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3人确诊!又一个庚子年,老佛爷逃离京城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3月16日 20点17分 PT
  返回列表
72198 阅读
31 评论
酷玩实验室 /英伦房产圈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鼠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大阿哥等一众王公大臣仓皇逃出紫禁城。

经过73天的奔波,才逃到西安,安顿下来。

但在史料中,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是,“联军入京,两宫西幸”,亦名“庚子西狩”。

2020年,又一个庚子年,又一个老佛爷离开了京城,伦敦。

受新冠疫情影响,3月13日,美国、泰国、菲律宾、韩国、巴基斯坦、印尼、巴西、加拿大等8国股市发生熔断。

就在8国熔断的前一天,英国政府宣布了自己应对新冠病毒的措施——群体免疫。

意思就是,先让新冠疫情在英国人中爆发到一定程度,等到人人体内都存在抗体后,病毒就不会传播了,疫情也就结束了。

3天后,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因疫情原因,出于安全考虑”,撤离白金汉宫,前往温莎城堡。

英国皇室表示,若未来疫情加重,女王和菲利普亲王将撤离到乡下的桑德灵汉姆宫。

当天,英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破千。

庚子年,岁大疫,八国熔断,英伦弃守,天下震动。老佛爷西狩,一幸温莎,二幸桑德灵汉姆,三幸圣赫勒拿岛。

面对疫情,英国人为什么会选择“躺平等死”呢?

我翻遍了英国人面对病毒的历史,都没找到原因。

01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类在科学基础上直视病毒的勇气,是英国人给的。

18世纪,天花横扫欧洲。据不完全统计,在那100年里,欧洲有1.5亿人,死于天花。

彼时的英国,4个人中,几乎有3个人会患上天花,从王室到平民,都无幸免。

30%的死亡率,让英国人整日活在对天花的恐惧之中。即便你侥幸逃过一劫,存活者会有六分之一单目或双目失明。

几乎每个病愈者的脸上和身上,都会留下无法抹去的伤疤。

欧洲人视天花为“斑点魔鬼”。尽管早在几百年前,他们就记载了这一病状,但几百年过去了,他们还是对天花毫无办法。

当时欧洲人的普遍认知是,人类的命运是掌握在斑点魔鬼手里的,只有得过天花病愈后,生命才真正属于自己。

就在所有人都把命运交到这个“斑点魔鬼”手里时,一个英国的乡村医生,却在试图消灭它。

这名医生,叫做爱德华·琴纳。

在一次乡间行医期间,一位挤奶女工对琴纳偶然间说到,“我不会得天花,因为我得过牛痘了”。

这让试图消灭天花的琴纳喜出望外。但很快他发现,有些地区得过牛痘的挤奶工确实一辈子没有得过天花,但还是有人曾经中招。

琴纳拿着这些问题去请教那些有资质的医生,但当他们听到“牛痘”“消灭天花”这几个词后,都将琴纳赶了出去。

但琴纳并没有气馁,他养了一头奶牛,开始研究牛痘。这一研究,就是二十多年。

20几年后,他发现感染牛痘后,还会感染天花,是因为牛痘自身不够强,人必须在牛痘在牛身上最严重的时候感染牛痘,这时的牛痘,才能抵抗天花。

但牛痘是会消失的,为了保留牛痘的病株,琴纳决定从人到人——当一个人感染牛痘后,从他身上取样,接种到另一个人身上。

1796年,牛痘的接种实验完成。人在接种牛痘后,只会出现发冷、头疼的症状,但没有性命之忧。

牛痘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琴纳要向世人证明的是,“接种的牛痘,确实会对天花有用”。

