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的最新数据表明,中国通过其国有政策性银行对非洲的传统贷款从2000年的近一亿美元激增至2016年的288亿美元,成为非洲最大的双边债权国;但这一数字随后下降,尤其在疫情期间,2022年降至仅约10亿美元,2023年又回升至46亿美元。
曾长期驻非洲的美国前外交官、乔治·华盛顿大学兼任教授大卫·希恩(Dr. David Hamilton Shinn)对本台分析说,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这些年中,中国和非洲国家正摆脱以传统贷款方式为主的经济合作。
supernova13 发表评论于 2024-09-06 11:52:50@abcdaren “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 Theory)”人类起源说是当今人类学主流学说。不懂可以搜一下(Recent African origin of modern humans)
埃塞俄比亚那一带是人类起源地,是非洲人里面最聪明的族群,在美国高科技领域里遇到黑人精英,多数来自埃塞俄比亚。
-----------------
abcdaren 却又有一事不明:如果真的是人类起源非洲,如何就能推论出:非洲某国的人是‘最聪明的人’这般武断的结论吗?如果有人证明人类起源于类人猿的话,类人猿就比爱恩斯坦聪明吗?
试问诺贝尔奖有几人是你那么推崇的埃塞俄尔比亚学者?如果大数据没错,那中国人、犹太人的智商就不会比老毛的命贵阶级兄弟们低! 尊重事实的人类学里,绝不会对黑人智商领先说背书!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日宣布,未来三年将再提供非洲36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外媒关注更多的是债务陷阱,而中国专家给予了回击。
2024中非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 AP - Greg Baker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未来三年将给非洲提供三千六百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三年一度的中非合作论坛正在北京召开,这一论坛一直是中国提供非洲贷款的主要管道。中国持续推进与非洲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但也引发让非洲国家深陷债务陷阱的争议。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指出,目前已有五十二个非洲国家及非盟委员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非合作新建升级近十万公里公路、超过一万公里铁路、近千座桥梁、近百个港口。基建以外,也增加了绿色发展、卫生健康、金融、数位创新等新兴领域合作。
德国之声报导,“一带一路”主要是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非洲为“一带一路”倡议重点,但有批评者认为,该倡议让非洲国家背负沉重债务。
根据伦敦智库查塔姆研究所2022年底的报告,来自中国大陆的贷款占非洲总债务的百分之十二。同时,中国也是非洲多个国家的主要债权国。
就债务陷阱的争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向港媒星岛日报表示,中国向一些非洲国家提供贷款,这些债务涉及国计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且有资产作为保障,并不是“陷阱”。因为非洲国家以前向西方私人企业举债,如今中国的影响力上升打破了“套路”,才引来指责。
另外,根据自由亚洲电台,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非洲学者梅瑟威也认为,尚无直接证据表明中国直接参与了狭义的“债务陷阱”外交,因为中国发放一些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支持某些非洲项目是出于政治原因,而非商业原因。
向非洲提供三千六百亿 习近平用意何在?
来源:自由亚洲
第九届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正在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四(9月5日)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向非洲国家提供三千六百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有数据表明,中国对非洲的贷款近年已大幅下降。中国这次重新向非洲注入大笔资金其用意何在?
中非合作论坛进行到第二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的主旨讲话中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向非洲国家提供三千六百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
但有数据表明,中国近年来已经大幅削减对非洲的贷款;同时,中国此前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向非洲国家提供的大量贷款,在国际社会一再引起有关中国是否让非洲国家陷入“债务陷阱”的辩论。习近平在此时宣布这笔三千六百亿援非资金,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和质疑。
重新大笔投入
据彭博社报道,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Global Development Policy Center)的最新数据表明,中国通过其国有政策性银行对非洲的传统贷款从2000年的近一亿美元激增至2016年的288亿美元,成为非洲最大的双边债权国;但这一数字随后下降,尤其在疫情期间,2022年降至仅约10亿美元,2023年又回升至46亿美元。
曾长期驻非洲的美国前外交官、乔治·华盛顿大学兼任教授大卫·希恩(Dr. David Hamilton Shinn)对本台分析说,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这些年中,中国和非洲国家正摆脱以传统贷款方式为主的经济合作。
但习近平在开幕式上提到,这次总额为三千六百亿元人民币的援非资金中包括两千一百亿信贷、八百亿各类援助,以及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不少于七百亿元人民币。这个资金量相对于前几年有大幅提升。
对于中国再次提升对非洲的资金投入,来自南非的美国霍华德大学(Howard University)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菲沃库勒博士(Dr. Phiwokuhle Mnyandu)认为,这可能主要是出于国际竞争的压力,“中国过去几年降低对非洲的贷款或援助,实际上留下了一些影响力的真空,很快被其他国家占据,这次中国的举动可以看作是他们想重新夺回他们在非洲的地位,继续维护与这些非洲国家的关系。”他提到,中国在非洲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西方国家,也包括印度、土耳其等新势力。
新的合作方式
在仍然依靠传统的贷款和援助方式之外,外界已经注意到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方式正在转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新型模式。
就在这次中非合作论坛召开前,国务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8月29日发布了《中国—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其中提到,中国企业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以及三方、多方合作等模式在非洲实施了多个互联互通项目,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彭博社在报道中提及了这一趋势,但指出,这种合作方式允许非洲国家政府在不增加主权债务的同时,仍然能向中国借钱。报道中提到了几内亚的西芒杜铁矿(Simandou),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和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两家公司控制了这个铁矿40%的股份。但这两家公司都是中国国资全资公司。
希恩教授对这种合作方式持怀疑态度,他分析说,所谓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就是允许私人资本进入这些公共项目,但它们所占的资金比并不大,所能起到的作用还有待观察。他强调,这种公共与私人资金合作的方式在中国国内有一定的经验,可能中国政府主要是想在其他国家复制这种经验。
在另一面,据彭博社的报道,在这种新的合作方式中,中资合作方可以用非洲国家的铜矿等矿藏作为项目后期支付的担保,而这些合作条款往往是不透明的,外界难以得知详情。
菲沃库勒博士分析说,这种合作方式实际上并不新颖,这让他想到了非洲国家早期和西方公司合作的过程中,也有类似的方式,最后往往以矿藏资源作为补偿,“这种公共和私人资本合作的方式所受到的监控往往比民族国家之间的合作要少,这种情况下,非洲国家所做的让步往往还要多一些,因为与他们打交道的是私人机构(银行)。”
路透社在五月底的一篇报道中指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方式在非洲尚未产生显著的吸引力。
非洲国家的反应
本次中非合作论坛有五十三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团团长参与。到目前为止,其中不少国家都与中国签订了新的合作协议。
尼日利亚与中国共同宣布了在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建设 “运输、港口和自由贸易区”。中国向坦桑尼亚总统哈桑承诺,与赞比亚之间的铁路项目。习近平也向肯尼亚承诺将向其农产品开放中国市场。国际上一直争论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让非洲国家陷入债务陷阱,这似乎并未阻碍中非合作论坛上这些合作意向的达成。
菲沃库勒博指出,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必须具体深入到每个非洲国家与中国的双边关系中去分析,因为非洲国家差别较大,“穷的国家不会把这些与中国的债务看作是陷阱,因为你不可能从天堂获得发展的资金,钱总得有来处,中国在某种时候似乎是唯一能给钱的国家。”他举例说,布隆迪、刚果共和国等国家可以归入此类。
但经济情况相对较好,与西方国家打交道比较多的非洲国家看法则可能不同,比如像南非这样的国家,可能更认同西方所提出的在共享价值观的基础上建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