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宽松教育”是怎样搞垮一代人的?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5月25日 20点3分 PT
  返回列表
55248 阅读
33 评论
灼识新维度

40年前,也就是1980年的时候,这个世界上最自信满满,也最朝气盎然的社会,毫无疑问,那就是日本了。

在这一年,日本成为了世界上GDP排名第二,人均产值超过了美国,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让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美国,吓得瑟瑟发抖。

和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日本相比,美国在不久之前,刚刚经历了越南战争的惨重失败,又在伊朗的大使馆人质事件之中,栽了一个大跟头,国际声望直接跌落到谷底,国内社会严重的撕裂,卡特总统只干了4年,就直接game over了。

如果我们回到那一年,我们会发现,丰田的汽车,索尼的录像机,松下的电器,像潮水一样的涌向了全世界,日本人成为了世界上最有钱的民族,他们买下了半个纽约,他们的产品代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以至于美国人的议员们,在国会里愤怒的砸掉了一台东芝电视机,因为东芝向苏联出售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床,让苏联潜艇的噪声从此变成了海底黑洞,直接让美国海军处于无比危险的境地。

80年代的日本街景

所有的人都相信,这个世界从此要东升西降了,美国已经是一个没落的帝国,日本人代替他们,那已经是分秒必争的事情。

就在这个时刻,日本人回顾了自己所有成功的经验,然后他们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做错了一件事,那就是他们的教育制度是完全失败的。

日本人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在当时没有人知道,当然我们今天知道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不过我们先卖一个关子,等一下我们再告诉你最后的原因。

那么这个让日本人觉得自己大错特错的教育制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呢?

根据沈美华先生在《试论战后日本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的说法,日本人自从二战失败以后,就开始卧薪尝胆,他们相信只有拼命的工作,拼命的读书,大和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

于是日本的文部省,在1962年发表了教育指导意见的白皮书,《日本的成长和教育》,做出了一个重要的论述:“要使日本复兴, 除教育以外别无他途 ,我们由于进行战争而使国家荒芜,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留给子孙后代,但是至少希望他们受到卓越的教育。”

在这一刻,日本人相信,只有把日本人培养成世界上素质最高的人口,日本的未来才会有希望。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日本首先进行了教育改革,早在1953年,他们就发布了《理科教育振兴法》,确定只有让日本人少去研究点不切实际的人文历史,多掌握点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日本人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件事必须从娃娃抓起。

随后日本人又颁布了《关于改善当前教育制度的迫切期望》, 《技术教育要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意见》,《关于振兴科学技术教育的意见》,《关于推进技术教育划时代的振兴措施的要求》等等一系列纲领性的文件,发誓要让日本未来的年轻人,人人都变成爱迪生。

当日本的爸爸妈妈们都相信,只有学好数理化,考上一个名牌大学,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的时候,日本的小朋友们,自然就苦到了极点,从此面临着做不完的家庭作业,上不完的补习班,每天起早贪黑,没有了玩耍的时间,过得比大人还悲惨,这带来了什么结果呢?

日本的经济直接就起飞了,日本人的腰包马上就鼓了,日本人一下子就成为了世界上最有钱的人,按照日本前首相福田纠夫的说法:

“一般说来,振兴国家、 肩负国家重任的是人。民族的繁荣与衰退,也是这样。资源小国的我国,经历诸多考验,得以在短期内建成今日之日本,其原因在于国民教育水平和教育普及的高度。”

跟据日本学者康津在《日本科技革命的道路》 中的计算:在 1951—1970 年日本工农业生产的增长中,约有45.4%是技术进步带来的,40.5%是由于固定资本数量上的扩大,14.1 %是就业量增加的结果。

而日本的世界经济情报服务中心认为, 在 1951—1970 年的经济增长中, 技术作用占50 —63 %,他认为这一切都是教育带来的成果。

读到这里,有读者可能会奇怪了,既然日本过去的教育制度,为日本的腾飞打下了这么重要的基础,那么日本人为什么会觉得他们过去的教育制度是失败的呢?甚至是一无是处的呢?

呵呵,当然是被人忽悠了,那么是谁忽悠了他们呢?美国人!

