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两个月的上海疫情 有一个最新变化...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5月1日 0点52分 PT
  返回列表
88203 阅读
27 评论
北京青年报/新京报/澎湃新闻

自三月份以来,上海疫情成为全国焦点。

根据上海卫健委通报,上海市自2月底始,到4月29日止,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超过5万例。而2021年,全国全年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包含境外输入)为15243例——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上海的本土确诊病例数已经达到去年全年的三倍左右。

但是,比这更令人担忧的,是高速跃进的无症状感染者数量。3月24日后,上海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规模已达到数千人。在4月4日至4月26日,上海每日新增的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曾连续二十余日达到万数。

上海,我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世界重要城市之一,眼下正面临十分复杂的防疫形势:传染性极强的变异株,规模庞大的社会流动人口,都是上海防疫工作的压力源。

现在,从3月1日报告新增本土病例以来,上海本轮疫情已经超过60天。在60多天里,上海为迎击奥密克戎做了哪些努力?目前形势如何?让我们一起通过数据了解一下。

━━━━━

上海:全国疫情风暴眼

2022年3月1日,上海通报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前者为普陀区一名退休市民,后者则是徐汇区一个入境人员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在发生疫情后,上海市对相关密切接触者进行了集中隔离观察。

2022年3月3日,上海市松江区一永辉超市的2名员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3名员工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根据上海市卫健委通报,上述5人涉及195名密切接触者,次密接者342人,且均对其进行集中隔离观察。上海三区三地在三天内相继出现本土病例,上海新一轮疫情由此开始。

在疫情初期,上海市几乎每天都有不同区域报告零星的确诊病例,直至3月29日,上海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数字从28日的96扩大到326。进入四月后,上海市本土确诊病例数量、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均迅速增加,上海疫情进入高速发展的态势。

此次疫情,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总数和增速都远远高于本土确诊病例。通过整理上海市卫健委公开数据,我们发现,3月31日到4月10日这段时间里,上海市的无症状感染者每日新增数量从开始的4000余例扩大到了25000余例,是上海市无症状感染者新增数量最多的一段时间。

上海市共有16个行政区,其中,浦东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从数量上看,也成为本轮疫情最严重的区域。浦东新区在3月10日报告本区3月首例本土确诊病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数在3月30日迎来第一个小高峰。目前,浦东新区既是本土确诊病例数最多的地区,也是无症状感染者累计数量最多的地区。

将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的信息整理发现,此轮疫情初期集中暴发在三个重点区域:普陀区石泉街道宁强路33号石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松江区九里亭街道永辉超市沪亭北路店、上海徐汇区徐家汇街道漕溪北路1200号(入境人员隔离点)。疫情之初,上海市传播链比较清晰,但随着疫情发展,上海逐渐从小范围传播到广泛社区传播,造成更加复杂和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

在通报发现本土确诊病例后,上述三个地点相继被划分为中风险地区。随着疫情发展,前后有25个地点曾被划分为中风险地区。目前,上海市有13个中风险地区,为全国中风险地区最多的地方。

另外,上海市在4月11日发布了“三区”名单,对上海全市按照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进行差异化管理。在4月20日,上海市划定了封控区16650个,涉及1187.8万人;管控区13304个,涉及448万人。截至4月29日,上海市封控区数量达到6393个,管控区数量达到3759个;防范区域为9239个。

━━━━━

上海的抗疫难点到底在哪里?

上海本轮疫情,面临着几大难点。

首先是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BA.2的挑战。

根据4月26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导致上海本轮本土疫情的新冠病毒,绝大部分为奥密克戎BA.2型和BA.2.2型。这两种毒株均为奥密克戎毒株的亚型变异株。

奥密克戎毒株的遗传谱系名称为B.1.1.529,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奥密克戎变异株是目前全球流行的主要变异株。在11月26日,世卫组织将其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Variant of Concern)。

作为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的BA.2,有研究显示,Omicron BA.2是最具传染性的变异,其传染性是Delta 变异的4.2倍;且奥密克戎BA.2在早期难以识别,因此又被非正式地称为“隐形变种”。

