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狂人”被调查 曾让3000亿巨头破产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7月26日 21点5分 PT
  返回列表
69807 阅读
17 评论
华人志V

1、

“芯片狂人”被调查

赵伟国被调查了。

这位紫光集团的前董事长,在7月上旬在北京的家中被有关部门带走,目前与外界仍处于失联状态。

提起他的名字,就不得不说到他最知名的一个称号——“芯片狂人”。

这个称号的由来,是2015年,赵伟国到中国台湾考察,公开批评台湾半导体不对大陆开放“死路一条”,并放下豪言壮语“要买下台积电”。

当时正是赵伟国和他的紫光集团风头最盛的时候。

紫光集团最早是由清华大学创办的企业,开始还叫做清华紫光。2009年,清华紫光增资扩股并引进新的管理团队,赵伟国成为新的董事长,他手中的健坤投资集团拿到了49%的股份,自此改名为紫光集团,由清华大学出人才和技术,赵伟国负责企业运营,专注研发半导体芯片。

由于芯片成为了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给予了大量资金和资源,使得赵伟国有足够的资本可以在市场上大展拳脚。

不过赵伟国显然辜负了厚望。

2018年10月,赵伟国辞去了紫光集团董事长的职务。由于他多年来盲目激进的做法,招致巨额债务爆雷,总负债近2000亿,2021年7月9日,紫光集团宣布破产重组。

赵伟国是怎样从万众期待到黯然退场,紫光集团是怎样从中国第一大校企,曾经拥有3000亿资产的商业巨头,变成如今破产重组的境地呢?

2、

“小镇做题家”的逆袭之路

说起来,赵伟国的前半生,就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的逆袭。

1967年,赵伟国出生于新疆沙湾县的一个小村庄。他的父母原本是河南人,知识分子,但是在他出生前被打成右派,发配到了遥远的新疆。

11岁之前,赵伟国都是在新疆的这个小村庄度过,之后父母得到平反,一家人返回了河南。18岁,他考入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那是他第一次来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大”也是这位“小镇做题家”对清华的第一印象。

“刚到那天,我们住在10号楼,从楼里出来溜达,一转很快就迷糊了,我就怎么也回不来了”。

一本讲述惠普公司的书《硅谷热》,深深吸引了赵伟国,他在这本书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想要在电子信息行业成就一番作为。

抱着这样的梦想,他加入了清华的电子协会,那里有着当时清华大学为数不多的一台计算机,尽管这台计算机硬盘大小只有10MB,外加一台10M的示波器。但已经是那个年代的浪潮先锋。

本科毕业后,赵伟国也跟着当时的潮流跑到中关村去创业,还做过一段时间海淀区水泥厂的承包商,都不算成功。

后来他干脆回到清华读研,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么做是因为“越来越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不够,很多东西还不够完善,对于人生、对于价值的思考也不成熟。”

通过读研,赵伟国得以进入到清华的校企“清华紫光”,得到一份兼职研究员的工作,这是他与“紫光”的初次结缘。兼职之余,他还进入到清华的另一家校企“清华同方”工作,三年后当上了同方电子的总经理。

1999年,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创业热潮到来了。赵伟国又跑去搞互联网创业,成立了中华医疗网,这家网站后来被海外基金以500万美金收购了40%的股份,这算是他掘到的第一桶金。

凭借着这第一桶金,赵伟国又创办了健坤集团。这个名字也来源于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由此也可以看出,赵伟国对于母校的感情还是非常深厚的。

赵伟国的健坤集团涉及了金融投资、医疗、房地产、互联网、天然气等多个领域,并在2009年,成功入股紫光集团,拿下49%的股份,赵伟国本人先后出任总裁和董事长。

在这当中,自然少不了朋友和贵人的帮助。

赵伟国算是“老清华”了,清华大学也对他比较知根知底,所以在清华紫光进行增资扩股的时候,会优先考虑赵伟国。毕竟大家都是“清华人”嘛。

自此,这位曾经在新疆长大,在河南苦读的“小镇做题家”,逆袭成为了中国第一校企的掌舵人,并且这家企业还是被大家给予厚望的“芯片巨头”。

正所谓“天下风云出我辈”。

赵伟国当时该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又是何等的豪情壮志。这也难怪他经常会口出豪言,被业内称为“芯片狂人”了。

但就是这样一位被清华寄予厚望的人,却带领着紫光集团在十年间走进了“大败局”。

3、

又是一场大败局

不可否认的是,赵伟国刚开始入主紫光集团的时候,确实表现出了非凡的魄力。

他给自己的投资理念打了这么一个比方:“要像女人逛街一样不厌其烦地看东西,但只像古董商人一样出手,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一旦出手,饿虎扑食。”