没有人敢去做这个尝试,所有人都试图逃离天花的阴影,没人想去接近它。

而琴纳也做了一个疯狂的举动——他要给自己的亲生儿子接种牛痘。

琴纳的想法,遭到了所有亲戚的反对。

但其实他举措也是无奈之举,那时,天花又一次开始蔓延。琴纳的儿子刚满一岁半,稍有不慎,孩子就会被天花夺去性命。

在孩子身上的牛痘好了后,琴纳将天花脓液,接种到了他的身上。

几个月后,琴纳的孩子并没有患上天花,他成功了。

但当琴纳将这一成果上报英国皇家协会时,却遭到了同行的抵制。

医生们认为他践踏了《医生誓言》,甚至有不少人攻击他为“魔鬼的化身”。

天花病毒的肆虐,让越来越多将信将疑的人找上门来,而这些人,都没有患上天花。

1801年,俄国成为第一个全面接种牛痘的国家。随后,琴纳的《关于牛痘预防接种的原因与后果》被翻译成法文、德文、西班牙文、拉丁文,在欧洲各国流传。

牛痘治疗,很快推广到全欧洲。

种痘,等同于买命。琴纳本可凭借这项发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一批人,但他却一次次地将牛痘疫苗免费送出。

甚至当拿破仑派医生前往英国去学习牛痘接种时,琴纳都没有拒绝。当时英法两国正在打仗,可琴纳说,“科学没有战争”。

自那以后,他成为了拿破仑为数不多钦佩的人。

1823年,琴纳去世。

在他去世后72年后,瑞典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没有天花的国家。

1947年,借助显微镜,人类第一个看清了天花病毒。

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一种传染病。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爱德华·琴纳。

在他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这里是人类最伟大的医生的长眠之地,琴纳用他的智慧把健康和生命带给全世界半数以上的人”。

这个星球上,绝对没有第二块墓碑,能够承受如此的重量。

琴纳的成功,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免疫学。而他本人,也被称为免疫学之父。

他不仅研究出了牛痘疫苗,更为人类在面对疾病时,提供了勇气与信念。

受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加入了对各种病症的研究。

1878年,法国人巴斯德发现病原菌,为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发现白喉抗毒素,发明血清疗法的德国免疫学家贝林。

在那之后,又有17次诺贝尔医学奖曾授予免疫学成就。

这一切,都应该感谢那个叫做琴纳的英国人。

而现如今,英国人自己,已经把他忘了。

02

除却科学,英国人面对疫情时,也曾展现出决然的勇气。

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黑死病席卷欧洲大陆,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几乎三分之一的欧洲人口消失。

1665年,它在欧洲卷土重来。很快,由荷兰阿姆斯特丹开往英国的一艘运送棉花的商船,就将黑死病又一次的带到英国。

伦敦,成了重灾区。最高峰时,伦敦每周有7000人死于黑死病。

疫情很快蔓延到整个英国南部,但却迟迟没有传到英国北部。

它在英国南北交界处,一个距离曼彻斯特35公里处的一个小村落,停下了脚步。

这个村子,叫做亚姆村。

1665年夏天,一位伦敦商人将寄生着跳蚤的衣服发给了亚姆村的一位裁缝。

一周后,裁缝的助手和他的家人相继身亡。这时,村民们才收到“伦敦出现黑死病”的消息。

他们决定向北撤离,躲避瘟疫。

但一个叫做威廉姆·莫泊桑的牧师,提出了反对意见——尽管村民们还没有出现症状,但谁都不能保证他们的身上有没有瘟疫。

如果往北逃离,一定会把瘟疫带到北方;但如果留在村里,就可以阻止瘟疫的传播。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为威廉姆在这个村子里,到底有着多么高的威信。但结果是,村民们选择留在村子里,将瘟疫阻隔在英国南部。

留下,就意味着死亡。但村民们,没有人反对。

他们在村口筑起一道石墙,将村子和外界隔离起来。

(留存下来的边界石)

他们在石墙上挖出孔洞,将在醋里泡过的钱币放在孔洞里,周边的商贩会拿走这些钱币,然后留下食物和必要的生活物资。

后来,亚姆村的事情传出后,周围的村民自发的给他们带去食物和药品。

大家都知道,如果不是亚姆村村民的隔离,自己很可能早就染上了黑死病。

亚姆村,与世隔绝了。

而在村里,那些疑似感染的人,都被送到酒窖和地下室里。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你觉得周围的空气闻起来甜甜的,那说明已经感染了。