其次是规模庞大的社会流动人口。

上海是一个超大型的国际化都市,其城区人口规模居于我国首位。2019年,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城镇化前景展望》,上海的总人口规模居于全球第三。

除此之外,上海市还拥有发达的市内交通网络,也是国内乃至国际交通运输网中的重要节点。 根据《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十四五”规划》,2019年航空客货吞吐量达到1.22亿人次、406万吨,分别位列全球城市第4位、第3位,网络通达性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

也正是其作为我国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上海市面临着疫情外溢的风险。根据人口迁徙大数据显示,上海市迁出人口大多去往江苏、浙江两省,全国多个省市也都报告了与上海疫情相关的本土病例。3月10日,在江苏苏州,就有多地要求有上海市旅居史(行程卡带*)人员实行“3+11”健康管理措施。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上海市一直面临着境外输入的防控压力。在今年的1月至2月,上海市新增的境外输入病例就已经相当于2021年全年的80%;截至目前,上海也已经成为全国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最多的城市。

━━━━━

上海防控六十余天,哪些问题最受关注?

三月以来的六十多天里,上海市每日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六十场发布会上媒体的提问中,我们看到了这段时间,上海市疫情防控措施中最为突出的几个关键词:物资、医疗。

首先,是封控期内物资供应的问题。

上海市是一个高度依赖外埠市场供应蔬菜的城市。2013年,上海市蔬菜的自给率在55%左右;到2019年,上海市地产蔬菜对蔬菜总消费量的占比下降到44%。对此轮疫情暴发的三、四月份,根据2013年的调查,正是上海市全年外埠蔬菜上市的第一个小高峰。

根据2013年和2019年的调查,上海市蔬菜主要来源于江苏和山东等地。因疫情防控,截至4月10日,江苏关闭了129个高速收费站,数量在全国仅次于辽宁。上海也对外地货车出入进行严格的车证管理,非保供企业几乎无法进出上海。

4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交通管控与运输保障专班发布了全国统一样式的《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以下简称《通行证》),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也在23日下发通知,为上海市商贸物资和生活物资企业办理《通行证》。另外,上海市也在加大铁路、水运通道的运输量,以确保物资供应。

但是,根据4月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信息,上海市由于终端运力不足,导致生活物资配送并不及时。

因为封控,上海在岗骑手数量急剧减少。根据上海市4月19日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的介绍,上海市当时在岗骑手为2万人左右;而此前,在2019年的媒体报道中,上海仅浦东地区登记骑手总人数就超过了1.8万人。

针对这个问题,上海市已经采取大数据中心提供的技术平台,制定电商平台、快递公司“企业白名单”和配送寄递“人员白名单”,并为其制发“电子通行证”,在“电子通行证”内展示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等信息,作为配送寄递人员上岗的必要条件和通行凭证,以增强市内运力。

另外,是上海的防疫医疗资源承载问题。

据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上的信息,依据国家最新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新冠肺炎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隔离场所不限于医疗机构,如病情加重,将转至定点医院治疗。上海根据防疫要求建造的若干方舱医院,则是符合标准要求的集中隔离救治场所,有医务人员进驻,主要用于对轻症、无症状感染者的集中隔离观察或适当的对症治疗。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赴上海工作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中心信息数据管理与医疗机构运行管理处处长向准4月16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透露,截至4月13日24时,上海已有方舱医院床位约20.4万张,在建的方舱医院计划近期开放床位3.5万张,合计约24万张。而截至4月27日,上海市本土阳性感染者已经达到53万余人。

目前,上海正通过加快方舱医院的建设,提升现有方舱医院的流转效率等方式,尽力实现“四应四尽”、日清日结。全国各省也在不断向上海输送援沪医疗队,尽可能增加上海市的医疗承载能力。

目前,上海市已经连续三日(4月27日、28日、29日)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数量都已经下降到千位;本轮疫情中,上海市累计治愈出院人数也已经接近3万人。疫情防控形势有了好转的态势。

凯特·阿歇尔曾在《纽约:一座超级城市是如何运转的》中说:“任何一个大都市的居民,都很少停下来思考城市生活的复杂性,或者是那些日日夜夜使城市维持正常运转的系统有多复杂。”对于纽约是如此,对于上海来说亦是如此。复杂的城市系统,决定了上海复杂的防疫情势。

