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复旦等52人学术不端 国家级科研为何屡造假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0月28日 7点3分 PT
  返回列表
80231 阅读
32 评论
天目新闻

日前,自然科学学术界再起波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又爆出46起学术不端行为,涉及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2名学者。

屡禁不止的学术不端事件,引发社会关注。27日下午,天目新闻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传处获悉,论文抄袭、篡改等审查程序涉密,不方便向公众公开。专家在接受天目新闻采访时表示,对学术不端行为要“零容忍”,加强监管制度的建设和践行同时,更要出“重拳”,常抓不懈。

基金委半年累计查处77人

不少是医学从业者

天目新闻记者梳理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官网发现,《2022年查处的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已经累计发布三批次,半年内累计查处77名学术不端者。按被查处人数,排序前两名高校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4人,上海交通大学3人。

通报显示,被通报的52名项目申报者,存在项目申请书抄袭或抄袭剽窃问题的占大多数,有32名之多。此外,还存在伪造论文、篡改研究数据、篡改图片、代投论文、项目申请书抄袭剽窃、委托他人代写项目申请书等问题。

从通报名单看,不少是医学高校学者或一线医生。比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治医师玄一,发表的论文存在图片不当操作、使用混乱等问题,并在项目申请书中存在虚假信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励峰,项目申请书存在抄袭剽窃问题。大连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彭金咏,发表的论文存在图片使用混乱等问题并在项目申请书中存在虚假信息。

上述被通报处理人员,已受到被追回项目已拨资金、取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资格处罚,并给予通报批评等。据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设立的初衷是推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发现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传处工作人员向天目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只针对个人发布违规通报,如果后续对相关院校做出处罚,会在官网进一步公布。

学术不端为何屡禁不止?

建议加强对项目日常管理

自然科学研究学术不端行为,为何屡禁不止?又该如何从根本上杜绝这类不良行为?10月27日,天目新闻专访浙江大学教育领导与政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邵兴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鹏。

王鹏指出,学术不端背后的现实原因不容忽视。有些评选职称、晋升提拔的过程,会要求申请人必须有规定内容的科研成果,或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而每年申报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竞争激烈,很多人不惜铤而走险伪造论文、篡改研究数据、篡改图片甚至委托第三方公司代写代投论文。

“首先,科学研究存在不确定性,实验结果有可能与申请时所写的内容有所出入,部分科研人员为了能够顺利结项,所以会出现篡改研究数据、伪造论文等现象。其次,存在科研人员选题角度相似的情况,创新性不足,所以也会出现项目申请书抄袭剽窃、委托他人代写项目申请书等问题。”王鹏认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科研人员本身都是高学历人才,实属不该。

对此现象,除部分科研人员自身问题外,王鹏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评判不端行为过程中,也应结合各科研机构、团队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应该在注重结项的同时,加强对项目的日常管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增加严格的监管机制,能够有效规避各种问题的产生,如科研剽窃、学术造假等。”

邵兴江认为,学术不端行为是当下高等教育和评价体系存在漏洞的表现,“我们继续建立长效机制,强化人才内涵式发展,才能杜绝这类不端行为在学术界泛滥。不然会对高校、科研机构的学术积极性与成果产出带来负面冲击,扰乱奋发进取、有序竞争的良好氛围。”

今年收到近30万个立项申请

明确规定“科研不端行为”

今年9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发布的《关于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显示,共接收项目申请294396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292829项。

经审批,资助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累计48000余个。综上得知,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率约为16%,其中因学术不端被查处仅为少数。

天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针对科研项目不端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动出击,开发了项目相似度检查系统,对高相似度项目申请书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综合研判。2020年,该基金为颁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等法规制度提出处理建议。

调查办法称,科研不端行为是指发生在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评审、实施、结题和成果发表与应用等活动中,偏离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违背科研诚信和科研伦理行为准则的行为。具体包括抄袭、剽窃、侵占;伪造、篡改;买卖、代写等。

