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部给了一颗定心丸:英语学习仍是必要的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9月28日 23点19分 PT
  返回列表
74000 阅读
41 评论
风声

近日,教育部在答复一位人大代表“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增加中国文化内容教学改革和降低英语教学比重的建议”时,明确表示,高考语数外的分值维持不变。

这位人大代表的建议,代表了当下社会一些人的看法,“英语学习是有必要的,但是没必要占用那么长的时间,重视到甚至有点畸形的程度”;“改革英语教学方法,不再以考高分为唯一目的,而是以口语对话、生活运用为主。”

第一种想法代表了一些家长的意见,中国人学好中文是重点,英语会一点就行,让孩子花那么多时间学不划算。第二种似乎批评的是应试教育,考僵硬的题型太机械了,英语是语言,就要多用,多练习口语。

我看到朋友圈有不少人转发了教育部的答复,认为教育部的表态有一种责任心。教育部的答复表达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回应课时问题,“中小学外语课时占比6%-8%,明显低于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意思是恐怕不可能继续降低。

同时,教育部指出,按照2014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那些指望近期不考英语的家长,也不用再纠结了。

最近几年,网络上的确出现了一种淡化英语教育的呼声,这也是有关教育改革的重要话题之一。它让一些人感到兴奋,因为多学语文,似乎更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英语是外国人的语言,且现在既然已经有翻译软件了,就更不用学了。社交媒体也不时有淡化英语的事情出现,有的城市开始减少中小学英语的学习时间,取消一些英语考试,进而有人提出要在高考中取消英语。

但是,“淡化或者排斥英语”的想法,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和执拗。比如,把对英语的质疑换成数学,那些句式也同样成立:数学占用太多时间了,即便是大学毕业生,能用到数学的也不到10%,大量时间都浪费了。我就是一个例子,从小到大数学都很糟糕,但也没有影响工作和生活。

但我们没听到多少人质疑数学,却有不少人“淡化英语”。这背后应该说有复杂的心态:有对教育公平的考量(乡村的英语学习条件远不如城市),也关乎对教育功用的迷思(学什么才是有用的),但也流露了一种自满的情绪:中国人就是要使用方块字,为什么要花时间学习别人的语言?这个问题,关乎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世界。

中国的经济体量达到了世界第二的位置,让人想起几十年前的近邻日本。上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腾飞,在诸多领域挑战美国,从事日本研究的傅高义(后来成为著名汉学家)写了一本书《日本第一》。这本书在日本成为超级畅销书,出版社在封面上印的是英语而不是日语,似乎暗示读者,这是美国人写的,“美国人说我们是第一呢”。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真是一种自卑的心理。

| 傅高义照片

当时,傅高义到日本全国各地签售,在电视上做访谈,交流语言都是英语,说明日本人的英语相当普及。说到日本人说英语,很多中国人嘲笑日本人的英语口音浓重,但日本通过国民教育强化英语学习,确实使普通日本人的英语水平提高了。东京、大阪、京都这些热门城市不必说,你在日本小城市旅行,走进一家咖啡馆,也可以用英语简单交流和点单。

但是,学习英语并没有让日本的主体性“沦丧”,日本文化依然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很多日本品牌在走向世界的时候,也给自己取了英文名字,这也没有影响“日本制造”的声誉,伤害到其日本特色,相反,西方反而出现了像傅高义这样追捧日本文化的浪潮。

英语作为一种通用语言,是当今世界普及性的工具语言,这是我们面对的现实。不管你来自欧洲或者亚洲其他地方,都可以用英语基本交流。当今的世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前两天还看到一段视频,一位大叔在呼吁大家学英语,他说英语其实是“有用”的学科,一个蓝翔技校学挖掘机的,如果英语水平可以,到美国务工,时薪可能比教授还高。

我们无法真的杜绝英语。即便“最后只有10%的人用得着英语”,我们也无法在初中的时候确定哪些孩子才属于这10%。另外,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正如同日本的故事一样,学习英语不会伤害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教育部在答复时专门提到了学习英语的作用,“培养学生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在这其中,“沟通能力”突出的是英语的实际作用,“国际视野”是对一个人的提升,而“培养学生中国情怀”——我想是指学英语,不仅不伤害中国文化,反而会让中国人更爱国。

