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冲突:哈马斯释放美国人质 以色列未同意停火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21日 12点20分 PT
  返回列表
69404 阅读
14 评论
BBC

图像加注文字,娜塔莉(左)和她的母亲朱迪丝在获释后,由赫尔什准将(中)陪同返回以色列军事基地

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Hamas)基于“人道主义理由”,释放一对此前被扣押为人质的美国母女。

这是本月以巴冲突爆发以来,首度确认有人质获释。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表示非常高兴,已经与拉亚南母女通过电话。

以色列总统内塔尼亚胡表示,正在努力救出更多人质,但强调以军仍然会“继续战斗直至取得胜利”。

分析指出,若以色列坚持攻入加沙,恐影响人质营救工作。

武装分子在10月7日突袭以色列,杀害1400人并绑架约200名不同国籍的人质。

巴勒斯坦官员则表示,在以色列的持续轰炸下,加沙已有4000多人死亡。

卡塔尔斡旋

BBC安全事务记者弗兰克·加德纳(Frank Gardner)报道指,这次有人质获释,卡塔尔发挥了关键角色。

卡塔尔既是哈马斯政治办事处的所在地,也是美国乌代德空军基地的所在地,那是美国驻海外最大的军事基地之一。

哈马斯突袭以色列六天之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曾会见卡塔尔埃米尔,讨论加沙人质的困境。卡塔尔提出运用其对哈马斯的影响力协助营救人质。

随后数天,卡塔尔与哈马斯和以色列进行了微妙的谈判,尽管以色列在卡塔尔没有大使馆。

分析认为,现在以色列进退两难,若以军坚持攻入加沙,卡塔尔或其他调解人就很难通过谈判释放更多人质。

图像加注文字,拉亚南母女在获释后与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

母女探亲期间被掳

据以色列总理办公室消息,加尔·希尔什准将(Brig Gen Gal Hirsch)及其他以色列国防军(IDF)成员于周五(10月20日)晚上在巴勒斯坦飞地边界接收了这两名人质。

总理办公室表示,拉亚南母女被带到了该国中部一个军事基地,当时她们的家人已在那里等候。娜塔莉的父亲告诉美国媒体,他经历了人生中“最糟糕的两周”。

被劫持前,拉亚南母女在以色列庆祝娜塔莉高中毕业,以及她祖母塔玛尔·拉亚南(Tamar Ranaan)85岁生日。她们原本计划更早回到美国,但后来改变行程,在以色列逗留更长时间。

10月7日哈马斯进袭以色列时,她们一家身处以色列南部的纳哈勒奥兹聚居点(Kibbutz Nahal Oz),母女被掳走,祖母塔玛尔·拉亚南和她的伴侣耶希尔(Yehiel)则躲进了家中的安全室,之后被以色列国防军救出,得以幸存。

59岁的母亲和她刚从高中毕业的17岁女儿来自伊利诺州,是芝加哥郊区埃文斯顿(Evanston)的居民。

娜塔莉的兄弟本·拉亚南(Ben Raanan)向BBC表示,对于世界各地很多不同宗教和信仰的人“将我的妹妹放在他们念想、祈祷当中的重要位置”,他“不胜感激”。娜塔莉的舅舅阿维·扎米尔(Avi Zamir)也表示,全家都感到“极为高兴”。

埃文斯顿的犹太教领袖拉比赫希特(Rabbi Meir Hecht)向BBC表示,当地的犹太社区感到“欢欣鼓舞”,而自从他们获释之后,他的手机就一直响个不停。

“我们为这样一个奇迹,感激全能的上帝,”赫希特说。他同时表示:“我们为仍然在那里的人质深感痛心。”

分析:值得高兴的时刻,但许多人质仍命运未卜

——BBC外交事务记者保罗·亚当斯(Paul Adams),发自耶路撒冷

经历最黑暗且充满恐惧和不确定性的两个星期,这是令人感到宽慰和喜悦的一刻。

但是,朱迪丝和和娜塔莉·拉亚南终于安全获释后发布的照片显示,两位女士看起来既疲惫又苍白,可见这场可怕的经历是有多难熬。

她们是如何被释放的呢?海湾国家卡塔尔表示,这是持续多天沟通的结果。多哈的外交部称,希望通过对话能够营救其他人质。

拜登显然相当高兴,他感谢卡塔尔和以色列在“这次工作中的合作”。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高级顾问马克·雷格夫(Mark Regev)承认,外交工作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表示人质的释放也是以色列军事实力带来的结果。

现在人们希望让其他人质,尤其是长者和儿童,能够尽快获释。只不过,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袭击并没有停止。

其他201名人质的命运仍然未卜。

各国致力营救人质

拜登感谢卡塔尔政府在两名女性获释一事中所作的调解努力,并表示美国官员日以继夜地努力解救被哈马斯劫持的美国公民。

哈马斯发言人阿布·乌拜达(Abu Ubaida)表示,释放这对母女是“出于人道主义理由”,并以此“证明拜登和他的法西斯政府的主张是虚假和无根据的”。

图像加注文字,哈马斯表示,释放人质是基于“人道主义理由”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这名母亲的健康状况不佳,正在接受红十字会的治疗。