那些健康的村民,都把自己关在有水井的笼子,或是围墙里。

每当有人去世,村民们就会为他立一块墓碑。很快,村里的石匠去世,每个活着的村民,都自己为自己立了一块墓碑。

在下葬时,死者也要由家人自行埋葬。很多幸存者,都曾埋葬过自己的全部家人。一位叫做伊丽莎白的女性,在8天之内,失去了丈夫和6个孩子。

为了避免孩子感染,他们将儿童隔离在村子的四个角落,除了每天送水送饭,不准任何成年人接触他们。

每天都在有人死去,但亚姆村的村民,仍没有踏出石墙半步。

16个月后,亚姆村解除封闭。原本350人的村庄,只剩下90名村民,其中33人,是儿童。

当人们走进亚姆村,发现村民在墓碑上刻的字,都为之动容。

有位矿工在墓碑上留给自己女儿一句话,“亲爱的孩子,你见证了父母与村民的伟大”。而一位医生写给他回娘家妻子的是,“”原谅我不能给你更多的爱,因为他们需要我。”

牧师威廉姆的墓碑上写着,“希望你们把善良传递下去”。

事实上,在疫情在伦敦爆发时,英王查理二世就带领着家人逃到牛津郡避难。但当时的伦敦城市府参事(仅次于市长)和其他主要官员都选择了留守伦敦。

不少医生也自发走上街头,为病患诊断。

但由于英王的不作为,这场瘟疫,还是带走了伦敦五分之一的生命。

在亚姆村中央的纪念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走的话未必能活,谁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瘟疫;不走的话就会死,哪怕没感染的人也很容易被感染。

但我们愿意试试,因为善良需要传递下去,后人们要记住善良”。

这段话,也被写入英国的教科书中。

德比郡的报纸,连着10多天以“贤者之乡”为头版,报道了亚姆村的事情。此后,英王更是特赦亚姆村后代世袭免税。

但亚姆村的村民,拒绝了这一政策。他们想做的,就是把“善良传递下去”。

时至今日,亚姆村已经成为了英国北部的圣地,每年都会有数十万游客前来浏览,纪念他们曾经的付出。

但很显然,现在的英国人快要忘了亚姆村。

最起码,英国政府没记住。

03

3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为87182例,超过中国累计确诊病例数。

而国外新冠疫情蔓延速度之快,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这其中,诸如英国政府这种“躺平等死”的做法,“功不可没”。

3月15日,英国2020巴斯半程马拉松照常开赛,有6000多名跑者参赛。当地的卫生部门认为,这次活动风险比较低。

设施都准备好了,已经来不及取消了。

此外,英国仍坚持不给轻症患者检测。一副要将“群体免疫”进行到底的样子。

3月12日,英国首先鲍里斯在发布会上宣布,“英国政府对疫情的应对已进入延缓阶段,将试图延后疫情峰值出现的时间”。

这一消息发布后,全世界人民都懵了。

似乎感受到了大家头顶上的问号。第二天,英国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出来解释,“只要60%的英国人感染了新冠病毒,我们英国人就会有‘群体免疫’的BUFF加成”。

随后,《英国卫报》表示,你们算得不对,按照我们的模型,要70%的英国人感染才行。

全球新冠肺炎的平均死亡率是3.7%,也就是说,需要付出148万人的代价,英国人才能获得“群体免疫”。

而且,我们现在对于新冠病毒的认识太少,并没有任何资料和数据显示,会出现“群体免疫”。

英国在二战中,共死亡40万军民。但在这个和平年代,英国政府却要让几乎四倍于二战阵亡人数的英国人,为自己的愚蠢买单。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英国的做法,居然得到了其他国家的效仿。

累计确诊5423例新冠肺炎的法国,高官也在公开场合表示,“法国的防疫政策从一开始就不是阻止而是延缓疫情扩散”。

等到法国人形成“多数免疫”后,病毒也就自动停止传播了。

而被德国扣了几次口罩的瑞士,也“放弃治疗”了,宣布不再对轻症患者进行病毒检测。

说实话,蛋蛋姐对于这些“民主国家”的状态不怎么关心,但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如果国外控制不住疫情,总会由境外反输入回中国。

