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何时结束不清楚 但老外囤的厕纸够用一年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3月15日 20点27分 PT
  返回列表
70287 阅读
18 评论
果壳

国外的新冠病毒疫情越来越严重。口罩、洗手液这些防疫相关的物品也越来越短缺。但有一样东西居然也跟着脱销了,那就是——厕纸。就在这几周,多国多地出现了抢购厕纸的现象。从英国到美国,从新西兰到澳大利亚……人人都在拼命买厕纸。超市的厕纸货架都被清空。有些超市不得不实行了“厕纸限购”,每人最多只能买四大包。

推特上出现了专门的话题“厕纸门”(#toiletpapergate)以及“厕纸紧急状态”(#ToiletPaperEmergency)……

忍不住发出惊叹——“想不到新冠病毒会使人这么能拉屎!” | 推特截图

有的人一口气囤了一车厕纸,而有的人没厕纸了却一卷都买不到。

只能愤怒声讨愚蠢的大多数……| 推特截图

一家澳大利亚报纸《北领地新闻》(NT News)还贴心地推出了额外的特别版面,两大张空白报纸,裁剪后就能变成多张厕纸。

3月5日特别版,买报纸送厕纸 | NT news

怎么回事,为什么大家突然间就开始疯狂囤厕纸了?

 从众:大家都在买厕纸,

那就跟着买点吧  

人都有从众心理。从众,又叫“社会证明启发式”(social proof heuristic)决策手段,长期以来都效果不错,成本低,收益大。

当一大群人都在做一件事时,固然可能是“这群人都比我蠢,众人皆醉我独醒”,但也可能是“这群人知道一些我目前还不知道的重要信息”。假如是后一种情况,那么“不从众”就意味着被抛弃、被落下。

当大家都抬头望天,我们也应该跟着仔细观察。当大家排起长队,没急事的话我们也会跟着排。当大家忽然争先恐后往出口跑,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跟着拔腿就跑。特立独行是孤独的,也是危险的。

当大家都在囤厕纸时,你真能忍得住一卷都不囤?当你回到家看着空荡荡的厕纸收藏处,会不会扪心自问,万一厕纸缺货,我会不会后悔?会不会想着想着,就忍不住夺门而出去买厕纸?

现在的社交媒体,也会推动从众效应。社交媒体的传言轻易就能催生出第一批厕纸囤货者。等第一批囤货者把商店里的厕纸买空后,社交媒体的热议又会让其他人也开始争先恐后地去购买厕纸。

日本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一开始的传言是“厕纸/厕纸原料大多来自中国,由于疫情将限制进口,马上就要缺货了”,于是大家赶紧大包大包地把厕纸买回家。而厕纸本身是体积很大的东西,当人们购物车里堆着大量厕纸,或者当超市的厕纸区空空如也时,其他人很容易就会注意到。注意到的人拍下照片传到社交网络,这些照片又催生了新的囤厕纸热情……虽然后来日本政府赶紧宣传日本厕纸不依赖进口,不会匮乏。但许多日本人家里,大概已经囤了如山的厕纸。

厕纸被买空的东京药店 |kyodonews.net

 匮乏:也许真的会缺呢?

也许囤着会涨呢?  

和口罩相比,厕纸库存多,制造容易,随时都能增加产量。

但即使世上本没有厕纸危机,同时囤厕纸的人多了,也能造成厕纸危机。

毕竟一个人就能买这么多 | 推特截图

任何东西被哄抢,都可能造成短缺。任何短缺,都可能造成短期价格上涨。厕纸体积不小,对于家里空间不大的人来说,储备可能就不太多。于是没囤又实在缺厕纸的人边骂自己蠢边高价求购,囤了厕纸的人则感觉自己没有多囤一点简直错过了十个亿……不管囤没囤的人,都会暗下决心,下次有货时,一定多囤点。

在心理上,我们对匮乏特别敏感。在匮乏里,我们既为匮乏本身而感到痛苦,也为自己没有预知到匮乏、没有做好准备而痛苦。这种双重痛苦往往刻骨铭心,让人在往后的日子里都控制不住地囤囤囤。

很多老人喜欢各种囤货也是这个原因——活的日子长了,谁还没经历过几次意外,几次灾难,几次匮乏呢?

囤货,可能是难以克服的人性。

“如果你觉得普通人囤厕纸就让人沮丧,再想想有一小撮富人可是囤了这世界的绝大多数财富……” | 推特截图

 心理安慰:何以解忧,唯有囤货

囤厕纸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一种“心理治疗”。拥有厕纸令我们觉得安慰、踏实,帮我们找回安全感和控制感。

2017年《消费者研究期刊》上的一个研究显示,当人们感觉自己的生活失控时,就想买各种实用型产品——食物、纸品、清洁剂……这些产品都是在“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满足基本需求”。而当人们买下这些东西时,就会感觉找回了一些对生活的控制感。

在新冠疫情里,人们最缺的就是安全感和控制感。病毒无形而迫近,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人们身处险境,焦虑、恐惧、压力山大,既不清楚自己面对多大风险,也不清楚自己需要面对多久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囤厕纸,就成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刚需。

昆士兰大学的公共卫生研究者妮基·爱德华兹(Niki Edwards)认为,厕纸是用来“清洁整理”的,它本身就给人一种可控感和安全感——在厕所里,“无纸可用”和“有纸在手”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墨尔本大学的灾害风险研究者布莱恩·库克(Brian Cook)同样认为厕纸象征着舒适与安全。另外,在焦虑时,大多数人都会想“做点什么”。而囤厕纸就是个“花小钱,安大心”的举动——花钱少,储存期限长。大多数人都囤得起。而且反正厕纸早晚也会用掉,基本不会浪费。万一囤错了,也错不到哪去;万一囤对了,那就太棒了!

