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跑腿:露宿街头 日薪过万 都不容易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4月14日 11点1分 PT
  返回列表
52978 阅读
17 评论
财经天下周刊

撰文/ 《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刘冬雪 倪毓平

编辑/ 陈芳

一桶油贵了四倍多

“也许你还不懂得,一个鸡蛋如何能更顶饿。那就是带壳煮,只有这样体积是最大的。”住在上海普陀区的刘潇告诉《财经天下》周刊,自己用近半个月的居家隔离经验,总结出来一个省粮方法。

最近几天,刘潇每天看着楼下武宁路桥运送物资的大卡车呼啸而过,她依旧要每天按照大家总结出的抢菜攻略,定好闹钟蹲在叮咚买菜、盒马、每日优鲜等APP拼手速。刘潇说:“自己这辈子就没这么拼命过,但仍然连个菜叶子也没抢到。”

虽然小区团购的菜比平时贵了很多,但为了不饿肚子,刘潇咬咬牙还是参与了,没想到4月11日起团购也终止了。

刘潇原本是把希望寄托在京东上,4月8日得知京东能配送后,她火速下了5单,一口气买了羊肉、速冻食品、饼干等各种生活物资,原本订单显示4月15日能送达,没想到后来配送时间一拖再拖,至今依然遥遥无期。刘潇说,自己接下来的日子,只能勒紧腰带,省吃俭用。

像刘潇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他们的订单配送时间一推再推,原定4月12日到4月14日能送到的货,被推到4月24日。

图/受访者提供

住在上海普陀的韩乔虽然每天能靠社区团购解决日常吃食,但她最大的困扰是,前段时间眼睛做了全飞秒激光手术,术后要持续用一两个月的爱丽玻璃酸钠滴眼液。4月2日是她复查的日子,结果她去不了医院,也开不了药。韩乔只好在美团下了订单,一盒二三十元的眼药水,调度费加到50元,3天过去了还是没人接单。

无奈之下,韩乔打了家附近1.5公里外尚在营业的药房老板的电话,想让对方帮忙送药,可是老板说店里每天2000多件订单,店员只有2人,根本没办法送货,让韩乔叫跑腿的来取。4月10日早上八点多,韩乔在饿了么成功叫到跑腿小哥,为自己买几包卫生巾,在她的苦苦央求下,小哥答应顺便跑一趟帮她取药,还买了些牛奶面包,一并送到韩乔手里。

饿了么平台显示,这单跑腿费是16元,心里过意不去的韩乔,加了小哥微信,发了100元的感谢红包。现在韩乔提起这位小哥还是满口感激,“毕竟如今叫个跑腿都得200元起了。”

住在上海长宁的沈重深有感触,最近他叫了两次跑腿,一次是买油,一次是买菜,5L装的金龙鱼调和油他花了348元才拿到手,比日常售价高了四倍多,“跑腿小哥说,店里油的售价是230元,跑腿费和调度费是118元。”

菜也不便宜,10斤左右的甘蓝、西红柿、土豆等,最终花了270元。沈重怀疑说,估计这些东西小哥又赚了他100元。

每天只睡几小时

就是怕有人怀疑自己加价,跑腿小哥周星辰送完每单都会把自己的支付金额截图发给对方,在他看来,“贵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能开门营业的都在坐地起价,鸡蛋平时30个卖二三十元,现在卖五六十元。”

每天清晨6点,周星辰就骑着自己的电动车穿梭在上海杨浦区的大街小巷,看哪个店开门,周星辰进去把商品及价格拍到群里,然后统计好再配送。一般3公里以内,他一单收50元,如果再远或者更重还得加钱,最高一单收100元,跨区的订单不接。

周星辰不是专业干跑腿的,他之前是健身教练,他所在的健身房还没有被封锁,没人健身的这段日子,他干起了配送的工作,最初在家附近的大润发做临时配送员,可几天后,大润发关门了。知道有个会员在找跑腿小哥后,他就干起了跑腿小哥,还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微信群,没过多久,群里就有了150多人。