而我们承受巨大损失取得的抗疫成果,会被生生消磨掉。

尾声

120年前的庚子年,当炮火敲开了清朝的国门,英国人来了,慈禧跑了。

120年后的庚子年,当新冠疫情肆虐,英国人跑了,中国人顶住了。

120年,中英攻守之势异也。

曾经的英国,不仅国力强盛,拥有诸多实验室与研究者。更重要的是,它的国民也有着守护这个国家的勇气。

但现如今,科学和勇气,英国一点都没做到。

他们没有隔离的勇气,甚至连研究疫苗的想法,都没有。

可中国,全部做到了。

翻阅整部人类史你会发现,人类面对疫情的态度有两种——妥协和对抗。

妥协是向病毒服软,承认它们是不可阻挡的。正如很多国家在新冠疫情最初的想法,一边研发疫苗,一边任由它变成流感的传播规模。

而对抗,则需要更大的决心,实施一些更强力的,看起来有些悲壮的举措。

科学和勇气,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单选题。

一百多年以来,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选择同时拾起两样,去和一种未知的病毒抗争。

这个国家,叫做中国。

对于科学的信心,来自于国力。

而勇气,来自于14亿国民。

相关报道:英卫生部简报曝光: 预计12个月内80%英人口将感染! 600万人同时咳嗽...

今天,我们继续来为大家报道新冠疫情的最新情况。

【今日新增确诊病例】

截至英国时间3月16日上午9点,英国已经有44,105人接受检测,其中1543人确诊感染,35位患者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

其中,威尔士新增确诊30人,累计达到124人。

苏格兰方面,苏格兰首席Nicola Sturgeon表示:

“随着疫情的爆发,苏格兰禁止大规模集会的禁令,可能会推迟到今年夏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确诊患者人数的激增本就让大家惶恐不安,而英国政府近期泄露的一份秘密文件更是让人人自危。

【预计疫情要持续一年】

据《卫报》报道,上周末,英国公共卫生部门(PHE)向NHS的高级医生分享了一份秘密简报。

报道称,这份文件是由PHE的应急小组在近几天起草的,发给NHS高层的简报文件。  文件被PHE内部负责处理新冠危机的首席官员  Dr Susan Hopkins 复核和批准。这份简报已经发给英格兰各大医院的负责人的高级医生们。

在今天捅出的这份简报里,PHE公布一组惊人的数据:英国80%的人口将会(“are expected”)在未来的12个月里感染新冠。同时至多15%的人(790万)可能需要入院治疗。 

为了防止表达不准确,卫报同时给出了简报中这句话的原文:

”As many as 80% of the population are expected to be infected with Covid-19 in the next 12 months, and up to 15% (7.9 million people) may require hospitalisation.”

那按照目前英国6,600万的人口来计算,到2021年春天前,英国将有5,280万左右的人口感染新冠病毒,有约790万人住院治疗。

可能一些人对这个80%的感染率很有印象,在此前,英国政府一直表示,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有80%的民众会感染新冠肺炎,实际情况却要远远低于这个值。

但据《卫报》称,这份秘密文件却并没有特别提到“最糟糕的情况下”这一前置条件。

从这一方面来看,英国政府似乎也认为,疫情的真实情况可能要比预计的更加严重一些。

此外,文件还预测称,

1 在爆发的最高峰期,全英国上下估计会有10%的人口同时有咳嗽症状。

2 英国医疗部门现在没有办法应对现在突然增多的需要检测的人群。因为检测实验室已经超负荷运转。

3 从现在开始,只有已经在医院的极重病患者,以及已出现新冠确诊病例的老人院或者监狱里的人,才能得到检测。

4 因为现在检测实验室已经超负荷,连NHS的医疗工作者也将无法得到检测。

其中,很多英国医疗和护理的工作者,也有可能因为染病而需要病假在家休息。 

如果疫情在5月底到6月中旬间达到峰值,NHS等机构将面临更大的负担。

实际上,随着疫情的发展,英国各界早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不过在这份文件昨晚被曝光后。 

