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为防疫买单,中国新冠爆发凸显医疗准备不足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2月17日 9点4分 PT
  返回列表
82691 阅读
45 评论
美国之音

在过去三年,世界上其他国家受到新冠疫情冲击时,中国凭借其强大的社会控制手段,坚持“清零”政策,令中国人似乎恢复了大部分正常生活。

然而,随着各国通过大规模疫苗接种活动、不断提高的医疗治疗手段和群体免疫力逐渐走出疫情,中国的政策方法显得越来越混乱。12月7日,中国政府在疫情政策上的急转弯更令疫情在全国多个地方爆发,特别是北京,医疗系统已经不堪重负。

中国本来有近三年的时间学习世界各国政府走出疫情的经验,应对国内开放后的新冠病例激增。但卫生专家表示,当局没有好好利用这一窗口期,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疫情封控上面,未能帮助民众做好与新冠病毒共存的准备。

中国可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迎来大规模感染潮。据英国伦敦Airfinity医疗风险公司11月底的分析,如果中国取消严格的疫情限制,新冠病毒可能会感染至多2.79亿人并导致210万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

美国乔治城大学全国与全球卫生法律研究所主任劳伦斯·哥斯汀(Lawrence Gostin)告诉美国之音:“中国的医院已经爆满,虽然还没达到西方国家在新冠德尔塔(Delta)变异株疫情期间的程度。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里,中国的卫生系统很可能会被新冠病例压垮。”

无序开放

由于罕见的民众抗议和持续的经济损害,12月7日,中国政府突然在疫情放开了疫情防控措施。专家认为,中国放开的时机并不理想,医疗系统没有为感染潮做好准备,民众也没有思想准备。

长期以来,中国民众被教育要害怕新冠这种疾病,导致当前被感染的人群迫切涌入医院,进一步造成医疗挤兑。尽管官方在这几天加大了宣传力度,鼓励居家检测和治疗,但社区工作人员大规模感染人手不足,医疗物资,甚至基本的退烧药品也出现短缺。

中国媒体报道称,全国各地药房的退烧、感冒和止咳类药被一抢而空,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也很难买到,加剧了重病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治疗的风险。

还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的养老院没有提前得到通知储备相关药品和试剂,院里的老人在感染后也没有转院的应急预案模式。此外,冬天是老年人基础疾病爆发的季节,加大了养老院面临的困境。

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大流行中心主任詹妮弗·努佐(Jennifer Nuzzo)告诉美国之音:“当有很多人同时寻求医疗服务时,每个人接受的护理质量都会下降。因此这可能会加大疫情带来的死亡人数,不仅包括因为病毒直接死亡的人,还包括那些可能无法得到他们本来可以得到的那种高质量的医疗护理而死亡的人。”

缺乏疫苗推广

卫生专家表示,中国这波感染潮的破坏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他们警告称,疫苗接种运动对预防当前这轮感染潮可能为时已晚。

老年人是新冠疫情中最脆弱的人群。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研究显示,85岁以上的老年人,相较于年轻人,感染新冠后死亡的风险是570倍。在中国80岁以上人群中,只有40%的人接种了新冠疫苗加强针。

对于没有打过加强针的老年人而言,他们最近一次接种疫苗可能是一年以前,免疫力已经大大减弱。由于中国国产疫苗使用的是灭活病毒,效力不如使用更新的mRNA技术的西方疫苗。一些研究显示,中国国内三针疫苗约等于国外两针的有效率。

中国许多家庭对其老年亲属是否应该接种疫苗犹豫不决。很多人认为,在中国大规模的封控下,老年人的感染可能性较低,疫苗还可能导致他们的慢性病恶化。与此同时,官方此前也未将老年人的疫苗接种作为重点,直到上月底才出台文件要求加速老年人的接种率。

大西洋理事会地缘经济中心副主任尼尔斯·格雷厄姆(Niels Graham)说:“西方国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接种疫苗,但他们对老年群体更加关注。我不认为中国有同样的目标定位。基于过去对中国医疗系统的经验和对中国医疗系统的普遍不信任,中国人对疫苗总体上有一些犹豫不决。”

中国在2021年初推出国产疫苗时曾建议18-59岁的人群接种,这助长了疫苗对老年人不安全的说法。一些社区疫苗接种点也不愿给老年人打疫苗,因为无法了解他们的医疗史,可能引发潜在的医患纠纷。

面临大规模的疫情爆发,中国医药本周与辉瑞公司签署了进口分销协议,引进用于新冠重症患者的口服药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Paxlovid)。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都不愿意引进西方的疫苗和药物。