持续了两个月的上海疫情 有一个最新变化

从2月底出现疫情至今,上海市本轮疫情防控工作已经持续了两个月。

据上海市卫健委最新通报,2022年4月29日,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49例和无症状感染者8932例。

“其中985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264例确诊病例和8932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通报中少了一句话,即“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

这是上海首次社会面无新增。

不少网友也注意到了这一点,表示“今天的数据很给力,都是在隔离管控中发现的”,也有人表示,“但现在基数还是很大,一定要把数字不断地降下来,千万不能松劲!”

上海疫情形势的这一变化,从最近这段时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的讲话中也能看出来。

4月27日,孙春兰指出,“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社会面基本清零的区域明显增多”。

4月29日,孙春兰提到,“上海疫情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基础仍不牢固,处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各项工作力度只能加强不能放松。”

同一天,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在提到上海清零攻坚战时,提到了四个字——“初见成效”。

政知君注意到,4月29日,上海市各区的“三区”划定结果,与4月28日相比较,全市共划分封控区15895个,涉及人口数444万人,减少人数83万人;管控区21230个,涉及人口数539万人,减少人数54万人;防范区49651个,涉及人口数1378万人,增加人数140万人。

昨天,孙春兰主持座谈会,听取相关基层代表的意见建议,向奋战抗疫一线的基层干部、防疫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志愿者等表示慰问和感谢。

除了表达感谢之外,孙春兰还提到,“各项工作力度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坚持连续奋战,直到夺取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的最终胜利”。

她提到:

继续做好核酸筛查,及时做好流调排查、转运入舱、集中隔离工作,以快制快、兵贵神速,抢在病毒前面,严防疫情反弹。

加快拔掉传染源明确的点位,实现防范区连片成面。

要管好快递、物流等重点流动人群,推动企业完善闭环管理措施,加强人员防护和消杀工作,严防流动人员成为移动传染源。

另外,“拔点”行动是最近上海市的关键动作之一。

4月22日起,上海市开展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其中一个就是“拔点”行动。

上述行动要求,全面梳理所有发生聚集性疫情且仍在持续传播的老旧小区、城中村、人群聚居场所等点位清单,对老旧小区、城中村逐门逐户开展敲门行动。

在29日的座谈会上,孙春兰提到,以“拔钉子”为抓手,继续强化老旧小区、城中村等重点区域的严格规范管理,强化企业、建筑工地、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的管控力度,开展专项行动,严防“跑冒滴漏”。

同一天,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徐汇区、黄浦区检查疫情防控攻坚行动。

他提到,集中力量拔点攻坚,紧盯老旧小区等重点点位,“一点一策”加快阳性感染者收治和密接人员隔离,应转尽转、日清日结。

对于上海来说,除了加快社会面清零步伐之外,复工复产也是重点工作之一。

4月29日,上海市市长龚正到浦东机场检查疫情防控工作。

龚正提到,“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安全正常运转,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他说,上海机场要继续强化清关疏港协调机制,积极为企业复工复产急需物资开通绿色通道,协助航司恢复运力投放,落实疫情防控下闭环生产工作,持续推动保通保畅,继续全力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常运转。

要持续优化核酸检测筛查方案,保障机场工作力量,制定落实重点企业“白名单”,做好“一企一策”方案,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全市有力有序复工复产提供支撑。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周岚、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总工程师张宏韬都回应了有关复工复产的问题。

周岚说,将出台本市商贸领域企业复工复市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指南,建立市、区商贸领域企业复工复市“白名单”,启用“复工复市人员返岗电子通行证”。

“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逐步推行‘线上集订集送’和‘线下到店消费’服务模式,尽快恢复商业体系活力。”

张宏韬说,首批“白名单”企业复工率超过80%,上汽集团各整车厂和特斯拉公司都稳定实现整车批量下线;中芯国际、华虹集团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有力带动了相关配套企业复工复产。

他说,按照聚焦重点、有序推进的原则,持续保障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链的恢复,日前又推出了第二批1188家“白名单”企业,有的区在此基础上也推进了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复工。