今天,英国首相办公室回应:这依旧是PHE公共卫生部预计的最坏情况。并非实际预期。 

【疫情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可以说,英国各行业目前都已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运输行业更是首当其冲。

周一,易捷航空(Easyjet)宣布,由于欧洲各国已经采取旅行限制,将大规模取消航班。

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也将其运力削减了“至少75%”,英航甚至在上周警告员工称,未来将为生存而战。

另外,维珍集团(Virgin Group)董事长Peter Norris也打算在本周致函英国政府,敦促他们提供75亿英镑的紧急资金,以挽救岌岌可危的英国航空业。

除了航空业之外,英国的铁路公司也表示,随着疫情的发展,乘客越来越少,很多公司都需要政府救助。

据BBC报道,一些铁路运营商已经在亏损运营了,某些线路的乘客数量已经下降了18%。

而据一位业内人士称,乘客人数的下降幅度可能要比18%大得多,因为这并不是英国统计的最新数据,而且很多票还不是通过网络渠道来购买的。

如果形势继续严峻下去,将给这些铁路公司的财务状况带来更大的压力。

据悉,目前英国政府正在与铁路部门的负责人进行谈判和磋商,试图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新冠肺炎爆发后乘客数量下降的问题。

另外,之前我们曾报道过,自上周五午夜起,除英国和爱尔兰外,欧洲申根区国家的游客将在30天内禁止入境美国。

但就在昨天,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Mike Pence)突然表示,将于美国东部标准时间本周一午夜开始实施从英国和爱尔兰到美国的旅行禁令,也就是说,短短几天后英国也已被美国“排除在外”了。

此外,针对英国民众近期的“恐慌性抢购”行为,英国也正在制定新一轮的应急措施,以缓解由新冠肺炎引起的需求激增。

就在上周末,英国各大超市还曾公开敦促消费者们保持克制,避免恐慌性消费。

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各大超市货架上的卫生纸、消毒剂、止痛药和食品(包括大米和意大利面等)等还是被英国民众一波又一波地抢购一空。

零售商们警告称,目前英国的超市和网上配送都已经在以最大的负荷来运行着,很多公司不得不把司机这样的后勤岗位员工也临时调往零售部门去“帮忙”。

很多零售商也纷纷表示,有意在未来对所有商品实行限购。

还有的超市则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只能选择关闭特定地区的一些门店,以便将资源都集中在更大的门店上,从而跟得上目前形势的发展。

那么,就目前的形势,英国政府这边又是如何响应的呢?

【英国每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疫情最新情况】

自上周英国宣布防控疫情第二阶段的措施以来,选择“佛系抗疫”的英国政府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其“群体免疫”的防疫思路不仅被世卫组织暗示在“放火自焚”,也让举国上下一片哗然......

英国科学界有超过600名研究人员发布公开信反对了这一措施。

在英国议会请愿网站上,更是有超过25万人签字呼吁政府积极防控,而且,请愿的人数还在不断增长。

而被骂了好几天的英国政府,也终于决定开始调整防疫策略了......

本周一(3月16日),英国首相鲍里斯主持召开了本月以来的第四次眼镜蛇紧急会议,并集中讨论未来的防疫措施。

英国首席医疗顾问克里斯•惠蒂教授和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爵士也出席了这次会议。

此外,由于很多人批评鲍里斯在公布疫情相关计划时缺乏一定的透明度。

所以,英国政府决定,未来每天都将举行一次电视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向公众汇报疫情的最新情况,并回答媒体的相关问题。

根据英国政府官网发布的新冠肺炎条例《The Health Protection (Coronavirus) Regulations 2020》,可以看出英国接下来会采取的措施有:

1、隔离从7天变成14天

在上周政府公布第二阶段防疫计划时,鲍里斯曾表示,有轻症的民众可以自行居家隔离,并且隔离时间为7日。

而根据英国政府官网发布的新冠肺炎条例,那些疑似感染了新冠肺炎的患者,将在医院或其他地点进行14天的隔离,隔离时间进一步延长。

2、拒绝隔离被认定为刑事犯罪

为了确保隔离的效果,新规定还指出,疑似患者将接受强制检测,必须配合相关部门,提供血样或进行唾液拭子检测。

此外,他们还必须提供近期的旅行史,以及密切接触人员的名单,并且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如果有人拒绝检测或隔离,或者提供了虚假的信息,这种行为将被认定为刑事犯罪,违法者最高可处以1,000英镑的罚款,或者被警方强制拘留。

而且,政府目前正在进行紧急立法,赋予警方更多的权利,能够在必要的时候拘留疑似患者,防止造成他人的感染。

这一立法措施的细节最快将于本周二进行公布。

3、老年人需要隔离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到过,英国政府要求7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有潜在健康问题的老年人,不管有没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一律在家自我隔离!最长可能是4个月!

而这也意味着,未来将至少有920万老人在家进行隔离。

【多地仍有群体性活动】

据英国媒体报道,就在刚刚过去的周末,英国多地仍有民众热衷参加群体性活动,且人数还不少......

周六晚上,有上千名音乐迷出现在了可容纳5,000人的加迪夫 Motorpoint Arena体育馆,参加威尔士摇滚乐队Stereophonics的巡回演唱会。

演唱会现场更是一派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但是这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批评,人们纷纷谴责这些去听演唱会的年轻人“太自私”,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还有人抨击Stereophonics乐队在这种时候还要坚持开巡回演唱会,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无独有偶,周日在利物浦举行的半马比赛中,仍有约6,000名参赛者参加了这场比赛。

在利物浦南边的巴斯市,另一场半马比赛也如期举行了,大约有1.2万名参赛者参加了这场比赛。

尽管在赛前,自由民主党议员维拉就曾警告称,民众们“根本不值得冒险”参加这场比赛,也有人抨击不取消这场比赛就是对这座城市中那些免疫力较弱的老年人的不尊重。

但最终,这场比赛的现场却仍旧是人山人海。

在利兹,民众们在这个周末也参与了一场传统节日的庆祝。他们聚集在一起,提前庆祝了圣帕特里克节(St. Patrick's Day)的到来,并参加了一年一度的“Otley长跑”。

不过,在英国民间不仅仅只有这些让人看着着急的“群聚”,还有一些有心人士也上演了暖心的一幕......

【英国上演暖心一幕】

上周,英国政府要求老年人在家隔离对抗疫情。

大家纷纷质疑,对于那些没有家人照料的老年人,要如何确保他们在隔离期间的生活、安全以及社交需求呢?

对于这一担心,英国卫生部长马特·汉考克表示:

“这一举措需要全国共同努力,也需要社区进行快速响应,而且也呼吁健康人士能够主动帮助年长的邻居。”

英国各慈善机构也呼吁公众不要对老人“敬而远之”,而是用明信片、信件等方式与年长的邻居取得联系,看看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不过,在这一消息爆出后,英国也上演了十分“暖心”的一幕......

在志愿者组织Covid-19 Mutual Aid UK Network的牵头下,在短短24小时内,英国各地成立了近400个“互助”组织。

加入这些互助组织的志愿者们,会在他们所在的地区建立Facebook小组,人们可以在这些小组中分享需要帮助的人的信息,志愿者们也会尽快去帮助他们。

运动组织者之一安娜(Anna Vickerstaff)表示:“这些团体的出现令人难以置信,不过这也表明,即使是在恐惧和焦虑的时候,我们也可以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除了这些互助小组外,在爱丁堡的一家商店,老板扎希德·伊克巴尔(Zahid Iqbal)还免费给顾客发放了一整套预防冠状病毒的“救生包”,其中包括卫生纸、洗手液和纸巾等。

在埃克塞特,一位出租车司机也表示,他们会免费载任何65岁以上的老年人购物或者回家。

病毒无情人有情,至少这些暖心行为也让人们觉得这个早春不太冷......