格雷厄姆解释称:“因为他们(中国政府)真的想坚持这种说法,是中国的聪明才智,是中国政府的决策,而不是来自西方的创新,最终让他们躲过了最严重的疫情。”

医疗资源投资不足

分析表示,中国官方把原本应该用于扩大医疗能力的资源,用来进行无休止的核酸检测和方舱建设,导致疫情爆发后医疗系统准备不足。

格雷厄姆告诉美国之音:“当西方政府在基础设施上进行大量投资,例如扩大重症监护病房,购买更多的呼吸机,以及储备大量治疗新冠病毒的疗法和药物,以真正治疗严重的新冠病例时,中国将其资源主要集中控制疫情传播上,建立大规模的隔离设施,利用应用程序或是其他机制来追踪新冠。”

近日来,中国官方迅速扩建医疗设施。中国卫生官员在上周发布会上称,中国的重症监护床位(ICU)从一个月前的每10万人不到4张增加到了10张。据上海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5月在《自然科学》杂志上发布的模型预测,ICU床位需求在新冠爆发高峰将达到100万张,是中国容量的15.6倍以上。

医学专家表示,就算中国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优势,找到足够多的训练有素医护人员是一个挑战。疫情的迅速爆发已经导致中国医护人员大面积感染。

努佐说:“感染这种病毒的人需要高级别的护理,你需要能够提供这种护理的人。因此,这不仅仅是修建(医疗)设施的问题,而是要有足够的人。”

大西洋理事会的统计指出,中国为每千人服务的注册护士为3.1人,低于巴西等发展中经济体,与德国等发达国家每一千人有14名护士相差甚远。

实际上,中国在疫情期间对医疗救治资源的投资有所放缓,更多的资源转向核酸检测和建设用于隔离方舱。据《华尔街日报》援引政府文件报道,今年用于修建隔离中心的预算从去年的不到1%升至9%。

高盛集团的经济学家在5月发布的估算统计,以每48小时接受一次核酸检测的频率、覆盖70%的全国人口计算,中国每年在核酸检测方面的支出可高达2.5万亿人民币。

相比之下,中国的社会卫生支出在放缓。中国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约为7.5万亿元,同比增速放缓至4.74%,低于2020年9.62%的增速。同时,去年的医院床位数和医务人员总数的增幅也较疫情前水平放缓。

尽管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卫生方面的投入并不多,去年占国内生产总值(GDP)6.5%,低于世界约1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经合组织国家8.8%的平均水平。

城乡医疗差距

中国14亿人口中约有5亿人居住在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这些地方的医疗资源远远落后于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恐受到疫情更大地冲击。

中国首都北京尚且出现120急救电话呼入量激增、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增长16倍的情况,而中国农村的很多医院根本没有发热诊所或者ICU床位。据大西洋理事会的统计,中国农村地区平均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量比城市少30%。

中国卫生官员本周表示,到明年3月,大约90%的乡镇级卫生院将设有发热门诊。但这可能太迟了,全国各地民众将在不到一个月后踏上农历春节返乡探亲的旅途,届时将给农村原本就薄弱的医疗基础设施带来更大压力。

哥斯汀预计,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能够在住院人数激增的情况下扛过来,而中国农村卫生系统要脆弱得多。

哥斯汀说:“我预计中国农村地区的医院会出现巨大问题。一些医院承受的极端压力将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些地方,医院可能不堪重负,但为了保全面子而保密。”

中国染疫数字无法反映真实 民众判断疫情全凭“感觉”

中国放宽清零的防疫政策后,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布,自12月14日起停止公布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然而,即使是有症状感染者的数字也已无法令中国民众信服,因为存在太多“黑数”。中国民众对于疫情的判断现在要全靠自己的“感觉”,而非科学依据。分析人士表示,中国每日更新的数字应该包括重症率和 ICU(加护病房) 占床率,这可能会是另一个有用的指标,比较能真实反映现况并做好提前部署。

中国卫健委宣布,自12月14日起不再公布无症状确诊者的数据,因为目前实行“愿检尽检”(愿筛检的人都尽可能为他们筛检),但很多无症状感染者都不再参加核酸检测,因此无法准确掌握实际染疫人数,所以很难计算。

但是,即使是有症状感染者的数字,也让很多人觉得并不真实,因为中国在放宽防疫措施后,官方公布的染疫人数不但未如很多专家学者预估的“大爆发”,反而“连日下降”。

中国国家卫健委12月13日通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270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181例。在14日停止公布无症状确诊者之后,14日通报的本土有症状感染者是2249例,15日是1944例,数字越来越低。15日的通报则是2091例。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就曾在微博发文表示,现在各地核酸检测量锐减,许多感染者已经统计不上来了,卫健委通报的每日新增感染数字显然“严重失真”。

