望”并“不再有兴趣与普京对话”时,克里姆林宫的反应异常冷静。
甚至佩斯科夫仅以“已注意到”三个字回应了这场外交风暴。俄罗斯的冷静更是令梅德韦杰夫在特朗普发出通牒后立即警告:“特朗普在和俄罗斯玩最后通牒游戏”,而每一个最后通牒都是“迈向美俄战争的一步”。
正面的对垒,8月1日普京也是紧跟表态,如果乌克兰认为此时不是谈判的最佳时机,俄罗斯愿意等待。
很显然,特朗普的“交易艺术”在乌克兰战场撞得粉碎,甚至如今正困在自己设定的困局里。
半个月的时间,他把给俄罗斯的停火期限从50天压缩到10-12天,最终定死在8月8日,威胁对俄征收100%关税甚至“二级制裁”。
而当记者追问制裁效果时,特朗普竟坦言:“我不知道是否有用”,可见这场豪赌的底牌还未亮出就露了怯。
更尴尬的是,经济威慑成了纸老虎。美俄年贸易额仅35亿美元,不足中俄贸易的3%,所谓100%关税如同隔靴搔痒。
而当特朗普威胁对购买俄油的中印等国加征500%关税时,共和党议员格雷厄姆的提案立即遭亚洲大国冷对,这些国家每日仍进口200万桶俄油,制裁大棒挥到半空硬生生刹停。
甚至军事恫吓同样失效。特朗普宣布调动核潜艇到“合适区域”施压,普京反手就在白俄罗斯部署“榛树”高超声速导弹。
美军C-17运输机刚向英国运送B61核炸弹,俄军立刻启动核打击演习,新型“波塞冬”核鱼雷的阴影笼罩大西洋。
如此来看,普京的“覆水难收”绝不是虚张声势。
俄罗斯的底气,特朗普的“墙角”危机直接地说,俄罗斯的底气源于三重战略屏障。别看三年制裁,但俄罗斯GDP在2024年逆势增长3.6%,能源出口成功转向亚洲市场,其中对华贸易额已达2407亿美元,占俄出口总量的47%。
另外军事威慑上,俄军弹药产能已超过北约国家总和,东部战线持续挺进。更关键的是,普京在瓦拉姆岛会晤中宣布,俄军开始列装“榛树高超声速导弹”并将部署至白俄罗斯。
紧跟梅德韦杰夫多次强调“俄罗斯没了,世界就没必要存在”的战略哲学,在其背后实际是6000枚核弹头的终极威慑。
甚至当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咆哮最后期限时,俄军夏季攻势正迎来高潮。
7月27日,324架无人机如蝗虫般扑向乌克兰西部空军基地,俄军放弃合围战术,直接以“拆楼式轰炸”强攻波克罗夫斯克。
而此刻顿巴斯地区85%已落入俄军掌控,每寸土地都在加固普京的谈判底线。
况且普京开出的停火条件始终未变:承认乌东四州与克里米亚属俄领土、放弃加入北约、彻底非军事化。
当乌克兰坚持先全面停火再谈领土问题。双方立场的鸿沟间,特朗普幻想用商人式的速成交易弥合,很显然,结果被现实击得粉碎。
且如今俄罗斯的硬刚,打乱了特朗普的所有计划。
特朗普原本精心设计的“秘密外交渠道”,从高层密谈、私人特使、非正式接触,全部在普京的沉默面前全线溃败。
结束俄乌冲突本就是特朗普“二进白宫”后的承诺之一,如今执政半年,俄乌战场却陷入更深的泥潭。
加上特朗普如今处境也并非好看,竞选时“百日解决冲突”的承诺已然落空,共和党鹰派要求兑现强硬姿态,法律诉讼阴影更需外交胜利转移视线。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虽然宣称特朗普“平均每月促成一项和平协议”应获诺贝尔奖,俄乌僵局却让此宣言沦为笑柄已经令特朗普在国际上出现威信危机。
此外便是特朗普对俄罗斯的制裁工具并非有效。这美俄贸易额2023年仅247亿美元,较2021年暴跌43.9%,所谓“100%关税”象征意义大于实质。
自然便不奇怪,当记者追问制裁效果时,特朗普罕见承认:“或许会起效,也可能不会”,这种不确定性坦白暴露了底牌的薄弱。
另外更深的困境在于二级制裁的连环套。威胁对中国、印度等俄能源买家征收惩罚性关税,意味着同时挑战全球两大新兴市场。
而当美国通胀仍在3%以上徘徊时,这种经济自杀式威胁注定难以落地。
所以当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愤怒地缩短最后期限时,他可能没意识到,这10天倒计时的终点,不是俄罗斯的屈服,而是美俄之间的博弈局面已经大变了。
硬刚!
这一次,是普京把特朗普逼进墙角,特朗普的10天停火通牒,普京坚持的“俄罗斯不会退让”。
美俄这次的正面硬刚对垒,特朗普却是先慌张?
