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茅”也遇挫了。
1
净利润首次下滑
4月25日晚间,海天味业发布了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一季报。
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营收256.1亿元,同比增长2.42%;净利润约为61.98亿元,同比减少7.09%。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海天味业自2014年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下降。
来源:东方财富
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收69.81亿元,同比减少3.1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17.16亿元,同比减少6.2%。
这也是海天味业自上市以来,单季度营收首次下滑。
回顾历年财报,自2017年开始,海天味业的业绩增速逐渐趋缓,到2022年,海天味业的营收增速已经从17.06%降至2.42%,归母净利润增速从24.24%降至-7.09%。
来源:亿牛网
财报发布第二天,4月26日,海天味业股价大跌,截至26日收盘,报67.2元/股。截至成稿,海天味业总市值3271亿元,较之其2021年1月巅峰时期的近7000亿元,已经跌去过半。
2
成本需求双重挤压
财报中,海天味业给出的解释,主要是报告期内材料采购成本上升。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海天味业食品制造业的直接材料成本达125.55亿元,增幅4.26%;制造费用12.34亿元,同比增长11.77%;;直接人工成本达4.17%亿元,同比上涨23.13%。
海天味业上游的主要原材料就是大豆和豆粕,最近几年的大豆价格变化也从2018年的3550元/吨,一度涨超6000元/吨,成本压力高企。
数据来源:智研咨询
虎嗅2022年10月的一篇文章还提到,一位酱油厂老板称,糖、包装纸等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也对酱油赛道很大。“酱油的成本在持续走高,且2022年暂无大幅度回落的趋势,这种持续压力可能会延续到2023年。”
成本端承压的同时,海天味业需求疲软也逐渐显现。
在2022年12月的业绩会说明会上,海天味业表示,餐饮受疫情影响,需求减弱,同时因为经销商库存水平普遍偏高,公司主动减少经销商的库存压力。
B端餐饮行业等一直是海天味业的大客户,浙商证券数据显示,海天味业餐饮渠道占比超60%。
在疫情影响下,B端餐饮消费场景受限,整体需求偏弱,主要营收来源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影响。
另外,还有一个可能的点,去年10月份的舆论影响。
2022年10月份,海天味业曾遭遇添加剂以及“双标”质疑,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海天味业三度声明,才点明关键,指出国内外市场均有销售含添加剂的产品,及不含添加剂的产品。
不过多番折腾下,这份迟来的第三份声明奏效几何也难以知晓了。
公司年报中,海天味业表示,“2022年我们遭遇前所未有的‘舆情’冲击,给我们造成了较大影响……我们过去一直埋头于产品研发与助推行业发展,并未把握好新媒介环境下与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沟通的机会。”
3
“酱油茅”跌倒?
添加剂事件后,一直主打“零添加”的千禾味业抓住机会吃到了一波红利,并在业绩上取得了一定的增长。
不过“零添加”还不足以击垮海天味业。
首先,央视网相关文章中称,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长王旭峰表示,“其实大部分食品添加剂只要在合法的剂量、用法和用量范围内使用,都是没问题的。”
其次,“零添加”本身并没有什么行业壁垒,千禾可以布局,包括海天味业在内的其他企业也可以布局。
最后,餐饮行业才是酱油的重要消费终端,对于餐饮企业以及前来消费的客户来说,在添加剂不足以构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条件下,口味和价格才是主要的参考指标。
而截至2022年末,海天味业经销商数量已经达到了7172家,此次吃尽红利的千禾味业只有2230家,还不足以动摇海天味业的根基。
所以目前来看,海天味业仍然具有较强的行业竞争力。
而且今年餐饮消费行业复苏形势趋显。
据央广网,4月15日,携程数据显示,平台内五一假期首日高铁跨省游搜索热度环比前一日增长323%;4月24日,据美团数据显示,假日消费出游相关的关键词搜索量比2019年同时段增长313%;央视新闻消息,截至4月25日,“五一”期间的火车票已售出6005万张……
餐饮行业迎来复苏,那么海天味业在其强大的渠道铺设下,“酱油茅”地位短期内依然难以撼动。
另外,还需补充一点,作为“酱油茅”,海天味业账上还趴着大量的现金流。
虽然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骤减39.43%至38.30亿元,但结合2016-2021年,公司累计创造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46.33亿,海天味业7年来累计创造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84.63亿元。
就在2022年,酱油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期间,海天味业董秘曾在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面临成本压力,不过暂无提价计划。
“不提价”对于其他公司规模相对较小,或者现金流状况不如海天味业的同行来说,相当于一种变相的价格战。
而在同样面临成本压力的情况下,海天味业巨额的现金流,则为公司取得充分的应对时间。
