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不想回国被妈妈拉黑!换成你如何破局?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8月1日 9点51分 PT
  返回列表
70748 阅读
24 评论
留学生日报

近期,一则“因为不想回国,被妈妈拉黑了” 的留学生热帖,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热议。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德国留学的独生女,经过多年的努力学习,如今即将毕业。

在这个人生的关键节点,她内心有着自己的规划—— 留在德国找工作,进而获取德国永居。而她的父母,思想相对保守,一心盼着女儿毕业后能回到祖国,回到他们身边,一家人团团圆圆。

此前,面对父母的期望,女生虽有自己的想法,但大多时候选择了让步。可这一次,临近毕业的她,坚定了自己留在德国的决心,不愿再妥协。矛盾瞬间激化,母亲情绪激动之下,选择拉黑女儿,甚至抛出断绝关系的狠话。即便后来加回好友,母亲依旧下达最后通牒,言辞间满是伤心与无奈。

帖子一经发出,评论区瞬间“炸锅”,但令人意外的是,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指责女生。有人说她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梦想,全然不顾父母的感受与期盼,耗费父母大量心血与金钱留学,最后却要远走他乡,简直是白眼狼;还有人觉得,既然这么有本事追求自己的生活,那就把出国花的钱还给父母,让父母安心养老,之后再谈理想不迟。

在这些评论者眼中,女生的行为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辜负,是一种不孝的表现。但,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在这看似一边倒的矛盾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深层次的因素。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想法并非毫无道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 的观念根深蒂固,无数父母含辛茹苦,倾尽全力培养孩子,只为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同时也期望自己年老时能有子女在身边陪伴照顾。可如今女儿突然表示要留在国外,这与他们的期望背道而驰,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们难以接受。而且,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他们更担心自己年迈后,身边无人照料,那种孤独与无助感是他们无法承受的。所以,母亲才会情绪激动,甚至采取拉黑女儿这样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愤怒。

从留学生的角度而言,国外的工作环境、生活氛围,以及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机会,深深吸引着她。她并非不想孝顺父母,只是在她看来,孝顺的方式并非只有留在父母身边这一种。她可能计划着在国外站稳脚跟后,将父母接过去生活,或者定期回国看望,给予父母经济上的支持与精神上的关怀。

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也是这场矛盾背后的重要因素。在西方文化中,孩子成年后,追求独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是被高度认可的,父母也往往鼓励孩子去闯荡,追寻自己的梦想。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家庭观念浓厚,子女对父母的孝顺,除了物质上的供养,还包括精神上的陪伴,子女留在父母身边被视为一种孝顺的表现。留学生在国外生活学习,或多或少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价值观也会发生一些改变,而父母依旧秉持着传统的中国价值观,两者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

那么,如果我们身处这位留学生的境地,究竟该如何处理这一棘手的问题呢?

有效的沟通是解决矛盾的关键。留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与父母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在交谈过程中,要充分表达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以及选择留在国外工作的原因。

比如,详细介绍德国的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前景,让父母了解自己在国外能够获得哪些成长与机遇。同时,也要耐心倾听父母的想法,理解他们的担忧与期望,让父母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尊重与关心。在沟通时,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避免使用激烈、对抗性的言辞,以免激化矛盾。

努力寻找与父母的共同利益点,是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留学生可以向父母说明,留在国外工作对自己的个人发展和家庭未来都有积极的影响。比如,在国外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后,不仅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回国发展也会更有优势,还能为家庭带来更好的经济条件。

同时,承诺定期回国看望父母,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父母接到国外小住一段时间,让父母也能体验不同的生活。

如果与父母的沟通暂时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留学生也可以选择独立就业,靠自己的能力在国外生活。这意味着要面对经济上的压力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但同时也能向父母证明自己的能力与决心。

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投递简历,参加面试,争取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一旦找到工作,要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让父母看到自己在国外能够生活得很好。同时,定期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让父母放心。

当亲子之间的矛盾陷入僵局时,不妨寻求第三方的帮助。可以请亲友、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留学中介机构等作为中间人,帮助沟通双方的需求和期望。这些中间人能够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减少双方的情绪化争吵。亲友作为了解双方的人,能够以亲情为纽带,从中斡旋,促进双方的理解。

