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曹远征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
这次硅谷银行危机发生后,美国媒体重提多德-弗兰克法案,认为该法案降低了美国银行的多样性,需要对这次危机负有一定的责任,并且呼吁将其废除,而对该法案的争议也可以为中国金融体系的监管提供借鉴。
2010年,吸取了次贷危机的教训之后,美国监管部门推出了《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又称多德-弗兰克法案)。该法案的作用之一是限制了银行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连接,从而防止风险在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之间蔓延。
但过去的十余年间,关于法案的争议从未停止。反对者认为,多德-弗兰克法案限制了企业自由,增加了金融机构财务成本和监管成本。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该法案要求大型金融机构遵循相同的措施、相同的测试、相同的做法,美国银行业失去了多样性,系统性风险反而上升。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多德-弗兰克有效地应对了次贷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金融系统问题,但也引入了新的问题。综合监管还是分业监管,更宽松还是更严格?这对中国有何借鉴?
如何监管才能有效防止国内出现金融危机?
本次媒体对多德-弗兰克法案的批评,恰好和2008年金融危机媒体指出的问题相反。08年是次贷危机,次级债券是资本市场的问题,为什么最后蔓延到了信贷市场?因为银行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活动,把两个市场连接到一起了,这就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
次贷危机后,美国的监管思路就是把两个市场切断。美国是从综合监管向分业监管走了一步,多德-弗兰克法案对银行在资本市场的风险敞口进行了严格限制。
但这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也就是本次硅谷银行事件媒体所提到的,美国的银行越来越相似。因为银行只做银行业务,证券只做证券业务,导致了风险更集中。在从前银行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对冲一部分风险,还能增加收益,当然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而另一方面,如今各司其职,银行无法(或能力受限)在其他市场分散风险,导致风险在单一市场聚集。这就是媒体讲的“金融机构遵循相同的措施、通过相同的测试和遵循相同的做法,美国在整个银行业中失去了多样化”。
从多德-弗兰克法案的争议性就不难理解“监管永远在路上”。
全球有两种金融监管体制,德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强调安全,分业监管做得更多。美国主要以企业上市融资为主,采取综合监管。当美国认为多个市场联通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时,就往分业监管靠近一步。同理,中国由于采用分业监管,容易导致某个单一市场高杠杆、高债务,即风险过度集中,可能就要往综合监管走一步。
2004年以来,中国采取的是“一行三会”的监管体系。2018年后,中国金融业迎来综合经营时代,分业监管模式暴露出一些弊端。监管格局进一步改革为“一委一行两会”。今年3月,随着提出建立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金融监管架构演变为“一行一总局一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
不难看出,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从分业向综合监管迈进。
对于中国来说,分散风险(降低风险集中度)更重要,对于美国来说,降低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更重要。
但这次硅谷事件爆发后,从美国媒体的讨论来看,是不是此前往分业监管方向走得有点多了?是不是要退回去,多一些综合监管?这对中国也是一个借鉴,不能太分散,也不能太集中,要做好平衡。
中国有资本管制,海外的金融危机几乎不可能传导至中国,但资本管制无法阻隔恐慌情绪。
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房地产债务,银行一半左右的资产都在房地产上。随着人口下降,房地产迎来拐点,这不是周期性波动。海外金融市场动荡,恐慌情绪容易蔓延至国内,需要做好防范。
