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茶男”上热搜!外网版“死装哥”成热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8月28日 15点39分 PT
  返回列表
24871 阅读
2 评论
TikTok

独自坐在咖啡馆里,穿着宽松的复古服饰,背着帆布包,耳机里放着独立女性音乐人的歌曲,手上翻着女性主义文学,桌边还摆着喝到一半的抹茶或咖啡……

假设有这样一位男性出现在面前,你会怎样形容?

精致时尚?松弛优雅?有氛围感?

如今,外网给这类男性起了个统一称呼:“表演型男性(performative male)”,也称“抹茶男”。

不过以现在流行的说法,或许叫他们“Strong哥(死装哥)”更合适......

(一些典型的“表演型男性”)

这个词最近在tiktok上讨论度极高。

它描述这样一类男性,他们为了迎合自己眼中女性所喜欢的男性模样,对自己进行包装,以此吸引女性的好感。

国外网友总结了这些人的典型特征,首先在穿搭上就有不少细节。

他们大多穿着宽松的裤子或短裤,紧身T恤,外搭一件衬衫或牛仔外套,头戴棒球帽,背着小众品牌的帆布袋,喜欢戴银项链和戒指,还习惯在身上加时尚挂件,比如当下最火的Labubu。

文字形容或许有点抽象,看两张图就懂了:

(外网总结的“Strong哥穿搭手册”)

此外,为了进一步体现品味和进步思想,他们还会听独立女性艺术家的音乐,读女性主义文学,收藏黑胶唱片,携带胶卷相机,戴有线耳机,总是手拿一杯抹茶或咖啡。

再“专业”一点的,还对乐器、心理学以及占星学略知一二,和女性聊天时能投其所好。

但也只是沾了一点点皮毛,不同于那些喜欢卖弄学识但确实有一定储备的人,“表演男”的精髓在于“装”。

(终极“装男”)

他们几乎把自己变成了行走的标签板,吸纳各种贴近女性和女权的流行符号,结果往往弄巧成拙,越“装”越搞笑。

(甚至有人随身带着鲜花)

如今“Strong哥”甚至成了外网的一个热梗,仅在tiktok上,相关的视频播放量就高达1.5亿。

已经有一大群人开启了“表演男”模仿秀,还推出教程,有些“表演男”自己都跟着玩梗:

(一边健身一边凹人设)

(禁止女性自己开车门,以展绅士风度)

这种热潮甚至延伸到了线下,前不久,在美国和加拿大多个地区都举办了“Strong哥”模仿大赛,吸引了数百人围观。参赛者众多,每个人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在身上挂满要素。

有的人背着吉他或尤克里里,演奏女性音乐人的歌曲,或掏出简·奥斯汀等知名女性作家的书籍,随时随地阅读。

这里重点来了:书上没有任何褶皱,大概率并没认真读过:

(满身都是要素)

也有人把“女性既未来”的字样贴在身上,模仿“表演男”喜欢穿女性主义T恤的习惯:

(一些人靠穿T恤迎合女性)

当然,抹茶、帆布袋、带线耳机等重要知识点,也频繁出现。

还有的参赛者甚至随身携带卫生巾,以示贴心……

(帆布袋、抹茶、黑胶唱片…)

展示完毕后,评委们现场举牌打分,也有的把群众的欢呼声和嘘声作为标准,当众选出谁才是最“装”的那个。

其中一场比赛,一位带了两个拉布布的男孩夺得冠军,搞笑的是,奖杯竟然是奥斯卡小金人,疑似讽刺“表演男”只有演技。

(冠军奖杯)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比赛还安插了问答环节,问题都是关于女性及女权主义的基本常识,比如月经杯是什么、美国女性于哪一年获得投票权......

结果被问到的两位参赛者都答不上来,也不知道这两位是真不知道,还是为了更符合“Strong哥”的人设故意答不上来......

