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习虚拟峰会传出有确定日期,但没有任何议程细节。中美双方近来一边释出善意,一边又在台湾问题上互杠。在这个同时,根据媒体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美国情报单位拿不到中国内部信息成为白宫决策隐忧。
美国新闻网站《政治》(POLITICO)周三 (11月10日)报道,一位美国官员透露,备受瞩目的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虚拟峰会暂定于11月15日举行。另一位熟悉峰会计划的非政府部门人士也证实了这项信息。
拜习会不会谈及台湾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峰会前,根据法新社,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1日在《纽约时报》举办的一个论坛上说,如果中国使用武力改变台湾现状,美国及其盟国将采取“行动”,但他并未说明是哪种行动。布林肯也再次提及美国的常规声明,即华盛顿的作用是确保台湾拥有自我保护的手段,这是美国法律的要求。
不过《政治》分析,这次峰会上美中双方预计不会在台湾、新疆和香港等敏感议题上有重大突破。由于习近平的着重的重点是“主权”,拜登则是“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意味着两国除了重申自己对有关台湾、香港和新疆问题的标准说法外,双方都不会在这些议题上让步。
在确认峰会日期之前,白宫已经连续几天拒绝提供除“年底前”之外的议程或时间细节。《政治》报道,白宫官员试图要降低公众对峰会结果的期望。
白宫发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11月8日重申,双方原则上已同意在年底以前举行线上对话。她说:“这是目前我们为负责任地管控两国竞争所做的努力之一,但目的不在寻求明确成果”。
习近平:“合作是唯一选择”
在拜习会前夕,有效管控两国分歧似乎已是美中共同目标。习近平11日在在新西兰主办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期间,便在一个CEO论坛上透过视频讲话表示,试图以地缘政治为由划定意识形态界限或形成小圈子的做法必然会失败。
习近平强调:“亚太地区不能也不应该重新陷入冷战时期的对抗和分裂。”
与此同时,美中两位领导人9日也收起强硬的言辞,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出祝贺信,纪念该委员会成立55周年,并表达他们对于在拜习会上进行积极交流的期望。
《政治》报道,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在晚宴上宣读了习近平的信,信中写道:“现在,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两国将从合作中获益,从对抗中受损。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信中又写道:“中国随时准备与美国合作,加强全面的交流与合作......以使中美关系回到健康和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拜登的信则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雅各布.卢(Jacob Lew)在晚会上宣读。他强调,从应对新冠疫情到应对气候危机的生存威胁等挑战时,美中关系对全球皆有其重大意义。
尽管难以在敏感议题上达成共识,拜习会仍会是美中两国重启双边关系的重要契机。《政治》分析,双方都希望这次峰会能够化解紧张局势,而中美两国可能会在一系列问题上提出倡议,包括放宽签证限制,建立双边核武器对话和一个可能的框架来缓解贸易摩擦。
美方难以获取中国情报
对美国而言,拜习会的另一个重要性在于通过直接交流理解习近平的想法。彭博社报道,审查过最敏感的美国情报报告的现任和前任官员透露,拜登政府因缺乏习近平核心决策圈的顶级情报而受挫,而他们正努力想在北京做出下一步行动前取得领先。
这些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中国已变得更难对付、更加不透明,而与此同时美国对了解习近平决策的需求正在飙升,因为在从台湾到高科技的问题上,美中紧张关系都在升温。
彭博社报道,服务于特朗普和拜登两届政府的官员表示,他们对北京迅速采取行动巩固对香港的控制、在南海投射军事力量、限制国际社会对新冠疫情起源进行调查、削弱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以及加强对对手国家的黑客攻击感到惊讶。
现任和前任官员强调,美国的情报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提供政策制定者所要求的关于中国的见解。在习近平就任领导人以前,北京对美国在中国的情报网络进行了重大的破坏,目前美国在中国的情报工作就连持续雇用能够讲普通话的人这样的基本任务,都遇到了困难。
《纽约时报》2017年曾报道,多达12名美国消息人士被中国处决,还有人被监禁,这是美国间谍网络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之一。
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John Bolton)向彭博社说:“(在中国问题上)我们的透过情报人员和线民直接搜集的情报已经落后了几十年,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有足够的情报。我总是想要听到更多。”
随着拜登政府将其外交政策战略转向对抗中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Bill Burns)上个月宣布成立一个中国任务中心,以磨练该机构对 “一个日益敌对的中国政府”的关注。但彭博社报道,相关人士表示,这种宣布更多的是象征性的,而不是实质性的,需要有增加开支和人员编制的支持才有可信度。
中情局官员拒绝发表评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则谴责中情局中国任务中心的建立是“冷战思维的典型症状”。他补充说,美国“应该以客观和理性的眼光看待中国的发展和中美关系,停止做不利于互信和合作的事情”。
