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SCMP)27日报导,研究北京对台政策的中国重量级学者说,台海近期爆发冲突的风险被过度炒作,“无需夸大”,并呼吁北京当局,别让台湾议题干扰中国的发展进程。 厦门大学台研所特聘教授刘国深表示,(解决)台湾的迫切性不该被刻意渲染,没必要夸大台湾议题的迫在眉睫,并说北京应根据自己的步调寻求统一,并冷静处理各项挑战,而非急于求成。
刘国深发表这番评论正值台海紧张加剧,同时美军与共军在台海周遭频较劲之际,美国官员还示警,北京最快将在2027年以武力收复台湾。
另在北京但不愿具名的知名研究台湾议题专家也认同说,中国正在等待统一的时机,未来数年内,局势不至于失控。
但刘国深指出,他支持北京对台湾的军事施压,包括去年8月美国联邦众议院前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访台,以及台湾总统蔡英文今年4月访美后,相继发动的军演。
他说,日后中国将依据台美关系的程度予以适当回应,并且要让挑衅者付出代价。
此外,华府近期穿梭于盟友之间,寻求各方就台湾议题更密切合作,5月20日7国集团(G7)发布的公报,一致重申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近年来在军事方面,美国更增加对台湾的支持。
像是台美正磋商5亿美元(约新台币153亿元)的军援,以及在台湾或周遭建立武器库。
刘国深指出,尽管来自于华府的军事压力日增,但北京应保持冷静,并说两岸是否和战取决于北京的决策,提醒当局别让台湾议题干扰中国发展的进程。
这位厦门大学台研所的学者分析当前台海局势之前,日本媒体“日经亚洲”(Nikkei Asia)近期曾报导,由于武统台湾炒过头,中国刻意让恐陷四面作战的观点在网络发酵。
这4条战线包括,中国军队将于台湾海峡和周边地区面对美国、日本和台湾军队;中国部队将在朝鲜半岛对抗美国及韩国军队;中国在南海和南太平洋迎战美国和澳洲军队,以及中国军队将于西南边界对抗印度军队。
他们都强调中国陷入“四面作战”的可能性,暗指中国会被四方敌军包围。另一种看法也越来越多人相信,即高喊“武统台湾”的人是“傻子”。
至于一份发表于国际期刊的研究则显示,仅55%的中国大陆民众支持对台湾发动全面战争以求统一,33%反对武统台湾。
更有22%的受访者表示,可接受两岸“不一定非要统一”,这等于认同台湾实质独立。
这项调查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学者刘遥(Adam Y. Liu)与上海纽约大学副教授李晓隽(Xiaojun Li)15日发表于“当代中国期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香港南华早报(SCMP)27日报导,研究北京对台政策的中国重量级学者说,台海近期爆发冲突的风险被过度炒作,“无需夸大”,并呼吁北京当局,别让台湾议题干扰中国的发展进程。
厦门大学台研所特聘教授刘国深表示,(解决)台湾的迫切性不该被刻意渲染,没必要夸大台湾议题的迫在眉睫,并说北京应根据自己的步调寻求统一,并冷静处理各项挑战,而非急于求成。
刘国深发表这番评论正值台海紧张加剧,同时美军与共军在台海周遭频较劲之际,美国官员还示警,北京最快将在2027年以武力收复台湾。
另在北京但不愿具名的知名研究台湾议题专家也认同说,中国正在等待统一的时机,未来数年内,局势不至于失控。
但刘国深指出,他支持北京对台湾的军事施压,包括去年8月美国联邦众议院前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访台,以及台湾总统蔡英文今年4月访美后,相继发动的军演。
他说,日后中国将依据台美关系的程度予以适当回应,并且要让挑衅者付出代价。
此外,华府近期穿梭于盟友之间,寻求各方就台湾议题更密切合作,5月20日7国集团(G7)发布的公报,一致重申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近年来在军事方面,美国更增加对台湾的支持。
像是台美正磋商5亿美元(约新台币153亿元)的军援,以及在台湾或周遭建立武器库。
刘国深指出,尽管来自于华府的军事压力日增,但北京应保持冷静,并说两岸是否和战取决于北京的决策,提醒当局别让台湾议题干扰中国发展的进程。
这位厦门大学台研所的学者分析当前台海局势之前,日本媒体“日经亚洲”(Nikkei Asia)近期曾报导,由于武统台湾炒过头,中国刻意让恐陷四面作战的观点在网络发酵。
这4条战线包括,中国军队将于台湾海峡和周边地区面对美国、日本和台湾军队;中国部队将在朝鲜半岛对抗美国及韩国军队;中国在南海和南太平洋迎战美国和澳洲军队,以及中国军队将于西南边界对抗印度军队。
他们都强调中国陷入“四面作战”的可能性,暗指中国会被四方敌军包围。另一种看法也越来越多人相信,即高喊“武统台湾”的人是“傻子”。
至于一份发表于国际期刊的研究则显示,仅55%的中国大陆民众支持对台湾发动全面战争以求统一,33%反对武统台湾。
更有22%的受访者表示,可接受两岸“不一定非要统一”,这等于认同台湾实质独立。
这项调查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学者刘遥(Adam Y. Liu)与上海纽约大学副教授李晓隽(Xiaojun Li)15日发表于“当代中国期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