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餐会中毒?中国人做菜用味精竟然也被歧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2月3日 20点27分 PT
  返回列表
82717 阅读
44 评论
英国报姐

1968年,美国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文章的作者自称“郭浩民Ho Man Kwok”,是一位在美国的华裔。他说他在美国经常会去中餐馆吃饭。但每次吃完饭以后,他都会感觉到有头晕、身体部分麻木的感觉。

他认为是中餐馆的食物含有的物质所造成的,其中最可能的罪魁祸首,估计就是中餐厨师喜欢使用的味精。

(每次吃完都头晕你还吃,看来是真的爱了)

(图:美式中餐)

虽然这篇文章发表在专业的医学期刊,但并不是正儿八经的实验报告,而只是个人的一个体验而已,从研究角度说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毕竟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你吃完中餐头晕,完全可能是你自己对中餐的某些调料过敏,也可能是你爱去的那家餐馆有问题。

(图源:pinterest)

但不管怎样,这篇文章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一经发表就获得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中餐(确切地说是美式中餐)在美国很受欢迎,那时很多刚到美国的中国移民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攒够钱后往往选择开中餐馆赚钱,把中餐馆开遍了全美各地。

因为初代移民往往都生活在社会底层,这些中餐馆也都开在比较肮脏、地段便宜的社区里面,制作的中餐也是比较简单、重口:往往都是宽油爆炒、一把味精提鲜。

比较有名的菜肴是“左宗棠鸡”、“陈皮鸡”、“捞面”等。便宜好吃又管饱,美国人当然爱了。

(图源:supchina)

而现在有人说中餐馆里面滥用的味精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一时间造成了美国人的恐慌。随后,大量的吃了中餐的美国人也开始说自己也出现了各种不适,觉得味精有毒。再加上美国中餐馆肮脏、廉价的印象,中餐厨师滥用味精让美国人上瘾的说法被大多数美国人相信。

(图:味精)

一场针对味精的扫荡战,就这样开始了。

时至今日,在美国大大小小的中餐馆门外都能看到“我们承诺不使用味精”的宣言。而美国超市里面卖的各种产品,也都自豪地写上了“不添加味精”,请大家放心购买。

(图:中餐馆门口挂着没有味精NO MSG的牌子)

整个社会可以说是谈味精色变。这种恐慌甚至蔓延到了国内,今天有很多中国人也开始倡导不使用味精的料理。

然而,味精真的这么有毒吗。

大家应该都知道,味精的化学名称叫做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

人类之所以喜欢谷氨酸的味道,从进化角度说,是因为谷氨酸本身就是人体所需的重要物质:它是人体内最常见的神经递质,负责不同神经细胞之间的沟通。我们人体自身就会产生谷氨酸,同时也可以从食物里面摄取。

我们的舌头上有专门接收鲜味的接收器。他们一旦接触到谷氨酸,就会产生兴奋的生物信号,告诉大脑这非常好吃。

所以在普通的菜里面加上味精,就可以很大程度上让它变得可口。

(图:舌头上的谷氨酸接收器)

大家可能觉得谷氨酸钠听上去非常“化学”,是一种工业产品,但实际上并不是。谷氨酸这种物质大量存在于普通的食物里面,我们食用谷氨酸的历史就和肉类的历史一样长。

(图源:pixers)

各种肉类:鸡肉牛肉猪肉中都富含谷氨酸,除此以外,像番茄、海带、蘑菇这样的食物里面也存在谷氨酸。我们之所以喜欢吃这些东西,原因之一就是它含有这种物质。

(图源:webcomicsms)

并且,从有历史记载开始,人类就在试图从这些食物中提炼味精,让鲜味更加浓郁。比如熬鸡汤就可以把鸡肉中的谷氨酸部分溶解于汤内产生鲜味,酱油把大豆中的谷氨酸提取了出来。

(图:炖羊汤)

意大利人喜欢做的风干肉类,比如帕尔马火腿,也在加工之后得到了的更多的谷氨酸。

(图:帕尔玛火腿)

奶类制品也富含谷氨酸,芝士的鲜味让爱吃的人停不下来…事实上,人奶本身也富含谷氨酸,婴儿天生就会被这种物质吸引。

(图源:culture.pl)

而1908年每当日本科学家池田菊苗发明味精的时候,人类终于把最纯粹的“鲜”提炼了出来。(之所以加上钠,是因为谷氨酸钠结晶的形状和性质比较方便作为食品添加剂。)

但不论是味精里面的谷氨酸,还是牛肉里面的谷氨酸,他们在化学上完全没有区别。所以说味精对人体有害,是没有根据的。

(图源:science Friday)