拜习虚拟峰会传出有确定日期,但没有任何议程细节。中美双方近来一边释出善意,一边又在台湾问题上互杠。在这个同时,根据媒体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美国情报单位拿不到中国内部信息成为白宫决策隐忧。
美国新闻网站《政治》(POLITICO)周三 (11月10日)报道,一位美国官员透露,备受瞩目的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虚拟峰会暂定于11月15日举行。另一位熟悉峰会计划的非政府部门人士也证实了这项信息。
拜习会不会谈及台湾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峰会前,根据法新社,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1日在《纽约时报》举办的一个论坛上说,如果中国使用武力改变台湾现状,美国及其盟国将采取“行动”,但他并未说明是哪种行动。布林肯也再次提及美国的常规声明,即华盛顿的作用是确保台湾拥有自我保护的手段,这是美国法律的要求。
不过《政治》分析,这次峰会上美中双方预计不会在台湾、新疆和香港等敏感议题上有重大突破。由于习近平的着重的重点是“主权”,拜登则是“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意味着两国除了重申自己对有关台湾、香港和新疆问题的标准说法外,双方都不会在这些议题上让步。
在确认峰会日期之前,白宫已经连续几天拒绝提供除“年底前”之外的议程或时间细节。《政治》报道,白宫官员试图要降低公众对峰会结果的期望。
白宫发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11月8日重申,双方原则上已同意在年底以前举行线上对话。她说:“这是目前我们为负责任地管控两国竞争所做的努力之一,但目的不在寻求明确成果”。
习近平:“合作是唯一选择”
在拜习会前夕,有效管控两国分歧似乎已是美中共同目标。习近平11日在在新西兰主办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期间,便在一个CEO论坛上透过视频讲话表示,试图以地缘政治为由划定意识形态界限或形成小圈子的做法必然会失败。
习近平强调:“亚太地区不能也不应该重新陷入冷战时期的对抗和分裂。”
与此同时,美中两位领导人9日也收起强硬的言辞,向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出祝贺信,纪念该委员会成立55周年,并表达他们对于在拜习会上进行积极交流的期望。
《政治》报道,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在晚宴上宣读了习近平的信,信中写道:“现在,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两国将从合作中获益,从对抗中受损。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信中又写道:“中国随时准备与美国合作,加强全面的交流与合作......以使中美关系回到健康和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
拜登的信则由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雅各布.卢(Jacob Lew)在晚会上宣读。他强调,从应对新冠疫情到应对气候危机的生存威胁等挑战时,美中关系对全球皆有其重大意义。
尽管难以在敏感议题上达成共识,拜习会仍会是美中两国重启双边关系的重要契机。《政治》分析,双方都希望这次峰会能够化解紧张局势,而中美两国可能会在一系列问题上提出倡议,包括放宽签证限制,建立双边核武器对话和一个可能的框架来缓解贸易摩擦。
美方难以获取中国情报
对美国而言,拜习会的另一个重要性在于通过直接交流理解习近平的想法。彭博社报道,审查过最敏感的美国情报报告的现任和前任官员透露,拜登政府因缺乏习近平核心决策圈的顶级情报而受挫,而他们正努力想在北京做出下一步行动前取得领先。
这些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中国已变得更难对付、更加不透明,而与此同时美国对了解习近平决策的需求正在飙升,因为在从台湾到高科技的问题上,美中紧张关系都在升温。
彭博社报道,服务于特朗普和拜登两届政府的官员表示,他们对北京迅速采取行动巩固对香港的控制、在南海投射军事力量、限制国际社会对新冠疫情起源进行调查、削弱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以及加强对对手国家的黑客攻击感到惊讶。
现任和前任官员强调,美国的情报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在努力提供政策制定者所要求的关于中国的见解。在习近平就任领导人以前,北京对美国在中国的情报网络进行了重大的破坏,目前美国在中国的情报工作就连持续雇用能够讲普通话的人这样的基本任务,都遇到了困难。
《纽约时报》2017年曾报道,多达12名美国消息人士被中国处决,还有人被监禁,这是美国间谍网络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破坏之一。
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John Bolton)向彭博社说:“(在中国问题上)我们的透过情报人员和线民直接搜集的情报已经落后了几十年,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有足够的情报。我总是想要听到更多。”
随着拜登政府将其外交政策战略转向对抗中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Bill Burns)上个月宣布成立一个中国任务中心,以磨练该机构对 “一个日益敌对的中国政府”的关注。但彭博社报道,相关人士表示,这种宣布更多的是象征性的,而不是实质性的,需要有增加开支和人员编制的支持才有可信度。
中情局官员拒绝发表评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则谴责中情局中国任务中心的建立是“冷战思维的典型症状”。他补充说,美国“应该以客观和理性的眼光看待中国的发展和中美关系,停止做不利于互信和合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