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筒球卖275元!羽毛球为何成了新“奢侈品”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7月14日 19点21分 PT
  返回列表
17917 阅读
9 评论
阿拉微上海

体育用品店的货架上,一筒尤尼克斯AS-05羽毛球标价275元,令不少羽毛球爱好者望而却步,“羽毛球怎么又涨价了?”

近日,羽毛球头部企业尤尼克斯再度宣布上调产品价格,引发业内人士和球友热议。三个月前,羽毛球行业刚刚迎来“涨价潮”。价格一涨再涨,昔日的平价运动也要开始“烧钱”了吗?

2025年7月,日本品牌尤尼克斯宣布8月1日起多款羽毛球价格再涨30-40元。这已是两年内的第N次涨价。以尤尼克斯AS-05为例,从2023年的不到100元/筒,一路飙升至如今的275元/筒,价格涨幅达到惊人的100%,远超同期黄金30%的涨幅。

普通爱好者每周消耗3筒球计算,月支出逼近2000元。

涨价浪潮:两年翻倍,远超黄金

羽毛球市场的涨价已非新鲜事。从2023年初至今,行业经历了多轮价格调整,形成持续上涨的浪潮。

最近一次涨价发生在2025年7月,尤尼克斯宣布8月1日起将多款羽毛球价格上调30-40元。而就在三个月前的4月,威克多、李宁、亚狮龙等品牌已集体调价,涨幅从5%到惊人的50%不等。

羽毛球爱好者小陈无奈表示,去年85元一筒的亚狮龙5号,今年涨到150元,高端球甚至翻倍。在上海的体育用品店,王女士见证了尤尼克斯9号球从去年的100元/筒飙升至180元/筒的过程。

更令人咋舌的是高端产品的价格飞跃。尤尼克斯AS-05型号羽毛球,两年内批发价从95元/筒涨至190元/筒,终端零售价更是高达275元/筒。

羽毛球价格涨幅已超越贵金属投资。数据显示,同期国际金价仅上涨30%,而高端羽毛球涨幅达到100%以上。购买3筒羽毛球的支出几乎相当于1克黄金的价值。

小小羽毛背后的产业困局

禽类养殖萎缩,一根羽毛如何撬动2.5亿人的运动?

羽毛球涨价的核心在于原材料端的“羽毛荒”。羽毛球对羽毛的品质要求形成了天然的产能瓶颈。

制作一颗羽毛球需要16根特定的刀翎毛,这些羽毛只取自鸭和鹅翅膀尖上第四根到第十根位置。一只鸭或鹅仅能提供14片刀翎,且左右翅膀弯曲方向相反,需要两三只同侧翅膀才能做出一个合格的羽毛球。

养殖规模持续萎缩成为羽毛短缺的主因。中国畜牧业协会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中国可制作羽毛球的肉鸭出栏量从20亿只降至12亿只,降幅高达40%。商品鹅数量也从6.34亿只降至5.69亿只。

养殖户王老板道出苦衷:“别看羽毛球用的羽毛一直在涨价,可我们养殖户真不敢轻易扩大规模。现在一只鸭子的羽毛能多卖几元钱,但鸭肉价格却一直上不去。”

养殖周期缩短导致羽毛质量下降。现代养殖技术使肉鸭出栏周期缩短至35-40天,导致羽毛未充分成熟。适龄产毛禽类出现供给断层,符合要求的羽毛更加稀缺。

“鸭龄三个月以上毛片才成型,才能用于制作羽毛球。现在毛片供应不足,成品自然也难以产出。”义乌经营羽毛球26年的吴燕君坦言,“现在不仅用鸭毛、鹅毛做球,鸡毛也被用来制作羽毛球。”

全民运动热潮下的消耗激增

2.5亿爱好者,如何撑起一个百亿市场?

供应萎缩的同时,需求端却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羽毛球人口已达2.5亿,仅次于健步走,成为第二大群众运动。

庞大的参与者群体带来惊人的消耗量。羽毛球是典型的高消耗品,单次运动通常需要消耗3-4只球。数据显示,中国市场每周消耗羽毛球达数千万颗。

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使羽毛球超越运动范畴,成为一种社交符号。在小红书上,#BadmintonOOTD话题浏览量超过10亿次,高端羽毛球成为身份象征。北京某球馆负责人透露:“周末场地需提前15天预约,每小时收费达150元。”

青少年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青少年赛事年均耗球量达专业运动员的3-5倍,成为经销商核心客源。中考体育政策推广进一步扩大了专业级用球需求。

全球市场同样在快速增长。《2024年全球与中国羽毛球行业发展规模调研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羽毛球市场规模达71.48亿元,预计到2029年全球羽毛球市场规模将达105.06亿元。

人造球与养殖新模式能否破局?