数字失真

南华早报前总编辑王向伟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卫健委公布的染疫数字也许只是真实数字的一小部分。他表示,中国政府现在取消了强制性的大规模核酸检测,让很多居家检测阳性的人都不愿意上报,因为他们还是会担心被拉到方舱医院去隔离。其次,中国大陆不像香港有一个很好的网上登记制度,让感染者可以在居检阳性后就直接上网登记通报。这些因素加起来,使得中国染疫数字失真,每日更新的染疫数字已经变得无关紧要又有误导性。

事实上,不只中国连日下降且为数不多的确诊数字跟很多其他国家比起来不成比例,也跟中国民众实际感受到的情况完全不同。

一名30岁住在广州的马拉松跑者许先生就对美国之音说,政府在没有充足准备下忽然松绑防疫措施,令疫情呈几何式的爆炸增长。他说,广州地区的情况十分严重,很多地方的药品和快筛都严重不足,退烧药“布洛芬”也完全断货,连柠檬都掀起抢购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等发热门诊全被挤爆,惹得天怒人怨。

医院爆满

中国南方日报14日报道,广州市妇儿中心每天的门诊量在三天内从400人次增长到1000人次。上周末两天,儿内科发热门诊的就诊量明显增长。

广州市第十二医院发热门诊的就诊人数也明显攀升,该院13日发热门诊的就诊量比前一两周翻了三倍。

北京的情况也是如此。中国中新社下辖的媒体“中国慈善家杂志”14日报道,很多北京的医护人员在“轻伤不下火线”的指示下,不得不带病上班,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很多科室就得停诊了。

染疫黑数多

许先生说,官方公布的数字已无任何意义,因为大家都不上报,现在人们都自己快测,因为害怕去医院做核酸,万一阳性会被拉去方舱隔离,所以黑数巨大。

他坦言,他自己就是确诊的“黑数”之一,他在13日居家检测出阳性,咳嗽得很厉害,但他没有通报,也没有吃药,就是一直喝热开水,隔一天14日就自觉好多了。据他形容,现在已经“神气活现”。

许先生表示,在官方公布的数字不可信的情况下,他对疫情的判断只能“凭感觉”,比如现在他周围的亲朋好友和同事们全都染疫了,就知道确诊数绝对不是官方声称的新增两千多例而已。此外,从朋友圈中相互流通的信息,以及社交媒体分享的各种医院挤兑照片和视频,也大概可以判断出疫情的严重性。

许先生说,中国现在是“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应该在整备好大量的发烧门诊后再同步开放,但现在却什么都没有准备就开放,显见中央施政欠缺前瞻性。他说,如果官方公布一个为期半年的松绑路线图,告诉公众在这半年中政府会如何整备医疗资源 ,以及民众该如何做一些配合,再同步逐渐开放,他相信大家都会接受的。

《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 )杂志曾预估,中国如果贸然解除清零,可能会在6个月内引发新冠海啸,出现1.12亿有症状病例,270万人住进ICU,并导致160万人死亡。ICU床位的高峰需求将达到100万张,是中国目前容量的15.6倍以上。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期在华山医院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表示,这次疫情的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要整体度过这次疫情可能需要3到6个月的时间。

台湾大学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研究所教授陈秀熙在接受美之音采访时表示,科学期刊推估的1.12亿人感染、160万人死亡的数字是非常有可能的,因为以日本、韩国和台湾的经验,大概70%以上的人口都会感染,所以以中国13亿人口来说,1.12亿人感染算是很保守的估计。

社区免疫保护

他说,奥密克戎传播迅速,无症状者又非常多,因此中国在卸下核酸检测后,疫情通报变得非常困难,因为通报数字已经没有办法代表真正的感染数字,这是全世界国家都会遇到的问题。但此时政府如何宣导,让民众了解无症状以及轻症感染所代表的意义,就变得非常重要。

陈秀熙说:“所以民众本身对于这个核酸检测不再做,以快筛取代的情况之下,就必须了解无症状、轻症其实对于社区来讲,反而是一个社区的免疫保护力,这个部分其实是大家要了解的。 ”

