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喝进去第一口水开始,“排尿程序”就开始运转,胃、小肠、肾脏各司其职,准备工作。
有的人一喝水就往厕所跑,也有人喝完水半天才去一趟。喝下去的水,到底需要多久变成尿?
《生命时报》综合多位专家观点,科普一次健康的排尿应该什么样。
从水变成尿,最快6分钟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易路介绍,通常,水变成尿液需要30~45分钟。
也有研究发现,水在体内最短可能只需6~8分钟就能变成尿液,最长可能需约120分钟。
空腹状态下饮水,水分顺着食管流入胃、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这一过程通常需要15~20分钟;
随后水分顺着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心脏,随后被泵出,沿着腹主动脉、肾动脉进入肾脏,大约只需要10秒;
抵达肾脏后,一部分水会被送到肾小球,几分钟后在滤过作用下变成原尿,但原尿并不等同于最后排出的尿液,仍含有不少身体所需的物质。
接着,原尿被送入肾小管,其中的一部分水分和有用物质被重新吸收,回归血液循环,这一过程通常在3小时内完成。
最终,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形成尿液,被送入膀胱等待排泄。
但尿液的形成时间并不固定,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机体缺水情况、气候、情绪、活动量等。排出速度也有个体差异,还受膀胱大小的影响。
一喝水就尿VS迟迟不排尿,
哪个更健康?
如果饮水后,尤其大量饮水后不久就产生迫切尿意,不伴有其他不适,大多属于正常现象。
人体一天正常排尿次数大概为8次,若未过度补充水分却有尿频、尿急等,就需要引起注意。
饮水充足但迟迟不尿
可能暗示肾或输尿管结石、肾功能不全、肿瘤压迫,引发了积水、神经源性膀胱(因各种神经因素引发的膀胱收缩无力)等,如果合并腰痛、发热,则提示泌尿系统感染。
频繁想排尿
尿液形成速度过快,也可能与尿液调节机制失调、尿路感染或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相关,需引起警惕。
如果伴随排尿时间短、次数多,或排尿时刺痛、烧灼感的话,多考虑尿路感染;男性起夜次数增多、排尿量多,可能是前列腺增生。
排尿等待时间变长、排尿变细、费力,警惕下尿路梗阻,均需尽早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
除了频率,排尿时长也很关键
不只是频率,排尿时间出现异常,也可能预示潜在的健康问题。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副主任李彦锋表示:
正常膀胱容量为300~400毫升,正常男性的最大尿流率应在每秒15毫升以上,那通常排尿时间应该在半分钟之内。
如果排尿超一分钟,建议查查前列腺;前列腺疾病、尿道狭窄、尿路感染都会引起排尿时间延长。
为了让排尿更顺畅,专家建议日常做好5件事。
1. 不要憋尿。憋尿让膀胱过度充盈,压迫前列腺,导致血流不畅,充血肿胀,还会给肾脏和输尿管造成危害。
2. 减少久坐。建议每坐1小时,就站起来活动身体。
3. 保证饮水量。对健康成年人来说,每日饮水量不应少于1500毫升,利用尿液充分冲洗尿道。
4. 养成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减少劳累、避免熬夜,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让泌尿系统正常运转。
5. 多做提肛运动。提肛运动可使骨盆底肌肉及周围神经功能、血液循环活跃,改善排尿相关症状。
吸气时,稍用力收缩肛门附近肌肉,将肛门向上提,屏住呼吸保持2~3秒,然后呼气,放松,2~3秒后重复。▲
从喝进去第一口水开始,“排尿程序”就开始运转,胃、小肠、肾脏各司其职,准备工作。
有的人一喝水就往厕所跑,也有人喝完水半天才去一趟。喝下去的水,到底需要多久变成尿?
《生命时报》综合多位专家观点,科普一次健康的排尿应该什么样。
从水变成尿,最快6分钟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易路介绍,通常,水变成尿液需要30~45分钟。
也有研究发现,水在体内最短可能只需6~8分钟就能变成尿液,最长可能需约120分钟。
空腹状态下饮水,水分顺着食管流入胃、小肠,被吸收进入血液,这一过程通常需要15~20分钟;
随后水分顺着血液循环,被输送到心脏,随后被泵出,沿着腹主动脉、肾动脉进入肾脏,大约只需要10秒;
抵达肾脏后,一部分水会被送到肾小球,几分钟后在滤过作用下变成原尿,但原尿并不等同于最后排出的尿液,仍含有不少身体所需的物质。
接着,原尿被送入肾小管,其中的一部分水分和有用物质被重新吸收,回归血液循环,这一过程通常在3小时内完成。
最终,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形成尿液,被送入膀胱等待排泄。
但尿液的形成时间并不固定,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机体缺水情况、气候、情绪、活动量等。排出速度也有个体差异,还受膀胱大小的影响。
一喝水就尿VS迟迟不排尿,
哪个更健康?
如果饮水后,尤其大量饮水后不久就产生迫切尿意,不伴有其他不适,大多属于正常现象。
人体一天正常排尿次数大概为8次,若未过度补充水分却有尿频、尿急等,就需要引起注意。
饮水充足但迟迟不尿
可能暗示肾或输尿管结石、肾功能不全、肿瘤压迫,引发了积水、神经源性膀胱(因各种神经因素引发的膀胱收缩无力)等,如果合并腰痛、发热,则提示泌尿系统感染。
频繁想排尿
尿液形成速度过快,也可能与尿液调节机制失调、尿路感染或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相关,需引起警惕。
如果伴随排尿时间短、次数多,或排尿时刺痛、烧灼感的话,多考虑尿路感染;男性起夜次数增多、排尿量多,可能是前列腺增生。
排尿等待时间变长、排尿变细、费力,警惕下尿路梗阻,均需尽早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
除了频率,排尿时长也很关键
不只是频率,排尿时间出现异常,也可能预示潜在的健康问题。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副主任李彦锋表示:
正常膀胱容量为300~400毫升,正常男性的最大尿流率应在每秒15毫升以上,那通常排尿时间应该在半分钟之内。
如果排尿超一分钟,建议查查前列腺;前列腺疾病、尿道狭窄、尿路感染都会引起排尿时间延长。
为了让排尿更顺畅,专家建议日常做好5件事。
1. 不要憋尿。憋尿让膀胱过度充盈,压迫前列腺,导致血流不畅,充血肿胀,还会给肾脏和输尿管造成危害。
2. 减少久坐。建议每坐1小时,就站起来活动身体。
3. 保证饮水量。对健康成年人来说,每日饮水量不应少于1500毫升,利用尿液充分冲洗尿道。
4. 养成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减少劳累、避免熬夜,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让泌尿系统正常运转。
5. 多做提肛运动。提肛运动可使骨盆底肌肉及周围神经功能、血液循环活跃,改善排尿相关症状。
吸气时,稍用力收缩肛门附近肌肉,将肛门向上提,屏住呼吸保持2~3秒,然后呼气,放松,2~3秒后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