7月29日,“空军一号”上的特朗普突然宣布将给俄罗斯的最后通牒期限从50天压缩至10天,要求普京在8月8日前结束俄乌冲突。
听起来极其威慑,当特朗普在7月28日宣布“对普京非常失望”并“不再有兴趣与普京对话”时,克里姆林宫的反应异常冷静。
甚至佩斯科夫仅以“已注意到”三个字回应了这场外交风暴。俄罗斯的冷静更是令梅德韦杰夫在特朗普发出通牒后立即警告:“特朗普在和俄罗斯玩最后通牒游戏”,而每一个最后通牒都是“迈向美俄战争的一步”。
正面的对垒,8月1日普京也是紧跟表态,如果乌克兰认为此时不是谈判的最佳时机,俄罗斯愿意等待。
很显然,特朗普的“交易艺术”在乌克兰战场撞得粉碎,甚至如今正困在自己设定的困局里。
半个月的时间,他把给俄罗斯的停火期限从50天压缩到10-12天,最终定死在8月8日,威胁对俄征收100%关税甚至“二级制裁”。
而当记者追问制裁效果时,特朗普竟坦言:“我不知道是否有用”,可见这场豪赌的底牌还未亮出就露了怯。
更尴尬的是,经济威慑成了纸老虎。美俄年贸易额仅35亿美元,不足中俄贸易的3%,所谓100%关税如同隔靴搔痒。
而当特朗普威胁对购买俄油的中印等国加征500%关税时,共和党议员格雷厄姆的提案立即遭亚洲大国冷对,这些国家每日仍进口200万桶俄油,制裁大棒挥到半空硬生生刹停。
甚至军事恫吓同样失效。特朗普宣布调动核潜艇到“合适区域”施压,普京反手就在白俄罗斯部署“榛树”高超声速导弹。
美军C-17运输机刚向英国运送B61核炸弹,俄军立刻启动核打击演习,新型“波塞冬”核鱼雷的阴影笼罩大西洋。
如此来看,普京的“覆水难收”绝不是虚张声势。
俄罗斯的底气,特朗普的“墙角”危机直接地说,俄罗斯的底气源于三重战略屏障。别看三年制裁,但俄罗斯GDP在2024年逆势增长3.6%,能源出口成功转向亚洲市场,其中对华贸易额已达2407亿美元,占俄出口总量的47%。
另外军事威慑上,俄军弹药产能已超过北约国家总和,东部战线持续挺进。更关键的是,普京在瓦拉姆岛会晤中宣布,俄军开始列装“榛树高超声速导弹”并将部署至白俄罗斯。
紧跟梅德韦杰夫多次强调“俄罗斯没了,世界就没必要存在”的战略哲学,在其背后实际是6000枚核弹头的终极威慑。
甚至当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咆哮最后期限时,俄军夏季攻势正迎来高潮。
7月27日,324架无人机如蝗虫般扑向乌克兰西部空军基地,俄军放弃合围战术,直接以“拆楼式轰炸”强攻波克罗夫斯克。
而此刻顿巴斯地区85%已落入俄军掌控,每寸土地都在加固普京的谈判底线。
况且普京开出的停火条件始终未变:承认乌东四州与克里米亚属俄领土、放弃加入北约、彻底非军事化。
当乌克兰坚持先全面停火再谈领土问题。双方立场的鸿沟间,特朗普幻想用商人式的速成交易弥合,很显然,结果被现实击得粉碎。
且如今俄罗斯的硬刚,打乱了特朗普的所有计划。
特朗普原本精心设计的“秘密外交渠道”,从高层密谈、私人特使、非正式接触,全部在普京的沉默面前全线溃败。
结束俄乌冲突本就是特朗普“二进白宫”后的承诺之一,如今执政半年,俄乌战场却陷入更深的泥潭。
加上特朗普如今处境也并非好看,竞选时“百日解决冲突”的承诺已然落空,共和党鹰派要求兑现强硬姿态,法律诉讼阴影更需外交胜利转移视线。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虽然宣称特朗普“平均每月促成一项和平协议”应获诺贝尔奖,俄乌僵局却让此宣言沦为笑柄已经令特朗普在国际上出现威信危机。
此外便是特朗普对俄罗斯的制裁工具并非有效。这美俄贸易额2023年仅247亿美元,较2021年暴跌43.9%,所谓“100%关税”象征意义大于实质。
自然便不奇怪,当记者追问制裁效果时,特朗普罕见承认:“或许会起效,也可能不会”,这种不确定性坦白暴露了底牌的薄弱。
另外更深的困境在于二级制裁的连环套。威胁对中国、印度等俄能源买家征收惩罚性关税,意味着同时挑战全球两大新兴市场。
而当美国通胀仍在3%以上徘徊时,这种经济自杀式威胁注定难以落地。
所以当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愤怒地缩短最后期限时,他可能没意识到,这10天倒计时的终点,不是俄罗斯的屈服,而是美俄之间的博弈局面已经大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