中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如果全球经济动荡,中国出口困难,一定会产能过剩。今年1-2月的外贸数据已经说明了这一点。西方的金融危机反映在中国就是产能过剩危机。人们无需对海外金融危机幸灾乐祸,只有外需恢复,出口才能改善,否则失业问题会愈发严重。
美国加息是导致全球资本市场草木皆兵的主因
SVB暴雷事件展现了当下金融市场的脆弱性——敏感、易恐慌。
过去的三月份,全球银行体系发生剧烈震动。根据统计,整个3月,衡量美国24家银行股价的KBW银行指数下跌25%,远在欧洲的瑞士信贷也下跌了近70%,3月24日,德意志银行暴跌9.2%。
硅谷银行之后,瑞士信贷危机接踵而至。这让人们从担忧美国金融风险,到全球性金融危机。为什么现在金融市场如此恐慌?主要有3方面原因,一是疫情冲击;二是中美脱钩的预期;三是美联储加息。
在历史上,几乎每一次美联储加息都会引发金融危机。
1979年-1980年,美联储在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的领导下,利率最高达到20%。此次加息周期导致了1980年和1981-1982年的两次经济衰退,以及国内外多个金融危机,如美国储蓄与贷款危机(S&L crisis)和拉美债务危机。
1999-2000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通胀压力,美联储在这段时期加息。这一政策决定加速了2000年科技泡沫破灭,随后美国和全球股市出现大幅下跌。
从2022年初至今,美联储已加息9次。市场情绪随着不断加息,恐慌已处于高位。
由于银行是杠杆经营,资本充足率在8%左右,相当于用8块钱经营100元的生意。如果恐慌蔓延开来,就算再大的银行也无法应付“挤兑”。
这次硅谷银行的倒闭,就是“挤兑”导致的。
硅谷银行主要为初创企业提供融资相关的服务,具体来讲,就是过桥。VC、PE等投资机构从LP募资后,承诺对创业公司进行投资,因为有投资协议在,硅谷银行可以提前给被投资公司贷款,方便企业尽快拿到资金,避免业务中断。另一方面,当创业公司拿到融资,又会把钱存入硅谷银行。
理论上,硅谷银行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存贷业务相似,但是它的客户(创业公司)的某些财务特点导致其具有一些特殊风险。
首先,大多数创业公司处在亏损状态,没有稳定现金流,需要不断融资。硅谷银行作为“桥梁”,一旦创业公司融不到钱了,必然要出事。因为这些企业只能从银行取款,从而导致银行的挤兑和流动性危机。
在正常情况下,只要企业能正常融资,这个过程是可以维持的。但过去三年里,疫情、中美贸易冲突以及在高科技领域脱钩,PE、VC出现了募资困难,导致风投领域投资活动大幅度减少,企业不得不提前从银行支取资金,危机出现。
另一方面,在银行端,疫情期间缺乏好的投资机会,银行购买了大量长期国债。当企业需要取钱时,银行不得不卖出国债,并且以亏损的市场价格卖出。为什么?因为过去一年中,美联储多次加息,利率上升,则资产缩水。硅谷银行越卖越亏,最终破产。
不过,虽然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均倒闭,但由于它们是有别于传统银行的一类特殊银行,并且美联储处理得当,危机发生48小时内政府就接手,暂时看不到演变为系统性风险的可能。
这也是吸取了2008年次贷危机的教训:银行要救,并且要快,救活之后再“算账”
作者丨曹远征
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
这次硅谷银行危机发生后,美国媒体重提多德-弗兰克法案,认为该法案降低了美国银行的多样性,需要对这次危机负有一定的责任,并且呼吁将其废除,而对该法案的争议也可以为中国金融体系的监管提供借鉴。
2010年,吸取了次贷危机的教训之后,美国监管部门推出了《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又称多德-弗兰克法案)。该法案的作用之一是限制了银行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连接,从而防止风险在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之间蔓延。
但过去的十余年间,关于法案的争议从未停止。反对者认为,多德-弗兰克法案限制了企业自由,增加了金融机构财务成本和监管成本。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该法案要求大型金融机构遵循相同的措施、相同的测试、相同的做法,美国银行业失去了多样性,系统性风险反而上升。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多德-弗兰克有效地应对了次贷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金融系统问题,但也引入了新的问题。综合监管还是分业监管,更宽松还是更严格?这对中国有何借鉴?
如何监管才能有效防止国内出现金融危机?