为了满足这些人的需求,周星辰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头两天每天他只睡不到三小时。他一般早晨六点起来开始跑,最晚的一次一直送到次日凌晨4点,只睡了两小时又起来跑。这十多天里,周星辰每天要送二三十单,电动车电池一天要换两三个,饭也顾不上吃,体重一下子从65kg跌到60kg。

万山之前是送外卖的,因为要养两个孩子,他不敢让自己停下来,于是干跑腿赚钱,帮人代购物资,一来二去他和几个同事在长宁的知名度已经打开。万山索性组建了一个跑腿小分队,让更多的小哥加入。

目前,万山的队伍已有近百人,能覆盖浦西七个区约80%的小区,还有个供应商帮他们解决源头物资供应问题,他们只用送货。

供应商一般会把订单详情通过微信发给万山,当20吨到30吨的物资到达上海后,万山会根据订单情况进行调度,有人负责分拣,有人负责配送。

由于订单量过大,跑腿小哥每天6点就要起床工作,忙到次日凌晨是常有的事,最晚要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因为怕小区出现阳性病例,通行证失效,小哥们只能在街边打地铺或者睡桥洞,并且每48小时就要做一次核酸。

十几天,很少有人吃过热乎饭,饿了就蹲在路边吃点干粮。曾有位小哥,一天没吃饭,下午回站点路上低血糖眩晕摔了一跤。“还好车速不快。”万山有些后怕,之后便为这位骑手准备了糖果,让他随时放在身上。

万山坦言,自己组建这个队伍也有私心,几天的时间,微信好友量暴增3000人,这对未来打算创业的万山而言,是难得的资源。

十几日下来,万山体会到了人间百态,有人介绍来的小哥接了4单后,人带物资一起失联了。同时,他也收到不少来自消费者的感谢,自己和兄弟们也有了可观的收入。

图/受访者提供

日薪几千上万

万山说:“配送小哥大概每天送50单到60单,日收入在1200元到1500元左右。”他明令禁止小哥私下收打赏费,“当前物资价格已经很贵了,能让他们少花点是点,大家都不容易。”

周星辰觉得自己这段时间虽然很辛苦,但也很值,不仅解决了上百人的生活难题,自己也获得了比做健身教练高得多的收入。“从4月9日到现在,我每天收入都能到一千元。”

日薪几千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上海跑腿小哥的常态。一位上海的消费者向《财经天下》周刊感慨,最近干跑腿的普遍赚大发了,“小哥给我们公司送物资,一家100元,50家就是5000元,而我们的员工数远远不止50个。”

多位上海的消费者透露,目前叫跑腿加价是常有的事,普遍比平时贵一倍,但问题是有钱也不一定有人接单。

4月9日,有网友在微博上求助,“有没有能转运动物的?路程5公里,滴滴货运和闪送都没有人接单。”网友纷纷出谋划策,让其疯狂加小费,总会有人接单。

4月11日,一位名为“小晖xiaohui”的博主,发文称,自己帮上海朋友托人买了生活物资,共花了1588元,其中跑腿费就占700元。此外,还有网友称,自己买60个鸡蛋花了200元,花两倍的价格买到了纯净水,买了十多斤水果花了291元。

一位跑腿小哥在一个微信群里自曝4月9日偷懒还赚了3900元,第二天不突破8000元不休息。该跑腿小哥还表示,上海人舍得花钱,跑腿不接单对方就会加价,甚至有人加价800元,有个小哥一天赚了10200元。

周星辰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他几天前和大润发员工一起抽烟时听说,有位大润发员工私下接跑腿订单,开口就要价1000元,他对此很不理解。