多说几句。

据廉洁上海4月30日消息,日前,上海发生多起生活保障物资“大礼包”以次充好、质量低劣,甚至有过期产品、变质食品等问题。

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已核查保供物资采购发放领域问题线索108条,已党纪政务立案6人、谈话提醒4人、组织处理5人,并对5名街镇干部的失职问题通报曝光。

上海多家医院恢复医疗业务:门诊应开尽开 手术住院逐步恢复

4月以来,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上海各级医疗机构正在逐步恢复医疗业务。

截至目前,华山医院、中山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宣布全面恢复医疗业务,除了普通门诊之外,还有专家门诊、专病门诊、特需门诊、各类手术等也在陆续恢复中。各大互联网医院在线咨询、开药等服务也在同步运行,新华医院等医院还在全市首开专科医疗咨询电话,方便为居民解决在家用药指导等服务。

与此同时,为了方便社区居民配药,诸多市级、区级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在内的各级医疗机构纷纷开始设立志愿者代配药窗口。

华山医院:开通咨询热线,五一节后逐步开各类门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方面表示,4月封控以来,手术室几乎天天都有手术,门诊和住院医疗业务持续运行,限期手术也有序开展。为满足百姓更多就医需求,华山医院总院、虹桥院区和浦东院区在五一节之后逐步开放普通、专病、专家门诊等业务,5月1-7日期间,将有包括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皮肤科等27个科室的158名医生坐诊。

华山医院手术开放中。 本文图片均为医院提供

4月28日,华山医院互联网医院增设大病医保支付结算功能,打通大病医保患者在线复诊配药流程。此外,医院通过党支部招募250余位党员组建了“华医生咨询平台”志愿者群,实时在线为市民、患者、定点医院及方舱医院患者答疑解难。另外,还在院内招募医疗和行政条线的党、团员及医学博士生30余位接力支援,建立了门诊咨询、急诊咨询、药品信息查询、互联网医院咨询等电话热线矩阵答疑解惑。

“目前,老百姓的就医需求日趋迫切。华山医院已经开始全面部署,确保在科学防控的前提下,逐步开展高质量的复工复产。”华山医院院长毛颖教授介绍。

中山医院:五一后全面恢复所有门诊服务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方面表示,疫情期间,该院门急诊、手术等医疗救治工作从未停歇。4月,该院单日最高手术量超过110台,单日门诊量峰值超1万,普通门诊及普通专家门诊均已正常开展。

中山医院门诊大厅。

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中山医院急诊始终处于开放状态且保持高位运行。近两月,该院急诊多次单日接诊量超过1000人次,较平日上升42.85%;救护车单日接诊多次超100辆,较平日上升68.33%;抢救室患者多日突破160人,较平日上升23.07%。

“为切实解决群众就医需求,中山医院计划五一后全面恢复所有类型门诊服务,住院诊疗服务也将在下周陆续全面恢复。”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表示。

瑞金医院:出诊专家逐渐增多,手术量不断提升

瑞金医院方面表示,该院从4月26日起开始在闭环管理下全面恢复医疗业务。

此轮疫情以来,瑞金医院门诊(含互联网门诊)43个诊疗科目始终正常开诊。尤其从4月中旬起,出诊的专家大咖逐渐增多,每日手术数量不断提升。

瑞金医院手术数量正在逐步上升。

瑞金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李贤华表示,从最近门诊就诊情况来看,服务需求最大的是内分泌科和高血压科,其次是肾内科、泌尿外科、感染科等。除开放门诊外,门诊诊疗服务也没有停滞,例如泌尿外科膀胱肿瘤化疗的灌注治疗持续进行;肿瘤患者PICC护理门诊也每日都有;每周三上午的血液科骨穿门诊未曾间断;另外像肾移植、肝移植患者的用药都持续提供服务保障。

4月下旬,瑞金医院还特别增加了电话运能,多个科室的医护人员都纷纷加入接线志愿者行列,医院同时开放16路电话、每天60人次、24小时在线接听市民电话,最高峰的一天接听了超过4000通电话。

