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爱的中年夫妻 已经不离婚了 开始“卒婚”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7月10日 9点42分 PT
  返回列表
34979 阅读
9 评论
十点读书

最近,一种特殊的“夫妻关系”悄然流行:

卒婚。

在深圳,不少夫妻开始了“卒婚”模式,这类生活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

夫妻分居,各自喘口气,孩子轮流带,偶尔聊聊天。

从伴侣到婚姻搭子,选择“卒婚”的夫妻大多在40岁以上,他们完成了基本的育儿责任,有更多的时间专注自身。

在婚姻里磨合了十几年,他们决定不再扮演完美的夫妻角色。

北京师范大学家庭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在50岁以上的夫妻群体中,认可“退休后分居”这一理念的比例,在五年的时间里从7.8%攀升至19.6%。 

这意味着,步入婚姻一段时间后,越来越多中年夫妻开始希望在婚姻生活中以个体的身份存在。 

在两性关系里做自己,在夫妻生活中寻求新的解法。

他们不谈性,不说爱,也不离婚。

01

中年夫妻,折腾不动了

不得不承认,离不离婚对于许多中年人而言,不是那么重要了。

那些有强烈离婚意愿的人不会有过多纠结,在结婚的最初几年或是遇到原则性问题的时候,便会选择快刀斩乱麻。

而大多数中年人的婚姻,仍是谈离婚没到那份上,凑合着也还能继续过下去。 

这是生理层面的激情消退。

年轻时的激情随着身体激素水平的下降,对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苯乙胺的耐受性提升,心动的感觉不再轻易出现。

中年夫妻很难再像年轻时一样充满激情地投入到感情生活中,制造浪漫、追求刺激。

也是心理上的疲惫。

工作、养老、育儿种种生活压力的叠加,夫妻往往无瑕顾及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

一方想下班后到了家门前停好车,给自己一根烟的时间,摇下车窗静静发呆。

另一方渴望出去透透气,摆脱家务与婚姻琐事所引发的内耗。 

在这样的身心状态下,中年夫妻实在没有精力再去折腾一场伤筋动骨的离婚。

《小巷人家》中的黄玲便是如此。

丈夫庄超英愚孝,身为家中长子,自觉地扛起庄家大小责任,接受父母无休止的索取。

婚后有两个孩子要养,他仍将大半部分的工资拿来孝顺父母。

家里明明不够住,却还是答应父母的要求,让侄子放假时住进来,以便帮忙辅导功课。

在父母面前,他是个老好人,孝顺儿子。

在小家面前,他牺牲小家为大家,是拎不清的丈夫。

可即便如此,黄玲也没有想过离婚。

一是,在那个年代,离婚仍然是不常见的事。

二是,这段婚姻并非一无是处。

她曾向好朋友宋莹吐露了真心话:

婚姻嘛,如果有非忍不可的理由,你一定会忍。

如果没有,你肯定就不忍了。我现在既没有忍的理由,也没有不能忍的理由。

在教育上,庄超英是尽职尽责的父亲,辅导两个孩子学习、成人。

没有了烦人的婆家,她和庄超英的夫妻生活也能有商有量,一家人和睦相处。

现实生活中的“黄玲”还有很多,做出和黄玲一样选择的人也不少。

说到底,爱情被现实的琐碎消磨得一干二净了,但还剩下在风风雨雨中对彼此存在的习惯。

更何况,离婚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太多了,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成长、社会的舆论等,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慎重考虑。

处在中年的阶段,无法再随心所欲选择“更喜欢哪边的好处”,只能考量“能承担哪边的坏处”。

正因此,此时的婚姻,更像是一种稳定,一种现实的选择。

02

不是不懂爱情,是太懂生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内蒙古大学中国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等机构,于2018年对中国29个省份的12471个家庭中的30591人进行调查后,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 

中国式夫妻关系,经济功能大于精神伴侣。

换句话说,进入婚姻的理由可以很浪漫,留在婚姻的方式必须很实际。

不用谁记得谁的纪念日,而是记得把碗给洗了,孩子给接了,倘若能够孩子的学习一并辅导了,吵架的时候及时闭上嘴了那就更好了。

事实上,嘘寒问暖,不如家务包揽。

务实,才是婚姻里的第一选择。

在广东就有这样一对夫妻,把日子过成了“分住主卧和客卧的上下铺室友”。

两人同为教师,但生活节奏不一致。

妻子要赶早读,丈夫晚上要查寝,错开的工作时间让两个人常常忙得没空在一起聊天,只能靠冰箱上的便利贴提醒对方。

即便如此,生活中出现的“纰漏”还是不少。

妻子会忘记丈夫说交物业费的提醒,丈夫存不住妻子念叨半年的颈椎理疗券。

一家三口上一次合照还是三年前。

但他们还是这样过了十四年,没有什么甜言蜜语,只有丈夫老花镜镜腿上被妻子黏好的胶布。

中年人的婚姻,靠大事小事维系,能不能过好,全在“平事”上。

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文章中就指出,中年夫妻的爱情公式是:

