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跑到“打不过就加入” 大众在中国经历了什么?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1月1日 22点31分 PT
  返回列表
27171 阅读
9 评论
德国之声

【德语媒体:从领跑到“打不过就加入” 大众在中国经历了什么?】

《新苏黎世报》的记者认为,大众当前面临的问题有很多原因。例如,直到最近为止,大众的中国业务很大程度上都是由集团总部直接管理。

详情报导:https://t.co/FVOQbUQ8Md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November 1, 2024

瑞士《新苏黎世报》关注大众在中国的变化:从市场领军者到奉行“打不过就加入”的理念。“德国编辑部网络”则认为,欧盟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并非大众等车企陷入困境的原因。

瑞士《新苏黎世报》周五(11月1日)聚焦大众目前在中国面临的诸多挑战,在其经济版刊文“大众在中国:从领跑到失势(VW war in China an der Spitze – und verspielte die Führungsposition)”。文章引言指出,几十年来,大众在中国市场赚取了公司大部分利润。然而,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崛起,德国车企逐渐被边缘化——这也是整个大众集团陷入危机的原因之一。

作者Matthias Kamp从北京发来的这篇长文写道,四十年前,大众在中国建立了首个合资企业,开启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成功之路,然而,如今大众却在这一最重要的市场上为生存而战。文章提到,近几年来,大众在华销量大幅下滑,同时还不得不应对有关其新疆工厂侵犯人权的指控。此外,大众集团一名高管近日从泰国度假返京时被检测出血液中含毒品成分,被中方驱逐出境,这件事对该集团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大众辉煌不再的原因

《新苏黎世报》的记者认为,大众当前面临的问题有很多原因。例如,直到最近为止,大众的中国业务很大程度上都是由集团总部直接管理。“大众在沃尔夫斯堡研发了适用于全球的汽车”,波鸿汽车研究所所长杜登赫费尔(Ferdinand Dudenhöffer)向该报坦言:“但这种方式如今完全行不通了。”此外,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杜登赫费尔补充道,中国政府开始应对环境问题,如今电动车比燃油车更受欢迎。而大众对此的反应却非常迟缓。

进一步加剧问题的是,文章接着指出,大众德国的开发人员全部来自传统燃油车背景。当他们几年前开始研发电动车时,虽然制造了电池驱动车辆,却不希望人们能明显感受到这是电动汽车。与此不同的是,像小鹏、蔚来以及比亚迪这样的中国厂商更像是科技公司,而非西方定义下的传统汽车制造商。因此,他们能更迅速地开发出适合偏爱科技的中国消费者的车型。

中国车企的更多优势

文章补充道,两年前曾担任大众CEO的迪斯(Herbert Diess)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并因此创办了软件子公司CARIAD。然而,该公司始终未能顺利发展,部分原因是德国严重缺乏软件开发人才。

相比之下,《新苏黎世报》继续写道,中国有无数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许多企业与本土汽车制造商合作。百度曾是一个单纯的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而今已成为成功的科技巨头,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提供自动驾驶应用。中国老牌企业奇瑞则与华为合作。杜登赫费尔向该报指出:“奇瑞负责造车,华为提供智能技术”,他还补充道:“汽车已不再完全由汽车制造商主导,部分原因是纯粹的机械部分愈加乏味。”

新战略或将奏效

记者Matthias Kamp接着介绍,迪斯的继任者布鲁姆(Oliver Blume)正在努力纠正过去的错误。不仅调整在华管理架构,还在业务活动中借鉴了中国的成功模式。这包括加强合作、更注重技术发展,以及在中国设立一个完整的研发部门。在布鲁姆的领导下,大众的理念是:“打不过就加入”。因此,大众收购了中国电动车初创公司小鹏约5%的股份。未来,大众可能会进一步增持股份。

此外,大众也在加速推进业务本地化,最直观的例子是大众在安徽省合肥市建立了一个研发中心和一座新的工厂。像杜登赫费尔这样的专家认为,大众的本地化战略最终可能会带来回报:“大众有机会迎头赶上,但他们还需要穿越一个低谷。”

文章最后指出,大众也清楚,未来几年不会轻松,“原因之一无疑是这次战略转变来得太晚。凭借从原材料到电池的垂直整合供应链,中国的竞争对手能够不断推出新的低价车型,这给德国公司带来了巨大压力”。因此,以合肥为中心的攻势可能是大众在中国市场长期立足的最后机会。杜登赫费尔表示:“大众还有最后一击的机会。”要抓住这个机会,大众必须比以往更加依赖并融入中国市场。

“问题不在关税”

“德国编辑部网络”(RND)周四也关注了大众等车企面临的危机,发表评论文章“不再顾及满腹牢骚的德国汽车巨头(Keine Rücksicht mehr auf die jammernden deutschen Autokonzerne)”。

本周三,欧盟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正式生效。作者Sven Christian Schulz认为,在中国进行低成本生产,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为了保护欧洲的生产基地,对电动车征收关税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对大众等公司来说,这些关税来得极为不合时宜。

