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日剧《超市之女》
大型超市的尴尬命运,代表着互联网时代消费方式的更迭。传统超市的光环正在慢慢消退。
你有多久没逛过大型超市了?
城市中的传统大型超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关闭。线上购物成为日常,会员制超市成为新宠,大型超市的尴尬命运,代表着互联网时代消费方式的更迭,也是时代变化的缩影。
消失的大型超市
连锁大型超市家乐福最近遭遇了一次信任危机。
2023 年春节起,全国各地的家乐福突然变得空旷了,生鲜区、冷藏区、熟食区的货架大面积空置,而有商品的货架上,很多商品被贴上了 " 此商品不可用购物卡付款 " 的标签。" 家乐福快倒闭了 " 的说法一时间传开。很多顾客拿着购物卡到门店想要退卡,但家乐福拒绝退款。因为担心日后手里的购物卡花不出去,更多顾客开始到家乐福 " 清卡 "。
北京家乐福双井店,一个几乎常年保持北京地区销量冠军的店内,为数不多能用购物卡结账的商品几乎被买空,收银台则是排成长队,结账大多需要等待两三个小时。时不时有顾客因为退卡的诉求得不到解决而报警,超市工作人员称,一周内,警察已经来了好几次。
图源:pexels
混乱的场面加剧了家乐福的 " 倒闭气质 ",家乐福官方不得不发出辟谣声明,解释称这次的情况只是因为系统要 " 升级改造 ",并声称 " 家乐福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通过积极协调,多举措优化商品供应链效率,给消费者更丰富的商品选择。请广大消费者不信谣、不传谣,理性消费 "。
3 月 1 日,家乐福再次发出通知称 " 将购物卡支付可用的商品范围恢复到行业正常水平。购物卡支付可用卡商品范围基本全面放开 "。但实际到场的顾客说,每个使用购物卡的手机号,依然有每月 1000 元的刷卡限额。
店内生鲜区、冷藏区的商品也陆续恢复,但显然,大部分顾客还是心有余悸。很多人表示,自己的购物卡刷完后就不会再考虑办卡。
2021 年 8 月 2 日,湖北武汉。人们在超市排队付款。(图 / 王翮)
没人能否认家乐福曾经的名气。1959 年起家于法国的家乐福,在 1995 年进入中国大陆。作为欧洲第一大零售商,刚进入中国的前十年间,家乐福开设了 60 多家门店,数量赶超大润发、沃尔玛等其他同类超市。2017 年,家乐福门店的数量更是达到了 259 家的巅峰。
而从 2018 年起,国内家乐福的门店开始以每年 20 多家的速度不断关停。2022 年,北京中关村的家乐福亚洲旗舰店正式闭店。这家店开业于 2004 年,占地面积达 11600 平方米,曾号称 " 亚洲最大的超市 ",是很多北京居民的集体记忆。
家乐福的下行趋势不是个例。另一家知名连锁超市——永辉超市成立于 2001 年,也是中国大陆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入现代超市的企业之一。2010 年,永辉超市 A 股上市,曾经迎来过十年的营收净利双增长。
电视剧中情侣一起购物的场景在现实已不多见。/《以家人之名》
但过去的三年间,永辉超市也和家乐福一样没能阻挡 " 闭店潮 " 的到来,陆续关闭了 407 家门店。2023 年 2 月,永辉超市公布的 2022 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 2022 年归母净利润为 -27.4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24 亿元。另一超市品牌沃尔玛,同样在几年内关店 100 多家。
这个时代的大型超市,正在悄悄退出人们生活的 "C 位 ",而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似乎也已经习惯了线上下单的便宜、快捷,传统超市的光环正在慢慢消退。
逛超市,时代的眼泪
今年 28 岁的小艾记得,2000 年左右,老家所在小城市的商场里开了第一家华联超市。从那时起,去逛超市成为一家三口周末的固定活动。" 每次采购几袋子的零食、饮料、生活用品。瓶装的饮料等一些很重的东西放在一个袋子里让爸爸拎,很轻的膨化食品由我来拎。我们还会在超市入口的地方买一根烤肠。" 逛超市和温馨的生活画面联系在一起,成为小艾曾经的快乐记忆。
而读大学后,在一线城市生活的十年间,对小艾而言," 逛超市 " 的温馨感似乎在逐年下降。大学时,她和室友还会每隔一段时间去一次学校附近的大润发采购,但毕业后,独自生活的她开始很少去超市了。" 一个人逛有点孤单,而且买太多东西,我自己怎么拎回家也是个问题。" 小艾说。因为平时不做饭,小艾对生鲜的需求并不多,偶尔想买些食材,也几乎都是线上下单。她回忆了自己上一次逛家附近的物美超市,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
