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本搞怪又有点“眼界”的综艺节目,2012年开播至今的《月曜夜未央》一定榜上有名~17号的月曜两小时SP中,节目组将在上海进行采访。大家伙儿数着日子终于等到正片啦~
在放正片之前,先来说说《月曜》这档日本综艺,很多中国小伙伴都是它的忠实观众,这个堪称日本版的“1818黄金眼”,在节目中的每个普通民众都能给我们贡献许多笑点。主持人用词大胆,多以嬉笑怒骂、讽刺及风趣幽默的谈话形式,加上经常采访路人,有种“揭露真实的日本”意思,因此也收获了大批国外粉丝。此前就有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月曜》上意外出镜并留下诸多金句,这次节目组到中国早就引发了中国网民的关注,不少人表示,“我编好个人新闻了,快来采访我!”
《月曜》过去在日本做节目时就有不少中国人贡献笑点了。在之前的采访中,很多中国观众表示很喜欢《月曜》、跟着节目学日语、因为节目更了解/喜欢日本等。
既然在往期节目中遇到过那么多表示喜欢《月曜》的中国人,到底是假装喜欢还是真的喜欢?在这一期特辑开头就是为日本观众解答:中国人真的知道《月曜》这档节目吗?被采访小姐姐表示:知道!还知道这在b站很火!
另一位小姐姐则是分享了节目中印象最深的相关人物:主持人-松子。
以及音乐结姐姐和宇宙人(小姐姐很激动!):
这里不得不提下《月曜》中国特辑背后的制作人:徐真然,如果没有她就不会有这一期的特别企划。徐真然是一位实打实的中国人,也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女生,在加入《月曜》之前,是一名妇产科实习医生。
24岁的徐真然因为喜欢《月曜》,选择了辞职!
自此开启了赴日工作生涯,并且成功地成为了《月曜》的工作人员,一路披荆斩棘,从助理变成了制作人。
多年为节目担任制作人的徐真然,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可以完成一期“上海企划”,后来因为疫情的出现,一直被搁置,这次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虽然拍摄过程中还遇到了台风的阻挠,不是那么顺利,但也向日本观众介绍了“上海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微博用户 @狐狸本期节目中,摄制组首先来到了上海号称“上海涩谷”的安福路。随机采访了一位坐在路边卖花的大叔。
节目组:“最近有什么个人新闻吗?”卖花爷叔:“这帮奇葩哦,看到个女人稍微有点姿色,就不得了马上追上去拍照”
卖花爷叔:“疯狂吐槽diss这种人,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事。”
其实呢,爷叔是吐槽上海安福路盛行的“街拍文化”一群老法师拿着长枪短炮拍美女。
老爷子们直接把节目效果拉满了,比如下图...
在上海拍摄完,节目组还跑到河北采访了中国的爱迪生—手工耿,毕竟日本有不少奇葩发明家,也让日本观众看看中国的发明家们吧,很多日本网友也听过手工耿的报道。
这位34岁的“发明控”还保留着原来的发型和气质,尽管人家在全网已经收获千万粉丝了,但还是没有一丁点“大网红”的架子。背带裤一穿,护目镜一戴,手工耿就开始整活了,他使用的是原本身为焊接工的技能,迄今为止已经有200多件发明和大家见面啦~首先,他面对镜头展示了一款如今大家都很需要的“小物件”——手机壳。
当然了,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把挂在腰间的“凶器菜刀”,过分狂野的外表让它显得尤其有趣。长得很像锯子的梳子,可以允许两个人一起梳头发。长发的手工耿和工作人员齐上阵,为观众朋友演示了一番。
虽然据说可以“节省时间”,但是工作人员吐槽的那句“超痛啊”也真的劝退了一大波人吧……手工耿表示:“现实生活中你遇到什么问题的话,我都能思考一下怎么用我的发明解决它们。”接下来,耿老师从200多件作品中挑出了3件得意发明,让屏幕对面的松子和村上信五直呼666~
第三名是“像喝酒一样喝矿泉水”的优雅杯托。
看完想整一个。
第二名是“给不配合穿裤子的小孩穿裤子”的机器,使用起来有点复杂。要先把裤子套在钢管上,再把小孩的脚塞进钢管。
打开开关,机器转起来....裤子就穿上了。虽然但是好像有点费小孩。
这个排名第一的发明,绝无争议。这台可以一边烧烤一边弹钢琴、还能玩漂移的机器,可以说是让日本人,或者说让全世界为止震撼了。
大家多多少少都耳闻过手工耿,但“北京钢铁侠”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高的大众知名度。不过他的发明对于手工耿来说毫不逊色。今年60岁的吴玉禄,是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不种地的农民。他说自己不爱学习和种地,就爱研究机器人。捣鼓了36年的机器人发明之后,他不光拿了不少奖,还上了央视。
上海世博会期间,他被邀请到上海外滩美术馆参加了蔡国强主办的“农民达芬奇”展览。他的得意之作“猪八戒”,是一个可以拉着他逛街的、最高时速5千米每小时的黄包车机器人。
不光可以前进,还给观众演示了倒车入库。
吴老的机器人基本都是在还原人类活动,外形上可谓是相当朋克。
真的太精彩了?希望以后月曜常来中国拍摄吧!中国有趣的人或事可是很多的哦!网上的反响和期待相当可以:
提到日本搞怪又有点“眼界”的综艺节目,2012年开播至今的《月曜夜未央》一定榜上有名~17号的月曜两小时SP中,节目组将在上海进行采访。大家伙儿数着日子终于等到正片啦~
在放正片之前,先来说说《月曜》这档日本综艺,很多中国小伙伴都是它的忠实观众,这个堪称日本版的“1818黄金眼”,在节目中的每个普通民众都能给我们贡献许多笑点。主持人用词大胆,多以嬉笑怒骂、讽刺及风趣幽默的谈话形式,加上经常采访路人,有种“揭露真实的日本”意思,因此也收获了大批国外粉丝。此前就有不少中国留学生在《月曜》上意外出镜并留下诸多金句,这次节目组到中国早就引发了中国网民的关注,不少人表示,“我编好个人新闻了,快来采访我!”