仁济医院:开设“便民配药门诊”

仁济医院方面表示,从4月26日起,该院开设了“便民配药门诊”,提供配药及代配药服务。

仁济医院门诊接待病人。

院方表示,现在仁济东院区每天的门诊量已达近三千人次,以老年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和内分泌科等治疗慢性疾病的科室居多。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仁济医院“不打烊”。5月1日当天,除了“便民配药门诊”继续为广大慢性病患者、家属、社区代配药志愿者提供配药服务;其余放假时段,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则按照对应工作日排班正常开诊。

目前,仁济医院专家门诊应开尽开,特需门诊也开始开放,妇产科、肿瘤科等科室的一些专家回归疫情前的“约满”状态。

新华医院:逐步增加“非实名制”专家门诊和专病门诊

新华医院方面表示,该院从4月25日逐步增加“非实名制”专家门诊和专病门诊,由各科室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专家轮值。普通门诊将会继续开设,急诊、急救、发热门诊、核酸采样点24小时开放。互联网医院在线咨询复诊开药正常开放。

此外,新华医院互联网医院在线咨询科室扩容,开放了儿科、普外科、整形外科、儿神经外科、妇科、产科、药学、检验科的医师在线咨询。在线复诊共有28个在线门诊,3个月内曾在相应科室就诊的患者可通过在线复诊进行就诊配药。

新华医院于4月28日起推出的“专科医师咨询平台”,热线涵盖了8个专科,分别是妇产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肿瘤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眼科、皮肤科,服务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早上9点到晚上9点。

同济医院:成立送药服务队

上海市同济医院方面透露,近一周来,该院门急诊总量突破1.4万人次,入院患者逾300人次,手术量逾80台次,周增幅平均超过50%。

同济医院门诊增加全科室号源。

为了方便患者就医,缩短在医院逗留时间,上海市同济医院门诊检查取消预约环节,即来即做;检查结果反馈进一步提速,不到半天就可完成常规就诊流程。同时,门诊增加全科室号源,加派近期需求量较大的全科医学科、内分泌代谢科和心血管内科等学科的医生出诊。全科医学科门诊量从初期的100多人次猛增至700多人次。

4月25日,由该院25名医务人员组成的“药骑士”志愿服务队正式出发,为互联网医院复诊患者配送药品。首批订单配送至石泉路街道、曹杨新村街道、大场镇等多地。

此外,该院互联网医院可提供线上复诊、药品配送到家、专家咨询、报告查询等服务,还可通过医保在线支付,目前已开通多个能满足市民需求的临床科室,市民可在“上海市同济医院”微信服务号预约时,查看开通科室列表,互联网医院开放时间为每周一至周日8:00-17:00。

专科医院和社区医院等陆续开设代配药窗口

疫情下配药需求突出。各大医疗机构逐步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的同时,还成立了便捷的配药窗口,方便患者、志愿者等前来配药。

在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康定路、虹桥路两个院区门口分别开辟“自助配药专区”,不进院区就能完成挂号、付费服务,减少在公共区域逗留时间。

桃浦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居民、志愿者等提供代配药服务。

此外,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也形成了一支“暖心配药志愿服务队”。当患者挂号付费完成后,由医务志愿者进入诊室告知医生患者的配药需求,然后再回到门口传递处方开具成功的信息,帮助患者完成付费后,再到窗口拿好药送给门口的患者。

除了市级医院外,各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也纷纷开出了便捷的配药窗口,方便患者及其家属、志愿者等前来配药。

以嘉定区来说,嘉定区中心医院、市一医院嘉定分院(江桥医院)目前都开设了一站式配药便民门诊、简易门诊,志愿者可持多张就诊卡在同一诊室配药,就诊市民也可以在此配到不同门诊的药物。同时,全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可以提供村、居委代配药服务。