业内人士指出,自然科学界学术研究氛围总体是好的,但剽窃、代写、篡改数据等不端行为时有发生,暴露出一些学者、科研人员为了争取项目、获得经费等诉求,不惜违背学术实事求是精神、漠视学者道德品德。这些学风浮躁、学术失范行为,不仅关乎个人、研究机构的信誉,也侵蚀学术的肌体,影响社会大众对学术研究的信任度,社会影响恶劣。

干丝日记
1 楼
就这些蛀虫垃圾能研究出个什么几把玩意!
发芽的拐杖
2 楼
芯片不都是这德行吗,天天写防疫材料,哪有功夫搞科研
不明智
3 楼
我靠 还敢打假啊 习法学博士已经堂而皇之的写到履历上 昭告天下了 下边这帮科研院所逆行打学术不端 呵呵 不把总书记放在眼里吗 打狗看主人 别不识相
H
Holycow
4 楼
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民是教练,总部设在驻马店,全国都有连锁店 [1评]
g
glenduab12
5 楼
看到中國日益強大這些喪魂落魄的反華狗台巴畜們「無可奈何,心有不甘」,現在也只能靠【移花接木】式的造謠挑撥離間來安慰自己那骯髒的靈魂---可惜只有屁用,但却累毁这帮杂种,呵呵!
c
chentuoo123456
6 楼
社会风气使然 不仅仅是科研院所 全社会对造假容忍度太大 必要为此 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 社会通病难治
t
tintin9999
7 楼
没有判刑吗?欺骗国家应当等同偷窃行为。
B
Bnm8
8 楼
敌对势力所为。
谁主沉浮?
9 楼
最后都拿你妈练 [1评]
光的方向VI
10 楼
据我所知,这就是冰山一角。
o
o祖宗o
11 楼
上有小学博士,屁民不过有样学样~
s
ssdfgh007
12 楼
至少比台灣強, 還有學術打假.
H
Holycow
13 楼
你全家女性是陪练
关注者
14 楼
小学生治国,上梁不正下梁歪
j
jkl022022
15 楼
学术打假要严一些,不能因为提倡科研、尊重科研就瞻前顾后而不敢作为
s
snake1101
16 楼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打倒共產黨!再造新中國!造反有理!革命無罪!
c
collins
17 楼
下梁歪
d
dingding6
18 楼
科学家也要有良好的操行和高尚的品质,要像杨博士那样,老老实实的搞科研,不能弄假,欺骗国家和人民。
m
mcfuzhou
19 楼
任何事情怎么监控都是必要的,再怎么监控都不为过。
u
urawa
20 楼
造不造假已经不重要了。 清零不清零才是根本。 清零就上位,不清零就滚蛋 拍马就上位,提意见就监狱。 只要爱国,口头上即可。
C
Cunliren
21 楼
初中没毕业,照样拿清华的博士,而且是一边干着省委书记,三年就拿下博士学位。应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
l
luckjim
22 楼
我早说过,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搞不了科学。就像一个满身横肉的蛮汉配不上一个大家闺秀一样。
l
luckjim
23 楼
要是一个人能搞科学,他的素质已经不是无产阶级了。
欲火难耐
24 楼
起码敢揭露面对 对以后作假有威慑力很好~!
S
ShenLiang2020
25 楼
因为靠本事吃饭的人都被丢在了这些大学外边了,不骗这么能拿到录取通知书 不造假 如何收割韭菜 骗多了连自己都信了 结果就出现一批批的假货假人才
m
mmax
26 楼
你们懂什么! 这叫半道超车....十年后,这些理论将变成实用!!!
S
ShenLiang2020
27 楼
成吉思汗VS他的后宫妃子们 了解一下!谁告诉你满身横肉的男人不配得到美女的 你脑子里想什么呢
S
ShenLiang2020
28 楼
此人已疯
l
liebsh
29 楼
造假大国,抄袭大国
匿名2018
30 楼
都是排名惹的祸
m
mike3
31 楼
中共科研造假起源于中共的偷骗抢本性,党史造假,历史造假,经济数据造假,民主造假,连习思想也造假,习包子一个小学生,有像样的思想吗?!
百川雲
32 楼
嚴打造假、 不要學假學歷的菜🐷的綠淫蟲里、 几乎個々學術造假、前段日子天天新聞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