面对天然羽毛供应短缺,产业正在多维度寻求突破。人造材料羽毛球正试图打破僵局。威克多的碳音系列、尼龙球等产品在训练市场迅速走红,这类采用合成材料的羽毛球耐打性提升50%,价格仅为天然球的1/3。

不过技术瓶颈依然存在。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尼龙球伤拍线投诉率高达32%,碳纤维球市场份额不足5%。消费者对合成材料接受度仅为18%,“打感差异”成为最大障碍。

产业链上游也在积极调整。亚狮龙在贵州锦屏县建立种鹅养殖基地,形成“一鹅两用”模式,羽毛制球、鹅肉加工。山东等地养殖户开始实施“羽毛优先”策略,将刀翎毛单独定价销售。

技术创新提升效率。贵州某企业引入AI分毛机后,原料利用率提升20%。李宁“智能羽毛实验室”已申请3项合成材料专利,通过纳米技术模拟天然羽毛特性。

尤尼克斯则放眼全球布局,在东南亚建立养殖基地,计划2026年实现原材料自给率40%。这些探索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从囤货理财到二手市场兴起

面对价格飙升,羽毛球爱好者的消费行为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部分消费者开始将羽毛球视为另类投资。在小红书“羽毛球理财”话题下,上海球友分享囤货攻略,月均囤球20筒成为常态。

二手交易平台异常活跃。闲鱼数据显示,二手羽毛球交易量突破5万件/月,“95新AS-05”叫价甚至高于部分新品。在某二手平台上,不断毛的二手羽毛球售价57.8元/筒,断毛的仅28.8元/筒。

“我们的球虽然有些瑕疵,但价格实惠,很受消费者欢迎。”一位二手羽毛球卖家道出了当前消费者的心态变化。

球友间的共享经济也在兴起。上海金桥一家羽毛球馆的组织者表示:“不少球友拼单买球、共享用球、共租场地。” 羽毛球爱好者王女士分享:“我们四五个人相约打球,球拍各带各的,羽毛球和场地费则分摊。”

消费分层日益明显。数据显示,低线城市打球频次下降30%,30-40元价位产品成为消费主力。知乎上“羽毛球是否正在脱离大众”话题浏览量破亿,43%受访者认为“运动已成为中产专属”。

未来走向:贵族化还是平民化?

羽毛球产业正处在十字路口。短期来看,价格仍将维持高位。业内人士预估,随着育种技术改进和替代材料成熟,市场供需矛盾有望在未来两年逐步缓解。

市场可能出现明显分化。一方面,优质天然羽毛资源稀缺,而追求高品质打球体验的人群庞大,这将推动高端羽毛球价格持续上涨;另一方面,中低端市场的需求相对稳定,普通羽毛球价格则可能略有下降。

报告指出,高端天然羽毛球仍将主导专业赛事,而人造材料球则可能在中低端市场占据更大份额,形成更多元化的市场格局。

羽毛球产业的未来格局已初现端倪。高端天然羽毛球将继续主导专业赛事,成为少数人的选择;而中低端市场正逐渐被人造材料球占据,威克多碳音系列等合成材料产品以天然球三分之一的价格和提升50%的耐打性进入训练场。

市场分化已成定局。体育产业分析师预测,到2026年,人造材料羽毛球将占据中低端市场60%以上份额。与此同时,高端天然羽毛球价格可能再涨30%,使羽毛球成为真正的“贵族运动”。

资本家
1 楼
涨价不傻 买的人傻
d
djiNeo
2 楼
第一次听到羽毛球有买二手的。
夜来风雨
3 楼
小时候打羽毛球,一个球可以用很久。另外,那个时候也早就出塑料羽毛球了。 最后,如果不是专业训练,只是周末随便打打几场,如何做到一周3筒???网球王子附身,大力出奇迹,往着一定要把球打烂的方向打?? 有些人很奇怪,一边说中国996累成狗,连休息都不够,一边每周用掉3筒羽毛球。然后又说羽毛球众有2.5亿。。基本是一个家庭5口人出一个打羽毛球的。 真不清楚到底是不是小编孤陋寡闻不会算术,还是收钱给羽毛球供应商涨价洗地? [2评]
马三立
4 楼
数据看着有点怪,非得买那么贵的拍子和球么?是不是软广呢?
楼主
5 楼
大家应该多吃烧鹅
楼主
6 楼
说实话,我个人感觉打网球手劲不如羽毛球使得大。
雁过留声机
7 楼
其实是大环境变了,疫情之后很多人对于消费有了新的认知,之前的奢侈品包手表美妆现在年轻人买单的变少了,反而对体育用品比如自行车羽毛球网球跑步更敢花钱,大几万的自行车,几千块的跑步鞋,几千的网球/羽毛球拍说买就买,我去年回国更朋友打了一场羽毛球,花费可真不低,场地150/小时,带上专业的拍衣服鞋下来又是几千,现在国人在这上面的消费可真不低
s
sixporka
8 楼
我就是那个买球的傻子,不够打,根本不够打,每年回国箱子里带回来的都是球,拍子,鞋。23年到25年价格确实翻了一倍。戒烟容易戒球难
吃斋念佛大灰狼
9 楼
玩的就是一个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