总的来说,海天味业短期业绩承压未必不可挽回,只是海天味业或许也确实需要思考一下,如何防范类似的舆论风险,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酱油茅”也遇挫了。
1
净利润首次下滑
4月25日晚间,海天味业发布了2022年年报以及2023年一季报。
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营收256.1亿元,同比增长2.42%;净利润约为61.98亿元,同比减少7.09%。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海天味业自2014年上市以来,净利润首次下降。
来源:东方财富
2023年一季度公司营收69.81亿元,同比减少3.1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17.16亿元,同比减少6.2%。
这也是海天味业自上市以来,单季度营收首次下滑。
回顾历年财报,自2017年开始,海天味业的业绩增速逐渐趋缓,到2022年,海天味业的营收增速已经从17.06%降至2.42%,归母净利润增速从24.24%降至-7.09%。
来源:亿牛网
财报发布第二天,4月26日,海天味业股价大跌,截至26日收盘,报67.2元/股。截至成稿,海天味业总市值3271亿元,较之其2021年1月巅峰时期的近7000亿元,已经跌去过半。
2
成本需求双重挤压
财报中,海天味业给出的解释,主要是报告期内材料采购成本上升。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海天味业食品制造业的直接材料成本达125.55亿元,增幅4.26%;制造费用12.34亿元,同比增长11.77%;;直接人工成本达4.17%亿元,同比上涨23.13%。
海天味业上游的主要原材料就是大豆和豆粕,最近几年的大豆价格变化也从2018年的3550元/吨,一度涨超6000元/吨,成本压力高企。
数据来源:智研咨询
虎嗅2022年10月的一篇文章还提到,一位酱油厂老板称,糖、包装纸等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也对酱油赛道很大。“酱油的成本在持续走高,且2022年暂无大幅度回落的趋势,这种持续压力可能会延续到2023年。”
成本端承压的同时,海天味业需求疲软也逐渐显现。
在2022年12月的业绩会说明会上,海天味业表示,餐饮受疫情影响,需求减弱,同时因为经销商库存水平普遍偏高,公司主动减少经销商的库存压力。
B端餐饮行业等一直是海天味业的大客户,浙商证券数据显示,海天味业餐饮渠道占比超60%。
在疫情影响下,B端餐饮消费场景受限,整体需求偏弱,主要营收来源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影响。
另外,还有一个可能的点,去年10月份的舆论影响。
2022年10月份,海天味业曾遭遇添加剂以及“双标”质疑,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海天味业三度声明,才点明关键,指出国内外市场均有销售含添加剂的产品,及不含添加剂的产品。
不过多番折腾下,这份迟来的第三份声明奏效几何也难以知晓了。
公司年报中,海天味业表示,“2022年我们遭遇前所未有的‘舆情’冲击,给我们造成了较大影响……我们过去一直埋头于产品研发与助推行业发展,并未把握好新媒介环境下与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沟通的机会。”
3
“酱油茅”跌倒?
添加剂事件后,一直主打“零添加”的千禾味业抓住机会吃到了一波红利,并在业绩上取得了一定的增长。
不过“零添加”还不足以击垮海天味业。
首先,央视网相关文章中称,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长王旭峰表示,“其实大部分食品添加剂只要在合法的剂量、用法和用量范围内使用,都是没问题的。”
其次,“零添加”本身并没有什么行业壁垒,千禾可以布局,包括海天味业在内的其他企业也可以布局。
最后,餐饮行业才是酱油的重要消费终端,对于餐饮企业以及前来消费的客户来说,在添加剂不足以构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条件下,口味和价格才是主要的参考指标。
而截至2022年末,海天味业经销商数量已经达到了7172家,此次吃尽红利的千禾味业只有2230家,还不足以动摇海天味业的根基。
所以目前来看,海天味业仍然具有较强的行业竞争力。
而且今年餐饮消费行业复苏形势趋显。
据央广网,4月15日,携程数据显示,平台内五一假期首日高铁跨省游搜索热度环比前一日增长323%;4月24日,据美团数据显示,假日消费出游相关的关键词搜索量比2019年同时段增长313%;央视新闻消息,截至4月25日,“五一”期间的火车票已售出6005万张……
餐饮行业迎来复苏,那么海天味业在其强大的渠道铺设下,“酱油茅”地位短期内依然难以撼动。
另外,还需补充一点,作为“酱油茅”,海天味业账上还趴着大量的现金流。
虽然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骤减39.43%至38.30亿元,但结合2016-2021年,公司累计创造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46.33亿,海天味业7年来累计创造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84.63亿元。
就在2022年,酱油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期间,海天味业董秘曾在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面临成本压力,不过暂无提价计划。
“不提价”对于其他公司规模相对较小,或者现金流状况不如海天味业的同行来说,相当于一种变相的价格战。
而在同样面临成本压力的情况下,海天味业巨额的现金流,则为公司取得充分的应对时间。
总的来说,海天味业短期业绩承压未必不可挽回,只是海天味业或许也确实需要思考一下,如何防范类似的舆论风险,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