说起美国人,有时候你真不得不由衷的佩服他们,特别是他们的精英,那种出类拔萃的远见,那种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那种出神入化的洗脑能力,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民族,所以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

你可能不会相信,就在日本人奇袭珍珠港之后不久,美国人就开始研究战后如何控制日本。

根据吉林大学曲梦晨博士的论文《二战期间美国关于对战后日本的占领与改造的政策制定》里的研究,早在1942年8月,美国就成立了一个领土问题委员会,简称TS,随后又成立了战后计划委员会,简称PWC,接着又演化为了三部协调委员会,简称SWNCC,就开始研究战后对日本的各项政策。

也就是美国人刚刚打赢了中途岛战役后不久,美国就开始思考如何管理日本了,要知道当时在整个太平洋战场上,瓜达卡纳尔岛还没有分出胜负,关岛和塞班还在日本人手里,整个太平洋战争的局势还不明朗,美国人就开始做这个工作了,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更是让人钦佩到了极点。

所以当麦克阿瑟登上日本岛的时候,你别以为他的举动是临时起意,事实上早就是深谋远虑的,美国人已经制定好了一整套间接统治的方案,为什么天皇没有被追责?为什么日本的右翼还能够得到生存?为什么日本的黑社会在战后还一度壮大?因为他们都是美国人用来统治日本的白手套。

因此日本并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只要哪个政治家敢偏离了美国人的意愿,那美国分分钟钟都可以让他遭到不测。理解了这一点,你也就理解了,为什么2009年10月4日,提倡中日韩经济一体化,要搞亚元的日本财政大臣中川昭一,突然死在家中,死因成疑。

很多人认为,就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政府触及了美国人的底线,所以跳的最高的他被杀鸡给猴看。

然后日本的政策为什么立刻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马上就有政客出来搞钓鱼岛国有化,制造中日矛盾,接下来又有人在独岛(竹岛)挑起争端,和韩国人翻脸,其实都是因为这些日本的政治家,不能不做的事情,因为中川昭一的死,把他们吓坏了。

所以美国对日本的控制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在思想上也是如此。

因此当日本人趁着美国人被越南战争搞得焦头烂额,在中东深陷泥潭的时候,利用非常有远见的教育制度,培养了大量出类拔萃的技术人才,一跃而起,在经济上表现出了要超越美国的架势的时候,美国人断然出手了。

随后就是著名的广场协定,美国给日本人画了一道天花板,这是大家都熟知的历史,我就不多说了。

但是我要给大家说的是,美国人在这个过程中,实在是被吓坏了,因此他们决定要对日本人进行釜底抽薪,要让他们彻底失去继续发展的动力,那怎么来实现这个目标呢?

于是美国人就想,日本这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为什么表现出了这么强的竞争力呢?核心原因很简单,日本超一流的人口素质,这是它成功的关键。

所以要确保日本永远只能做美国人的小跟班,关键就是不能让日本的人口素质继续这么优良,那么该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那就是让日本人放弃他们赖以成功的教育制度,直接走上歧途。

那么该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前面我们讲过,美国对日本的控制是全方位的,这也包括了教育领域。

根据东北师范大学白玉平、曲铁华先生的论文,《冷战时期(1945-1975)美国基金会对日本教育援助项目探析_兼论战后日本战后教育发展过程中美国因素》一文我们知道,美国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美国文化中心等等一系列政府或者非政府组织,完全控制了日本的教育机构,对日本的教育界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洗脑,随时有能力让日本政府改变日本的教育方针。

因此在日本可能挑战美国的这个背景之下,美国人通过他们在日本教育界和新闻界的代理人,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对日本过去几十年的教育制度,进行了一场彻彻底底的“反思”,最后得出了一个结果:日本的教育体系没有融入国际社会,它培养了一群只会考试的书呆子,让每一个日本家庭深受其害,必须进行改革。

于是在1980年,日本出台了新的《学习纲要》,强调让学生过上“宽松而充实”的生活,不再为了考试而考试,同时也要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免得他们为了各种补习班支出大量的金钱,造成沉重的生活压力。

于是从1982年起,日本开始缩短小学生的上课时间,减少他们的家庭作业,直接把小学期间的6135个学时,降低到5785个学时。

后来日本的教育机关觉得,学生的负担还是过大,于是在一九八九年,又制定了新的学习纲要,直接让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小学生,不再学习“社会”和“理科”,只学习“生活”课,说白了就是把一二年级直接退化成幼儿园。

到了2002年,日本的教育机构,干脆就把学生的课程直接砍掉了30%,把小学6年的课时减少到5367小时,中学改成2940小时,干脆让学生们痛痛快快的玩个高兴。

那么在美国人的诱导之下,日本人搞的这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最后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第一,日本人的国民素质急剧下降,以前日本人在发达国家的学习能力PISA测试中,一直是排名第一的。但是到了2006年,直接降到了第15位,日本这个缺少资源的国家,唯一赖以生存的根本能力,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力,彻底丧失。

在这种宽松教育实行了10多年以后,日本的年轻人变成了一群即缺乏专业能力,又毫无上进心的“低欲望”族群,他们高不成,低不就,既没有办法接老一代人的班,又不愿意从事低端的工作,于是就只能躺平。

由于人才出现了断层,那些依靠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列的日本大公司,后继乏力,纷纷被美国中国和韩国的公司取代,导致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