他先后主导收购了两家中国半导体公司,先是在2013年以17.8亿美元收购了展讯通信,紧接着又以9.1亿美元收购了锐迪科电子。2015年又斥资25亿美元收购新华三51%的股权,此后再以超过170亿元收购法国芯片连接器厂商立联信。

2016年始,紫光相继在武汉、南京、成都开工建设总投资额近1000亿美元的存储芯片与存储器制造工厂,开启了紫光在芯片制造产业十年1000亿美元的宏大布局。

通过频繁收购和大手笔投资,赵伟国将紫光集团打造成了一艘巨型半导体航母。

在最高光的时刻,赵伟国一度放话要收购台积电。

但6年多时间里的20多宗并购,给紫光集团积累了巨额债务。除了负债布局半导体产业,赵伟国在主业之外的投资也是“挥金如土”。

2018年,紫光突然在金融机构股权上发力,重资拿下了诚泰保险、曲靖市商业银行等机构股权,但从投资结果来看,效果尚不显著。

投资上的另一大败笔是在教育领域。2016年,紫光集团旗下的银润投资以23亿元人民币对价私有化学大教育。学大教育的主业为K12课外辅导。但在监管高压下,学大教育的股价在短短一年内从近90元暴跌至17元左右,总市值萎缩至只剩20亿元。

主业半导体投入高、回报周期长,投资和回报比例不稳定,而主业之外的投资,更是屡败屡战。盲目扩张逐渐让紫光集团陷入经营困境,最终走到了破产重组的地步。

其实从2018年10月之后,赵伟国就因为种种原因陆续辞去了紫光集团的多个职务。

他也开始对自己激进的并购风格有所反思。

有一次他又在公开场合发言,这一次不再是“豪言壮语”,而更像是一种反思:“我们这些年很多企业出问题,是因为野心过度膨胀,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而且相信运气会再次发生。其实你的能力、边界没那么远,你的运气也没有那么好,所以要小心管理自己的野心和运气。”

就在紫光集团破产重组的新闻尘埃落定之后,赵伟国被带走调查,等待这位“芯片狂人”和曾经最成功的“小镇做题家”的,还不知道会是什么。

1 楼
看着这张大饼脸就知道一定是北方特色企业家
y
yuba
2 楼
呵呵
o
octane
3 楼
这位就是“买买买”的原创
s
ssbbss
4 楼
业绩都是买来的
网络激活
5 楼
坑蒙拐骗偷吹牛逼打嘴炮的劣等民族,就不同分南方人北方人了,都是垃圾 [2评]
不说假话
6 楼
👍
x
xiaoyao100nian
7 楼
我来说一下在国内和有关部门做生意一般怎么捞钱 开两个皮包公司 有关部门比如中国电信 要和领导很熟 领导要业绩和钱 你就要钱 操作流程 公司A和电信签合同 电信需要购买A的数码资源 (其实什么业务都没有) 合同比如8000万RMB 电信转账到A 8000万 A公司再拿着和电信的合同 去银行贷款2000万 和电信的8000万合同 去银行贷款2000万 轻轻松松 然后A公司买B公司资源 1亿转到B公司 最后B公司和电信签合同 买电信9000万资源 B公司自己留1000万 这1000万和电信领导平分 然后电信盈利1000万 这属于领导业绩 A公司最后宣布破产 无法偿还 银行最后烂账2000万 这还属于玩的比较小心的 胆子大的可以一直贷款 从一家银行贷款还另外一家银行的贷款 建立信用 最后搞一笔大的 远走高飞
8 楼
放你的狗屁 南北差异已经达到民族差异的水平
Z
Zeppelin0
9 楼
清华盛产做题家和骗子,不意外
a
abc868
10 楼
中国梦真它妈幸福!
随意岁月
11 楼
北大和清华的校企相继破产,北大商学院的院长还是个拿爱尔兰假文凭的博士。这种连自家的校企都管不好的大学,居然是中国前二,能排名世界大学榜的12和14,难道就靠着每年拿着国家最多的补贴吗
抬头看天
12 楼
摸石子过河,以解决国家发展瓶颈的名义,拿点钱花花。
s
szacy
13 楼
鳥人完全是個嘴炮。
工作学习
14 楼
骗子横行,体制决定,无解,除非推翻体制
珠峰顶泡温泉
15 楼
查一查他花重金收购里面有没有拿回扣 很多人在内资外资收购方面乱投资 目的都是为了拿回扣 糟蹋公有资产
l
lanjian45
16 楼
全国上下浮躁的要死。信不信,军队也是这个样,打起仗来就知道真正实力了。
苏浩
17 楼
有小聰明,但無底線。 只是知道今上最好豪言壯語這一口,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