(参赛选手)

几场比赛下来,把关于“Strong哥”的讨论推向了又一个高度,也引发了一些争论。到底应该如何理解这一现象,人们有着截然相反的观念。

组织了西雅图表演大赛的两位年轻女生认为,“Strong哥”的努力的确只流于表面:

“一个男人披着女权主义、柔和气质以及某种音乐的外衣来吸引女性,实际上对自己所表现或谈论的东西一无所知。”

“很多时候,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种美学。”

(组织者Guinevere和Lanna Rain)

女性杂志《Cosmopolitan Australia》的资深媒体人认为,“Strong哥”总比那些在网上发表厌女言论,怂恿年轻男孩蔑视并控制女性的男博主要强,就比如我们之前写过的Andrew Tate。

“表演男”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受进步女性的喜爱,主动迎合女性,恰好站在了“有毒男”的对立面。

说白了,《Cosmopolitan》的意思就是:比起Andrew Tate那种赤裸裸的大男子主义,“表演男”们真心暂且不论,起码表面功夫是做了,倒也不必一棒子打死。

(Andrew Tate)

《GQ》的编辑也指出,“表演男”为博女性关注所做的改变,就好比动物开屏、跳求偶舞,是为了在女性面前显得更有吸引力,不具威胁性,也是聪明的选择。

(类似孔雀开屏)

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反感,认为所谓的“Strong”,不过是一种全新的感情欺骗方式,带有一种强烈的操控意味,其背后不是尊重,反而透露着傲慢,因为“Strong哥”并未深入了解过女性的现实需求。

“令人担心的是,这并非单纯为了表演而表演,而带有掠夺性,那都是精心设计过的脆弱和含蓄。他们试图营造让女性倾诉问题的空间,以此吸引她们,然后再进行掠夺。”

(来自reddit评论区)

“……‘表演男’的问题在于,很多女性表示,交往之后,他们依旧会展现出老掉牙的性别歧视态度。一个男的可能自己涂着指甲油,却抱怨女朋友应该负责做饭洗衣,因为‘她更加擅长这些’。“

(来自reddit评论区)

“行事正派只为获得回报的人,一旦认为自己应得的回报没有实现,往往会露出非常不正派的一面。”

(来自reddit评论区)

此外,也有一些男性对这一趋势感到担忧。

他们觉得自己是真心喜欢抹茶,也喜欢女性歌手和作家,并非为了博取女性认同,结果现在这一套搭配被定性为“装”,遭全网调侃,他们难免担心自己受人误会。

“我最害怕的是,当我专注于做自己的事,却有人因为我穿着不循规蹈矩的衣服,或者对工作人员表现得‘过于’礼貌,就说我装腔作势、令人尴尬。“

(来自tiktok评论区)

对这一现象,《纽约时报》指出,其实类似的事情并不少,比如“觉醒(Woke)”和“黑命贵(Black Lives Matter)”,起初都相当积极,但均在几年内就几乎成了贬义词。

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和“死装”类似:一些人口头上标榜着“觉醒”和“黑命贵”,行动却基本为零,让人不得不怀疑其根本动机是给自己打造一个博爱的人设,ta压根不在乎黑命贵不贵。

也正是因此,现在网友们发言都会更谨慎,生怕被贴上“觉醒”之类的标签,舆论场于是越来越接近狼人杀。恐怖的是,没有人觉得自己是狼人。

好在这种困扰应该不会持续太久,毕竟互联网没有记忆,很快,“Strong男”风潮大概就会随着另一种新角色的出现,被人淡忘。

在这个浮躁、万事急于求成的时代,忽略真诚的可贵、忘记自我提升,只想在外在下功夫、走捷径,类似“装男”的现象就会不断重现……

不过,咋说呢,中国人讲究论迹不论心——“Strong哥”们要真能装一辈子,那就不是装。

南方兔儿爷
1 楼
为了交配权,雄性也很拼的有没有。
F
Funnic
2 楼
统称龟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