图/视觉中国

顺丰小哥日薪过万算是坐实了市场的传言。一份截图显示,4月9日这天,一位顺丰同城配送骑士共完成60单配送,总收入为10067.75元。两天后,顺丰同城官方对此进行了回应,表示骑手该笔收入是由3部分组成,其中基础佣金534元,各类特殊奖励约1678元,用户打赏约7856元,也就是说单笔用户打赏费用为131元。

据了解,顺丰小哥日薪过万的订单是一个企业用户下单的,目前无从得知其为何打赏这么多钱,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打赏很难有人接单。三言财经4月13日测试过,在闪送、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上加钱都没有人接单。

《财经天下》周刊向多家平台核实日薪过万是否普遍时,对方均强调这是个例。其中,闪送方面透露,平台打赏金额是有限制的,每单总限额为100元,但由于最近订单增加不少,用户也会对小哥打赏感谢,因此小哥收入增加显著。

美团方面则表示,美团跑腿产品中,用户可增加“小费”的最高限额为200元,同时平台会将用户实际支付的小费全部给到骑手。在美团平台上,骑手私下向商家或用户多收取运费、私下收取货款属于红线违规行为,一经核实,该骑手账号将被永久封禁。

但近期由于受疫情影响,上海跑腿订单激增,同时跑单骑手紧缺,用户会通过增加小费方式鼓励骑手接单,美团跑腿也在重点关注此类订单的合理治理。

运力严重不足

以上诸多现象的出现,说到底还是运力不足导致的。

去年6月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大大小小物流公司和外卖平台注册的快递员超过10万人,他们像毛细血管一样扑在上海街头,将所需物品送到千家万户。而据周到上海报道,4月10日上海“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小哥加起来还不到八千人,其从上海市邮政管理局获悉的数据是,实现返岗的快递小哥数是7706名。

钟树是京东通过众包招募的配送员,主要在浦东新区站点服务。他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由于所处地方是管控区,自己“困在家里”快一个月了。计件计薪的他,目前收入大幅下滑,日常所需的物资基本上都要靠同事代买,价格比日常也高出许多。

在上海,钟树面临的情况十分普遍。随着上海疫情防控趋严,他估计,公司正常在岗的快递员仅有三分之一。

“大部分快递员都被封闭在家中,通行证也不好办,运力非常非常紧缺。缺人,又缺车”。一个同样被封闭在家中的上海快递行业人士透露,除了同城配送业务,上海地区的快递业务都已经“运转不了了”。运力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

这一点在京东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由于迟迟不配送导致其最近频频被骂。据财联社记者了解,目前京东亚洲一号仓处于停摆,其在上海和昆山共有100多个大大小小的京东物流仓库,也只有一部分放开了运营。

图/视觉中国

海豚社创始人李成东认为,现阶段,京东要用平时三分之一的服务能力,满足比平时增加三五十倍的订单需求,“就算全员在岗,也送不完”。

他分析,在日常情况下,如果10个人中有1个人下单,那么每天京东约有200万单的配送需求。以人均每天100单的运送效率来看,则至少需要两万名快递员参与。但在上海封控的特殊时期,“订单量要比双十一大很多,加上历史积压订单,搞不好目前其在上海有5000万到6000万等待配送的订单。”但与之相对应的,“配送运力未必有2万人,人效也未必有100单。”

上述行业人士也补充称,有一些网点老板会去组织一些没有被封闭起来的快递小哥,为当地的社区、街道提供一些类似跑腿等的志愿者服务。

不仅是快递业,更广泛地看,第三方运输公司也受到较大影响。近日,货车司机运输受阻的消息登上热搜。根据中国青年报报道,4月11日,附近物流公司的本地货车及平日往来上海内外的外地货车在上海闵行区景东路上停留,在此受困已超过10天。被困的司机约有15人,吃饭、睡觉都在车上。

一名被困的罐车司机表示,“他常年在上海开车,上海封控后,租住的地方不允许进入,所属公司也不允许进入,只好睡在车里。”

