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美玉团队正式回复饶毅质疑:你的知识储备不足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15日 14点31分 PT
  返回列表
70702 阅读
22 评论
iNature

2019年9月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团队在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题为“Sodium oligomannate therapeutically remodels gut microbiota and suppresses gut bacterial amino acids-shaped neuroinflammation to inhibit Alzheimer’s disease progres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AD小鼠模型,发现在AD进展期间,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改变导致苯丙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外周积累,其刺激促炎性T辅助细胞1(Th1)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此外,GV-971,一种在中国的3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稳定和一致的认知改善的低聚甘油钠,抑制肠道失调和相关的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积累,利用神经炎症并逆转认知障碍。总之,该研究结果突出了肠道微生物群失调促进神经炎症在AD进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通过重塑肠道微生物群进行AD治疗的新策略(点击阅读)。

2020年7月6日,北京大学饶毅在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题为“Omission of previous publications by an author should be corrected”的文章,提醒耿美玉团队需要引用先前发表过的GV-971原创性成果,同时指出其文章有“吹嘘”成分。

2020年7月13日,耿美玉团队在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题为“Geng et al. reply”的回复文章,正式回复了饶毅的质疑,同时指出饶毅知识的储备不足。

2020年7月6日,北京大学饶毅在Cell Research在线发表题为“Omission of previous publications by an author should be corrected”的文章,提醒耿美玉团队需要引用先前发表过的GV-971原创性成果,同时指出其文章有“吹嘘”成分。但是,耿美玉团队并不同意饶毅的看法:

我们认为,饶毅引用的12篇出版物与我们发表文章的相关性不足。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对阿尔茨海默氏病(AD)发病机理的认识有了爆炸性增长,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的论文特别报道了从肠道菌群和相关神经炎症的角度来看,GV-971在AD治疗中的独特而新颖的机制。

饶毅提到的12种出版物中,有4篇是评论性文章,概述了糖类在治疗AD方面的治疗潜潜力和机理见解,其中神经活性药物跨血脑屏障的转运, 或设计抑制β-淀粉样蛋白聚集的小分子的策略;这些评论都没有专门讨论GV-971。一篇研究文章报道了GV-971一系列新的和截短的衍生物的化学合成,其本身并不关注GV-971。一个出版物是未经同行评审的会议摘要,概述了GV-971的未发表结果。另一篇论文研究了GV-971对帕金森氏病的潜在作用,与AD有所不同。其余5篇论文与我们的研究几乎无关。

三篇论文研究了GV-971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和神经元毒性的影响,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或东莨菪碱诱导的记忆障碍,试图鉴定GV-971在神经元中的结合蛋白。在体外和另一篇文章中,我们初步研究了由GV-971引起的β-淀粉样蛋白依赖性小鼠模型中的基因表达变化。因此,我们认为这12种出版物不适合被引用,因为它们与我们研究不相干;另外,也是受限于版面。

事实上,我们已经进行了十年的努力,以更好地了解GV-971的分子机制和治疗用途。迄今为止,我们发现了多种机制共同促进GV-971在AD患者中的治疗效果。GV-971对肠道菌群和相关神经炎症的影响可能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我们还积累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在体外和体内均支持GV-971对β淀粉样蛋白聚集以及相关的神经元损害和认知能力下降的影响。我们旨在总结这些研究并尽快发表我们的发现。

饶毅对我们报告的GV-971的多方面机制提出了个人关注,他声称他“从未遇到过具有如此多靶标的单一药物来治愈或减轻一种疾病”。我们不同意这个评论。实际上,市售药物针对其预期治疗效果的多种途径并不罕见。以最广泛使用的口服2型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为例,它通过多种组织中不同的机制执行血糖控制,包括减少肝葡萄糖的产生,减少肠道葡萄糖的吸收以及改善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等。虽然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线粒体复合1的抑制剂和AMPK的激活剂,但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也有助于二甲双胍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作用。