不仅如此,已经悄悄“迁出”伦敦的女王,也改变了自己的行程,准备继续留在白金汉宫,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

【女王返回白金汉宫】

昨天,英国媒体爆料称,年近94岁的英国女王已经在上周四撤离了白金汉宫,并搬到了温莎城堡居住!

而且,皇室内部也证实,如果未来英国的疫情变得更加严峻,女王还将前往乡下的桑德林汉姆别墅(Sandringham House)居住。

这一消息引发了民众的热议,大家纷纷感慨,连女王也觉得英国政府的防疫措施不靠谱了!

然而,就在今天,又有消息称,女王最早将于今天返回白金汉宫,继续履行皇室职责。

虽然女王回到了伦敦,但作为预防措施,皇室将在未来几周内重新安排女王的行程,一些原定的行程也将被取消,比如,女王将不会于近日对柴郡和卡姆登进行访问。

此外,皇室还否认了女王未来会自我隔离的说法,一位发言人表示,白金汉宫未来可能会举办一些小型聚会,但在得到进一步通知之前,不会举行大规模聚会。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新冠疫情没到一个关键点,女王一次离开伦敦的举动也不会引发如此大的讨论。

【BBC推迟取消老人电视执照优惠政策】

2000年起,英国政府就规定,年过75岁的老人,不用支付每年的电视执照费(TV Licence)。而这笔费用由英国政府承担,支付给BBC。

但2015年,英国政府表示,将于2020年6月1日之后不再承担这个费用,由BBC自己承担,决定优惠政策,这个政策将影响到英国近370万人。去年,BBC放出消息表示,未来,只有那些获得养老金信贷福利的低收入家庭才能获得免费的电视执照。

如果继续对所有75岁以上老人免电视执照费,那么BBC将损失大量收益。眼看着2020年6月即将到来,BBC今天重磅宣布,将推迟取消75岁以上老人的电视执照优惠政策,延迟到今年8月1日。

对此,BBC主席,David Clementi爵士表示:

“在这个困难的时期,我们会全力以赴为民众和国家服务。

作为国家广播公司,未来的一段时间,BBC将继续在为公众提供信息方面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形式的变化,我们还会不断调整政策。”

英国文化大臣 Oliver Dowden表示:

“我们很高兴BBC能和我们合作 ,延迟对75岁以上老人的收费进行调整,并继续关注形势。这对数百万老年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如今,随着疫情的愈演愈烈,各国都面临着巨大的防疫考验,也希望英国这次的措施能够有一定的效果,也希望我们早日战胜疫情!