2023 年 3 月 1 日,上海。全球知名会员制仓储式连锁超市开市客(Costco)在中国大陆的第三家门店即将在上海浦东新区正式开启试运营,工作人员在为试运营做准备。(图 / 汤彦俊 / 中新社)
外卖和网购几乎能够满足小艾所有的生活购物需求,而它们也成了大型连锁超市最大的 " 敌人 "。
线上的优惠和便捷让互联网电商实现快速扩张。2022 年上半年,天猫超市仅一个季度就贡献了超过 600 亿元营收,而京东旗下的京东超市,早在 2017 年就已经实现了交易额过千亿元。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以线上超市为主体的即时零售市场,在今后几年中将连续保持 50% 以上的复合增长率。
" 线上超市 " 成为如今互联网大厂的必争之地,美团优选、抖音超市、淘菜菜、天猫超市、京东超市,线上超市平台越来越多,大多拥有比实体店更低的价格和丰富的优惠。
相比之下,低效率、高成本是实体超市的致命弱点。小艾曾经在某次下班时陪同事一起逛过大商场地下一层的永旺超市。" 生鲜区的推销员比三里屯酒吧街的店员还要热情,但走过去你就会发现价格也贵得离谱。一些商品可能真算得上‘刺客’的程度。" 小艾说。
和小艾一样,网络上的确有不少年轻人也表达了自己的 " 超市情结 ":" 从小就喜欢和我妈一起逛超市,推着购物车边走边聊天,简直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对社恐来说,在超市结账也是一种痛苦。/pexels
但现实情况是,追求这种 " 幸福 " 变得奢侈了。都市中的人们被迫离这种温馨记忆越来越远,城市年轻一代的日常加班无限挤压着他们的业余生活,对于仅有的休息时间,没人想要浪费在可以轻易被互联网代替的 " 实体采购 " 上。如今,走进各大超市里,一眼望去几乎都是年纪较大的人。
也有年轻人直接冷酷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大型超市的反感:" 很烦逛大超市,陈列实在太多、太杂了,找想买的东西找半天,社恐也不好意思去问员工。疫情期间为了快速买东西去了几次,总会心里乱糟糟的。"
在今天,年轻人爱逛什么?
除了互联网电商的冲击,疫情期间,无法随时出门消费的日子让 " 囤货 " 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也在如今延续了下来。小艾说,目前自己还会成箱购买螺蛳粉、酸辣粉这些速食商品。" 囤货 " 成了为她提供安全感的一种方式。
" 线上 " 似乎正在重塑人们的观念,人们可以等待,但不想 " 麻烦 ",尽管实体超市能够提供东西即时到手的感觉,但人们依然愿意在网上购买 " 次日达 "" 半日达 " 的商品,实在着急也可以通过外卖解决。大商场里,你总能看到飞快穿梭其中的外卖员,有时候他们的人数比逛街的普通人还多。
2022 年 5 月 10 日,北京。一名盒马鲜生骑手正在送货。(图 / 视觉中国)
很难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一切都让传统大型超市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之中——它还是很显眼地存在着,但人们不再绝对地需要它。
而当 " 逛超市 " 成为时间上的 " 奢侈 " 行为,人们对于怎么逛、逛什么样的超市的要求也提高了,会员制仓储式超市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因为一些品牌独有的网红商品,以及网络上塑造的 " 中产生活方式 " 标签,年轻人腾出一天时间去逛山姆、Costco、盒马 X、Fudi 等,几乎成为了一种当代潮流。近几年间,山姆在中国每年能够收取的会员费就超过 10 亿元。
另一方面,由于网红营销,一些原本功能性的购物场所,渐渐开始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独特 " 景观 "。短视频里爆红的东北大集、南方菜市场,都成为典型的例子。高质量的 " 逛 ",越来越成为线下体验的关键,买东西反而变得次要。在山姆、宜家等仓储式购物场所拍照打卡,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标配,各种 " 逛超市怎么拍照 " 的教程也不断涌现。这些超市越来越成为一种 " 主题公园 " 式的新型存在。
而回想如今略显尴尬的传统大型超市,它们也曾是一座城市刚起步时最潮流、最现代的功能性地标。" 虽然我自己已经不再去逛,但还是很担心这些老超市会完全消失,毕竟家乐福、大润发 …… 这些名字已经太熟悉了,听起来就让人很踏实。" 小艾说。
图源:日剧《超市之女》
大型超市的尴尬命运,代表着互联网时代消费方式的更迭。传统超市的光环正在慢慢消退。
你有多久没逛过大型超市了?