实际上,一个人真正懂得“中国情怀”,可能是在他走出国门的时候。这就如同你只有离开家乡,才能更明白“故乡”一样。学好英语,也有利于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那些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广者,往往也精通外语,比如梁思成和林徽因。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几代人通过学习英语走出国门,这是和世界融合的过程,同时也是汉语走向世界的40年,国外学习汉语的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部的表态,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让你的孩子继续学习英语吧,因为中国和世界相融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语文的课时占比20%-22%,英语占比6%-8%,但两者高考分数是一样的,那么问题其实可能是“如何更好地学习英语。”

k
kk1977
1 楼
学啥英语。一切以梁家河方言为准。
青蛙
2 楼
換俄語不行嗎 別再污染英語了
刁太大
3 楼
定什么心,不用定。全部学俄语,去莫斯科留学去!
e
eric23al
4 楼
日本人的英文,比中国人差太多了。用英文在日本,基本上是寸步难行的。相反,到中国,会英文的人要多多了
y
yuba
5 楼
聪明人出来嚯嚯一下
人心在
6 楼
中国人真惨! 学习什么都没有权利了,只能天天喊万岁,惨,太惨
s
sunnysky
7 楼
学还是要学的。虽然用的很少。其实是很多东西学的都没用。不搞研究,很多数理化都在生活中用不上。
等边直角三角形
8 楼
自信的人不会把自信一词天天挂嘴边,自卑的人才会。
X
XXyourOO
9 楼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砍瓜切菜侠
10 楼
以后在中国学习俄语会更重要。
南方兔儿爷
11 楼
当然需要了,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任何一个人能看懂两三种非母语都将对人生观世界观有极大的拓展。
s
szacy
12 楼
此文吹日本人的英文,真是天方奇谭。 即便那些号称很国际化的日本政客如前财政部副部长的“日元先生”英文听力也许可以,而发音简直令人发指。 [1评]
金拱门汉堡包
13 楼
习语录才是该学的吧
小凡人
14 楼
学俄语好👍
r
rootrootroot
15 楼
咋了,又不反美了?两边跳,需要时激起民粹,什么狠话都说,过几天换个部门又出来灭火,玩了多少年了?
s
shengtian5858
16 楼
定心丸批发了
摇到外婆桥
17 楼
觉得重要自己学就是了,和教育部有什么关系!
摇到外婆桥
18 楼
人家北欧的孩子英语根本不用学,看看动画片也就会了
南方来风
19 楼
发音有这么重要吗?印度人的发音也很特别,所以呢?
g
gdby
20 楼
真TM的贱,老美都在关孔子学院了。
p
potatohead
21 楼
英语当然要学, 但是别列入高考就行了。 否则, 每年那么多孩子投入那么多时间精力, 就为了学一个以后永远用不到的哑巴英语。 有意义吗? - 要么, 就加大英语在社会中的使用。 让英语不再停留在课本与考试上, 让英语走入每个人的生活。 - 否则, 真的没有意义。
w
welcommen
22 楼
都快锁国了,学这玩意有啥用
苏浩
23 楼
老美也要批林批孔,这叫不忘初心.
苏浩
24 楼
英語學習仍是必要的, 俄語學習更是必要的.
m
myth999us
25 楼
坚决反对 最好别学英语 学韩语 学毛语都可以 这么污的英语还是叫我们在国外的中国人承受吧
青蛙
26 楼
LOL after you [1评]
青蛙
27 楼
直接送莫斯科替它們俄爹擋子彈不是更美妙 更祥瑞
s
szacy
28 楼
: 至少是語言很重要的一部分,讓聽的人至少相當一段時間很難適應,要不斷根據context去猜。發現日語對學習英文形成相當的障礙。
m
mrp
29 楼
: 你个黄皮还跟我赔笑呢,跟我骂的那些chinese sounding name一个艹性,赶紧滚回中国吧
床鸣鸡靓
30 楼
拉倒吧,以后的改革肯定是和美国一样,外语想学什么是什么,指定几门
公鸭
31 楼
劣脏输的疝西话应该推广! , 作为俄罗斯的第二语言! , 马勒戈壁的好听! 那艳阳墩龊
青蛙
32 楼
: LOL 就把你家当我家 咋地 LOL
嘿呀嘿呀啊哟哟
33 楼
其实绝大部分留学归国人员,回国找的工作就是继续培训英语,继续培训留学。这已经形成一个内卷产业链。而真正频繁在工作中用到英语的,仅仅占这个产业链人口的1%,99%都在无效内卷,创造的也是无效就业。(长期看减少英语教育和培训是必然,但由于一带一路需求,外语教育只增不减,单一英文教育会换成多语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