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公会华盛顿教区主教玛丽安·埃德加·巴德(Mariann Edgar Budde)牧师因周二在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举行的“为国家祷告的祈祷会”上的证道而成为头条新闻。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出席了祈祷会。巴德在祈祷会上直接向这位新宣誓就职的总统发难,表达了对他有关非法移民和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LGBT)问题的政策的担忧。
巴德请求特朗普怜悯社区中那些担心父母会被带走的孩子,并请求他帮助那些逃离战区和本国迫害的人们,在这片土地获得怜悯并被接待。
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对她的言论表示支持或反对。一些人认为她错误地将祈祷会政治化,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她指说出了真相。
保守派基督教组织家庭研究委员会(Family Research Council)负责人托尼·珀金斯(Tony Perkins)在自己的X账户上对巴德的言论提出异议。
“美国衰落的原因不在于坐在座位上的人,而在于站在讲坛后面的人。 我们今天听到的不是来自教会的声音,而是可悲的言论,”他在推特上写道。帕金斯说,“提醒一下,教会不是国家的主人或仆人,而是国家的良心”。
进步基督教活动家和作家谢恩·克莱伯恩(Shane Claiborne)在他的X账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表达了他对巴德主教的支持,并称这位女神职人员为朋友。
“非常感谢我亲爱的朋友和姐妹玛丽·巴德主教,她见证了我们上帝的爱、仁慈和怜悯。这就是用爱说出真理的样子,”克莱伯恩在推特上写道。
浸信会领袖中心(Center for Baptist Leadership)执行主任、特朗普第一任政府前工作人员威廉·沃尔夫(William Wolfe)谴责了巴德的言论。
他在推特上写道:“大规模移民和跨性别主义从根本上说都是诺斯替派的异端邪说。它们都否认物质世界的真实与美好——一方面是国家,另一方面是上帝赐予我们的身体。”
沃尔夫接着说,巴德“在宣扬一种根本不是基督教的虚假信仰”。在后续的一条推文中,沃尔夫补充说,他“很高兴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他认为“让美国人亲眼目睹现场直播、大规模的颠覆教会和基督教机构的丑陋面是件好事”。他说:“我们需要保守派人士觉醒并抗争。”
进步浸信会宗教自由联合委员会和基督徒反对基督教民族主义组织的阿曼达·泰勒(Amanda Tyler)在社交媒体上赞扬了主教的言论。
泰勒在推特上写道:“玛丽安主教是所有宗教领袖和所有美国人的榜样。她证明了政教分离的价值。教会的独立性提供了向权力发声的空间。如果我们表现得像已经生活在一个专制的国家,那么我们只会成为一个专制的国家。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我们所有人都将有机会与被压迫者、被边缘化者和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站在一起。”
打击非法移民是特朗普第二个总统任期的重要议程。当地时间1月20日,特朗普一上台就签署了多项行政令,实施包括终止美国非法移民子女的出生公民权、宣布美国南部边境进入紧急状态、阻止非法移民入境等一系列强硬的移民政策。
针对LGBTQ+群体,特朗普则宣布撤销拜登政府数十项“有害的政策”,终止联邦政府内部的所谓“多元、平等和包容”计划。同时,特朗普签署一项行政令,明确新一届美国政府只承认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NBC称,特朗普政府还删除了美国政府网站上的LGBTQ+页面。
巴德在就职祈祷仪式上的表态已经引起一些美国共和党人的不满。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称,佐治亚州共和党众议员迈克·柯林斯(Mike Collins)在社交媒体上严厉谴责巴德,他写道:“发表这种布道的人应该被列入驱逐出境名单。”
支持特朗普的一些保守派宗教人士也提出批评。特朗普的长期支持者、达拉斯第一浸信会牧师罗伯特·杰弗里斯(Robert Jeffress)称,巴德的发言是对特朗普的“侮辱”。
天主教视角:方济各怎么说?
在川普就职前夕,教宗方济各公开发表谈话,向川普致以祝福,并提出希望。他呼吁川普建立一个「没有仇恨空间」的社会,并推动「不同群体、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和平与和解」。教宗的谈话充满善意,但也蕴含深刻的道德警示,暗示川普的领导需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
教宗对川普计画的大规模驱逐政策提出尖锐批评,特别提到「在教堂与学校等场所进行执法将使移民社区陷入恐惧」,并可能让许多移民家庭被迫远离这些原本应提供庇护的场所。他指出,这样的政策将使「贫苦之人一无所有,更加悲惨」,并强调此举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将加剧人类社会的矛盾与不安。教宗的言辞,等于是从全人类的视角审视美国的移民政策,也提醒川普应顾及政策背后的人性代价。
政策的道德困境 川普政策的核心是以国家安全和「法治」为名,对弱势群体採取强硬手段,包括重启「留在墨西哥」(Remain in Mexico)计画,并允许在教堂和学校内执行抓捕移民的行动。这些措施不仅增加移民的恐惧,也将彻底破坏宗教与教育机构应该受到的尊重。长久以来,教堂和学校被视为移民社区的重要庇护所,但如今,这些场所可能成为移民家庭妻离子散的「事故现场」。
巴德主教在佈道中强调,这些政策不仅伤害移民与跨性别者,也损及美国作为一个多元与包容国家的道德形象。而教宗方济各更进一步指出,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是在惩罚最弱势的人群,更是在消耗国家的道德资本,让「仇恨、歧视与排斥」逐渐侵蚀社会的根基。
在巴德主教与教宗方济各的呼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川普政策的批评,更是一种对人性尊严的坚持。无论是在教堂的佈道台上,还是在全球视野下的公开谈话中,宗教领袖试图提醒我们注意:政策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执行的效率,更在于是否尊重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
