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对着空气发飙,猫的眼睛是能看到鬼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0月19日 19点19分 PT
  返回列表
68254 阅读
12 评论
把科学带回家

图片来源:pxhere

来源 | 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

撰文 | 阿娴

审校 | Skin

铲屎官们是否有留心过:当窗外有小鸟在树杈间来回蹦跶或者低空飞过时,自家的毛孩子便会聚精会神地趴在窗户边上对着外边呲牙咧嘴,并发出“咔咔咔...咔咔”的声音。

咔咔咔咔咔……|YouTube

猫咪这样做这既不是在向窗外的“敌人”示威警告,也不是在模仿鸟叫,而是在假装已经捕食到了猎物。这种行为在科学界被定义为“真空活动/真空行为”(Vacuum activities),是指动物在缺乏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产生的动作和行为。

猫咪的下巴像是安装了疯狂的电动马达|YouTube

该术语最初是由动物习性学家康拉德·劳伦茨(Konrad Lorenz)于1930年确立的,他偶然间观察到:一只椋鸟在飞行时会突然向空中猛扑,就好像它在捕食昆虫一样,但当时空中并没有真正的昆虫。

劳伦茨在Understanding Animal Welfare: The Science in its Cultural Contexts一书中描写道:“这只鸟的头和眼睛都在做同一个动作,就好像它的目光跟随一只飞翔的昆虫:它起飞,空中‘捕食’,再回到它的栖息处,用它的喙‘装模作样’地吞咽了几下,紧贴着身体的羽毛也逐渐放松并微微抖动,就像它真的吃饱喝足了一样。”

猫:这口空气真好吃!|YouTube

鸟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画饼充饥”的真空行为呢?

劳伦茨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动物进化已经上千年,它们的身体、生理结构和行为特征会更适合自然栖息地。如果圈养环境不能完全满足动物的特定物种需求或者长久被圈养、被作宠物饲养而缺少释放潜在本能的机会,能量会在身体里持续累积,在一些看似随机的时刻(即使缺少外界刺激),凭其天生的释放机制自发地产生这些真空行为。

为了自己的“巢”添砖加瓦ing...|YouTube

当然,除了猫咪以外,动物界中还有许多因为被圈养压抑了天性而热衷于无实物表演的“表演家们”。

例如,当缺乏树杈、稻草和麦秆等筑巢材料时,宠物鸽在家里会拾起一小段电线、一支短铅笔或着一根发卡,在嘴里反复把弄,好像在空气里筑一个并不存在的巢。

亦或者,鸟在没有任何沙子基质的情况下进行“假沙浴”,即鸟在地面上用爪子抓挠,双翅在空气中抖擞,仿佛有沙子从身上纷纷落下。

浣熊:哎?我要洗什么来着?|Wikipedia

野生浣熊经常将食物放在水下,用爪子反复摩擦来研究它们的食物,给人一种它在“清洗”食物的错觉(这种行为的确切动机存在争议)。圈养的浣熊也会用爪子摩擦食物来“清洗”食物,即使周围没有可以用的水,甚至爪子里根本没有食物。

完全不受时间、空间条件限制的浣熊在“洗东西”|YouTube

动物界中还有一种真空活动是“卷舌行为(Tongue- rolling)”,多发生于牛、长颈鹿和灵长类动物身上。具体表现为:动物吐出舌头,并在嘴部内外通过卷曲和伸展来不停地移动舌头。

长颈鹿:冬天的铁栏杆可不兴随便舔啊……|参考资料[5]

牛将舌头伸出嘴巴并将其卷曲到一边并快速移动,这是一只正常成年牛咬住一片干草后将其试图吞入嘴里的动作,但是研究发现,处于哺乳期和断奶期的小牛(0~6个月)以及怀孕的小母牛只能假装这么做,且嘴里没有咀嚼任何草料。

牛的卷舌行为|参考资料[3]

处于哺乳期和断奶期的牛犊一般会被喂食牛乳或流质饲料,而不能喂食含有草或干草等成分的粗饲料。其原因是草料的粗纤维需要瘤胃里的微生物才能进行发酵和分解,太早食用草料会损伤牛犊的瘤胃,影响瘤胃发育。牛犊刚出生时,胃的容积很小且结构并不完善,3~6周龄时瘤胃内开始出现正常的微生物活动,6月龄时才能建立起完全的消化功能。