这名记者介绍,在欧盟,对德国汽车公司的持续照顾已成过去。大众和宝马等公司的相关抗议无效。直到最后时刻,德国汽车行业仍在强烈反对关税,因为他们自己也在中国进行低成本生产,现在一些车型必须支付高额关税才能进口到欧洲。

然而,“德国编辑部网络”的这篇文章写道,关税并不是大众等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曾经承诺的售价不超过两万欧元的电动车从未上市,反而推出越来越多带有高利润的高端车型。短期来看这或许具有吸引力,但从长远来看,这绝非是一项可持续的成功战略。文章最后直言,如果大众当初开发了普通大众能负担得起的电动车,现在就不会有成千上万的人面临失业风险。

湾区范儿
1 楼
在中国做生意,如果没有中共政府的扶植及合资企业的优惠,只能完全抛弃脸面没有底线,才能赚钱。
梦想天空
2 楼
大众应该庆幸的是自己在过去四十多年里抓住了机会在中国躺着赚了大把大把的钞票,但这种好事不可能一直延续到永远。自己不努力,就早晚会被更努力的公司超过。这不仅是德系车,对日系车也同样如此。不论是中低端汽车,还是高端汽车。 今年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占有率会在65%左右,估计两三年内自主品牌占有率会达到80%。到时候中国车企可不仅仅是在中国市场打败德系日系车企,而是会在中亚,南亚,东南亚,非洲,大洋洲,东欧,南美,西亚等等市场一个接一个地打败德系日系车企。
b
bluetag
3 楼
不过不考虑成本,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高端燃油车而不是廉价电动车,所以这是中国市场消费降级的结果。
唠叨唠叨唠叨
4 楼
大墙国凭借低工资,低福利,低利润,高补贴去占领欧美的梦是不会实现的。赚欧美市场的钱,抢欧美的工作,破坏欧美市场,这种涸泽而渔的内卷还是在墙内自己折腾吧。 其它小市场和低收入市场,跟大墙国作生意逆差太多,用不了几年就不干了,除非大墙国不断地撒银子。
5
5mslj
5 楼
没有美国人发明的互联网,哪来的中国支付电子化。没有特斯拉开源,哪来的中国电动汽车如雨后春笋。没有苹果乔布斯的iPhone,哪来的华为和小米的智能手机。没有马斯克的火箭回收和技术共享,哪来的中国民营公司也在亦步亦趋的实验火箭回收技术, 五毛们一直说中共战机军舰和导弹,能毁灭这个岛,炸沉那个湾,或者能轻松干死全人类。我倒是真的盼望中国人能真正推出几个改变全人类的发明创造,多拿几个诺贝尔奖,能促使人类更大更快的发展进步。
只影向谁去
6 楼
真心觉得反中的人们幼稚可笑。当今的世界,一个国家小院高墙来封闭自己,根本就是自寻死路。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个这个国家的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效率将会越来越落后于其他国家,而这个国家的产业将不再有任何的竞争力。美国的汽车业就是已经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当靠着提高关税来维持仅有的汽车产业,美国从油动车到电动车的转换速度大大落后于中国,并且明显落后于欧洲。如果这样5到10年以后,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将会彻底跟不上世界其他国家,而是停留在老旧的技术层面,直到慢慢消亡。
唠叨唠叨唠叨
7 楼
五毛真是好笑,大墙国的墙建地除北朝鲜无人出其右,怪不得被称为西朝鲜,居然好意思说美国建墙封闭自己。加关税是经济政治措施,平衡严重扭曲太久的国际贸易,必须的,就这么简单。美国的科技,金融,市场对世界的开放程度甩大墙国几十条街都不止。你顺便到比如休斯顿这样不是很有名的城市的商业街去转转,全世界各国的人都看得到。大墙国就算是上海这个所谓的标杆城市,外国人的比例微乎其微。 美国各大名校里实验室中群集了世界的精英,大墙国呢?连自己土生土长的海外科学家都留不住。习思想太耀眼了,除了想钱想出名想美女的,几个真正做事的愿意回去? 美国满大街跑的日本品牌车基本上都是在美国工厂里美国工人,工程师生产的,是美国汽车工业的一部分。日本车企给美国带来好的就业,培育美国市场,同时赚到了钱,这是做生意的正道。大墙国还在阶级斗争的思想'中美国衰落了,大墙国就升起了,小学生的思维水平,自己在墙内偷着乐吧,别出来祸害人。 ------ 真心觉得反中的人们幼稚可笑。当今的世界,一个国家小院高墙来封闭自己,根本就是自寻死路。
心无所住
8 楼
大众才刚使用小彭最先进的电车地盘和智慧驾驶系统设计出电动车,在中国生产销往欧洲,就被法国佬给阴了,没办法,欧洲自己人都想灭了德国工业
马年生
9 楼
中国对于欧洲的超越是全方位的,何止于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