在这场留学生与父母的矛盾中,没有绝对的对错。父母的期望与留学生的追求,都值得被尊重与理解。希望通过深入的沟通、相互的理解,以及合理的解决方式,能够化解矛盾,让家庭重新回归和谐与温暖。也希望每一位留学生在追求自己梦想的道路上,都能妥善处理好与家庭的关系,实现个人价值与家庭责任的平衡。

不知道大家对于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如果你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与解决办法哦!

g
greentee
1 楼
独生子女的确或多或少都要面临这个问题 [1评]
s
sutter
2 楼
这父母还是把子女当成私产,限制孩子的发展,实在是狭隘
k
kkk8
3 楼
各自安好,都不是对方的全部。
爷来也
4 楼
计划生育,祸国殃民。 [1评]
化外小民
5 楼
看到最后的“借助中介,缓解矛盾”你就知道这是什么文章了? [1评]
媚眼瞟瞟
6 楼
回国? 小心点吧。 如果你有本事, 没话好说。 否则, 你还不如一个土鳖。
媚眼瞟瞟
7 楼
只要不在同一个城市, 国内国外是一样的。 [1评]
g
greentee
8 楼
这倒是。
g
greentee
9 楼
这里说的是借助亲友传话润滑…没让你找留学中介😂 [1评]
C
Clicking
10 楼
猪被圈养偷着乐,当然要求别的猪都圈养在猪圈。很中国很人矿。
化外小民
11 楼
“当亲子之间的矛盾陷入僵局时,不妨寻求第三方的帮助。可以请亲友、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 留学中介机构 等作为中间人,帮助沟通双方的需求和期望。” ~ 提到这么多人,却把“中介”单独拿出来讲。好好看看吧
纵横捭阖
12 楼
放你妈狗屁!
樱桃儿熟了
13 楼
还是妈妈觉悟高啊
叭叽
14 楼
只生一个好,国家来养老!
W
Wuyueshanren
15 楼
不想再回到糞坑厲害牆國有錯嗎
h
horseknight
16 楼
所以我现在经常会和亲戚说,你要送孩子出来要想清楚,因为有些孩子可能真的是会选择不回去了的。 同时父母在送孩子出国这种大事之前以后也多跟孩子商量一下,说明自己未来的期待,看看孩子怎么看。不要老觉得自己是家长,到时候想当然发个命令就行。你送她出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让她成长起来更自立,然后她能飞了,你又来一句回来窝里蹲着,在我跟前飞,这合理吗? 不是说你一定要像国外似的,和孩子做朋友。但你也应该至少在把她看成你的孩子的同时,也要明白她是一个个体的人。
l
liuyuansss
17 楼
还是要看距离的。待日本跟国内区别不大,随时几个小时回去。欧美,南美那可快不了。富豪当我没说,不过富豪不会有文中的这种问题。
清除五毛
18 楼
一百万 已去:) 再一百万 去柬埔寨 电大 赎金 - 好事 要鼓励这样的 家长
r
rally
19 楼
不懂得尊重子女是个独立的人,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这种妈是自绝于儿女。
周老财
20 楼
“养儿防老” 这个恶心又自私的观念还要传递多久?所以这个观念就是以前期的经济支援来换取将来的老年陪伴你?儿女不得有自己的见解,主张,要服从。因为“亲情”在这个观念里上一代期待获得的是“等价交换”。弄得这七十多年最自然的人类生衍 和 爱 等价于 奴隶制了,是吗?怎么的,父母=奴隶主;子女=奴隶 ?就这么忽悠人民,而这里头坚持恪守这一思想的老一代在每一个自己的小家庭里梦想实现自己的封建专制主义。
这是神马情况
21 楼
自由选择,仅此而已!!党国韭菜屁民就是权欲爆棚,整天想各种控制!这与党国5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关,到现在始终没有摆脱封建皇权统治思想的禁锢!思想还在原始社会!
发表人
22 楼
怎么破局?搞出小孩来,或者谎称被绑架。
俺样
23 楼
拉黑而已,又不是抹脖子。
八宝饭
24 楼
各凭本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