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将举行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对华政策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路透社26日专访了6名高级官员。他们对近来中美关系急剧恶化表示担忧。路透社表示,北京当局已经做好特朗普治下再经历新的暴风骤雨的准备,希望11月总统大选时,候选人拜登能给中美关系带来新的契机。而在选前,观望、在迫不得已时反击将是北京当局采取的应对措施。
7月24日上午,中国外交部通知美国驻华使馆,中方决定撤销对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设立和运行许可,并对该总领事馆停止一切业务和活动提出具体要求。这一举动,是对7月21日美国单方面突然要求中方关闭休斯敦总领事馆的对等快速反击。路透社表示,中美关系已滑向历史最低点。而拜登如能胜选,北京当局希望在暴风骤雨后迎来趋向平缓的局面。
路透社表示,特朗普对华一系列动作使得北京当局做好了再经历新的暴风雨;而11月的美国总统选举会使中国希望将等来雨过天晴。
中国领导层内部某些“鹰派”判断说,特朗普连选连任成功,反而会给亚洲巨人崛起一个新的契机。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的确让北京十分恼火。两国互关领馆让北京的担心增加了许多。因华盛顿对抗北京的战线拉长了:从香港到新疆、再从华为到南中国海。
路透社专访了6名高级官员,他们对美国限时让中国驻休斯敦领事馆关闭;中国限时让美国关闭驻成都领事馆的做法表示担忧。6名高级官员表示,美国下届总统选举前,中美高层激烈对抗可能性还在增加。
路透社表示,2016年特朗普胜选让北京当局措手不及。这次,北京十分关注美国选情。路透社报道说,中共动员其研究机构来关注美国的民意、关注民主党候选人拜登的对外政策。
一名匿名中国官员对路透社记者表示,谁也没有奢望中美关系迅速回暖。但如有机会换一名新总统,至少会提供重新启动双方对话的机会。这名中国官员还表示,毕竟现在的中美关系是最糟糕的。
路透社表示,人们设想,拜登上台会与北京寻求更多的同盟、而在人权问题上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路透社预测,拜登上台的另一种可能是与北京寻求更多的对话。通过新的投资增加竞争力、通过创新或基础设施来加强美国的地位。
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前助理国务卿、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会长、国际安全与外交事务高级研究员丹尼尔·罗素(Daniel R. Russel)先生表示,中国人似乎不相信拜登的胜利会彻底改变华盛顿对中国的看法。但他们可以为与新政府展开双边对话提供机会。
路透社还表示,在竞选期间,共和党和民主党几员大将都会攻击对方的对华政策。特朗普竞选发言人蒂姆·默托(Tim Murtaugh)已经在攻击拜登,说他在华盛顿47年间总在中国利益提供便利。
拜登竞选团队发言人贝茨(Andrew Bates)回击说,特朗普是美国历史上对中国最软弱的总统。
中国政府的顾问时殷弘表示,中国人因特朗普的批评和对中国的制裁对他愤怒之极。他还表示,最重要的是,中国人感到特朗普在美国的政治地位不牢固了,因他已经失去了真正的价值。
美中贸谈代表 传8月会面
香港《南华早报》25日引述一名匿名知情人士报导,中国贸易谈判团队负责人、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美方团队共同领导人、贸易代表赖海哲可望在8月举行正式会谈,评估双方履行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情况。
报导说,虽然中国过去几个月已大幅提高采购美国农产品数量,但因新冠病毒疫情等因素,中方采购量距离贸易协议中承诺的数量仍有一段距离。分析家说,近来美中相互关闭对方领事馆,加上其他争端,可能破坏双方在贸易方面的任何进展。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在1月15日签署后一个月生效,协议中规定双方高层组成的贸易框架小组,每半年应举行一次会谈。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会议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让双方得以评估协议进展。但这名人士也说,若美中紧张关系导致此时会谈意愿不高,双方可能会同意,赖海哲与刘鹤5月8日的电话会议,即已满足贸易协议中每半年会谈一次的条款。
今年以来,中美关系急速恶化,双方争端包括新冠病毒起源、贸易、香港、新疆、南海与意识形态等一系列问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虽在年初吹嘘自己在首阶段协议中取得的成就,但近来态度改变。他23日在白宫记者会上说,虽然中国近来单日采购美国玉米数量破纪录,也买了很多大豆,“但这份贸易协议现在对我的意义,已不如当初达成时”。
一位匿名北京政府顾问也认为,由于美中关系不佳,新一轮贸易谈判不太可能进行,“贸易议题在中美关系已失去分量”。但他透露,中国经贸相关单位23日仍开会讨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如何增加从美国的进口量,“我们已经尽力买了,所以任何追加采购会有困难”。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会长彭捷宁表示,保持首阶段协议动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并指中国今年在进一步向美企开放金融市场上有所进展。