圣公会华盛顿教区主教玛丽安·埃德加·巴德(Mariann Edgar Budde)牧师因周二在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举行的“为国家祷告的祈祷会”上的证道而成为头条新闻。
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出席了祈祷会。巴德在祈祷会上直接向这位新宣誓就职的总统发难,表达了对他有关非法移民和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LGBT)问题的政策的担忧。
巴德请求特朗普怜悯社区中那些担心父母会被带走的孩子,并请求他帮助那些逃离战区和本国迫害的人们,在这片土地获得怜悯并被接待。
许多人在社交媒体上对她的言论表示支持或反对。一些人认为她错误地将祈祷会政治化,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她指说出了真相。
保守派基督教组织家庭研究委员会(Family Research Council)负责人托尼·珀金斯(Tony Perkins)在自己的X账户上对巴德的言论提出异议。
“美国衰落的原因不在于坐在座位上的人,而在于站在讲坛后面的人。 我们今天听到的不是来自教会的声音,而是可悲的言论,”他在推特上写道。帕金斯说,“提醒一下,教会不是国家的主人或仆人,而是国家的良心”。
进步基督教活动家和作家谢恩·克莱伯恩(Shane Claiborne)在他的X账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表达了他对巴德主教的支持,并称这位女神职人员为朋友。
“非常感谢我亲爱的朋友和姐妹玛丽·巴德主教,她见证了我们上帝的爱、仁慈和怜悯。这就是用爱说出真理的样子,”克莱伯恩在推特上写道。
浸信会领袖中心(Center for Baptist Leadership)执行主任、特朗普第一任政府前工作人员威廉·沃尔夫(William Wolfe)谴责了巴德的言论。
他在推特上写道:“大规模移民和跨性别主义从根本上说都是诺斯替派的异端邪说。它们都否认物质世界的真实与美好——一方面是国家,另一方面是上帝赐予我们的身体。”
沃尔夫接着说,巴德“在宣扬一种根本不是基督教的虚假信仰”。在后续的一条推文中,沃尔夫补充说,他“很高兴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他认为“让美国人亲眼目睹现场直播、大规模的颠覆教会和基督教机构的丑陋面是件好事”。他说:“我们需要保守派人士觉醒并抗争。”
进步浸信会宗教自由联合委员会和基督徒反对基督教民族主义组织的阿曼达·泰勒(Amanda Tyler)在社交媒体上赞扬了主教的言论。
泰勒在推特上写道:“玛丽安主教是所有宗教领袖和所有美国人的榜样。她证明了政教分离的价值。教会的独立性提供了向权力发声的空间。如果我们表现得像已经生活在一个专制的国家,那么我们只会成为一个专制的国家。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我们所有人都将有机会与被压迫者、被边缘化者和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站在一起。”
打击非法移民是特朗普第二个总统任期的重要议程。当地时间1月20日,特朗普一上台就签署了多项行政令,实施包括终止美国非法移民子女的出生公民权、宣布美国南部边境进入紧急状态、阻止非法移民入境等一系列强硬的移民政策。
针对LGBTQ+群体,特朗普则宣布撤销拜登政府数十项“有害的政策”,终止联邦政府内部的所谓“多元、平等和包容”计划。同时,特朗普签署一项行政令,明确新一届美国政府只承认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NBC称,特朗普政府还删除了美国政府网站上的LGBTQ+页面。
巴德在就职祈祷仪式上的表态已经引起一些美国共和党人的不满。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称,佐治亚州共和党众议员迈克·柯林斯(Mike Collins)在社交媒体上严厉谴责巴德,他写道:“发表这种布道的人应该被列入驱逐出境名单。”
支持特朗普的一些保守派宗教人士也提出批评。特朗普的长期支持者、达拉斯第一浸信会牧师罗伯特·杰弗里斯(Robert Jeffress)称,巴德的发言是对特朗普的“侮辱”。
天主教视角:方济各怎么说?
在川普就职前夕,教宗方济各公开发表谈话,向川普致以祝福,并提出希望。他呼吁川普建立一个「没有仇恨空间」的社会,并推动「不同群体、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和平与和解」。教宗的谈话充满善意,但也蕴含深刻的道德警示,暗示川普的领导需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
教宗对川普计画的大规模驱逐政策提出尖锐批评,特别提到「在教堂与学校等场所进行执法将使移民社区陷入恐惧」,并可能让许多移民家庭被迫远离这些原本应提供庇护的场所。他指出,这样的政策将使「贫苦之人一无所有,更加悲惨」,并强调此举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将加剧人类社会的矛盾与不安。教宗的言辞,等于是从全人类的视角审视美国的移民政策,也提醒川普应顾及政策背后的人性代价。
政策的道德困境
川普政策的核心是以国家安全和「法治」为名,对弱势群体採取强硬手段,包括重启「留在墨西哥」(Remain in Mexico)计画,并允许在教堂和学校内执行抓捕移民的行动。这些措施不仅增加移民的恐惧,也将彻底破坏宗教与教育机构应该受到的尊重。长久以来,教堂和学校被视为移民社区的重要庇护所,但如今,这些场所可能成为移民家庭妻离子散的「事故现场」。
巴德主教在佈道中强调,这些政策不仅伤害移民与跨性别者,也损及美国作为一个多元与包容国家的道德形象。而教宗方济各更进一步指出,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是在惩罚最弱势的人群,更是在消耗国家的道德资本,让「仇恨、歧视与排斥」逐渐侵蚀社会的根基。
在巴德主教与教宗方济各的呼吁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对川普政策的批评,更是一种对人性尊严的坚持。无论是在教堂的佈道台上,还是在全球视野下的公开谈话中,宗教领袖试图提醒我们注意:政策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执行的效率,更在于是否尊重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