 到底该不该囤厕纸?  

其实,问题可能不在于“囤货”,而是“囤货的时机”。

囤货本身并不是错,就连美国官方都建议,为了预防疾病大流行,人们应该在家里囤好如下用品:够用两周的水和食物;个人需要的处方药;常用非处方药比如止痛药、胃药、咳嗽感冒药、补液盐、维生素。

然而,大家虽然都知道要未雨绸缪,但也都习惯拖延,总觉得“到时候再准备也来得及”。囤够全家人两周用量的人是少数。此时此刻平常没囤够的人,为了应对不知道要多久的居家隔离,可不就得赶紧去大采购了吗?

而在焦虑时,人们往往会反应过度。本来囤个两周用量即可,这时候可能大手一挥就囤了半年的用量。当一群人都反应过度时,附近的库存迅速就会被买空。

要么意外来了却毫无准备,要么就是几天内大家一窝蜂买空货架,给供应链造成极大压力。这两种状况都称不上理想。最好的办法,不是“坚决不囤”,而是“平时就囤”。无病无灾的日子里,给全家囤好够用两周左右的生活必需品,定期检查更新。这样,不管是疾病流行,还是自然灾害,在大多数状况下,你都能撑到秩序恢复,救援到来。

g
glend1
1 楼
友情提示: 傻逼不知道現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鉴于瑞典、英国对防疫采取消极的策略,疫情在那两个国家大规模传开且流行病学线索陷入完全混乱已是高概率的事情。 建議:中国政府立即切断与瑞英两国的航空联系,同时不再向两国公民发放签证,在14天内有两国旅行史的第三国公民也不能进入中国。 这不是一个政治性建议,而是从维护中国抗疫大局,保护中国人安全的角度提出的技术性建议。我主张中国与其他疫情严重的欧洲国家完全断航,瑞英消极抗疫的政策使它们在未来具有更大风险,中国应该对它们特殊防范。毕竟防止境外输入疫情也是一项耗费资源的工作,而中国这方面的资源也非无限的。
b
bearxiong
3 楼
厕纸,在西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是“清洁之王”,不仅可以用来上厕所,还可以擦拭灰尘、油腻、污迹、小量的溅落液体,汗液、体液 。。。用途广泛,方便卫生,安全快捷,价格便宜,存放持久耐用。。。 当然,对于不讲究卫生习惯,素质低下的墙国人是很难理解明白的:为什么不去囤泡面,而去囤厕纸???就像1楼那个傻逼一样,认为现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是北朝鲜、西朝鲜??!!
南北桥
4 楼
傻逼们拼命买厕纸,超市已经贴出告示不能退,留着自己慢慢用吧。
宇宙幻影.
5 楼
傻逼是知道了肿花人冥共核国最安全,又赖在国外不肯回国,还要疯狂开马甲领五毛的狗
乱叫的猫
6 楼
等没人买了我再去囤。人多不安全。
X
XXyourOO
7 楼
天不怕,地不怕, 拉完屎后用手刮! 左三圈,右三圈, 屎未刮净菊花残!
z
zaku2ass
8 楼
为啥卫生纸这么重要?报纸一样用啊
C
Cuisiner
9 楼
洋人屁股多毛,大便粘稠,特别废纸。 中国屁股顶多长五毛,不对,五根毛
p
push
10 楼
这位一看就是高端狗粮,连民主的厕纸都舔的这么优雅
p
push
11 楼
这位一看就是professional,对屎和菊花有这么深刻的理解,日常训练很用功,点赞了
s
sbbaruntse
12 楼
傻逼台倭贱畜吃完屎又它妈高潮了!你洋爹的确不用囤厕纸,因为你这贱畜可以把屎吃得干干净净!
d
divingsnake
13 楼
难道就我一个人在想 宅在家里那么久 打手枪怎能没有手纸? 所以手纸是硬通货 手纸抢手,手枪用手纸
m
mattnz
14 楼
大家都买 你不买 等你需要得时候 要不很贵要不没货 所以你现在能做的就是加入抢购的人群 虽然你是被迫的 虽然抢购的大多数也可能是被迫的
英国流氓
15 楼
就是 封城后这些必需品必然涨价
g
gengshuang
16 楼
一年也算多??? 我家平时买的也够用大半年的
g
gengshuang
17 楼
不怕马桶堵了
美籍評論員
18 楼
這些東西我都囤夠了!我連彈殼都囤了不少!幾乎各種口徑都有。每次去靶場練習射擊後都撿一堆回來,結果越囤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