两难处境

陈秀熙强调,通过自然感染的社区免疫保护力来阻挡疫情继续扩大成为更大规模的传染是很重要的,因为中国人口很多,如果大量感染将会造成病毒变种的机会升高,加上中国又欠缺有效的疫苗控制策略,可能会造成全世界所谓的新型亚种病毒的新变种出现。

陈秀熙说,但另一方面,太多感染又会袭击到危老脆弱族群,冲击中国的医疗体系,造成死亡人数攀升,这就是今天任何一个国家包括中国,在面对奥密克戎的两难。他说,政府跟人民之间对于轻症和无症状的认知,以及中重症对脆弱族群的认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这对中国目前来讲,也是一个从风险上对不同族群之间的沟通考验。

陈秀熙说:“所以我们(公卫界)其实对于中国的疫情从6月一直到现在都非常的担忧,因为它会影响到全世界可能的流行疫情的再起,因为人口数真的是太大,那么再加上医疗能量是不是能够负担。”

中重症监视

王向伟认为,既然新增染疫数字已经无法反映真实情况,中国应该要把重点放在公布每天有多少重症病例和ICU占床率,并与可用医院和 ICU病床总数做一个对比,而且不只是给一个全国性的笼统数据,而是要鼓励各省市也要公布此一数据,让民众可以有一个更清晰的指标,借以判断疫情是在升级还是下降。此外,中央和地方层面也应每日更新疫苗接种率,以此作为鼓励人们接种加强针的一种方式。

王向伟说:“人们可以通过这个病症(重症)人数的增加和减少以及相应的医院里面提供的ICU床位的增加和减少来判断,我想这可能是一个更真实的判断。”

陈秀熙表示,这个指标是对的方向,国际上的公共卫生界后来都强调用中重症的监视来取代染疫通报个案。

陈秀熙说:“我也会建议中国政府在考虑这样的一个疫情控制之下,慢慢要走入所谓的中重症社区监视,以及基因序列新型变种病毒的监视,才是今天真正控制疫情的最佳状况。”

不过,陈秀熙也说,在通报这些中重症监视之前,一定要先评估并做好医疗能量的提前部署,包括方舱医院或是像台湾检疫所的安置。如果民众想要了解染疫的真实数目,根据实际经验,通常是将染疫数字乘上2倍到3倍左右,才是实际情况。陈秀熙说,社区中重症监视的数据的确是一个比较能反映现在对医疗能量挑战并做好提前部署的重要指标。

陈秀熙还说,中国过去采取清零政策,使得中国在感染武汉原始病毒之后,对其他变种病毒的感染比较少,本身就是一个易感族群,再加上原始疫苗在面对新变种已经失效且奥密克戎具有很强的免疫逃脱(逃逸)能力,所以中国在奥密克戎流行期间实施清零,本来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现在解封的时机又刚好是病毒容易演化变种的冬天,以及下个月又要面临农历新年的人口移动,中国目前可以说是挑战重重。

他说,中国现在唯一一个最有效做法就是尽速提升双价疫苗(原始武汉病毒株以及奥密克戎BA.4/5) 的施打率达到全民至少80%,如此医疗能量才有办法因应,也才能避免科学预估的160万人的死亡规模。