目前,美国的食药监局,还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或者欧洲的有关组织,对于味精的系统性研究都表明,它是一种安全食物。

当然,这不是说你一天嗑一袋味精也可以没事儿。这里说的安全,是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并不需要注意它的分量。

那么美国在70年代之后出现的大量味精导致头晕的案例又是怎么回事呢?只要甄别一下大家就会发现,所有的案例都是“患者”的自述,而没有医疗机构的确认。从现在的角度看,这很可能是自我暗示的结果。味精本身没有问题,但很多人因为预期、相信它会产生问题,而真的出现了相似症状。

(图源:vox)

事实上,即便是在对味精恐慌的美国,各种零食、薯片等咸味产品,也都是加味精的。有些公司还特别鸡贼地在包装上说不含味精,但如果你仔细看配料一栏,可以发现“酵母提取物”。

嗯没错,“酵母提取物”里面就有大量的味精。

美国人实际上已经在食用巨大份额的味精了,你从来不会听说有人薯片吃太多头晕,但他们却抱怨中餐里面的味精让他们不舒服…

这是不是有点,种族歧视了呢?

敌视味精的现象后来也在中国流行,这背后的原因和美国有所差别。

在国内,大家对于味精的反感似乎来源于对自然产品的崇拜,以及对化学物质的不信任。再加上味精本身极其廉价,让它所产生的鲜味也有了廉价的感觉。

但大家也不要忘了,就在100多年前的时候,欧洲的贵族吃着花好几年做成的芝士、中国名门显贵喝着炖了一天的鸡汤的时候,鲜味还只是上层人士可以品尝得到的“奢侈品”。

而味精的发明改变了这一切,普通人也可以让自己的菜肴变得可口鲜美。“鲜”不再是从前那种劳师动众才能产生的味道,而只用加一点味精就可以达到。

这不是一种进步吗?