第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分层。

由于受宽松教育影响的主要是公立学校,也就是普通人的孩子,而有钱人的小孩大部分读的是私立学校,他们依然在刻苦读书,照样上各种补习班,所以双方的差距,一下子被拉得前所未有的悬殊。

最后在日本的名牌大学里,集满了上层社会的子女,他们毕业后纷纷进入了高收入阶层,这让日本的普罗大众,感到彻底的绝望,也让日本社会彻底失去了发展的动力,随之而来的,就是日本失去的20年。

大连外国语大学杨彩虹女士的论文《日本教育改革30年的反思与启示》,京都大学博士何丽女士的论文《从宽松到去宽松化,日本教育的启示》,也对这个问题从其他方面,做了深刻的分析。

美国人的目的终于达到了,日本终于失去了一代人,再也对美国不构成威胁了,美国人倡导的宽松化教育,终于给日本来了决定性的一击。

日本也不是没有明白人,其中的有识之士,从一开始就反对宽松教育,但他们的声音受到了全方位的压制。

到了2008年,当全社会看着“宽松教育”造就出来的一大群“废柴”年轻人,给社会带来的巨大麻烦时,才恍然大悟,他们上了美国人的当,在时隔三十年以后,又重新开始增加小学生的课程,加大他们的学习任务。

到了2016年5月10日,日本文部科学相驰浩特,发表了“强化教育”的演讲,宣布了彻底放弃“宽松教育”,强调一定要大力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思考的能力,并且将体现在2020年的新版《学习指导要领》之中,日本人相信,在走了30年的弯路之后,他们终于又重回正轨了,但代价是沉重的,他们整整失去了一代人。

也有学者认为,日本当初搞“宽松教育”,并不完全是因为被美国人忽悠了,他们的初衷是为了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 培养丰富的个性、社会性,具有作为国际社会中一员的日本人的觉悟;

2. 培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3. 展开宽松式的教育,在掌握基础、基本知识的同时,充实发展个性的教育;

4. 各个学校创新设计具有各自特色的教育,办出自己的特色。

听起来头头是道,不过在三十年后,日本人除了一地鸡毛,一个目标也没有实现,又回到以前的老路上去了。这是一段真实发生过的历史,每个人都可以上网查到它的来龙去脉。

当然,日本人没办好的事,不代表其他人也办不好,我只是如实的讲述历史,没有任何观点,所有的资料都来自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公开出版的书籍。好了,就写到这里,谢谢大家。

