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太5年花6千万 造一座千年瓷宫 震惊世界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1月19日 17点36分 PT
  返回列表
74073 阅读
42 评论
益美传媒

浮梁县新平村的深山里

出现了一位传奇人物

80多岁的老太太,余二妹

从没见过余二妹这样操心的老太太

80多岁的高龄,凭一己之力

花5年时间,倾家荡产6000多万

建了一座震惊世界的“瓷宫”

大家都说:这人肯定有钱

但大家还从来没见过

有钱人住茅棚、穿几块钱的衣服

直到今天

周围的人依然想不明白

你自己都住这么破的地方

为什么要花光所有家产

在景德镇造一座瓷宫?

而且政府还不给你一毛钱

这就是“傻人”余二妹

余二妹说:

“辛苦赚了一辈子的钱,

最后也带不走,不如用来做一件

造福这座城市子孙后代的事,

也算圆了自己最初的梦。”

01

余二妹,1930年

生于一家普通农户家里

今年已经88岁了,长得瘦弱矮小

虽然她小学都没毕业

却是一个相当厉害的老太太

12岁起

就跟着舅舅学做陶瓷

从小不怕苦不怕累,埋头肯干

从陶泥到画坯再到陶瓷

很快就掌握了陶瓷制作的各项工艺

在景德镇艺术瓷厂工作过

也在红光瓷厂工作过

积累了丰富的陶瓷制作经验

改革开放后

颇有闯劲的她从瓷厂退出

自己经营起了柴窑和陶瓷厂

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产品远销俄罗斯、泰国等国家

自己厂生产的陶瓷

余二妹都会小心翼翼的收藏起来

几十年下来

她收藏了60000多件瓷器作品

因为工作原因

她经常去大城市跑外贸

有一次在天津看到了一座“瓷房子”

当时心中一震

人家天津人不跟瓷器打交道

却有一座这样漂亮的瓷房子

景德镇作为世界闻名的瓷都

居然没有一座像样的瓷房子

自此余二妹暗暗发誓

一定要建一座属于景德镇的瓷宫!

那一年她已经80岁了

本该颐养天年

回到家后

她真的开始着手干这件事

却遭到了亲人们的强烈反对

毕竟她已经80多岁了

不是精力充沛的年轻人

而且造一座这样的瓷房子代价可不小

去哪里搞这么多钱?

虽然家人不同意

余二妹还是坚持要做

大字不识几个的她

说不出多么华丽的大道理

但她心里清楚:

建造瓷宫,对她个人和景德镇

都极具意义

2

她一人跑到山里

住在不通水不通电的茅棚里

从选址、设计到动工

全都她自己一人包揽

瓷宫选址选在了新平村

她花了200多万,租了50亩土地

因为这是景德镇瓷器的源头

为了省钱

她连设计公司都没找

自己花了20元打印了永定土楼的照片

就当是瓷宫的设计图了

剩余的每个细节,全靠自己设计

至于建造瓷宫的材料

她一生珍藏的6万多件瓷器用尽不说

还把厂里的原材料也搞得光光

为此家人和她闹翻了

子女好几年没有和她走动

周围的人也不理解她

余二妹说:

“存的这些陶瓷值2000多万,

很多人过来要买走,

我都没卖,我要留着做陶瓷博物馆……”

即便如此,资金依然不够

她还卖了自己的金银首饰和收藏

最后连母亲留给自己的房子也卖了

还向亲戚朋友们借了一大笔外债

而自己在景德镇市区的老房子

由于年久失修,已经成了危房

但余二妹却舍不得花钱修缮

“我从来没穿过好衣服,

也没吃过好的,

50块钱的衣服我都没穿过,

就是四、五块钱,七、八块钱。”

日常生活也过得非常简陋

自己砌了个锅台,烧火做饭

有时候一碗泡面就一顿饭

她在山里的毛坯房住了5年

每年春节都是一个人

孩子们生她气,不愿意来看她

有困难她就自己一个人克服

期间有些政府部门还来干扰过几次

要求她拆掉瓷宫,恢复原样

实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晚上她也会偷偷抹泪

心想:算了吧......

80多岁还像她这样操劳的人太少了

但第二天清晨

她又早早出现在工地和工人们干活

就这样坚持了5年

她梦想中的瓷宫终于在她手中拔地而起

屹立在新平村的山头上

竣工后

周围的村民大跌眼镜:

太漂亮太壮观了!

只从外部看就已经很震撼了

3

进入余二妹的瓷宫

仿佛进入了陶瓷博物馆

里面除了镶嵌了6万件瓷器

还有重达80吨的碎瓷片

这些瓷器

均是按照传统方法烧制的

正宗景德镇代表性产品

不乏精品乃至孤品

有的在景德镇仅此一套

有的是祖传的,最少也有上百年历史

瓷宫的内部分为三层

每层400平米

共计1200余平方米

第一层是以青花为主的高温瓷

第二层是老茶花盘子

第三层则是古典粉彩颜色釉

景德镇四大名瓷

均巧妙地融入其中

墙壁上贴满了陶瓷嵌片

此外还有青花、粉彩等

各种样式的瓷板画

最令人赞叹的是:

它不仅仅用陶瓷做装饰

还用瓷器讲故事

余二妹专门请人绘制了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

《红楼梦》《水浒传》

《西游记》《三国演义》

还在陶瓷上做了译文

此外还有100 个中国历代帝王瓷板画

和500 个罗汉瓷板画等等

同时,她还与时俱进

绘制了“一带一路”等等

跟现代社会文化相关的陶瓷图案

记录中国的发展

瓷宫建成后

余二妹把权利交给了政府

啥时候开放,如何定价由政府来定

2016年10月1日

瓷宫正式对外开放

门票仅售25元一张

瓷宫开放后

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打卡

包括很多美国和日本等国际友人

他们都对瓷宫赞叹不已

这里代表着中国的文化

也代表着中国悠久的陶瓷历史

2016年11月3日

瓷宫被评为国家2A级景区

余二妹笑着说:

“我的心愿终于完成了”

“我这一生,

就是在陶瓷里面闯,

跟陶瓷结缘很深的。

以后老了,我也要在这里,

埋在这个山上。”

如今,余二妹的子女们

终于理解了母亲的行为

为母亲感到骄傲!

希望政府和子孙们

能好好守护这座来之不易的瓷房子

它是余二妹排除万难

一片瓦片、一块陶瓷建起来的

个中酸楚,只有老人家知道

至于以后

余二妹希望政府能贷点款

“贷款下来了,就能还给亲戚朋友。”

- End -

x
xin5k
1 楼
花自己的钱 想干啥干啥 没毛病
j
jiaming
2 楼
政府里多数是一群见钱眼开的,跟她的子女差不多。祝愿她有个幸福的晚年。这个瓷宫为瓷都立功了。
r
rally
3 楼
执着的艺术家。
s
sexenjoys
4 楼
小编说:村民大跌眼镜😅
x
xinxinxiangyin
5 楼
中国人民是勤劳伟大的,被她的精神感动,像她学习。
戚继光将军
6 楼
愚公移山精神。
醒时方为人
7 楼
将梦想付诸行动的人! 👍
z
zuobiao
8 楼
自古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余二妹可占其一 致敬
独山寺狂人
9 楼
余二妹希望政府能贷点款 “贷款下来了,就能还给亲戚朋友
t
ttxshang8
10 楼
这个建筑看起来让人不舒服,我觉得谈不上艺术。
大裤衩
11 楼
国家出资买下来应该 或者收益应全部给老人
s
strsc
12 楼
挺丑的,我欣赏不来。
a
algorithmen
13 楼
应该周围好好保护起来,别有些脑子有毛病的扔石头砸,这下就完蛋了
手肿得胖胖的
14 楼
80岁开始一个伟大的梦想,5年一点一点的坚持,有生之年看到梦想实现,何等有福气啊!
迷途の鹿
15 楼
看到屋顶的那只龙,我喷出来了...
怒月沉海
16 楼
纵观历史,能载入史册的人物,多都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执著的品质。历史,是由普通人眼里的疯子书写的。
大江南北SH
17 楼
这个艺术品位,做出来的跟垃圾差不多,也不要吹捧了,这样的瓷宫完全没有艺术价值,就是浪费资源。。。。。媒体千万不要再吹捧了
f
firewarm
18 楼
能不能把门口的小破房子拆掉啊
y
yeshou
19 楼
勇气可嘉,请专业人士帮忙设计的话或许还真能造就成艺术宫殿
美籍評論員
20 楼
好悲哀!腦子都生鏽了。
m
mcfuzhou
21 楼
永定土楼?万年不朽。
燕超尘
22 楼
外观有点像魔法城堡,哈哈哈
i
icespar
23 楼
政府拿着别人贷款建的房子去买票,羞不羞?
小玩虫
24 楼
说实话,毫无美感,但精神可嘉!
陈小鹅
25 楼
人家有梦想,就喜欢这个 多好的事啊,总比广场舞有意思吧
V
Vanman
26 楼
政府好意思吗
地球另一边
27 楼
好厉害的老太太
c
cnmxk
28 楼
好像一遍 不如放在博物馆 有个说明 或者讲解员好一点
g
gold828
29 楼
致敬老人家!您太牛🐮了!謝謝您,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您的心血!
s
searay
30 楼
毫无品位和艺术性..土鳖的欣赏观
屡教不改
31 楼
比天津的瓷房子好看。
屡教不改
32 楼
借此事例让大家想想这种热情是因为政府鼓励产生的还是因为政府放宽不管你干什么产生的?创造和创新能靠政府高压产生吗? 独裁产生不了创新。
c
checkup
33 楼
艺术品味十分低,精神可嘉。
填写基本资料
34 楼
草 这建筑搞得很粗。。。差评
我喜欢吃饭
35 楼
谜之审美
大地阳光
36 楼
那是对面屋顶的。
z
zaku2ass
37 楼
6千万,真有钱
专看评论
38 楼
应该收点门票,不过选址不好交通不便,设计有点过无带土的特色,希望能长久存在吧,不要因为结构问题坍塌钱和精力就白费了
不同声音
39 楼
为什么要花光所有家产 在景德镇造一座瓷宫? 而且政府还不给你一毛钱 ------------------------ 等“瓷宫”实现盈利?就被共产党收归“国有”!
老吃
40 楼
甲:给我建个瓷房子要多少钱? 乙: 100万。 甲: 给你300万,别忘了开一张6000万的发票。 乙: 还是你们赚钱狠啊!
l
laolongdie
41 楼
伟大,震感,老太太👍
澳小伊
42 楼
那种精神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