怪叔叔的大发现
1 楼
今非昔比自然不能比了,哈哈哈
知情人士
2 楼
我草这自媒体
双羽四足
3 楼
超过3%红线,英国医疗体系已经崩了
夜来风雨
4 楼
内容极度舒适,狗粮,请为你们的女王主子捐躯吧。 老佛爷有事儿先走一步回老家了,哈哈哈哈。 民主果然是全民买单做主去死啊
g
gaotyuan2
5 楼
1. 七月 美国军方生化武器基地发生泄露,紧急关闭。在军人内部传播. 八月媒体报导。 2. 九月,中国得知消息,感觉即将举行的军运会有风险,于是举行冠状病毒演习。假设从外国飞机上来的人有冠状病毒。 3. 十月,美帝小规模爆发,201演习针对冠状病毒。CDC准备检测试剂。 4. 十月有军人携带者参加了军运会。传到武汉,在海鲜市场变异出强大的版本,开始大规模爆发。 5. 十月美国和德国意大利联合军事演习,带到德国意大利,变异出另一版本。 6. 一月初 苏莱曼尼被刺杀,尸体曾在库姆停放供教徒悼念。美国士兵携带者混进教徒确认尸体,检查刺杀效果,库姆爆发。 7. 印度学者发论文声称病毒是人造的,被逼撤稿。军版有人声称作者已死。 8. 二月,加拿大病毒专家发现病毒来自美帝。准备演讲时揭露,结果在走向讲台时,倒地身亡。 9. CDC的试剂对变异出的新版病毒效果不好,于是声称发错,重新研发,导致延误数周。 2020年 10. 三月美国 CDC 主任承认流感病人里面混有新冠。
夜来风雨
6 楼
你的朋友不是🐶吗???哪来的人权,哈哈哈哈。 傻逼熊之前不是还有个什么军事组织吗?怎么?怎么不出来抗疫情了??躲在地下室码字挺安全的吧。餐馆关门,你刷碗的工作也丢了吧,不知道你的白皮爹会给你报销药费吗,还是横死地下室发臭了都没人发现??
b
brightfish
7 楼
一个让世界抓狂的厉害国,一天到晚说其他所有发达国家领导人都是蠢货,有意思。
圣东安尼
8 楼
: 太不幸了,你怎么还没死呢?衷心祝愿你早点得病毒!
肥肥高富
9 楼
庚子西狩有轮回
h
han89012
10 楼
恭送老佛爷。 祝老佛爷长命 百 岁。
潜水点赞
11 楼
记得大纪元还告江泽民人体活摘?精搞些没有用的,挺同情你们的智商。
f
fanzhou1989
12 楼
小编好恶毒,庚子说的是我大中华地区,明面上说英国,实际暗指习帝,可以可以。
d
doublekill
13 楼
狗粮们,请你们不要戴口罩,进行群体免疫,为人类做贡献吧
d
doublekill
14 楼
哈哈哈,你逗笑我了
江南游侠
15 楼
傻逼你自己信吗?
X
XXyourOO
16 楼
: 今天的北京中南海里,还有一个老佛爷呢!跟英国女王来出来比比?
斯巴达300城管
17 楼
我看你是在暗指川皇 居心不良
a
ak47a
18 楼
英国人的智慧我们看不懂! 如果全国的人被感染的感染,死亡的死亡。这个时候病毒也怕英国人了。
樱道花木
19 楼
500万冥币,带去花吧
j
jameskelly
20 楼
我操你妈!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把病毒,定名为Covid-19。你妈逼的还说“武汉肺炎”。 一看,你就不是一个好东西!我当初,咋不把你射到墙上呢?!
g
guci886
21 楼
也就是你所谓的造福全世界这个家族 殖民了全球 灭绝了毛利人等海岛民族 全球贩卖了黑人 用无数无辜人的血和生命铸就了他们手中的金币 用鸦片敲开了中国的国门 侵占了香港 烧毁了圆明园 也奴役过你的祖宗
我是路过
22 楼
故事会 👍 👍 👍
我是路过
23 楼
故事会 👍 👍 👍
g
gaotyuan2
24 楼
哈哈,承让 都是跟美国CIA,NGO学的
本文小编
25 楼
赔你老板2根鸡巴毛!
y
yxqp
26 楼
"曾经的英国,不仅国力强盛,拥有诸多实验室与研究者。更重要的是,它的国民也有着守护这个国家的勇气。 但现如今,科学和勇气,英国一点都没做到。" what a joker!
f
fanzhou1989
27 楼
: 那要暗指黄毛,不是应该起码用个西历的轮回记年法吗?你这编得太假,打回重编哪。
w
www123
28 楼
英国皇室是全球最大的合法逃税大户,还占用税民税金为自己发工资,到现在一毛不拔,也不提供任何场地。。现在其家族和辅助者都享有医疗优先权。。政府高管也是,甚至医护也有,平民只有等死熬着,死后还不让见遗体。。这怎么就是他们自己口中的敌对的中国独裁架构呢?。。。现在英国老佛爷也跑了,离开首都伦敦了
f
felixicb
29 楼
: 建立强大英国的是维多利亚,伊丽莎白二世是见证了日不落如何衰落。
l
lying
30 楼
很好奇这种新闻的来源,洋洋洒洒一大篇,应该是花费了很多功夫的, 可是文章里的证据又都是断章取义的,专选自己想要的,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