我爱豹纹女王1
1 楼
歧视味精 歧视中餐的舆论是华裔一个小报的主编搞起的 所以中国人恨汉奸 恨二鬼子是有道理的 这些狗杂碎比真正的鬼子还要恨华人。
c
cg771106051
2 楼
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因为很多人吃了味精都没有任何问题,而有些人 吃了就有我上述的问题,很多老外也是一样,有人没事,有人就有问题
v
violaweiwei
3 楼
我也是 吃完感觉舌苔很厚 不太舒服
d
djtg
4 楼
开局一片引用,后面全靠编。那个作者是一个国家生物医学研究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他那个不是研究报告,只是一封信,相当于读者来信这样子。他在信里说明他去某些中餐馆吃饭会产生某些症状,包括,颈背麻痹,四肢无力和心慌。他提到造成这些症状的原因可能是料酒,味精或者高钠含量,但他也不确定是什么,希望有人能研究出来。
一疼薄蚊
5 楼
。 。 。 。 。 。 回复一下楼下各位。 味精说白了是工业化食品添加剂。对年轻人副作用轻微,正常情况人体可以代谢。对老年人,多病,过敏,细菌敏感,肌肤脆弱者,跟毒品没两样,有毒,虽然毒性不高。 第二天会头晕,皮肤肿胀,免疫系统攻击,浑身不适。一个星期都未必恢复。 。 。 。 。 。 。 。
楼主名副其实啊
6 楼
扯他妈的罗圈蛋,我姥89了,吃的菜和我们一样加味精了啥事没有,还他妈的中毒,你咋还没被自己吓死呢?
i
icet
7 楼
嗯嗯!你洋爹的炸鱼薯很健康!
楼主名副其实啊
8 楼
吃味精出问题的,你是吃多了,一天五克味精,就是你抓一把量,少搁点吧
寂寞de心
9 楼
外国人什么也不吃!就是吃屎吧!
C
COFing
10 楼
经常吃完中餐馆就口渴的不得了,不知味精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非要用
独山寺狂人
11 楼
对氨基酸过敏,你怎么活到这么大的
风流居士
12 楼
白皮猪的薯片,饼干,sausage,包括橙子汁都有味精!每次吃完都口渴的不行。越南人用味精比中餐多好几倍。去你妈的双标!去你妈的sb华裔sellout idiot!
神奇大仙
13 楼
死去吧,所谓的西餐,尤其是快餐食品不一样也离不开烤和炸吗?不想是华人就扒了自己那张皮去
w
wp0118
14 楼
还有更简化的 直接每天随身带个针管 输葡萄糖 维生素 用不了一分钟 毕竟还有更高级的娱乐去做 比如吸大麻 街上涂鸦 等等
板筋
15 楼
毛病不在谷氨酸,毛病在钠
龟龟龟龟
16 楼
肮脏低廉的猪肉.......
w
wp0118
17 楼
你吃海带 鸡纵菌什么的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感觉? 谷氨酸是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 所以人工合成和天然的谷氨酸钠没有任何区别 其他人体必需的那19种氨基酸是有区别的
纵横捭阖
18 楼
为味精洗地的软文
春风吹
19 楼
文章的作者自称“郭浩民Ho Man Kwok,在国外污蔑中国的,大多是中国人,这是中国人的悲哀,美国之音也多中国人工作
L
LongHaul
20 楼
西方饮食可以健康也可以junk food,中餐只有油大or油更大
季锦良
21 楼
味の素
X
Xmaniac
22 楼
有不少人对味精过敏甚至中毒!人家一篇专业文章就叫歧视? 中国人给歧视的场合海多了,山寨假货抢购不尊重当地文化习惯,不守法不礼貌,哪一样不是你们自己搞到人家无法接受的?咋玻璃心碎得这么容易的?还怪人歧视? 这次把病毒传到全世界,人家封关就不对?把口罩抢到全世界缺货?不歧视你们才怪呢?
G
GR8shevapippo
23 楼
为了健康,不要去外面中餐馆吃中餐,自己做或者吃别的国家的不含味精就行,哪怕是老外做的中餐你也可以吃,很多餐厅尤其是连锁店卖廉价中餐,也不含味精。味精本来就不是必需品
S
Sinoroc
24 楼
是要是含钠都会造成口渴,尤其是氯化钠晶体,酱油,蚝油~~~
汝家池塘多鲍鱼
25 楼
看名字是港人? 去tmd自己不会跟服务员/收银员说不要味精么
股骚
26 楼
味精,糖,盐本身都没有问题.只是大多数大廚們放的特別多,才導致口乾舌燥。
p
pmnedc
27 楼
: 告诉你小煞笔,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现在猪肉的狂热追捧者。西人不吃内脏是传统也不是现在才有的。现在的年青人人不愿意花功夫在做菜上,又想省钱只能凑合着做熟了即可。
K
Kfcburger
28 楼
味精是小日本发明的,主要只是煮汤底用的,但是被中餐发扬光大,几乎煮什么都会放。
B
Bostonleo
29 楼
你妈的山姆,你的祖辈对左鸡垂诞三尺,含饿而终不计其数!
w
wasabi777
30 楼
石油化学制品的味精即是不被歧视也要全面取缔。大米等自然素材的味精在中国存在吗?
陷疯稻谷
31 楼
那就别吃中餐,狗杂碎,某些归化的华人真是狗都不如
w
wasabi777
32 楼
日本发明的味精是大米、鱼干、海带等自然食材的提取物。但战后食量危机产生了化工原料的味精、不过这种化工原料味精如今在日本绝种、却在中国发扬光大。学人不学精髓而取其糟粕。
l
lolzzz
33 楼
你觉得野生动物知道味精这种人造物的么 不用管那些没进化完整的白肉 人家吃个花生酱都能过敏死一大片人
忍无可忍ing
34 楼
钠的问题。做菜要放盐。味精又含钠。就跟做菜不放味精,多放2把盐一样。
安良
35 楼
一看这 Poor Guy 姓名的拚音, 百不离十是"骯髒"(香港)人, 今天不论在香港或海外的不少"骯髒"(香港)人"都像中了降头,蠱毒, 不抺黑, 不侮蔑, 不侮辱自己的族裔,族群及其父母, 其本身, 這些人水查便混身不舒服, 这些人水查拚命要像屍蟲一樣拚進主流, 自认是主流, 所有不要脸,不要命的去涂污自己, 作死自己作为混入主流的手段, 可惜的是, 他她们永不能改変他她们一 出生的"原罪"黑发黃肤扁鼻无胸, 要他她们的心态, 其实他她们要解决他她们的心结是即時, 马上去再投胎, 尤其"骯髒(糠稈)"人, 俺特別封香港人为"糠稈"人, 何解, 因为这些自己认为高贵的香港人, 十中有十一二,连正宗香港话都未可以掌握正确粵(香港话)音, 十中十一二说不过來"香港"这二字! 这姓郭的叫他去死吧, 食味精有事, 香港大排檔十有百一定用味精, 这人未來美时,如他所说, 一早已死"鸠"咗, 尚可以今时今日"係度献世"(在这里出丑)
学术大湿
36 楼
他们一旦接触到谷氨酸,就会产生兴奋的生物信号,告诉大脑这非常好吃 ——— 也不是吧。你直接把味精放嘴里,你看看好不好吃
榴莲车
37 楼
自以为是的傻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