j
jiaqi0930
1 楼
这文章 俞敏洪的手下写的吧? 照道理 霉国也是搞菁英教育的啊 日本只不过是拿过去用了而已
s
ssbbss
2 楼
我的儿子要刻苦读书,找好工作,买房,买车,娶漂亮老婆 你的儿子轻松学习,退出竞争,我支持你
s
ssbbss
3 楼
美国人培养的律师,总统级人才。 中国人培养的是工程师,韭菜级人物。
g
greentee
4 楼
又一篇大旗论。
g
greentee
5 楼
现在中国已经禁止了补习班,也推广中小学肩负。俞敏洪都只好转行直播了。 这么说来,也是美国人的阴谋?那习大大岂不成了美国人的走狗?这是大不敬啊。
j
jiaqi0930
6 楼
美国人人人都是律师 都能当总统? 那总统比马桶还不值钱了
金三
7 楼
中国人天天被捅才是搞垮了下一代,个个奴性。
s
shankecn
8 楼
金三金三,你是瘪三
汉武雄风
9 楼
中国人不捅哪来的你?
你吗的
10 楼
日本这么小的国家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中国如果一个大省不受中央的影响会不会也会和日本一样的成绩。中国是不是应该成立独立的三四个教育部门和技术部门。那样每个部门都有日本的三四倍大。也不会有中央的一个傻逼决策就让全国遭殃
我欣赏你
11 楼
傻逼文章,人家被搞垮的一代,也大概率比我們的同齡人強得多,唧唧歪歪個毛線
H
HL16888
12 楼
教育恐怕只是一个方面,日本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整个社会保守,缺少改革进取精神。特别是自民党长期垄断政治,使整个社会死气沉沉。
大师兄的金箍棒
13 楼
“垮掉”的日本为什么挡不住用脚投票的墙国人呢?
d
ddirtycorner
14 楼
国家积弱,自然要好好学习,大家都拼命发展经济,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等到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就要考虑人生多样化(快乐教育)。每个发达国家都是这样,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更不是什么美国忽悠的结果。现在中国富强了,不就有下一代做自己想做的事。
大师兄的金箍棒
15 楼
墙国韭菜说“我们最强大,GDP全世界第一,军事力量太阳系第一,十四亿人民最喜欢的娱乐就是每天被大白捅屁眼捅喉咙”
大师兄的金箍棒
16 楼
中国人都是支持二百斤不换肩的,不跪二百斤的海外华人,不能算严格意义的中国人,在“中国人”眼中只能算“叛贼,乳滑,汉奸”😄
k
kk1977
17 楼
同意15楼的看法。社会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争世界第一第二,而是让老百姓真正丰衣足食,免于对匮乏和动荡的恐惧。发展到一定阶段,愿意出人头地的可以努力学习,愿意躺平的享受个人兴趣和闲暇时间而不必担忧衣食,这样的社会给人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才是我们所希望的。
网络激活
18 楼
习包子就是CIA间谍,美国走狗
t
tiger500
19 楼
广场协议之后,日本开始推行“宽松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不能说是搞垮一代人,应该说是解放一代人。
t
tiger500
20 楼
是比你强,不是比我们强。
t
toom
21 楼
瞎逼分析
金三
22 楼
谢谢你告诉我,你是这么来的,我喜欢看大白给你妈测核酸的动作和过程,尤其她还闭着眼睛有点儿兴奋。我是不是有点儿变态?
r
realwhz
23 楼
这种垃圾文章太恶心了
夜来风雨
24 楼
智障,一个国家靠经济学家,律师,政客这种嘴巴皮子职业振兴?? 理科学者工程师才是国家栋梁。 按照你的傻逼言论,当年美国就应该轻松放钱学森这种韭菜工程师回国让土共割,而不是想尽办法刁难。 你的脑子被土共活摘多少年了?
夜来风雨
25 楼
大言不惭,你看到两个头的人活得长还是一个头的人活的好?
夜来风雨
26 楼
那现在废宅日本人实在太多了,严重影响了日本经济和竞争力 是因为解放的太好了?
m
meifen5mao
27 楼
是梁静茹给你的勇气来在日本身上找教育优越感?是诺贝尔奖拿太多的后的自信?
s
sanguowushuang
28 楼
有钱了,还要做苦逼,那上一辈的努力有什么价值呢?
大大大小笼包
29 楼
中国现在就是清朝
独孤苍狼
30 楼
中国在洋奴把持之下,也在步日本人的后尘! 搞他妈的“快乐教育”! 看看现在年轻人有几个愿意进入工厂做工就知道了! 每年那么多大学毕业生,除了为教育产业化的贡献了GDP,多数培养出来的都是一群废物!
W
Wuyueshanren
31 楼
厉害👍墙国比日本🇯🇵差远了
m
mtn
32 楼
对于钱学森返回中国的原因,美国媒体报道了一些人的猜测。《洛杉矶时报》11月1日报道:“他在美国的精彩事业在1950年嘎然停止,美国联邦调查局指控他是一个颠覆组织的成员。钱学森把自己的东西装进8个箱子,准备前往上海,他说他和妻子和两个小孩要回家乡探望年迈的父母。”“尽管联邦官员从1950年就开始了递解出境的程序,但是由于认为他对于可能被敌国利用的敏感的军事事务知道得太多,因此被阻止离开美国。” 报道说:“钱学森开始时争取不被递解出境。不过他后来改变了主意,争取返回中国。”“对于他要被驱逐出境,他终于放弃抗争,而是积极争取返回中国。一些助手说,他感觉受到了羞辱,因为他对美国的忠诚受到质疑,因此他开始的时候想洗清自己的名声。他1955年回国之后便投入研究,一些人认为,这是他处心积虑的报复行动。” 美国华人作家张纯如在《中国飞弹之父─钱学森之谜》一书中写道:“他的学生艾胥利(Holt Ashley)揣测,钱学森遭驱逐一事,‘使中共科技发展得利,而美国蒙受损失。钱学森回国以后的最大心愿就是给美国好看。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太可惜了。’” 张纯如1991年采访了毕业以后留在美国工作的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她写道:“永刚告诉我的第一件事,就是他父亲对于五十年代美国政府亏待他的往事,仍耿耿于怀。他说:‘就像先把人家请来作客,然后一脚踢他出门。如果我父亲在这个国家犯了罪,当然无话可说。可是他奉献了二十年青春为美国卖命,对这个国家的科技有莫大贡献,得到的报酬却是被赶出去。’”“永刚告诉我,要他父亲重返美国,只有一种可能:就是美国政府公开道歉──对一九五O年代把钱学森当作罪犯囚禁,以及在把他递解回中国之前,让他过了五年悲惨生活的错误,多少表示歉意。......‘只要任何一名政府官员公开承认,美国四十年前做错了。’” 在钱永刚的叙述中,看不到钱学森当年“毅然”海归的骄傲,而是对美国将他递解出境的忿忿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