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学TikTok了”Instagram做短视频引众怒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7月27日 12点52分 PT
  返回列表
67185 阅读
10 评论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Make Instagram Instagram again(让IG做回IG)”,截至北京时间7月27日16时,由摄影师Tati Bruening发布的这项倡议已获得了超199万点赞,相关请愿的签名人数超18万。

自Meta旗下社交平台Instagram(IG)大力推广与TikTok相似度很高的短视频服务Reels之后,外网掀起了呼吁其停止模仿竞争对手TikTok、做回照片分享软件的热潮。

当地时间7月25日,IG粉丝最多的女星凯莉·詹娜(Kylie Jenner,IG粉丝3.61亿)及其姐姐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IG粉丝3.26亿)也加入声援倡议的阵容。26日,IG公司负责人出面回应用户质疑。

旗下拥有脸书和IG的Meta近来开始大力推动其短视频业务。7月22日,IG宣布15分钟以内的新视频帖子将以Reels短视频的形式分享。IG方面称,这一变化是该公司努力提供更多沉浸式和全屏体验的一部分。

但这一变化立刻引来用户批评,许多人对照片和视频尺寸变成全屏提出异议。加上IG利用算法向用户推荐他们还没有关注的内容,不少用户对于被迫在主页不断看到随机的娱乐内容感到不满。

当地时间7月22日,摄影师Tati Bruening在IG发起倡议,呼吁“让IG做回IG”,“不要试图变成TikTok,我只是想看看我朋友的可爱照片”。

不少名人对这项活动进行了声援,其中对平台用户影响最大的要数“卡戴珊家族”中的小妹凯莉。作为网红、个人品牌老板,凯莉是IG全平台粉丝最多的女性,其账号也是IG粉丝第二多的个人账号,粉丝高达3.61亿(第一为C罗,粉丝4.70亿)。

当地时间25日,凯莉在IG Story发布了倡议图片,并在右下角加了句“拜托了”。

其IG粉丝数为3.26亿的姐姐金·卡戴珊和粉丝数为1.96亿的考特尼·卡戴珊也响应号召在IG Story发布动态,以支持这项倡议。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随着“卡戴珊家族”加入这场论战,此事的关注度大大提高,目前Tati Bruening的原帖点赞已超过199万。Tati Bruening在Change.org发布的请愿也获得了超过18万个签名。

要知道,网红家族在国外社交平台的影响力很大。2018年,詹娜在推特发文批评Snapchat改版后,Snapchat母公司Snap的股价当天下跌7%,市值蒸发超过10亿美元。

当地时间7月26日,Instagram负责人亚当·莫塞里(Adam Mosseri)终于发声,他在个人账号发布视频,回应了用户的质疑。

莫塞里先是解释称,目前对照片和视频的全屏展示还在“测试”阶段,只对“少数”IG用户开放,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目前还不算很好”。

随后莫塞里承诺,照片分享依然是IG的传统特色,这一功能会得到保障。但他也称,如今,IG用户在该平台上分享和浏览的视频越来越多,“实话说,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IG帖子将变成视频。即使我们什么都不改变,我们也能看到这一点”。

最后,莫塞里对内容推荐功能进行了阐述,称通过算法向用户推送他们未关注的内容是为了鼓励创作者,尤其是不知名的创作者,同时也能帮助用户发掘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美国文娱媒体Variety分析称,IG此举是为了应对短视频平台TikTok越来越大的威胁。Reels与TikTok相似度较高,能吸引到更多的年轻用户,但根据Meta的数据,从短视频产生的收益来看,目前Reels还处于早期阶段。

根据网络安全和性能公司Cloudfare的数据,TikTok成为2021年下载量最高的应用程序,超过了Meta旗下的社交平台。

陆仁嘉
1 楼
随后莫塞里承诺,照片分享依然是IG的传统特色,这一功能会得到保障。但他也称,如今,IG用户在该平台上分享和浏览的视频越来越多,“实话说,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IG帖子将变成视频。即使我们什么都不改变,我们也能看到这一点”。 眼红了流口水!
搞啥都好
2 楼
tiktok的运行模式本完全碾压传统社交平台,转型对抗是没用的。转型成小红书倒是唯一存货的可能。
t
treebear
3 楼
这不是赤裸裸的抄袭?狗粮们视而不见了?
p
pumaking0614
4 楼
她们可不是好心是怕被冲击了自己IG顶流的地位... 她们这样只能P图的,上视频真的就穿帮了...
z
zwwdplay
5 楼
不是靠找几个“网红”进来引流,就可以挑战Tiktok短视频的。 美国还是没有弄懂本质,字节跳动到底牛逼在哪里,靠算法? 字节跳动靠的是庞大人口基数,搭乘公共交通,培养用户粘性。 短视频成“霸占”网民时间最多软件, 说到底,是因为国家基建垫付了成本,产生了“用户体验时间”,比如,地铁上5G覆盖,地铁交通便利,高铁网络覆盖,城市WIFI覆盖,城乡网络覆盖,Tiktok应用利用了这个红利。 而美国,出行就是开车,高铁没有,郊区网络大部分没有覆盖,甚至拆了华为基站,一下雨就断网,能培养出“用户时间”么? 同理,微软诞生在美国是必然,不是因为比尔盖茨多牛逼,而是二战冷战后后,军用软件改民用,军用软件开发是政府垫付了的。
随意岁月
6 楼
等川普2年后上台,就可以强迫收购了
s
shrekeast
7 楼
别再抄袭TikTok了
哄哄如此
8 楼
不改要死,改了被骂死,真可怜。
加拿大农村人
9 楼
Meta真的药丸,Facebook已经沦为中老年人专用的社交平台,WhatsApp无法变现,唯一能打的IG不停的被TikTok蚕食,只能压宝元宇宙AR孤注一掷
阑珊观火
10 楼
短视频就是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