《芝加哥论坛报》(The Chicago Tribune)报道,朱迪丝·拉亚南出生于以色列,在美国从事美容师和人生导师工作,并且经常使用她的希伯来名字尤狄特(Yehudit)。

伊利诺州州长JB·普利兹克(JB Pritzker)发表一份声明称:“我等不及要迎接她们回家,她们在无法想象的恐怖面前展示了巨大的力量和勇气。”

据美国国务院称,本月截至周五已有32名美国公民在以色列与哈马斯的冲突中死亡,另10人仍下落不明。

美国和英国各自表示,正在与卡塔尔官员合作,寻求本国公民获释。

图像加注文字,被哈马斯掳走的人质包括小孩和长者

卡塔尔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我们会继续与以色列及哈马斯对话,希望这些努力能令从各个国籍的平民人质都能获释。”

阿根廷、德国、法国、泰国和葡萄牙等国均有公民被扣押为人质。

拉亚南母女所在的大家庭当中有很多人卷入了这次袭击事件中。现在仍有八名家庭成员在贝埃里聚居点(Kibbutz Be'eri)失踪,另有三人遇害,其中包括一名看护。

一名以色列军方发言人称,约有200名人质目前仍然被劫持,当中包括20名儿童,和10至20名60岁以上人士。哈马斯表示,他们被藏在加沙境内“安全的位置和地道中”。

较早前,哈马斯曾提出释放部分人质换取停火,但BBC获悉,以色列并未同意。

*部分资讯来自BBC记者迈克·温德灵(Mike Wendling)、弗兰姬·麦康利(Frankie McCamley)和麦克斯·马兹查(Max Matza)的报道

灯塔路
1 楼
这场“战事” 从一开始 就是双方“恐怖主义行径”的厮杀屠杀 而美国却一票否决抵制阻止这种“恐怖主义行径”愈演愈烈 —- 恐怖主义 只要对美国有利 美国是可以接受并支持的 这就是比“恐怖主义”更邪恶 这是美帝的本性
喝地沟油扒墙头的猪
2 楼
扣押了200多名人质的恐怖分子还在讲条件!
怪叔叔的大发现
3 楼
看把你美国能的
开心小黄人
4 楼
就是以色列和西方同意哈马斯参加选举,结果哈马斯赢了。西方耍赖了,实名哈马斯是恐怖分子
a
anywho
5 楼
希望世界和平
a
anywho
6 楼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f
frastone
7 楼
都来看,五毛的“哈爹”吓尿了!
p
purejerry
8 楼
hamas是光腳的...就不該怕穿皮鞋的以色列 要建國就是要不停火...把火種傳下去 除非....當家的...有設定階段目標...退縮了 你看黃花崗起義的林覺民義士...就是要用自己的犧牲 喚醒後面的人接手... [1评]
C
ChinaTruth
9 楼
哈马斯不打算建国,他们的目标是抹去以色列。所以哈马斯和以色列有无可调合的矛盾。哈马斯现在怕美军直接上场,起紧开始放美国人。
j
joker56
10 楼
恐怖组织哈马斯服软释放美国人质,五毛如丧考妣
今日雨果
11 楼
⚠️世界上最大的政教合一的国家是哪个? 中共国,CCP_PRC . ◉ Frontispice | Frontespizio | Frontispiece | 卷首 . Yes. 从现在起,到2050年,只有仅仅1代人的时间了。 . 政教分离,推动伊斯兰教的革新。 . 政教分离,政教分离,政教分离,这是唯1的可走之路。 . 当年,欧美的政教分离,带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 政教分离,穆斯林政教分离之日,则穆斯林人民幸甚,世界人民幸甚。 . 同样, 政教分离,中国政教分离之日,则中国人民幸甚,世界人民幸甚。 . 您可询问1下您的爷爷奶奶,1949年GCD执政以后,"政教分离"这1关键词,这1重要的政治原则,是如何从汉语教科书里,从汉语中外历史书里渐渐"被消失",最后完全绝迹的。 . 同时,建议有关的研究人员,以此为课题,做1个详尽的统计分析,看看"政教分离"关键词出现率的曲线,是从哪1年起,急速陡降的。这将是很有说服力的。 . 详见: 🌴🌳🌲 https://HugoAujourdhui.org/blogs/hugoaujourdhui/hugo-creaders-archive-index ☞ 🌲政教分离 x 55 ☞ 🌿 ☞ 🍃 🍃 🍃 . . Victor Universel Labo - VUL - 飞鸥实验室 V1.000.2023-10-16, 1989-06-04, Paris .
清剿鸡毛
12 楼
垃圾劣等杂种
c
chongsen
13 楼
美国的目标就是要把人质要回去。 释放2个美国人质以后,美国已经加入停火阵营了。效果立竿见影。 要不是美国掺和,80年代以色列就把周围一锅端了。 穆斯林就是一盘散沙,内斗外斗连环斗,与其让以色列做大,还不如保持现在的局面。
小羊2
14 楼
果然,两架航母还是很够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