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撤街设镇 山西砸铁饭碗 一场大变革真来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2月16日 18点25分 PT
  返回列表
75871 阅读
10 评论
国民经略

城市收缩,悄然降临。

1

铁饭碗,不再“铁”了。

前不久,山西6个县试点探索“人口小县”机构改革,多个行政部门被撤并精简,部分事业单位编制被缩减。

忻州市河曲县,3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2个,135个领导领导职数精简为114名,186个涉改事业单位整合为40个,1964个事业编制核减为659个。

太原市娄烦县,全县9个县委机关减少至6个,26个政府部门降至16个,133个事业单位则削减了29个。

吕梁市石楼县,改革后,全县党政机构减少了37.1%,事业单位减少了31.1%,行政事业单位科级职数减少11.8%。

……

这些县有一个共同特点:人口小县,且人口面临持续减少的困境。

这6个试点县,常住人口多则13万人,少则不到10万人,属于典型的袖珍小县。

过去10年,这些小县人口还在持续萎缩,河曲县人口减少14.9%,娄烦县降低13.8%,石楼县减少13.4%。

与之对比,在中部和东部,百万人口大县屡见不鲜,作为第一县级市的昆山常住人口更是达200万人以上,超过了许多中西部地级市规模。

虽然人口大相径庭,但在如今的行政架构下,无论是10万人口小县,还是百万人口大县,行政部门、事业单位总量不会相差多少,县直事业机构动辄一两百个。

且不说经济和财政可负担性如何,人口萎缩本身就会带来一个严峻问题:人口与财政供养人员比例失衡。

为此,山西在全国率先开启人口小县机构改革,重点解决“财政供养人员比例失衡、人浮于事等突出问题”。

这一切还只是开始。

根据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全国户籍人口不足50万的县(市)共有1257个。其中,5万以下的袖珍县(市)有90个,5万-10万之间的有116个,10万-20万之间的228个。

这些人口小县,未来或许都将成为改革对象。

与山西精简铁饭碗相比,东北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日前,黑龙江省伊春市和齐齐哈尔市6个街道被撤销,并设为镇,这一举动被媒体称为“撤街设镇”。

事实上,几年前,东北就已出现更高层面的“撤区设县”。

2019年,黑龙江伊春市撤销了15个市辖区,新设立了8个县区。行政区划从15区1县1市,调整为5县4区1市,区少了整整11个。

长期以来,城市扩张一直都是主旋律,撤县设区、撤县设市、撤镇设街、撤村改居可谓屡见不鲜。

如今一切开始逆转,不仅浩大的“撤县设区”潮戛然而止,逆向的“撤区设县”、“撤街设镇”也成了现实。(参阅《1亿人,为何没有一座万亿GDP城市?》)

“撤区设县”、“撤街设镇”,意味着什么?

在我国的行政架构中,中央-省-市-县(区、县级市)-乡镇(街道)构成5级行政体系。

根据国民经略主笔凯风《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分析,县与区,镇与街道,看似级别相当,但无论是名称还是实际定位,都截然不同。

区和街道,都属于城市架构,深度融入城市的产业、交通、教育、卫生等规划中,多以二三产业为主,且村民向城镇居民的身份转型,得以享受相应的城市福利。

与之对比,县与乡镇,多属于乡村管理单元。

乡基本以乡村经济为主,镇兼顾农业和工商业职能,且财权、事权相对独立,虽然享受不到城市层面的利好,但如果产业基础良好,反而更利于自力更生。

同时,街道与镇设立门槛不尽相同。

根据黑龙江相关规定,街道人口及城镇人口规模一般高于乡镇,且财政收入、二三产业增加值必须位于区域前30%,而镇经济水平只要求达到50%左右。

所以,撤街设镇的背后,核心原因是人口减少,城市收缩,逐渐达不到设立街道的标准。

以率先进行“撤区设县”、“撤街设镇”的伊春市为例,2010年到2020年,伊春常住人口从114.8万人减少到87.9万人,人口下降23.45%,年平均增长率为-2.64%。