独立研究公司Plenum分析师说:“谈比不谈好,尽管可能只被当成例行公事。”
今年11月将举行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对华政策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路透社26日专访了6名高级官员。他们对近来中美关系急剧恶化表示担忧。路透社表示,北京当局已经做好特朗普治下再经历新的暴风骤雨的准备,希望11月总统大选时,候选人拜登能给中美关系带来新的契机。而在选前,观望、在迫不得已时反击将是北京当局采取的应对措施。
7月24日上午,中国外交部通知美国驻华使馆,中方决定撤销对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设立和运行许可,并对该总领事馆停止一切业务和活动提出具体要求。这一举动,是对7月21日美国单方面突然要求中方关闭休斯敦总领事馆的对等快速反击。路透社表示,中美关系已滑向历史最低点。而拜登如能胜选,北京当局希望在暴风骤雨后迎来趋向平缓的局面。
路透社表示,特朗普对华一系列动作使得北京当局做好了再经历新的暴风雨;而11月的美国总统选举会使中国希望将等来雨过天晴。
中国领导层内部某些“鹰派”判断说,特朗普连选连任成功,反而会给亚洲巨人崛起一个新的契机。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的确让北京十分恼火。两国互关领馆让北京的担心增加了许多。因华盛顿对抗北京的战线拉长了:从香港到新疆、再从华为到南中国海。
路透社专访了6名高级官员,他们对美国限时让中国驻休斯敦领事馆关闭;中国限时让美国关闭驻成都领事馆的做法表示担忧。6名高级官员表示,美国下届总统选举前,中美高层激烈对抗可能性还在增加。
路透社表示,2016年特朗普胜选让北京当局措手不及。这次,北京十分关注美国选情。路透社报道说,中共动员其研究机构来关注美国的民意、关注民主党候选人拜登的对外政策。
一名匿名中国官员对路透社记者表示,谁也没有奢望中美关系迅速回暖。但如有机会换一名新总统,至少会提供重新启动双方对话的机会。这名中国官员还表示,毕竟现在的中美关系是最糟糕的。
路透社表示,人们设想,拜登上台会与北京寻求更多的同盟、而在人权问题上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路透社预测,拜登上台的另一种可能是与北京寻求更多的对话。通过新的投资增加竞争力、通过创新或基础设施来加强美国的地位。
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前助理国务卿、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会长、国际安全与外交事务高级研究员丹尼尔·罗素(Daniel R. Russel)先生表示,中国人似乎不相信拜登的胜利会彻底改变华盛顿对中国的看法。但他们可以为与新政府展开双边对话提供机会。
路透社还表示,在竞选期间,共和党和民主党几员大将都会攻击对方的对华政策。特朗普竞选发言人蒂姆·默托(Tim Murtaugh)已经在攻击拜登,说他在华盛顿47年间总在中国利益提供便利。
拜登竞选团队发言人贝茨(Andrew Bates)回击说,特朗普是美国历史上对中国最软弱的总统。
中国政府的顾问时殷弘表示,中国人因特朗普的批评和对中国的制裁对他愤怒之极。他还表示,最重要的是,中国人感到特朗普在美国的政治地位不牢固了,因他已经失去了真正的价值。
美中贸谈代表 传8月会面
香港《南华早报》25日引述一名匿名知情人士报导,中国贸易谈判团队负责人、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美方团队共同领导人、贸易代表赖海哲可望在8月举行正式会谈,评估双方履行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情况。
报导说,虽然中国过去几个月已大幅提高采购美国农产品数量,但因新冠病毒疫情等因素,中方采购量距离贸易协议中承诺的数量仍有一段距离。分析家说,近来美中相互关闭对方领事馆,加上其他争端,可能破坏双方在贸易方面的任何进展。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在1月15日签署后一个月生效,协议中规定双方高层组成的贸易框架小组,每半年应举行一次会谈。
知情人士透露,此次会议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让双方得以评估协议进展。但这名人士也说,若美中紧张关系导致此时会谈意愿不高,双方可能会同意,赖海哲与刘鹤5月8日的电话会议,即已满足贸易协议中每半年会谈一次的条款。
今年以来,中美关系急速恶化,双方争端包括新冠病毒起源、贸易、香港、新疆、南海与意识形态等一系列问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虽在年初吹嘘自己在首阶段协议中取得的成就,但近来态度改变。他23日在白宫记者会上说,虽然中国近来单日采购美国玉米数量破纪录,也买了很多大豆,“但这份贸易协议现在对我的意义,已不如当初达成时”。
一位匿名北京政府顾问也认为,由于美中关系不佳,新一轮贸易谈判不太可能进行,“贸易议题在中美关系已失去分量”。但他透露,中国经贸相关单位23日仍开会讨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如何增加从美国的进口量,“我们已经尽力买了,所以任何追加采购会有困难”。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会长彭捷宁表示,保持首阶段协议动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并指中国今年在进一步向美企开放金融市场上有所进展。
独立研究公司Plenum分析师说:“谈比不谈好,尽管可能只被当成例行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