《月曜》过去在日本做节目时就有不少中国人贡献笑点了。在之前的采访中,很多中国观众表示很喜欢《月曜》、跟着节目学日语、因为节目更了解/喜欢日本等。
既然在往期节目中遇到过那么多表示喜欢《月曜》的中国人,到底是假装喜欢还是真的喜欢?在这一期特辑开头就是为日本观众解答:中国人真的知道《月曜》这档节目吗?被采访小姐姐表示:知道!还知道这在b站很火!
另一位小姐姐则是分享了节目中印象最深的相关人物:主持人-松子。
以及音乐结姐姐和宇宙人(小姐姐很激动!):
这里不得不提下《月曜》中国特辑背后的制作人:徐真然,如果没有她就不会有这一期的特别企划。徐真然是一位实打实的中国人,也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女生,在加入《月曜》之前,是一名妇产科实习医生。
24岁的徐真然因为喜欢《月曜》,选择了辞职!
自此开启了赴日工作生涯,并且成功地成为了《月曜》的工作人员,一路披荆斩棘,从助理变成了制作人。
多年为节目担任制作人的徐真然,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可以完成一期“上海企划”,后来因为疫情的出现,一直被搁置,这次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虽然拍摄过程中还遇到了台风的阻挠,不是那么顺利,但也向日本观众介绍了“上海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微博用户 @狐狸本期节目中,摄制组首先来到了上海号称“上海涩谷”的安福路。随机采访了一位坐在路边卖花的大叔。
节目组:“最近有什么个人新闻吗?”卖花爷叔:“这帮奇葩哦,看到个女人稍微有点姿色,就不得了马上追上去拍照”
卖花爷叔:“疯狂吐槽diss这种人,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事。”
其实呢,爷叔是吐槽上海安福路盛行的“街拍文化”一群老法师拿着长枪短炮拍美女。
老爷子们直接把节目效果拉满了,比如下图...
在上海拍摄完,节目组还跑到河北采访了中国的爱迪生—手工耿,毕竟日本有不少奇葩发明家,也让日本观众看看中国的发明家们吧,很多日本网友也听过手工耿的报道。
这位34岁的“发明控”还保留着原来的发型和气质,尽管人家在全网已经收获千万粉丝了,但还是没有一丁点“大网红”的架子。背带裤一穿,护目镜一戴,手工耿就开始整活了,他使用的是原本身为焊接工的技能,迄今为止已经有200多件发明和大家见面啦~首先,他面对镜头展示了一款如今大家都很需要的“小物件”——手机壳。
当然了,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把挂在腰间的“凶器菜刀”,过分狂野的外表让它显得尤其有趣。长得很像锯子的梳子,可以允许两个人一起梳头发。长发的手工耿和工作人员齐上阵,为观众朋友演示了一番。
虽然据说可以“节省时间”,但是工作人员吐槽的那句“超痛啊”也真的劝退了一大波人吧……手工耿表示:“现实生活中你遇到什么问题的话,我都能思考一下怎么用我的发明解决它们。”接下来,耿老师从200多件作品中挑出了3件得意发明,让屏幕对面的松子和村上信五直呼666~
第三名是“像喝酒一样喝矿泉水”的优雅杯托。
看完想整一个。
第二名是“给不配合穿裤子的小孩穿裤子”的机器,使用起来有点复杂。要先把裤子套在钢管上,再把小孩的脚塞进钢管。
打开开关,机器转起来....裤子就穿上了。虽然但是好像有点费小孩。
这个排名第一的发明,绝无争议。这台可以一边烧烤一边弹钢琴、还能玩漂移的机器,可以说是让日本人,或者说让全世界为止震撼了。
大家多多少少都耳闻过手工耿,但“北京钢铁侠”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高的大众知名度。不过他的发明对于手工耿来说毫不逊色。今年60岁的吴玉禄,是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不种地的农民。他说自己不爱学习和种地,就爱研究机器人。捣鼓了36年的机器人发明之后,他不光拿了不少奖,还上了央视。
上海世博会期间,他被邀请到上海外滩美术馆参加了蔡国强主办的“农民达芬奇”展览。他的得意之作“猪八戒”,是一个可以拉着他逛街的、最高时速5千米每小时的黄包车机器人。
不光可以前进,还给观众演示了倒车入库。
吴老的机器人基本都是在还原人类活动,外形上可谓是相当朋克。
真的太精彩了?希望以后月曜常来中国拍摄吧!中国有趣的人或事可是很多的哦!网上的反响和期待相当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