本次媒体对多德-弗兰克法案的批评,恰好和2008年金融危机媒体指出的问题相反。08年是次贷危机,次级债券是资本市场的问题,为什么最后蔓延到了信贷市场?因为银行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活动,把两个市场连接到一起了,这就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
次贷危机后,美国的监管思路就是把两个市场切断。美国是从综合监管向分业监管走了一步,多德-弗兰克法案对银行在资本市场的风险敞口进行了严格限制。
但这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也就是本次硅谷银行事件媒体所提到的,美国的银行越来越相似。因为银行只做银行业务,证券只做证券业务,导致了风险更集中。在从前银行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对冲一部分风险,还能增加收益,当然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而另一方面,如今各司其职,银行无法(或能力受限)在其他市场分散风险,导致风险在单一市场聚集。这就是媒体讲的“金融机构遵循相同的措施、通过相同的测试和遵循相同的做法,美国在整个银行业中失去了多样化”。
从多德-弗兰克法案的争议性就不难理解“监管永远在路上”。
全球有两种金融监管体制,德国、日本和中国等国家,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强调安全,分业监管做得更多。美国主要以企业上市融资为主,采取综合监管。当美国认为多个市场联通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时,就往分业监管靠近一步。同理,中国由于采用分业监管,容易导致某个单一市场高杠杆、高债务,即风险过度集中,可能就要往综合监管走一步。
2004年以来,中国采取的是“一行三会”的监管体系。2018年后,中国金融业迎来综合经营时代,分业监管模式暴露出一些弊端。监管格局进一步改革为“一委一行两会”。今年3月,随着提出建立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金融监管架构演变为“一行一总局一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
不难看出,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从分业向综合监管迈进。
对于中国来说,分散风险(降低风险集中度)更重要,对于美国来说,降低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更重要。
但这次硅谷事件爆发后,从美国媒体的讨论来看,是不是此前往分业监管方向走得有点多了?是不是要退回去,多一些综合监管?这对中国也是一个借鉴,不能太分散,也不能太集中,要做好平衡。
中国有资本管制,海外的金融危机几乎不可能传导至中国,但资本管制无法阻隔恐慌情绪。
中国的金融市场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房地产债务,银行一半左右的资产都在房地产上。随着人口下降,房地产迎来拐点,这不是周期性波动。海外金融市场动荡,恐慌情绪容易蔓延至国内,需要做好防范。
中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国家。如果全球经济动荡,中国出口困难,一定会产能过剩。今年1-2月的外贸数据已经说明了这一点。西方的金融危机反映在中国就是产能过剩危机。人们无需对海外金融危机幸灾乐祸,只有外需恢复,出口才能改善,否则失业问题会愈发严重。
美国加息是导致全球资本市场草木皆兵的主因
SVB暴雷事件展现了当下金融市场的脆弱性——敏感、易恐慌。
过去的三月份,全球银行体系发生剧烈震动。根据统计,整个3月,衡量美国24家银行股价的KBW银行指数下跌25%,远在欧洲的瑞士信贷也下跌了近70%,3月24日,德意志银行暴跌9.2%。
硅谷银行之后,瑞士信贷危机接踵而至。这让人们从担忧美国金融风险,到全球性金融危机。为什么现在金融市场如此恐慌?主要有3方面原因,一是疫情冲击;二是中美脱钩的预期;三是美联储加息。
在历史上,几乎每一次美联储加息都会引发金融危机。
1979年-1980年,美联储在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的领导下,利率最高达到20%。此次加息周期导致了1980年和1981-1982年的两次经济衰退,以及国内外多个金融危机,如美国储蓄与贷款危机(S&L crisis)和拉美债务危机。
1999-2000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通胀压力,美联储在这段时期加息。这一政策决定加速了2000年科技泡沫破灭,随后美国和全球股市出现大幅下跌。
从2022年初至今,美联储已加息9次。市场情绪随着不断加息,恐慌已处于高位。
由于银行是杠杆经营,资本充足率在8%左右,相当于用8块钱经营100元的生意。如果恐慌蔓延开来,就算再大的银行也无法应付“挤兑”。
这次硅谷银行的倒闭,就是“挤兑”导致的。
硅谷银行主要为初创企业提供融资相关的服务,具体来讲,就是过桥。VC、PE等投资机构从LP募资后,承诺对创业公司进行投资,因为有投资协议在,硅谷银行可以提前给被投资公司贷款,方便企业尽快拿到资金,避免业务中断。另一方面,当创业公司拿到融资,又会把钱存入硅谷银行。
理论上,硅谷银行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存贷业务相似,但是它的客户(创业公司)的某些财务特点导致其具有一些特殊风险。
首先,大多数创业公司处在亏损状态,没有稳定现金流,需要不断融资。硅谷银行作为“桥梁”,一旦创业公司融不到钱了,必然要出事。因为这些企业只能从银行取款,从而导致银行的挤兑和流动性危机。
在正常情况下,只要企业能正常融资,这个过程是可以维持的。但过去三年里,疫情、中美贸易冲突以及在高科技领域脱钩,PE、VC出现了募资困难,导致风投领域投资活动大幅度减少,企业不得不提前从银行支取资金,危机出现。
另一方面,在银行端,疫情期间缺乏好的投资机会,银行购买了大量长期国债。当企业需要取钱时,银行不得不卖出国债,并且以亏损的市场价格卖出。为什么?因为过去一年中,美联储多次加息,利率上升,则资产缩水。硅谷银行越卖越亏,最终破产。
不过,虽然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均倒闭,但由于它们是有别于传统银行的一类特殊银行,并且美联储处理得当,危机发生48小时内政府就接手,暂时看不到演变为系统性风险的可能。
这也是吸取了2008年次贷危机的教训:银行要救,并且要快,救活之后再“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