而在东北,除了沈阳、大连、长春外,其他30多个城市人口都在减少。

当人口持续流失,一旦低于设立街道的最低标准,撤街设镇,就是无法回避的选择。

种种信号表明,城市正在从大扩张模式,转向“收缩”模式。

无论是超大特大城市,还是收缩型城市,抑或普通县城、镇街,都不能再随意扩张了。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要求推动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科学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发强度,合理控制人口密度。

这是继“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严控撤县设区之后,对超大特大城市扩张加上的又一个紧箍咒。

早在三四年前,国家发改委就已发布文件,要求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

随后,官方进一步发文指出,稳妥调减收缩型城市市辖区,审慎研究调整收缩型县(市)。

这些规定,正是中小城市撤区设县、撤街设镇等“逆城市化”现象的政策渊源。

与此同时,县城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但人口流失县城却受到诸多限制。

去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 ,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

,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

这意味着,县城迎来了命运的分水口,人口流失县城的扩张之路就此搁浅,未来或将迎来新一轮收缩型的撤并潮。

毕竟,随着人口大盘见顶、经济高增速发展阶段远去,城市收缩现象只会越来越严峻,这在凯风《中国城市大趋势》一书有详细论述。

根据龙瀛团队的最新研究,2010年-2020年,全国共有1507个收缩的区县,占比超过一半 ,总面积为440万平方公里,覆盖了中国近46%的国土。

龙瀛团队:2010-2020年,中国人口收缩的县区市,新疆数据暂缺

以城市来看,全国共有266个收缩城市,与前十年相比,增加了86个,总数占全国城市的4成左右。

城市收缩之下,只有“瘦身强体”一条路可走。

j
junkuso
1 楼
妈拉个巴子的,中国怎么到现在还没崩溃,太烦了!你中国再不崩溃,这些牲口会不得不无休止编故事喷粪累的吐血而亡!
老六生
2 楼
这就是城市化过程 .. 你开车去美国西部,内地 会发现很多鬼镇, 历史上,这些鬼镇都是繁荣的城镇 那么,这些居民去哪里了呢? .. 随着美国经济高速发展 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在海岸地区和五大湖地区 内地居民纷纷移往这些地方谋生 这就是城市化过程 .. 过去一、二百年时间 中国现代化落后了 所以,现在就是在补课 西方发展曾经走过的阶段 目前,中国都要一步一步的补课, 经历类似的成长过程 [1评]
吧吧吧吧
3 楼
日本也是。人口都集中在大城市。
X
XXyourOO
4 楼
习近平掌权以后,中国国内的新闻,就开始了越来越多的诸如“必须严控”,“必须坚决遏制”,“必须大力扶持”,“必须打赢XXX攻坚战”,“必须加强基层组织领导”。。。。。。之类的用词。这背后反应了权力的无限扩张!尽管这些“必须”后面,都会罗列一长串理由,试图证明这都是为了人民好,为了国家好!但是要知道,治大国如烹小鲜,经济运作有其客观的,科学的规律,这种想靠权力给经济强行灌浆,施肥的操作,不但不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反而会起到揠苗助长,瞎捣乱的反作用!最后国家不会变得更好,而是原本健康有序的经济运作被权力的野蛮扩张摧残破坏,让国家出现倒退,透支,毁掉国家的未来!一个国家一旦开始走这条权力强行干预经济的死路,他的发展,就会很快走上越走越窄,遍地荆棘的歧途了! 今天的中国,就像是一个由疯子司机驾驶的失控列车,正在这个错误地方向上狂奔!中国的未来,完了! [1评]
混沌世界
5 楼
装逼犯XXyourOO,你安心在外面吃💩就行了,中国的事情跟你有关吗?
x
xnimaoo
6 楼
先把你妈逼整明白了。再整国家大事
南方打工仔
7 楼
人均可支配收入,最准确。
a
abc868
8 楼
全部升级直辖市又如何!奴才还就是奴才!顶多加上个俄孙名字!
y
yuba
9 楼
小庙养不了大和尚
E
EdwardsWilson
10 楼
中国现在真的太强大了!客观的评价,目前中国以一国之力打全世界,都是分分钟秒杀的节奏。虽然中国总是抱着善意、怜悯对待全世界,但是如果有一天真的怒了,打掉全世界的军队,我估计半个小时就够了! -- --- -- 习总书记,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千秋万载,一捅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