这些问题也是张柏松面临的难题。他从事冷链运输多年,深知眼下货物运到上海的困难。张柏松说,“在全国各地跑”的司机多数存在行程卡“带星”的问题,即便出示相关证明,但在前往货源地装货时就会“不太顺畅”。

“我们会与当地沟通,能不能让我们司机不下车?装货后直接开走。这些沟通有时行得通,但有时就行不通。”他举例称,最近一次,原定在山西运送20车次的货物,就因车辆和司机的原因,最终仅运送5个车次的货物。

即便顺利运出物资,送进上海的流程也较为繁琐。有一次,货车司机在昆山停留了4天,以等待进入上海市区。因为运送的是蔬菜、水果、肉类等低温保存食品,“停留就需要不断给车厢温度进行打冷”,一旦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车内没油,或者食物变质。

最重要的是,疫情瞬息万变,司机也会担心,运到上海后,“卸货卸了两天,还能不能顺利出得来”。张柏松表示,多重因素下,“这两天司机已经不愿意去了”。司机少了,运输成本也相应增加了。“目前跑一趟的溢价已经严重超过了市场价格,比平时价格高出40%-50%已经很正常了。”

多方协调支援上海

张柏松说,“目前最要紧的,是整个物流运输的链条需要打通。”这也是目前各方正在着力解决的重心。

4月7日,上海市副市长、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生活物资保障专班负责人陈通提出,上海支持保供企业在全国统筹调配资源,引进充实新的保供人员。允许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区的快递小哥等保供人员,走出封控区,回到保供岗位。同时统筹邮政快递、顺丰等物流资源,对接电商平台,补足配送力量,完成社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任务。

4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再次强调,上海市政府已从加强货源组织和推出保供套餐两方面推动电商平台增加外援力量。

据了解,阿里巴巴旗下饿了么、大润发、盒马、菜鸟等企业已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本地人员尽快重返保供岗位,并从外地调集增援力量,近期共计将新增抗疫保供人员3000人。

此外,京东也宣布加大配送力度。4月9日,在“致广大用户的一封信”中,京东称,3月份以来,已从全国各大品牌商家、果蔬种植基地、1300多个仓库组织了充足的货源,同时也调拨了充足的运力,尽最大努力保障上海的物资供应。

京东新任CEO徐雷也两度发文,强调京东在抗疫救援中“从来不惜力,从来不算账”,已整装待发,保证供应链各环节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近两天,京东从全国抽调快递员支援上海,并且在上海本地通过众包的形式招募,还从从全国多个城市紧急增调100余台智能快递车支援上海。

目前京东从浙江、江苏、安徽等周边省市增派的几千名小哥已陆续前往上海。《财经天下》周刊了解到,对于这批奔赴上海的小哥,京东给出了较大激励政策,福利和基础运费都有一定提高。

图/视觉中国

“因为疫情防控,公司的物流、快递等业务还未恢复,后续会根据各区域的政策规定,陆续进行恢复工作”,德邦快递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目前公司最主要的工作是根据政府、社区需求,配合转运防疫物资及生活物资。同时,德邦将采取给予快递员补贴、奖励等措施,公司“后面将陆续出台方案,目前不便对外披露。”

闪送方面也在“不断增加闪送员”。闪送称,目前上海在外接单的闪送员有几千名,目前仍在不断增加中。

而在政策层面,近期,《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也不断提振市场对于物流的信心。反映在二级市场上,4月13日,仓储、物流运输板块走势亮眼,10余只个股涨停。