参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0-0377-7

人生没有智慧
1 楼
内斗国人的拿手好戏
j
janepen
2 楼
正常学术讨论挺好的。不过耿美玉跟饶毅这下就结下梁子了。
关注者
3 楼
饶毅心里也是1万头草泥马跑过,回美国吧
O
Onslaught
4 楼
狗咬狗
d
dreiberg
5 楼
学术讨论或质疑很有必要,也很正常!
真爷们不折腾
6 楼
🐶咬🐩么
k
kudoof
7 楼
把这种争论上升到“中国人”如何如何的人都是傻逼:你妈生孩子代表你全家男女老少都要生孩子
铗归来
8 楼
学术讨论是好现象,和灌水界这个输赢看喷量还是不一样。
c
chichufei
9 楼
这有啥大惊小怪的,正常学术争论而已,这也能喷?
z
zxdongfs
10 楼
哦。 那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算什么?打情骂俏吗? 不是说不得国内。不要什么事情一涉及中国马上无限上纲上线,地球人都有的毛病非扯成中国人的劣根性。双标得好得一逼。 我只能对你称赞到,QNMD。
不许汪汪
11 楼
纯垃圾研究, 只为发论文升职, 对人类有鸟用
l
lanjian45
12 楼
不是内行看不懂,但是有一点大致没有错,国内某领域突然放卫星领先全球了,那多半是有很多水份,甚至是做假。
a
abpro168
13 楼
Cell Research挂着Nature子刊的名头,其实是中科院办的。
a
abpro168
14 楼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0-0344-3 饶毅原文指出: (1)耿美玉组之前发过12篇有关GV971治老年痴呆的文章,功能位点都在脑部。这篇横空出世的文章一下跳到大肠,有脑筋急转弯般的可信度。 (2)根据饶毅“有限”的知识储备,现代医学有史以来还没有一个药能从两个完全不同的器官位点用完全不同的机理去治同一个病。比比皆是的,反而是防不胜防的副作用。 饶毅的原话更具“风味”: In my own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biomedical research, ranging from that in China which includes but is not limited to, the discovery of the antimalaria drug artemisinin and the anti-leukemia drug arsenic trioxide,14 to that in the rest of the world, I have never come across a single drug with so many targets for curing or alleviating one disease. 公道自在人心。
a
afatgoat
15 楼
正常学术探讨
c
charmant
16 楼
根据央视多年前揭露耿美玉造假的前科来看, 她若活在日本的科研环境和氛围中, 不是像笹井芳树那样只能去自杀, 就是像小保芳晴子那样被逐出科研领域去卖糕点。
9
987654321lxs
17 楼
学术界的争论从大局观,是非常好的。即使双方产生误解,但对学术细节,会越争,越清晰。尽量不涉及人身攻击,就好
9
9od
18 楼
《Cell research 》这个杂志是中国人自己办的,国内大学要求博士毕业论文必须引用这个杂志上的文章,所以你懂的!
G
Gentlemangaga
19 楼
饶毅是有水平的,也有个性,放弃美籍回国,谁都敢得罪,他已经放话不会参选院士。新冠疫情期间,以院长身份,怒怼舒红兵院士和他的所长老婆(还是舒曾经的学生),希望他继续在学术界怼天怼地,我等不仅能吃瓜,还能促进学术圈打假
k
kimelsa
20 楼
不谈论数据,就凭自己所谓常识,科研直觉的,和方舟子这些年有什么区别? 饶大神最好还是拿点实验数据说事,不然看上去多少是看不惯别人抢风头。
人生没有智慧
21 楼
: 哦你妈个逼,傻屌什么都出来洗,你是洗盘子洗出职业病了吧
天罡
22 楼
这个嘛, 文章分两种, 一种是academic paper, 一种是real paper.所谓acadmemic paper就是大家你骗我我骗你,一起套钱的东西, 比如现在新冠全世界横行,死伤惨重, 都是因为成千上万的文章都是学术文章, 用来套钱可以, 用来解决问题就不行,另一种就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paper. 饶毅去质疑一篇academic paper实在没有必要, 全世界99%的都是这种文章, 真这么质疑下去, 连nature, Science 都得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