m
matrixyard
1 楼
经历过封城的百姓,更是被中共测出了奴性
网络激活
2 楼
文章这么长,谁他妈读啊,卧槽,这他妈逼的是新闻还是小说?
l
lilan
3 楼
臭不可闻
雅痞士
4 楼
狗粮的感人逻辑--- 1、清零影响经济,只要躺平,感染几个亿,经济就起飞了..... 2、清零医护人员很辛苦,只要躺平,感染几亿人,医护就轻松了; 3、清零跟利益集团相关,清零他们有钱赚,躺平感染几亿人,医药公司反而赚的少了; 4、虽然打辉瑞疫苗的国家没有一个控制住疫情,但是辉瑞天下第一; 5、清零是政治,躺平是科学; 6、虽然美国过去两年死于新冠人数是流感死亡人数的20倍,但是新冠就是大号流感; 7、虽然美国过去两年平均每年比2019年多死50几万,但美国死人多是因为统计标准不同,实际上美国新冠没导致多少死人; 8、新冠是中国的谎言,是为了测试人民的奴性的; 9、疫情初期美国对中国断航是科学的,现在中国严防美国就是政治。 10、美国梦就算是噩梦,那也是美国梦;中国人追求美好未来就是白日做梦! 屎好吃是吧? 脑子不要可以捐了!
d
dingding6
5 楼
这样严重的瘟疫,幸亏发生在现在强大的中国,不然死亡人数可能像西方国家的比例一样多,会有几亿人死亡。
m
matrixyard
6 楼
笼里的人。 古老的东方有一个笼 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 他们全都是笼里的人 巨笼脚底下它成长  长成以后是聋的传人 黑政府黑官员狂欺负 欺负它们是笼里的人
吃斋念佛大灰狼
7 楼
上海搞的一团糟,领导是干什么吃的。
树指
8 楼
难在各个鸡贼精明。
英国流氓
9 楼
病毒入侵中南海了 包帝快去西藏
山猫
10 楼
演吧
N
NBC111
11 楼
对,完全正确 墙内的中国人一定要全面支持中共的清零政策 只有强大的中共才做得出来这种尾大的清零政策 也只有墙内的屁民能够顺从 那个敢喊饿了马上送到殡仪馆烧掉 坦克机枪已经全部到位
金三
12 楼
支持清0政策,千万別换臂,中国人天天被大白捅。然后再被中国警察打的跪唱国歌,多好玩呀。哈哈!
j
jklin
13 楼
这次上海一役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暴露了潜伏在体制内的“国军”,要顺藤摸瓜,揪出隐藏得更深的“国军”
N
NBC111
14 楼
五毛韭菜又在扣帽子 奴隶中的奴隶
斯文嗨盗
15 楼
狗粮当狗还要自己买骨头,天价二手军舰过期导弹测试出了狗的狗性?
随意岁月
16 楼
封城2个月,等到孙春兰空着两只手到上海,什么费用和生活成本都要自负,还不如香港的待遇,更比不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大撒币
琉元愤青
17 楼
奴役封城,全员检测也能被宣传出“幸福感”。厉害了,牛逼国
d
dingding6
18 楼
现在的清零控制瘟疫,14亿人口只是死亡几千人。按照西方国家的躺平政策,14亿人口会死亡几亿人。这么明显的效果,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W
Wuyueshanren
19 楼
偷着乐吧
b
boey
20 楼
英文不会。可以给这个孙村烂下定义了。纽约的前车之鉴,根本不看。也不了解。随意莽撞封城。不要再神话omicron了。很多躺平的地方omicron随便跑都没事。比如常常讲的死率最低的新西兰。无知无谓无耻。
g
gylq2000
21 楼
我操 一群狗粮齐声高唱:好吃不如狗屎 好玩不如金三妈
俏不争春
22 楼
老人下跪感谢????!!!中国最繁荣的城市上海老人被饿到要下跪感谢一口吃的。小编这是高级黑呀
夏扬州
23 楼
为什么不叫浦东区而叫浦东新区?是不是有点画蛇添足 脱裤子放屁?
文强
24 楼
孙老逼也是个文革余孽
w
w16982001
25 楼
撒逼加奇葩……
w
w16982001
26 楼
你就封100年吧!病毒是封不住的!知道吗?听听比尔盖茨的讲话。
d
dingding6
27 楼
听西方国家的话,瘟疫政策搞共存,躺平,将会给中国14亿人口带来浩劫,中国将会死亡几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