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写实数字人 AYAYI但也基于虚拟偶像更多创造的可能性,他们现在已经在计划接下来让哈酱唱一些真人唱不了的,比如比真人的音调高很多、低很多,或者快很多的音乐,以及演绎完全不同的风格、做一些更新鲜的玩法。虚拟偶像的形象也可以脱离人本身,无论是二次元、三次元、写实、超写实,或是奇奇怪怪的生物,可以尽情放飞想象。丁秉公说道,「就像声音一样,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是最好的,只有什么是最适合的」。迪士尼-玲娜贝儿虚拟偶像,会带我们去怎样的未来?虚拟偶像有着变幻莫测的可能,现在还看不到边界。微软以「科技向善」(AI for Good)来从本源上防止技术越界,曾宇说道,「至少在虚拟偶像学会打扮自己以前,我觉得还不会失控」。在他看来,类似于哈酱这类虚拟偶像的与众不同,就在于她的先进性和引领性。现在,他们让哈酱的声音、唱歌方式、唱歌态度、音乐风格变得与众不同,当现有的声音的特点做得特别好之后,他们又会在那个基准上找更特别的东西。廖勤樱也向我们说道,现在我们唱的歌都是预设的歌曲,未来通过微软的 Viseme 技术做到音画同步,虚拟偶像或许能与用户互动,进行动态创作和生成,满足各类需求。引领趋势往前走,就是一种与众不同。Fox 电视台的歌唱选秀节目《Alter Ego》,AR 虚拟形象投射台上,表演者穿着动作捕捉服装藏在幕后歌唱这些趋势,将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就像虚拟偶像,也正从音乐、游戏、影视延伸到更多行业,未来在我们生活中还会有更多应用场景,虚拟偶像背后的技术,也正连接到更智能的未来。当技术的门槛越来越低,制造虚拟偶像声音的成本和自动化程度也将逐渐降低。不过丁秉公表示,未来或许人人都能制造以及成为虚拟偶像,但依然需要突破很多技术的边界。回到虚拟艺人哈酱身上,未来微软需要在深度上挖掘她的音乐,让演绎的质量更好,风格做得更多,在广度上,也会跟华纳一起去探索更多的「哈酱」,生成更多不同人设的虚拟偶像。这些都可以推动技术的边界。我们需要降低虚拟偶像的生产成本、生产壁垒、可接触性,以及技术教育和市场培育的过程,当人们认识到这个技术能给他们带来意义和价值,就是这项技术能够普惠的时候了。
而对于虚拟偶像和元宇宙的联系,微软和华纳都表示在学习阶段。在下一个未来数字世界还未成型之前,很多事情都很难说得准。音乐从实体过渡到互联网行业其实就没那么顺利。曾宇表示,元宇宙让人看到了技术、分配、去中心化层面的颠覆性技术支持,但也要看从哪个切入点进入,才能为音乐产业带来改变。微软已经对元宇宙有了一些布局。他们最新推出的「元宇宙打工」平台 Mesh for Microskft Teams,能让所有人变成数字人,在 Teams 里沉浸式开会、协作和交流。
虚拟,哪怕我是虚拟。虚名,不在意的虚名。虚情,至少不会对你虚情。You gotta show me, you gotta show me。
如果不说,你可能会以为这是真人唱的,而不是来自一位虚拟数字人。
但可以明显感受到,她声音里自信张扬的感觉,透露出强烈的新生代偶像气质。她是中国第一位超写实虚拟偶像——哈酱。现在,她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华纳首位虚拟音乐艺术家,还被称为「元宇宙虚拟艺术家」。
如何炼成一位虚拟偶像耀眼的蓝色短发,精致无瑕的五官,高挑出众的身材,新潮前卫的穿搭,大胆尝试的个性。哈酱身上有着我们对虚拟偶像的各类想象。自诞生以来,她也经历了数度「变身」。2019 年,百威投资集团生成了哈酱,之后她就成了哈尔滨啤酒的虚拟代言人,接着又和李宁、PONY、乌鸦等不同品牌都有联名合作。哈酱现在不仅是一位国潮 KOL、一位滑板少女,还做过电竞主播、公益大使、交通安全宣传大使……
Zoe 表示,春节期间,哈酱还会翻唱一些经典的春节歌曲,但用电音的形式演绎,之后还会和海内外的知名艺人合作,包括和徐梦圆打造国风向单曲等等。曾宇对虚拟偶像的音乐创作,有着更大的想象空间。第一步要做的,是她怎么能够像真人。当大家对于虚拟艺人唱歌已不陌生,我们就不会拿它去和真人比较了,也许可以挑战一些真人做不到的东西。
虚拟偶像越来越多了。乐华娱乐去年也推出了首个虚拟偶像团体 A-Soul,腾讯系、网易、快手、B站、阿里系都已涉足虚拟偶像,近几个月,越来越多新消费品牌都开始请虚拟偶像代言人了。
曾宇认为,AI 学习得更多,呈现的东西就越细腻,它就能捕捉到更多细节,在每个字每个高音上都表现得更完美,所谓的灵魂表达就会更好;
丁秉公则认为,灵魂是一个很难定义、非常虚的概念,虚拟偶像给人带来的观感,应该是视觉、听觉等多模态的呈现;
Zoe 还补充道,哈酱在音乐之外的技能加持,如滑板、插画等,则会让虚拟艺人的「灵魂」更加有趣。简单来说,要让虚拟偶像和真人偶像实力相当,至少需要「技术+内容」两者的高质结合。当虚拟偶像被疯狂制造、同质化严重时,千篇一律的好看皮囊下,我们更需要一些个性化、人性化的东西,来寄托我们对他们的喜欢和崇拜——就像对真人偶像一样。
放远来看,他认为,虚拟偶像行业要足以和真人偶像匹敌,或者火爆程度超过真人,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虚拟偶像要像真人一样,能够适应多个环境和场景,能够进行声画同步、带来逼真的视觉效果、真正在你面前活动、表演、接触等等,还需要多方面技术支持。「至少娱乐行业和科技行业就要交流和磨合很久」,曾宇说。
而对于虚拟偶像和元宇宙的联系,微软和华纳都表示在学习阶段。在下一个未来数字世界还未成型之前,很多事情都很难说得准。音乐从实体过渡到互联网行业其实就没那么顺利。曾宇表示,元宇宙让人看到了技术、分配、去中心化层面的颠覆性技术支持,但也要看从哪个切入点进入,才能为音乐产业带来改变。微软已经对元宇宙有了一些布局。他们最新推出的「元宇宙打工」平台 Mesh for Microskft Teams,能让所有人变成数字人,在 Teams 里沉浸式开会、协作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