城市中的传统大型超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关闭。线上购物成为日常,会员制超市成为新宠,大型超市的尴尬命运,代表着互联网时代消费方式的更迭,也是时代变化的缩影。
消失的大型超市
连锁大型超市家乐福最近遭遇了一次信任危机。
2023 年春节起,全国各地的家乐福突然变得空旷了,生鲜区、冷藏区、熟食区的货架大面积空置,而有商品的货架上,很多商品被贴上了 " 此商品不可用购物卡付款 " 的标签。" 家乐福快倒闭了 " 的说法一时间传开。很多顾客拿着购物卡到门店想要退卡,但家乐福拒绝退款。因为担心日后手里的购物卡花不出去,更多顾客开始到家乐福 " 清卡 "。
北京家乐福双井店,一个几乎常年保持北京地区销量冠军的店内,为数不多能用购物卡结账的商品几乎被买空,收银台则是排成长队,结账大多需要等待两三个小时。时不时有顾客因为退卡的诉求得不到解决而报警,超市工作人员称,一周内,警察已经来了好几次。
图源:pexels
混乱的场面加剧了家乐福的 " 倒闭气质 ",家乐福官方不得不发出辟谣声明,解释称这次的情况只是因为系统要 " 升级改造 ",并声称 " 家乐福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通过积极协调,多举措优化商品供应链效率,给消费者更丰富的商品选择。请广大消费者不信谣、不传谣,理性消费 "。
3 月 1 日,家乐福再次发出通知称 " 将购物卡支付可用的商品范围恢复到行业正常水平。购物卡支付可用卡商品范围基本全面放开 "。但实际到场的顾客说,每个使用购物卡的手机号,依然有每月 1000 元的刷卡限额。
店内生鲜区、冷藏区的商品也陆续恢复,但显然,大部分顾客还是心有余悸。很多人表示,自己的购物卡刷完后就不会再考虑办卡。
2021 年 8 月 2 日,湖北武汉。人们在超市排队付款。(图 / 王翮)
没人能否认家乐福曾经的名气。1959 年起家于法国的家乐福,在 1995 年进入中国大陆。作为欧洲第一大零售商,刚进入中国的前十年间,家乐福开设了 60 多家门店,数量赶超大润发、沃尔玛等其他同类超市。2017 年,家乐福门店的数量更是达到了 259 家的巅峰。
而从 2018 年起,国内家乐福的门店开始以每年 20 多家的速度不断关停。2022 年,北京中关村的家乐福亚洲旗舰店正式闭店。这家店开业于 2004 年,占地面积达 11600 平方米,曾号称 " 亚洲最大的超市 ",是很多北京居民的集体记忆。
家乐福的下行趋势不是个例。另一家知名连锁超市——永辉超市成立于 2001 年,也是中国大陆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入现代超市的企业之一。2010 年,永辉超市 A 股上市,曾经迎来过十年的营收净利双增长。
电视剧中情侣一起购物的场景在现实已不多见。/《以家人之名》
但过去的三年间,永辉超市也和家乐福一样没能阻挡 " 闭店潮 " 的到来,陆续关闭了 407 家门店。2023 年 2 月,永辉超市公布的 2022 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 2022 年归母净利润为 -27.4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24 亿元。另一超市品牌沃尔玛,同样在几年内关店 100 多家。
这个时代的大型超市,正在悄悄退出人们生活的 "C 位 ",而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似乎也已经习惯了线上下单的便宜、快捷,传统超市的光环正在慢慢消退。
逛超市,时代的眼泪
今年 28 岁的小艾记得,2000 年左右,老家所在小城市的商场里开了第一家华联超市。从那时起,去逛超市成为一家三口周末的固定活动。" 每次采购几袋子的零食、饮料、生活用品。瓶装的饮料等一些很重的东西放在一个袋子里让爸爸拎,很轻的膨化食品由我来拎。我们还会在超市入口的地方买一根烤肠。" 逛超市和温馨的生活画面联系在一起,成为小艾曾经的快乐记忆。
而读大学后,在一线城市生活的十年间,对小艾而言," 逛超市 " 的温馨感似乎在逐年下降。大学时,她和室友还会每隔一段时间去一次学校附近的大润发采购,但毕业后,独自生活的她开始很少去超市了。" 一个人逛有点孤单,而且买太多东西,我自己怎么拎回家也是个问题。" 小艾说。因为平时不做饭,小艾对生鲜的需求并不多,偶尔想买些食材,也几乎都是线上下单。她回忆了自己上一次逛家附近的物美超市,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