雁过留声机
1 楼
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批评中国,除了大号流感死了120万人的美国
文学少年
2 楼
乌鸦嘴就想看中国的笑话。可是病毒毒性三年来已经下降了许多。定会让你们失望了。
面窝吃油条
3 楼
我尼玛,死了100多万人的国家跑去批评别人? 哪怕你们家死了100万条狗也得把脸遮起来吧? 难不成死的真的是100多万条狗?
小凡人
4 楼
硬件不行,软件内伤😆……每天快乐的源泉,来自強国新闻👍
c
caozheng
5 楼
钱都用来做核酸,准备啥?屁民自求多福
品春风
6 楼
中国的开放是那些白纸运动的学生亲自指挥,亲自领导的,和窝囊废习大大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全是学生们的错。这是五毛们的共识,我就看看谁能赖到我党身上。呵呵。
老六生
7 楼
美国纽约时报数据 12月15日 美国新冠感染135697人(13万!) 新冠死亡640人 .. 已经死了110万 目前继续保持每天死4、5百人 .. 这就是美国新冠的过去和现在 [1评]
s
sunny00
8 楼
VOA从没放过好屁
二公子
9 楼
确实是医疗准备不足!共党从头到尾压根就没做过准备,而钟南山之流也只是忙着赚钱。
金三
10 楼
北京老百姓最幸福的是能买到退烧药,八宝山别排队。 [1评]
媚眼瞟瞟
11 楼
美媒帮助中国圆清零的理由
和平奖
12 楼
突然放开前真的应该做好准备,至少药要准备好,生产库存要增加,每个人凭身份证购买一定的量,不应该被大量的被人为囤积,这些都没有做好,媒体报道的透明更不要说了。 [1评]
操妖女
13 楼
你的归宿 冷藏车 速冻 [1评]
m
malailj00
14 楼
啥也别说。就看到最后三年的死亡率、GDP吧
青蛙
15 楼
活逼该
m
mudville
16 楼
: 不用担心,我们马上就会超过他们的,第一一定是我们的,必须的
m
mudville
17 楼
您不会也是争取重新做人的吧
m
mudville
18 楼
不急,不急,我们一定会第一名的,只是时间问题啦。第一必须属于word国,在我党的英明领导下,超英超美没有问题的,我们坚信 [1评]
m
mudville
19 楼
板上重新做人还真不少
化外小民
20 楼
为了实习党的目标,你先死一个,顺便把你全家带上。 [1评]
m
mudville
21 楼
: 还是您先请吧,顺便把你全家和父母,姐姐弟弟哥哥妹妹嫂子都带上,一个都别少呀,党需要您的忠诚
m
mudville
22 楼
谁会关心韭菜死活
g
goodsignal
23 楼
早该把天天人人做核酸的钱💰投入永久性ICU床位 。可惜了大把财政和浪费了大量时间。
江南游侠
24 楼
美国目前天天还大把死人还操中国的心,太搞笑了。
g
granddad
25 楼
美国准备很足,口罩不够用,围巾🧣来代替。白垃圾们总是看不到自己屁眼上的臭屎💩,是不是都被狗粮们舔成痔疮了?!
g
granddad
26 楼
你知道中国有多少人吗?光重庆就2000-3000万。你说说吧,要建多少ICU?你知道一个ICU加上配套的医生和护士要多少钱吗?
g
goodsignal
27 楼
那你说说这么长时间的人人核酸花掉多少钱? 这些钱用来建立ICU有什么不好?把长期配备医生护士的钱也可以折算进去吧,何况这不是增加就业吗?人均ICU病床的提高是国家医疗进步的体现。有总比没有强,多总比少强。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十年老
28 楼
中国人均医疗资源是美国1/8,怎么准备都是不足。(美国新冠三年超额死亡三百多万人,就别来指导中国了,没资格)
d
duacha
29 楼
低智生物 Icu設備、人才,說有就有?那樣最容易做到? 三年核酸,病毒的致死率下降了多少? 如果與歐美同步躺平,中國死至少5,6百萬人,現在才多少??
o
onlyfor2001
30 楼
操,美国连TMD口罩😷都不能规模生产的,也有逼脸说中国
小曉古今
31 楼
美國醫療系統很稳健,所以新冠肺炎才死百多萬人而已
小曉古今
32 楼
中南海順水推舟放開防控,現在輪到百姓驚慌,我身邊朋友己經不去酒樓吃飯唱歌了,因為以前防控掃碼有一點保障
b
bignoseyan
33 楼
美国之音垃圾媒体!呆蛙制作!
l
lalala112233
34 楼
怎么说呢,这个知耻而后勇是我们华人的思维,“自己都这样就别去说别人了”,只有华人是这样想的。在西方人眼里,我做的不好,我道个歉,然后完全不影响我去批评你。
d
doublekill
35 楼
尼玛死了一百万的有脸了
真是太烦人
36 楼
美国准备很足?再说,十四人口,什么是个足?
望和平
37 楼
厭惡外霉、1450詐騙蛆造謠者畜牲不如! 殺人兇手是fuck廣、霉國之陰、德納之牲、BBC等造謠狗屁外霉、1450詐騙畜、毫無人性、枉顧人命、 天天煽動仇恨、吶喊不要核酸要痔由、不要爹只要娘、 不要這只要那⋯⋯、 纽约时报疫情追踪器的结果,2022年12月9日,美国日均病死人数到了460人,较两周前增长了35%。 看看這些數據、 說三道四胡亂指責中國抗疫的畜牲先撲街去! 西方霉體撒謊捏造愚弄世人、世界第一☝️!果不其然! 奧巴馬赤裸々地公開演講如何干預他國輿論: 你只要用垃圾信息攪亂一個國家的輿論場、提出足夠的問題、撒布足夠的謠言、植入足夠多的陰謀論、讓這些國家的公民不知道該相信什麼、一但他們對自己的領導人失去信任、不再相信主流媒體和政府機構、人們不再互相相信、不再相信真相、我們就贏了、 這就是民煮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