张柏松也感觉到了这个变化。他说,最近两天情况好一点了,物流、快递在慢慢打开。

(文中刘潇、韩乔、沈重、周星辰、万山、钟树、张柏松为化名)

d
dannyconan
1 楼
不错 努力干 再干几个月 就可以买一套汤臣一品了
鹌鹑
2 楼
为什么打赏不能收?傻逼?
j
jeffinvade
3 楼
人祸
p
panchchou
4 楼
干多几个月,税务局就开始割韭菜了。跟直播带货一个套路
a
assvenger
5 楼
位攻台演习。 到时候不会比现在更好。底层就提前做准备吧。
d
dannyconan
6 楼
明白人 习帝很清楚,攻台时,对于台湾来讲,大陆最重要的军事目标就是三峡大坝和上海。 三峡大坝容易防,上海2500万人口难防,所以现在先测压动员一番。
c
chiropractor
7 楼
看来上海还是太他妈的富有了!
y
yuba
8 楼
好👌
j
jeffinvade
9 楼
打仗死人就算了,为了演习也死人? 在门上贴封条不让老百姓出门看病买药;母婴分开隔离,搞得婴儿没人照顾; 核算检测阴性之后才能进医院,结果老人在医院等核酸结果等死;有自闭症的小孩,有特殊需求,照样被带去方舱隔离,因为吵闹被打镇静剂; 如今上海家用氧气瓶断供,因为氧气厂疫情爆发,停工 社会主义铁拳,打台湾能不能有用,我不知道.但折腾百姓最有用,
X
XXyourOO
10 楼
表面上热热闹闹,都是给上级报平安的“平安折子”,普通百姓一根毛线都没有收到!
a
assvenger
11 楼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y
youmyyou2016
12 楼
日薪能过万? 不大会吧
d
dannyconan
13 楼
你傻了么?你说的演习,是常规演习,大家事前都知道了,所以不会死人。 攻台,何时攻台,怎么攻台,为攻台而进行的演戏,是最高级的国家机密,还能让人知道?哦,这么告诉上海全民,“我党是在模拟演习攻台时上海的抗打击力度,请大家配合演习,配合祖国的统一大业”。 那这个演习全世界都知道了,美日也动员起来了,台湾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了。 就是要这种 “假戏真做”的效果。现在全世界还都不知道,还以为是清零政策的问题,实质是有一盘大棋。
8
88108081
14 楼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上海需要变得更好,就得经历错误,失败,但她妈的能不能不要让老百姓受苦呢。
南京浪子燕青
15 楼
我去,还以为这个“打赏”是多么温馨的故事。
j
jeffinvade
16 楼
你说上海在演习,我给你指出上海死了人 现在又在说"常规演习,不会死人"???
文强
17 楼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4月13日至14日在上海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主持疫情分析会、专题会,对下一步重点工作作部署。孙春兰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以决战冲锋的执行力,着力抢时间、提效率、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13日晚召开的工作组疫情分析会上,孙春兰听取情况汇报,分析形势,剖析问题,明确任务。14日,孙春兰主持疫情防控专题会,听取相关专家工作汇报,与工作组成员讨论交流并部署下一步工作。 孙春兰指出,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推进干部层层“包保”,明确落实责任,拿出实招硬招,研究制订攻坚行动方案,尽早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聚焦疫情防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坚决更果断更彻底的措施,更加细致扎实做好群众工作,优化核酸检测各环节,加大实时调度,提升检测效率,确保“采、送、检、报、转、收”及时顺畅,实现“四应四尽”、日清日结。要强化对基层干部和防疫人员的培训,掌握防控政策和专业知识,提升基层落实能力和效果。要进一步加快方舱医院建设,全市加强资源统筹,各区深挖潜力,畅通出院流程,尽早实现出院数大于入院数的正向循环。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开展风险排查专项行动,及时完善制度措施,做好全员培训,优化医务人员力量配置和梯队接续,统筹岗位轮休。要全力抓好民生保障,优化完善供应体系,加大主副食品和生活物资的调运,打通物流配送的堵点,有力做好保供稳价,增强市民群众抗击疫情的信心决心,形成攻坚克难、同心抗疫的强大合力。 这就是孙老逼的坚持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