2023 年 3 月 1 日,上海。全球知名会员制仓储式连锁超市开市客(Costco)在中国大陆的第三家门店即将在上海浦东新区正式开启试运营,工作人员在为试运营做准备。(图 / 汤彦俊 / 中新社)
外卖和网购几乎能够满足小艾所有的生活购物需求,而它们也成了大型连锁超市最大的 " 敌人 "。
线上的优惠和便捷让互联网电商实现快速扩张。2022 年上半年,天猫超市仅一个季度就贡献了超过 600 亿元营收,而京东旗下的京东超市,早在 2017 年就已经实现了交易额过千亿元。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以线上超市为主体的即时零售市场,在今后几年中将连续保持 50% 以上的复合增长率。
" 线上超市 " 成为如今互联网大厂的必争之地,美团优选、抖音超市、淘菜菜、天猫超市、京东超市,线上超市平台越来越多,大多拥有比实体店更低的价格和丰富的优惠。
相比之下,低效率、高成本是实体超市的致命弱点。小艾曾经在某次下班时陪同事一起逛过大商场地下一层的永旺超市。" 生鲜区的推销员比三里屯酒吧街的店员还要热情,但走过去你就会发现价格也贵得离谱。一些商品可能真算得上‘刺客’的程度。" 小艾说。
和小艾一样,网络上的确有不少年轻人也表达了自己的 " 超市情结 ":" 从小就喜欢和我妈一起逛超市,推着购物车边走边聊天,简直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对社恐来说,在超市结账也是一种痛苦。/pexels
但现实情况是,追求这种 " 幸福 " 变得奢侈了。都市中的人们被迫离这种温馨记忆越来越远,城市年轻一代的日常加班无限挤压着他们的业余生活,对于仅有的休息时间,没人想要浪费在可以轻易被互联网代替的 " 实体采购 " 上。如今,走进各大超市里,一眼望去几乎都是年纪较大的人。
也有年轻人直接冷酷地表达了自己对于传统大型超市的反感:" 很烦逛大超市,陈列实在太多、太杂了,找想买的东西找半天,社恐也不好意思去问员工。疫情期间为了快速买东西去了几次,总会心里乱糟糟的。"
在今天,年轻人爱逛什么?
除了互联网电商的冲击,疫情期间,无法随时出门消费的日子让 " 囤货 " 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也在如今延续了下来。小艾说,目前自己还会成箱购买螺蛳粉、酸辣粉这些速食商品。" 囤货 " 成了为她提供安全感的一种方式。
" 线上 " 似乎正在重塑人们的观念,人们可以等待,但不想 " 麻烦 ",尽管实体超市能够提供东西即时到手的感觉,但人们依然愿意在网上购买 " 次日达 "" 半日达 " 的商品,实在着急也可以通过外卖解决。大商场里,你总能看到飞快穿梭其中的外卖员,有时候他们的人数比逛街的普通人还多。
2022 年 5 月 10 日,北京。一名盒马鲜生骑手正在送货。(图 / 视觉中国)
很难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一切都让传统大型超市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之中——它还是很显眼地存在着,但人们不再绝对地需要它。
而当 " 逛超市 " 成为时间上的 " 奢侈 " 行为,人们对于怎么逛、逛什么样的超市的要求也提高了,会员制仓储式超市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因为一些品牌独有的网红商品,以及网络上塑造的 " 中产生活方式 " 标签,年轻人腾出一天时间去逛山姆、Costco、盒马 X、Fudi 等,几乎成为了一种当代潮流。近几年间,山姆在中国每年能够收取的会员费就超过 10 亿元。
另一方面,由于网红营销,一些原本功能性的购物场所,渐渐开始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独特 " 景观 "。短视频里爆红的东北大集、南方菜市场,都成为典型的例子。高质量的 " 逛 ",越来越成为线下体验的关键,买东西反而变得次要。在山姆、宜家等仓储式购物场所拍照打卡,成为社交媒体上的标配,各种 " 逛超市怎么拍照 " 的教程也不断涌现。这些超市越来越成为一种 " 主题公园 " 式的新型存在。
而回想如今略显尴尬的传统大型超市,它们也曾是一座城市刚起步时最潮流、最现代的功能性地标。" 虽然我自己已经不再去逛,但还是很担心这些老超市会完全消失,毕竟家乐福、大润发 …… 这些名字已经太熟悉了,听起来就让人很踏实。" 小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