在这种只能吃牛乳或流质饲料的饮食结构体系下,一些牛犊每天会花费数小时来进行卷舌行为,只是为了满足它们咀嚼牧草的本能。

略略略略略!|YouTube

怀孕的小母牛由于要控制体重,其饮食常常受到限制,并不能完全满足它们的能量及咀嚼行为习惯的需要,也经常会表现出卷舌行为。而小母牛在产犊并进入哺乳期后,饮食体系恢复正常,则不再表现出卷舌行为。

表现出卷舌行为的怀孕小母牛|YouTube

与“卷舌行为”类似的真空活动是家猪的“真空咀嚼(Vacuum-chewing)”和马厩马的“咬槽行为”,家猪和马厩马都会进行与咀嚼相关的嘴部活动,但嘴里没有任何食物。

其原因除了“卷舌行为”所提到的食物能量及行为匮乏外,还有一层原因是:在农场或动物园,食物通常是直接提供给动物,因此寻找食物或者咀嚼食物这样的自然行为,所花的时间都是自然状况下的一小部分。例如,怀孕母猪每天在20分钟内就能吃完饲料,集中喂养的马厩马可能只需要2小时,有时甚至只要20~30分钟。

好饿,好无聊,啃啃栏杆吧!|参考资料[5]

由于驯化过程的结果,圈养物种似乎比野生物种表现出更多的焦虑,较少的冒险和探索行为。

有研究表明,卷舌行为频率高发的奶牛具有更高的生产能力、更好新陈代谢状态以及更低的心率来帮助它们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因此,卷舌行为的频率也可以作为一项牧民判定奶牛身体状况的行为指标。

当家猪受到群体内其他家猪的攻击后,真空咀嚼的频率显著增加,而当它融入周围的环境和猪群后,其真空咀嚼的频率便降至日常水平,说明真空咀嚼行为能有效缓解家猪的压力。

经常进行卷舌的牛的牛奶产量、牛奶中的脂肪、蛋白质和乳糖含量的日产量明显高于无卷舌行为的牛|参考资料[2]

细思极恐,那人类是否有类似的行为机制呢?

灯塔路
1 楼
都说了 猫 灵邪之物 君子远之 [1评]
t
tschus
2 楼
这就和现代已经不需要大运动量的人去跑步撸铁一样,是回归原始的欲望
灯塔路
3 楼
猫 灵邪之物 行走于阴阳 唯 女子与小人 养也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q
qwertyuiop5656
4 楼
家里去世了一位老人,我们去养老院向老人家告别,晚上回家,还没有进家门,马路对面就过来一只猫,不是附近的猫,此前从未见过。就一呆在门口,到第二天快中午了还不走,吼它不走,用木棍击打不走,最后是泼水才把它赶走,此后再未见到这猫。
黯然销魂
5 楼
就像好些朋友突然对着空气拍几下球然后来个跳投一样
袭尽平习禁评
6 楼
: 看看你们一家都是什么货,见到一只猫就要又是石头又是木棍。。。服了。。。
r
rally
7 楼
人类更邪门,根本没有敌人也会一大帮人分两边真空活动,称为“军事演习”。
颜色搭配
8 楼
睡乔的空气握手,应该是看到幽灵了……
q
qwertyuiop5656
9 楼
不是我们一家,就是我,叫了快24小时了。我并没有伤害这猫,只是赶走它。如果一只猫不分白天黑夜的在你家门口叫,看看你家的反映是什么?如果你家没有反映,说明你家全是怪物,因为没有人能容忍!
南方兔儿爷
10 楼
一边说爱好和平信神信人性有爱,一边疯狂研究核弹航母战斗机。一边歌颂永恒的爱情,离婚法研究的比基因还透彻。
文强
11 楼
多谢科普
r
redfox
12 楼
狗粮们一个个把自己打扮成善人,关心小动物啊,关心小猫小狗啊,其实狗粮是这个世界上最坏的动物,它们不配称为人,为了利益它们可以出卖自己的父母,妻儿,兄弟。碰到狗粮,你只需要去揍,往死里揍,就象揍那个往领事馆闯的长毛傻逼一样