以经济为基础、外貌和性为中层支架、懂得聆听和还有话聊为上层建筑的三件套。

人到中年后,性与爱与婚姻分离,爱情不再是婚姻的核心支柱,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基础、生活互助。

家庭开销逐渐增大,孩子的教育、老人的赡养以及日常生活的各项费用都需要夫妻俩一分钱掰成八瓣花。

在现有的婚姻框架内,生活的责任和经济的压力需要被优先考虑。

某种意义上,能够相互扶持的婚姻是一种有用的社会关系,被柴米油盐的日常构成。

它没有年轻时的浪漫热烈,却是中年人生中最实在的慰藉。

03

中年夫妻下半场:

赚钱养孩子,好好过日子

分享一对夫妻的经历。

89年的yuyu经过家里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对象,结了婚有了孩子。

结婚的理由,很简单,年纪到了。

婚后的日子也很简单,生孩子,养孩子,用两个人的工资规划出一家人的开支。

夫妻之间的相处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有事堆着事,活赶着活。

但很快,他们的婚姻遇到第一个大变动,丈夫被裁员,还想去创业。

没有争吵不理解,而是以对事不对人的方式展开了一次讨论,讨论两个人一起在县城开早餐店的可行性。

丈夫说服了她,他俩一起说服了家里人。

接着便是辞职、选址、盯装修。

回忆婚后这几年,她只记得店铺的装修过程,每天的干活内容,没有半点夫妻的温情日常。

“每天凌晨2:50的闹钟,眯一会3点起床,店里的一天就开始了——备菜,包包子,熬粥,豆腐脑……

现在天亮的早,5点多就有人来吃早餐,在此之前,我们要把所有的品类都准备好。”

两个人不像夫妻,更像创业合伙人。

家里店里两点一线,一起起床干活,关店回家补觉。

每天最开心的是听见“微信到账XX元”、“支付宝到账XX元”。

可嘴上说着“夫妻感情可以没有,但得有钱”的她,在实际行动中早已习惯了彼此的陪伴和并肩作战。

也许,夫妻生活就是这样,没有说不完的情话,只有干不完的活和共同的责任。

不用特地谈爱,在生活的大事小事中,足以见“情”。

我们讨论过中年人维系婚姻到底需要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夫妻生活模式,有人选择婚内单身,有人试图建立友情婚,放下情感的索取与付出,寻求平等互助的关系模式。

到如今,我们能发现留在婚姻里的理由有很多,能走下去的婚姻也不只是一种。

夫妻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亲密无间,也可以是各自独立。

不再追求浪漫的爱情,而是相互支持,共同承担起家庭的责任。

有事一起扛,没事各过各的,或许这才是中年夫妻婚姻的真实写照。

04

北京师范大学方晓义教授实验室发布的《“夫妻互动与婚姻关系”调查结果报告》有一组数据显示:

婚龄在10-15年的夫妻所报告的婚姻稳定性和质量均处于最低水平。

处在这一时间段的夫妻,往往面临着诸多挑战,孩子的就学、青春期问题,父母的养老,自身的中年危机接踵而至。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是婚姻中的日常。

感情随着长久的磨合摩擦,婚姻濒临破裂边缘,在所难免。

争吵后的低头服软,亦是生活中的常态。 

这份报告中,还有另一组数据:

随着婚龄的增加,婚姻质量和稳定性通常会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中年夫妻在应对四面八方的压力的同时,其实也正在修补婚姻问题。

曾经听说过一句话:

“中年夫妻的婚姻或许更易碎,但也正因经历过风雨,才更懂得加固屋檐。”

婚姻的存在,自有其脆弱与坚韧。

你我依然会有争吵和矛盾,依然有在争吵中成长。

在不完美的婚姻里,努力寻找夫妻相处模式的最优解。

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把精力放在了实实在在的生活上。

九久
1 楼
有点意思
C
Chaosgao
2 楼
再轰烈的爱情也经不住岁月的洗礼,当激情退却,剩下的柴米油盐才是生活。找一个能互相包容的人过一辈子,比起找一个热烈相爱的人更重要。
五十而立
3 楼
婚姻生活吗,很多时候是要解决“我们明天三餐吃什么”的问题。
a
airswingman
4 楼
所以 全国出轨 不生孩子 靠党性或者 LOL
C
Cup3
5 楼
没有性爱会走的早。可怜的人。
y
yuluoyouyan
6 楼
代代这个年龄都是这么过的,无非时代环境不同。没什么新鲜事
无畏
7 楼
现在全世界都无爱!
L
LAChinese
8 楼
年轻的时候,人选择marry the one you cannot live without her or him; 成熟了,人选择marry the one you can live with.
F
Flyingmirror
9 楼
人的需求隨著時間流逝會潛移默化地改變,一切的熱烈,最終也會步向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